学术投稿

论“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陶智会;李勇

关键词:和法, 寒热并用, 溃疡性结肠炎, 泄泻
摘要:和法为八法之一,在临床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对和法中寒热并用、调和阴阳的论述结合伤寒名方在临床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应用的探讨,以期对临床治疗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慢性疾病应用和法以启迪作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古医籍对痄腮病原学的认识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而引起的一种时疫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无边为特征.本病发病率高,每7~8年有周期性流行倾向,任何年龄均有易感性,尤其易在儿童中广泛流行.本文立足临床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中医药文献入手,对于中医历代重要医籍中有关痄腮病的文献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进行整理研究,试图探讨历代中医对于痄腮病原学的认识过程及其学术发展脉络和规律.

    作者:吴云海;赵艳;李柳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切除25例巨脾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原则下,对25例实行腹腔镜巨脾切除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准备工作,在医师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下,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并在术后加强护理,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达到了下床活动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目的.

    作者:张英;李洪艳;陈思芳;禹艳;黄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夏日伏天分别对两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两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治疗COPD稳定期的有效选择.

    作者:吴国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30例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早期肾病的存在,也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之一,极大地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危险性.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终末期肾衰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在我国DN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本文作者运用灯盏花素治疗DN微量白蛋白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和”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和法为八法之一,在临床治疗各种慢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通过对和法中寒热并用、调和阴阳的论述结合伤寒名方在临床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治疗应用的探讨,以期对临床治疗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慢性疾病应用和法以启迪作用.

    作者:陶智会;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护理配合对功能康复的作用

    对3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配合有效护理的患者功能康复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曹秀芸;吕忠容;何厚娥;朱成敏;熊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内科门诊糖尿病人群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80例内科门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干预,自我监测等,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血糖得到控制,干预前后两组血糖水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对提高血糖控制率是一种可行的防治手段.

    作者:何素兰;饶双华;叶丽芬;李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心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心电图QRS波群、射血分数(EF)、二尖辩血流E峰和A峰大充盈速度的比值(E/A).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QRS波群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群宽度都有所增加,但RVA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的QRS波宽度明显宽于RVS组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P<0.05).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EF、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RVA组患者的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的EF、E/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茶丽珠;黄飞;杨雪花;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护理体会

    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嵘;刘茂芳;曾俞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药辨治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报道

    慢性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笔者所在团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强调“心身同治”的原则,应用中医药辨治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燕;肖成;周秀芳;董湘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针刀松解疗法的治疗作用

    针刀是中西医疗法的结合,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较好,通过针刀治疗可以松解其粘连、瘢痕、挛缩、堵塞,改善微循环,使疼痛得到快速缓解.本文从《黄帝内经》和“现代医学”两方面来论述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理.

    作者:杨慎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清除自由基、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对血液成分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更昔洛韦每次5~ 10mg/( Kg·d),每12h一次,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5~ 10mg/(Kg·d),每12h一次,疗程均为10 ~21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为70.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亚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机体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与针推治疗作用机理的新思考

    通过简要联系经络实质新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现代医学生物学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概况和初步分析针推力学刺激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对象,提出新的针推治疗作用机理思路,为进一步开拓针灸推拿学现代研究空间提供参考.

    作者:陈波;江瑜;张小珊;田维毅;吴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助产工作中存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防范措施

    产科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助产人员肩负着母婴健康和安全的重任.助产变化快,要求高,存在很大风险,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现代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对助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了产房管理者对安全助产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助产工作中存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的安全.

    作者:罗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消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痛(中医辩证属血热风燥证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消疕汤,对照组30例口服阿维A胶囊.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通过对比治疗前后PASI评分,经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消疕汤在改善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显效率方面均优于阿维A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疕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维A胶囊.

    作者:贾敏;贺爱娟;夏瑰林;唐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于多潘立酮口服和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患者有效率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为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较有效的方法,且此法操作简单,疗效持久,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宣于推广.

    作者:刘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针灸、推拿以及内服仙灵骨葆治疗本病31例,并设对照组32床疗例,单纯口服仙灵骨葆治疗.6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2.5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对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功效.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治疗中,电针及手法配合口服中药的综合疗法比单纯口服中药更为有效.

    作者:杜炯;蒋培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拟通络散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加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决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帆;刘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体气血能量和经络藏象关系的探讨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来解释中医学的气血运行以及与经络藏象的关系.

    作者:周贵国;刘焕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道癌患者手术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手术护理体会,减少食道癌患者国手术期的死亡率,提高食道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148例食道癌患者,分析术前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科学的管理减少了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一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