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奎;徐衍华;肖亚平;代铁良;曾进
目的:对丹田降脂丸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将58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丹田降脂丸治疗组29例与改变生活方式对照组29例.治疗组用丹田降脂丸1g每日2次,对照组单用饮食控制、运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2为%,对照组有效率为1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田降脂丸治疗血脂异常疗效好.
作者:胡寒静;李媛园;敖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监所内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这个特殊群体在改造期间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未成年犯劳动教养管理所的男性未成年犯500名,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一般情况调查表、未成年犯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表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成年犯SCL -90)的各因子分高于常模并显著;对心理健康教育有高度需求.结论:监所内未成年犯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未成年犯有计划的实施心理矫治是一个更人性化、更个性化、更科学化的改造方式,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未管所对未成年犯实施心理矫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作者:胡捷;隋景旺;林邢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 HPLC)测定精制冠心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angBang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6%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ml · min-1,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线性范围为53.1 ~265.5μg · ml- 1(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0.64%.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树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体外高频热疗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61例,分成治疗组138例采用体外高频热疗结合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对照组123例采用口服依诺沙星,中成药前列舒乐冲剂.两组均治疗一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2.2%,显效率为32.9%,好转率为13.7%,总有效率88.8%,前列腺细菌转阴率达64.0%.观察组治愈率为12.7%,显效率为15.1%,好转率为21.2%,总有效率49.0%,前列腺细菌转阴率达21.4%,治疗组明显反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高频热疗结合中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杨佩秋;刘淑文;潘秀思;葛丽丽;贾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具有生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涵盖信息量广等特点,更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如何根据《中医药膳学》的学科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值得探讨.
作者:秦源;陈静;郭宪立;曹峰;赵柏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君药不同配伍比例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入选条件的52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予庥杏石甘汤(石膏五倍于麻黄),对照组予麻杏石甘汤(原方),1天3次口服,两组均以3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占比(FEV1%)、大呼气流速(PEF)等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肺功能指标FEV1%、PEF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治疗组及原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徐丽;张永平;袁维真;黄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金刚藤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用薯蓣皂苷对照品对方中金刚藤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金刚藤中山奈素的含量.结果:薄层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山奈素在0.0155~0.07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36%,RSD为0.49%(9=5).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金刚藤软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德鑫;郑亚玉;靳凤云;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桐子花外用对烧伤小鼠的影响,以说明其疗效.方法:建立小鼠实验性烧伤模型、观察桐子花对小鼠实验性烧伤模型的作用、并以小鼠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愈合时间、愈合率、病理检查、血清IL-1含量的测定等指标来说明其效果.结果:桐子花能显著降低烧伤小鼠的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清IL -1,加快小鼠创面的愈合.结论:从降低创面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血清IL-1含量,结合创面愈合情况可说明桐子花对烧伤小鼠创面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永萍;王和生;李扬林;张小容;吴大梅;除昌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产科是医院的高危科室,助产人员肩负着母婴健康和安全的重任.助产变化快,要求高,存在很大风险,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现代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对助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起了产房管理者对安全助产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助产工作中存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目的在于提高助产安全质量,减少医患纠纷,保障母婴的安全.
作者:罗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椎间孔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采取椎间孔注射治疗后治愈21例,占35%;显效19例,占31.7%;有效16例,占26.7%;无效4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光;田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报告78倒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血运,预防针道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出院后外固定架的管理,指导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4~6周,无术后感染、骨不连发生.
作者:冯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或中心静脉压测定.该静脉口径大,位置恒定表浅,为深静脉穿刺之首选静脉.随着医学的发展,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抢救、接受化疗者及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其要点:1.部位:选择在锁骨下方,锁骨中点内侧1~2cm处为穿刺点,也有在锁骨上入路穿刺点向下作垂线与锁骨下缘相交,其交点处作为穿刺点.多选择右侧;2.体姿:采取肩垫枕的仰卧头后垂位,头偏向对侧,也可将床尾抬高,以利于穿刺时血液向针内回流,避免空气进入静脉发生气栓.穿刺侧的上肢外展45度,后伸30度位以向后牵拉锁骨.据解剖所见,锁骨上入路易损伤胸膜,而锁骨下入路一般不易损伤胸膜,操作方便,易穿刺,故锁骨下入路较上入路成功率高;3.穿经层次:穿刺针穿经皮肤、浅筋膜、胸大肌及锁骨下肌达锁骨下静脉,其厚度为3~4cm;4.进针技术:针头与胸部纵轴角度为45度,与胸壁平面角度呈15°进针,导管欲达上腔静脉左侧需插入15cm,右侧则插入12cm;5.失误防范:(1)针尖不可过度向上向后,以免伤及胸膜;(2)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相会处恰为针尖所对,继续进针的安全幅度不如锁骨上入路大,故不可大幅度进针;(3)防止空气进入.
作者:董化江;罗悦晨;徐健;刘未;杨德慧;单娜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改善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0年我院牧治的58例Ⅲ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化疗的同时加用益气健脾中药.对照组29例仅行化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改善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宋春燕;王翠英;洗凤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余嵘;刘茂芳;曾俞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著.本病常突然发病,多在睡眠醒来或早晨起来时发病,少数病人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如不及时治疗致病程迁延日久,可因肌肉瘫痪出现挛缩,甚则出现面肌痉挛,从而影响面容.笔者采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对该病不同时期的61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红艳;熊芳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药扛板归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不同浓度扛板归干预后,分别测量大鼠体重、大鼠血清AST、ALT、HA、LN含量,肝脏常规制片并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ST、ALT、HA、LN含量(均P<0.05),病理形态学观察扛板归高、中剂量组中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扛板归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曹庆生;张可锋;陈光煜;张小玲;肖胜军;朱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医训诂学是普通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利用传统小学即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研究中医古籍语言的一门学问.这门学问虽历史悠久,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和指导,因此难免有一定欠缺.钱超尘先生秉承传统小学良好师承,将普通训诂学引进到中医界,有力推动了中医训诂学及中医古籍的整理研究.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全面阐述中医古籍训诂学的理论;运用文字音韵训诂考据之法,解决中医古籍疑难问题;开创中医古籍训诂史的研究;致力中医训诂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后备力量.
作者:黄作阵;涂凌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4岁以下儿童使用注射阿奇霉素的安全性.方法:对103例应用阿奇霉素的惠儿进行不良反应检测及护理,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患儿不良发生率为28.16%,程度较轻,多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结论:临床上合理使用阿奇霉素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用药过程中的观察护理,可有效降低其不良反应程度.
作者:何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韦尼克脑病( Wernicke' sencephalopathy,WE)是慢性酒精中毒常见的由于维生素B1(即硫胺)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代谢性疾病.本病由CarlWernicke于1881年首先报道.当时描述的3例病人,特点为急性起始的疾病,以精神障碍、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性步态为主要症状.3例均以死亡为结局.病理解剖后发现为血管损害,主要累及了脑室和灰质.但从20世纪以后,对本病的看法有了广泛的变动.现在大部分文献认为Wernicke脑病大部分为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约占慢性酒精中毒性疾病的3%.
作者:于清太;郭英瑜;黄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来解释中医学的气血运行以及与经络藏象的关系.
作者:周贵国;刘焕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