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临床观察

杨光;田民

关键词:注射治疗, 椎间孔,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探讨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椎间孔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采取椎间孔注射治疗后治愈21例,占35%;显效19例,占31.7%;有效16例,占26.7%;无效4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补钙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补钙对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的治疗效果,为更好的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燕山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住院病人中确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25例自愿在高血压常规治疗中加入钙剂,剩余25例采取常规高血压治疗作为对照组.服用钙剂组给予钙尔奇碳酸钙D3片1.5g/d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经核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安静静息休息仰卧位患者的右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结果:服用钙剂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钙剂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人血压,提示膳食中合理摄入富含钙的食物或钙片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评价

    目的:对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与评价.方法:对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班学生共153人进行推拿手法学实践教学方案改革.随机抽取考试试题进行期末考核,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组织师生对教学体系进行评价.结果:学生考试合格率为98%,80~89分数阶段的人数为54%.教师与学生对教学体系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和99%.结论:新的教学方案提高了教学效果,具有可行性和实践性.

    作者:孙爱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治性感染伤口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治性感染伤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自2010年7月~2011年9月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治疗我院收治的复杂难治性感染伤口16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7~35天,1例直接自行愈合,6例经Ⅱ期缝合后治愈,9例经植皮或皮瓣转移等治疗后愈合.结论:VSD技术的应用有其他引流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在褥疮、四肢感染的治疗中取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培峰;吕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评估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评估及应对措施.方法:对2007年~2010年期间我院儿科及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儿童进行随机抽样,抽取1000例,对微量元素缺乏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分析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代谢和分布,研究缺乏时的评估方法,分析微量元素的补充方法,总结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铁、锌、铜、硒、钙五种微量元素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并且每种元素的缺乏与年龄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特点.结论:铁、锌、铜、硒、钙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不同,但在血液、尿液、毛发等生物样品中分布都很少,需要用高精密仪器进行准确测量,某些生物酶也可以间接反应体内微量元素的营养状况,但一般只有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时才能表现出来,早期发现和检测仍是临床难题.医务人员和家长可根据各种微量元素的代谢特点及在各种食物中的含量,选择合适的补充微量元素的方法.

    作者:张雪花;张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精制冠心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 - HPLC)测定精制冠心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angBang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6%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320nm.流速为1.0ml · min-1,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线性范围为53.1 ~265.5μg · ml- 1(r =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0.64%.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李树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Ⅲ期大肠癌29例的体会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改善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0年我院牧治的58例Ⅲ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化疗的同时加用益气健脾中药.对照组29例仅行化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改善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宋春燕;王翠英;洗凤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讨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元月~2010年元月间共收治的2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治疗结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250例病例,非手术治疗198例;手术治疗52例,手术87例次,250例治愈出院216例,死亡24例,放弃治疗10例;估计生还机会少,归于死亡病例.死亡率13.6%.手术病例52例48例治愈,4例死亡,死亡率7.6%.结论:在现阶段随着非手术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无需手术治疗,但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有时甚至是决定性治疗措施.

    作者:李克跃;程建华;魏国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右心室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6例需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安装起搏器前后的心电图QRS波群、射血分数(EF)、二尖辩血流E峰和A峰大充盈速度的比值(E/A).结果: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QRS波群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的QRS波群宽度都有所增加,但RVA组患者心电图Ⅱ导联的QRS波宽度明显宽于RVS组患者心电图的QRS波宽度(P<0.05).术前,RVA组患者和RVS组患者的EF、E/A比值无显著性差异.术后,RVA组患者的EF、E/A均明显降低(P<0.05),RVS组的EF、E/A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与心尖部起搏相比,右室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双心室的同步性和心功能的稳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茶丽珠;黄飞;杨雪花;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68例

    目的:探讨经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云南省圣约翰心脏病医院2008年7月~2010年1月收治的68例采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06年7月~ 2008年1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赵渊;杨松生;陈宗宁;文林;尹浩;吕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30例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早期肾病的存在,也是血管内皮受损的标志之一,极大地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危险性.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所致的终末期肾衰已成为肾功能衰竭的首位原因,在我国DN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本文作者运用灯盏花素治疗DN微量白蛋白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道癌患者手术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手术护理体会,减少食道癌患者国手术期的死亡率,提高食道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148例食道癌患者,分析术前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科学的管理减少了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改善了患者预后.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提高食道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一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拟通络散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3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加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络散结汤灌肠及外敷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决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帆;刘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非器质性疾病的症侯群,其诊断标准:1.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4周以上;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5.无腹部手术史.在诊断FD患者时,必须除外器质性消化不良,后者经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疾病等.由于FD的特异性,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FD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FD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到溃疡病灶可明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3.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并存,也可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部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征象可与FD鉴别;4.其他:FD还需与其他一些继发胃运动障碍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胃肠神经肌肉病变相鉴别,通过这些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一般可作出鉴别.

    作者:刘昶;颜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教-研”三位一体培养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的新模式设计与实践

    “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是将临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把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成为我国21世纪具有复合型、外向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级医学人才,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使中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中医学国际化和现代化做出贡献.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可形成“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琪;李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药膳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经验及应用体会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具有生动性,灵活性,趣味性,涵盖信息量广等特点,更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如何根据《中医药膳学》的学科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值得探讨.

    作者:秦源;陈静;郭宪立;曹峰;赵柏恒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28例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湿肺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本文将128例肋骨骨折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2例和西医治疗组56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并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其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

    作者:朱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耳鼻喉科术后并发疼痛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耳鼻喉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疼痛实施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结进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针对疼痛因素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疼痛程度平均呈1~2级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耳鼻喉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时,需通过对患者全面的观察和护理,并辅以物理疗法、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等将疼痛降至低,护理人员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协助医生诊疗全程,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续、降低疼痛程度,平静、安全的顺利度过康复期.

    作者:李九月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切除25例巨脾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原则下,对25例实行腹腔镜巨脾切除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准备工作,在医师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下,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并在术后加强护理,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达到了下床活动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目的.

    作者:张英;李洪艳;陈思芳;禹艳;黄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腰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椎间孔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采取椎间孔注射治疗后治愈21例,占35%;显效19例,占31.7%;有效16例,占26.7%;无效4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达93.3%.结论: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光;田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78例的护理体会

    报告78倒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血运,预防针道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出院后外固定架的管理,指导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时间4~6周,无术后感染、骨不连发生.

    作者:冯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