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

刘昶;颜勤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非器质性疾病症侯群, 中医, 治疗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非器质性疾病的症侯群,其诊断标准:1.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4周以上;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5.无腹部手术史.在诊断FD患者时,必须除外器质性消化不良,后者经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疾病等.由于FD的特异性,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FD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FD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到溃疡病灶可明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3.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并存,也可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部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征象可与FD鉴别;4.其他:FD还需与其他一些继发胃运动障碍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胃肠神经肌肉病变相鉴别,通过这些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一般可作出鉴别.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护理配合对功能康复的作用

    对3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配合有效护理的患者功能康复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作者:曹秀芸;吕忠容;何厚娥;朱成敏;熊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68例

    目的:探讨经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和云南省圣约翰心脏病医院2008年7月~2010年1月收治的68例采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06年7月~ 2008年1月采用传统手术治疗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死亡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赵渊;杨松生;陈宗宁;文林;尹浩;吕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盆腔炎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2011年因急性盆腔炎住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临床治愈标准,本组327例病人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08%,中医治疗组为91.74%,西医治疗组为92.66%,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比单纯中医治疗或单纯西医治疗效果都要确切.结论:急性盆腔炎好发于性生活活跃期妇女,子宫附件区压痛及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是诊断急性盆腔炎的必要体征.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茂芳;陈小琴;曾俞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钙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积极作用

    目的:探讨补钙对于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的治疗效果,为更好的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首都医科大学燕山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住院病人中确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25例自愿在高血压常规治疗中加入钙剂,剩余25例采取常规高血压治疗作为对照组.服用钙剂组给予钙尔奇碳酸钙D3片1.5g/d治疗8周,治疗前后用经核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安静静息休息仰卧位患者的右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结果:服用钙剂组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钙剂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病人血压,提示膳食中合理摄入富含钙的食物或钙片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河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施孕产期社区系统管理的体会

    产期保健服务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孕产妇和胎儿健康,对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适应新形势下孕产期保健管理要求与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孕产期保健工作,卫生部制定了《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文件,进一步划分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的职责分工,理顺管理关系,确保孕前、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各阶段系统保健服务有效衔接.本文中具体地体现了社区医疗机构的指导项目,可供借鉴.

    作者:鲁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教-研”三位一体培养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的新模式设计与实践

    “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是将临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把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成为我国21世纪具有复合型、外向型、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级医学人才,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使中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中医学国际化和现代化做出贡献.本研究取得的成果可形成“医、教、研”三位一体的临床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琪;李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寒喘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9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温肺类中药配伍结合西药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采用寒喘胶囊治疗哮喘90例.17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口服寒喘胶囊;对照组80例给予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P<0.05.结论:寒喘胶囊有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温肺利咽的功效,能迅速改善哮喘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减少西药副作用和医疗费用.

    作者:张同德;徐新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古医籍对痄腮病原学的认识

    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而引起的一种时疫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咽痛、一侧或两侧耳下腮部漫肿无边为特征.本病发病率高,每7~8年有周期性流行倾向,任何年龄均有易感性,尤其易在儿童中广泛流行.本文立足临床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中医药文献入手,对于中医历代重要医籍中有关痄腮病的文献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进行整理研究,试图探讨历代中医对于痄腮病原学的认识过程及其学术发展脉络和规律.

    作者:吴云海;赵艳;李柳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针刀松解疗法的治疗作用

    针刀是中西医疗法的结合,对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较好,通过针刀治疗可以松解其粘连、瘢痕、挛缩、堵塞,改善微循环,使疼痛得到快速缓解.本文从《黄帝内经》和“现代医学”两方面来论述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理.

    作者:杨慎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使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经验,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积极控制疾病的流行.方法:通过对50例使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治疗转归,肝肾功能以及心肌酶学检查等结果加以总结.结果:50例使用喜炎平和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平均年龄2.46岁,所有病例均有口腔黏膜、手掌、足底疱疹,周围可见红晕,皮疹发生率为100%,均符合2008年《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的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给予及时的诊治后,在选取的50例使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有1例为复发,经再住院治疗,所有患儿均获痊愈,无一例死亡和转院.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肯定,总体上副作用少,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青林;宣相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麻杏石甘汤君药不同配伍比例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52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君药不同配伍比例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入选条件的52例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予庥杏石甘汤(石膏五倍于麻黄),对照组予麻杏石甘汤(原方),1天3次口服,两组均以3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占比(FEV1%)、大呼气流速(PEF)等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肺功能指标FEV1%、PEF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治疗组及原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发期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徐丽;张永平;袁维真;黄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金刚藤软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金刚藤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用薯蓣皂苷对照品对方中金刚藤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金刚藤中山奈素的含量.结果:薄层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山奈素在0.0155~0.077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36%,RSD为0.49%(9=5).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金刚藤软胶囊的质量.

    作者:李德鑫;郑亚玉;靳凤云;张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探讨我院中药饮片使用现状及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0年7月~2010年6月中药饮片的使用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中药饮片处方共计20739张,将每张处方的每味及剂量等情况输入微机,用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药味数以10 ~15味居多,单味药常用剂量为6~12g,单张处方总重量以100 ~ 200g居多,处方药物结构中补虚药常用,其次是清热解毒,使用频率前10位饮片中,甘草使用频率高,不规范处方存在.结论:需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中药饮片使用,根据用药习惯和疾病特点合理采购、储存饮片,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

    作者:何萍;葛薇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腹腔镜切除25例巨脾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原则下,对25例实行腹腔镜巨脾切除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和准备工作,在医师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下,全部患者手术获得成功,并在术后加强护理,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达到了下床活动早,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目的.

    作者:张英;李洪艳;陈思芳;禹艳;黄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清除自由基、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对血液成分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更昔洛韦每次5~ 10mg/( Kg·d),每12h一次,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5~ 10mg/(Kg·d),每12h一次,疗程均为10 ~21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为70.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亚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芩连四物汤和柴胡越鞠丸的临证体会

    笔者出身于中医世家,其先父石玉书和兄长石恩权为国家级名中医.从小耳濡目染,长辈的教育和经验,为笔者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兹将以下两方药的临证经验整理,以供同道参阅.1芩连四物汤的巧用方药组成:黄芩9g、生地150g、白芍15g、贯众30g、黄连4.5g、当归9g、川芎9g;煎服方法:用黄酒150毫升或甜酒水200毫升加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每日分三次服用.此方为笔者治疗子宫肌瘤之常用方,系根据北京刘奉五老中医经验并结合长期实践所订.

    作者:石雁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机体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与针推治疗作用机理的新思考

    通过简要联系经络实质新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现代医学生物学非神经组织力学敏感细胞的研究概况和初步分析针推力学刺激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对象,提出新的针推治疗作用机理思路,为进一步开拓针灸推拿学现代研究空间提供参考.

    作者:陈波;江瑜;张小珊;田维毅;吴远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论中药与民族药的关系

    本文主要在探讨分析中药与民族药内涵及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民族药的特色与不足,明确民族药与中药的主要区别,提出了理性认识民族药的重要性.

    作者: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李林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体气血能量和经络藏象关系的探讨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用能量的传递和转化来解释中医学的气血运行以及与经络藏象的关系.

    作者:周贵国;刘焕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夏日伏天分别对两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两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治疗COPD稳定期的有效选择.

    作者:吴国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