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杏叶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危英;张旭;危莉;杨小生

关键词:杏叶防风, 挥发油:GC/MS
摘要:目的:研究杏叶防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6个化合物.结论: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姜烯、古马烯D、反-β-法内散、β-石竹烯、α-香柠檬烯、十六烷酸等,它们占挥发油的77.65%.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辨证研究思路浅析

    辨证论治、整体审察为中医学的精华所在,通过类比、归纳、演译、反证、模糊判断等形式逻辑体系的各种方法印证中医辨证思维方法的科学性.通过整体与局部、控制与反控制、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的阐述体现中医学认识论的对立统一观.

    作者:杨再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巫山淫羊藿及其不同炮制品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对巫山淫羊藿生品及其4种炮制品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淫羊藿苷的含量为:羊脂炙品=盐蒸品>盐炙品>酒炙品>生品.结论:淫羊藿炮制品较生品中的淫羊藿苷有较大增幅.

    作者:高言明;陈惠玲;魏升华;王建科;麻秀萍;李键;周兴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合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所谓顽固性失眠,是指病程久长(2年以上),或几乎彻夜不眠,或需依赖镇静安眠西药入睡者.多见于西医所称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作者:俞宜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84例临床分析

    2001年5月~11月我县伤寒流行,县防疫部门统计共403人发病,其中伤寒292人,甲型副伤寒111人.现将84例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永明;苟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杏叶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杏叶防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6个化合物.结论: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姜烯、古马烯D、反-β-法内散、β-石竹烯、α-香柠檬烯、十六烷酸等,它们占挥发油的77.65%.

    作者:危英;张旭;危莉;杨小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贵州苗族医药保护的思考

    在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贵州省医药业迅猛发展,其中苗族医药的发展更是业绩骄人,苗族医药工业已占医药行业总产值的40%以上.如何保护我省的苗族医药,使其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已是刻不容缓之要务.

    作者:刘维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解毒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0例

    目的:探讨解毒利胆汤治疗慢性乙肝抑制病毒复制的疗效.治疗方法:对180例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分组对照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解毒利胆汤,对照组用护肝片.结果:治疗组显效44.17%,总有效率78.33%,HBeAg转阴率43.75%,HBV-DNA转阴率44.1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利胆汤具有较好抑制HBV复制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作用.

    作者:余建设;刘学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及预防的临床体会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经过近百年的临床实践,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创手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追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从1991年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以来,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由于肝外胆管血管在解剖学上的较多变异,从而使胆囊切除术成为潜在性危险较大的一种手术.我们从2003年9月至今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5例.现将LC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体会报告于后.

    作者:兰泽军;余京哲;丁光红;刘太红;李正刚;蒋孟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荜茇与其伪品假蒟子的鉴别

    中药荜茇为胡椒科植物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1].近年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在用同科植物假药的干燥成熟果穗Piper sarmentosum.Roxb.[2]充荜茇,二者同科同属,比较相似容易混淆.本文对二者从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方面进行比较鉴别,结果如下:

    作者:许亚玲;田静;舒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温针对抑郁性神经症血流变学及脑血流图的影响

    目的:探询温针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血流变学及脑血流图的影响.方法: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温针组(A)64例,针刺组(B)64例,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及脑血流图的变化.结果:温针灸可使偏低和正常范围的脑血流图波幅升高,单纯针刺疗法可使偏低和正常范围脑血流图波幅降低,温针灸可使脑血管紧张度降低,单纯针刺使脑血管紧张度增高.结论:温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具有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易于推广使用的优点.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润肠通便汤治疗原发性习惯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润肠通便汤对原发性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名原发性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润肠通便汤和通便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00% VS 85.1%,P<0.05)结论:润肠通便汤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习惯性便秘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近年来中药制剂新技术研究应用概论

    中药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领域的研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中药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与应用,以达到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这是中药现代化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就近几年有待推广的中药生产关键新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主要应用前景和难点进行了概述.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采用穴位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予甲氨喋呤或瑞得金诺芬、柳氮磺胺吡啶和非甾体类止痛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进步1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显效13例,进步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可靠,奏效迅速,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简、便、廉,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昭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120例

    病毒性肺炎是婴幼儿临床上的常见病,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损害较大.笔者以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田玉美教授治疗原发性不孕症中医周期治法经验

    本文是通过对田玉美教授治疗女性原发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发现其疗效较好,总结其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中医周期疗法,即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分期论治.可以看出,其中医周期疗法的运用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分不开,本文试就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治法的理论依据:一者强调从肾论治,即原发性女性不孕症,一般应以肾着手治疗;另一个方面分期论治,本文期望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之对临床上的推广运用有所裨益.

    作者:范恒;段雪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产业应进一步关注药品不良反应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因而中药不良反应倍受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浅述药品不良反应极其对中药产业的影响.

    作者:许召林;芶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汁不足的保健治疗

    母乳是婴儿好的食品,对儿童身体及心理的发育都十分重要.乳汁不足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因素,提高母乳喂养率,需要患者本人、家庭亲属、医疗机构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笔者参阅了近年出版的大量妇幼保健教科书和医疗科普著作,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采取综合顶防保健措施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叶绪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目的:调查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产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研究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结果:报道了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6亚组16种1亚种3变种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结论:有助于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

    作者:苟占平;万德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国淫羊藿小花类群的研究现状

    综述近十年来中国淫羊藿小花类群的分类学研究、地理分布、生物特性、化学研究概况.目前我国淫羊藿小花类群有18种,拥有淫羊藿小花类群资源优势,建议应在积极保护其种质资源和加强资源管理的前提下,结合其在化学、药理、制剂和临床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出更多的疗效确切的淫羊藿新制剂.

    作者:王悦云;徐文芬;何顺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湿敷治疗晚期癌症并发肢体水肿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中药湿敷治疗晚期癌症并发肢体水肿及其护理.方法:采用自拟方通络活血、消肿利水、去瘀散结之中药加入毛巾煮后湿敷27例患者共47只患肢局部,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7例患者经治疗3-7天,47只肢体水肿迅速消退.结论:中药加入毛巾煮后湿敷患肢局部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方便和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熊玉芝;杨荣惠;房贵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