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合汤治疗顽固性失眠

俞宜年

关键词:双合汤, 顽固性失眠
摘要:所谓顽固性失眠,是指病程久长(2年以上),或几乎彻夜不眠,或需依赖镇静安眠西药入睡者.多见于西医所称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润肠通便汤治疗原发性习惯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润肠通便汤对原发性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名原发性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润肠通便汤和通便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100% VS 85.1%,P<0.05)结论:润肠通便汤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习惯性便秘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84例临床分析

    2001年5月~11月我县伤寒流行,县防疫部门统计共403人发病,其中伤寒292人,甲型副伤寒111人.现将84例在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永明;苟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解毒利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0例

    目的:探讨解毒利胆汤治疗慢性乙肝抑制病毒复制的疗效.治疗方法:对180例慢性乙肝患者采取分组对照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解毒利胆汤,对照组用护肝片.结果:治疗组显效44.17%,总有效率78.33%,HBeAg转阴率43.75%,HBV-DNA转阴率44.1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利胆汤具有较好抑制HBV复制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作用.

    作者:余建设;刘学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肃肺润肠汤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肃肺润肠汤对药物依赖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肃肺润肠汤治疗,对照组应用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和60.0%,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肃肺润肠汤治疗药物依赖性便秘有较好疗效.

    作者:巫全胜;龙辉;陈志懿;钱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

    目的:为改进山豆根药材含量分析方法,建立测定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150×4.6mm);柱温20~30℃;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95∶0.0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氧化苦参碱的进样量为0.5μg~5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63%,RSD为2.5%(n=6).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的含量检测方法.

    作者:李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蝮蛇咬伤81例总结

    毒蛇咬伤是危及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常见意外伤害,以夏秋季节为多,若不及时救治将会危及病人生命.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平原,以蝮蛇多见,笔者在临床中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研究思路浅析

    辨证论治、整体审察为中医学的精华所在,通过类比、归纳、演译、反证、模糊判断等形式逻辑体系的各种方法印证中医辨证思维方法的科学性.通过整体与局部、控制与反控制、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的阐述体现中医学认识论的对立统一观.

    作者:杨再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DDC-Ag法测定中风病人服用化风丹后血、尿中的砷含量

    目的:考查化风丹用于人体后体内血、尿砷浓度变化情况.方法:以化风丹为治疗药,以化风丹处方中去掉含砷等药材制成的药品(和治疗药外观一致)为对照药,用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对65例中风后遗症病人用药前后血、尿中砷浓度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后尿砷浓度有明显的升高,在疗程结束3天后复查均达正常范围.结论:化风丹用于人体后尿砷浓度有明显的升高,而血砷浓度基本无变化.

    作者:陈晓兰;徐剑;陈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贵州苗族医药保护的思考

    在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贵州省医药业迅猛发展,其中苗族医药的发展更是业绩骄人,苗族医药工业已占医药行业总产值的40%以上.如何保护我省的苗族医药,使其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已是刻不容缓之要务.

    作者:刘维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五金汤合总攻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33例

    目的:探讨中药五金汤配合总攻疗法顺势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予以中药五金汤合总攻疗法,进行临床观察,其中介绍了总攻疗法中的多种运动方式,并强调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依据解剖特点,选择相应运动方式.结果:经过4疗程治疗观察,33例患者中31例结石排出,有效率为93.9%.提示:上述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效捷、价廉.

    作者:常向明;姜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温针对抑郁性神经症血流变学及脑血流图的影响

    目的:探询温针对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血流变学及脑血流图的影响.方法: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温针组(A)64例,针刺组(B)64例,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及脑血流图的变化.结果:温针灸可使偏低和正常范围的脑血流图波幅升高,单纯针刺疗法可使偏低和正常范围脑血流图波幅降低,温针灸可使脑血管紧张度降低,单纯针刺使脑血管紧张度增高.结论:温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具有疗效明显,无副作用,易于推广使用的优点.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田玉美教授治疗原发性不孕症中医周期治法经验

    本文是通过对田玉美教授治疗女性原发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发现其疗效较好,总结其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中医周期疗法,即根据女性月经周期的生理特点,分期论治.可以看出,其中医周期疗法的运用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分不开,本文试就两个方面来论述这种治法的理论依据:一者强调从肾论治,即原发性女性不孕症,一般应以肾着手治疗;另一个方面分期论治,本文期望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从而使之对临床上的推广运用有所裨益.

    作者:范恒;段雪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产业应进一步关注药品不良反应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道逐年增多,因而中药不良反应倍受国内外的关注,本文浅述药品不良反应极其对中药产业的影响.

    作者:许召林;芶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杏叶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杏叶防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6个化合物.结论: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姜烯、古马烯D、反-β-法内散、β-石竹烯、α-香柠檬烯、十六烷酸等,它们占挥发油的77.65%.

    作者:危英;张旭;危莉;杨小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汁不足的保健治疗

    母乳是婴儿好的食品,对儿童身体及心理的发育都十分重要.乳汁不足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因素,提高母乳喂养率,需要患者本人、家庭亲属、医疗机构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笔者参阅了近年出版的大量妇幼保健教科书和医疗科普著作,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采取综合顶防保健措施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叶绪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略谈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

    1989年,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评选高等院校重点学科的暂行规定>,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序幕.国家教委确定了六个中医药类的重点学科,并投入了150万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1993年又确定了八个局级重点学科并投资560万元.各省市和高等院校在这14个国家级和局级重点学科又投入5000万元建设.各省市和高等院校根据国家教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重点学科的精神,又确定了一批省级和校级重点学科.十多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因为投入增加,明显改善了这些重点学科的条件,条件改善后科学研究能力有了较大的增强,通过科研提高了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逐步形成了学科的优势,扩大了中医药学术交流和合作.通过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建设了合理的学术梯队,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生机.

    作者:冯济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荜茇与其伪品假蒟子的鉴别

    中药荜茇为胡椒科植物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1].近年来,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在用同科植物假药的干燥成熟果穗Piper sarmentosum.Roxb.[2]充荜茇,二者同科同属,比较相似容易混淆.本文对二者从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色谱及液相色谱方面进行比较鉴别,结果如下:

    作者:许亚玲;田静;舒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目的:调查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资源状况.方法:产地调查、标本采集、分类鉴定研究与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结果:报道了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6亚组16种1亚种3变种的分布、生境及药用情况.结论:有助于重庆忍冬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

    作者:苟占平;万德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皮肤病漫谈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粘膜为主的疾病.在祖国医学得到不断地发扬光大的今天,中医皮肤病学亦有很大的发展,现今已成为独立学科,对部分疑难杂症如红斑狼疮,银屑病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贾敏;胡佩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及预防的临床体会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经过近百年的临床实践,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创手术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追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从1991年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以来,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由于肝外胆管血管在解剖学上的较多变异,从而使胆囊切除术成为潜在性危险较大的一种手术.我们从2003年9月至今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65例.现将LC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体会报告于后.

    作者:兰泽军;余京哲;丁光红;刘太红;李正刚;蒋孟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贵阳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