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观察

叶赟;赵滨;陈洪强;田智勇;何立民;乔俊钊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 打压支撑植骨
摘要:目的 观察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加坏死骨清理及打压支撑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与临床意义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资料.5髋(ⅡB、ⅡC、ⅢB、ⅡC、ⅡB)均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加坏死骨清理及打压支撑植骨治疗;观察术后股骨头形态改变、大粗隆截骨块是否愈合,记录术前及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采用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并结合髋关节X线摄片评估大粗隆骨块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程随访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坐骨神经麻痹,截骨块均得到愈合.1例(1髋 ⅢB)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股骨头进展性塌陷且疼痛伴活动受限,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术后3、6个月均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3例,良2例.结论 对于年轻患者而言,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加坏死骨清理及打压支撑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能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保髋手术方式,可延缓其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封闭式消毒法与暴露式消毒法运用在骨外固定支架针孔消毒临床效果中的Meta分析

    目的 在骨外固定支架针孔的消毒中,比较封闭式消毒法与暴露式消毒法的临床效果,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在临床护理中运用效果高效、安全的骨外固定支架针孔消毒方法.方法 运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再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纳入2008年至2016年骨外固定支架针孔封闭式消毒法及暴露式消毒法的研究性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从针孔的感染率、工作时间及湿疹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章9篇,患者140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封闭式消毒的方法在降低骨外固定支架针孔感染率、湿疹及减少护理工作时间中,较暴露式消毒的方法效果好(P<0.05).结论 封闭式消毒法在降低骨外固定支架针孔的感染率、减少湿疹的发生及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上优于暴露式消毒法.

    作者:刘颖清;王锐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贵阳市在校高中生生活方式调查及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生活方式现状调查,结合体检结果评估,加强中学生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视.方法 选取贵阳市某重点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分别随机抽取两个班进行调查,对饮食、作息及睡眠、运动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5~18岁的535名青少年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700份,收到完整问卷655份,对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在运动、饮食、作息及睡眠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高中生学习压力大、伏案时间过长、饮食不规律、不均衡,课外体育运动少,个别有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对健康知晓甚少.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5~18岁的535名青少年体检结果分析显示屈光不正428人,BMI异常132人,血脂异常76人,胆红素偏高23人,尿酸偏高17人,葡萄糖升高2人,脂肪肝6人.结论 从生活方式调查和体检结果分析中发现高中生的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应加强生活方式的指导.

    作者:曹雅萱;郑鸿鲲;卢迈;莫清文;汤明鑫;赵瑞林;陈兰;吴春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肛肠三维超声对直肠肛管炎性疾病术后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肛肠三维超声对直肠肛管炎性疾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直肠肛管炎性疾病术后有不适感来复诊患者99例,行直肠肛肠三维超声检查,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随访及二次手术结果相比较,并随访观察6个月.结果 肛肠三维超声诊断术后疤痕改变43例,括约肌受损12例.需要手术44例,其中内口存在18例,瘘管形成9例,内口存在及瘘管形成11例,引流不畅5例,异物残留1例,均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 肛肠三维超声操作简单,可多角度、多切面重建三维影像,能清晰、直观、立体、多方位显示术后病灶,对临床后期治疗方向指导及预后评估有重要影像参考价值.

    作者:林丽晴;邹贤军;唐迎春;李翔鹏;向新;周凯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冠心病P2Y12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G52T多态性位点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30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小板聚集率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抵抗组)43例、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非抵抗组)257例,探讨P2Y12基因G52T多态性位点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结果 抵抗组患者P2Y12基因G52T多态性中GT、TT显著高于非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抵抗组的等位基因频率T显著高于非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Y12基因G52T位点GT、TT频率增高(P<0.05)、合并糖尿病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2Y12基因G52T位点GT、TT频率增高会增加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

    作者:王珣;张远恒;张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苯酞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丁苯酞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4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联合康复疗法,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入院第4、8周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法(MMSE)测定认知功能;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美国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同时测定患者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第4、8周各组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5),第8周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8周后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8周后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TNF-α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轻中度VD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具有有效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有关.

    作者:张荣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观察上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肺癌患者98例,均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检查,并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项肿瘤标志物与联合检测诊断的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结果 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98例疑似病例中肺癌60例,肺良性病变38例.血清CYFRA21-1、CEA、NSE、CA125、SCC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FRA21-1、CEA、NSE、CA125、SCC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各项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YFRA21-1、CEA、NSE、CA125、SC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肺癌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减少漏诊及误诊发生.

    作者:徐文平;刘继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灌洗术联合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灌洗术与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SAP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静脉-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腹腔灌洗术.治疗72 h后,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与免疫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灌洗术联合高容量血滤过治疗SAP疗效较单用高容量血滤过好,患者全身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并发症好转显著,联合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谢明容;张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贵阳市1377例中青年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受损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贵阳市体检人群空腹血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1377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调查,其中男768名,女609名,年龄20~59岁.获取其空腹血糖、血脂(TG、TC、HDL-C和LDL-C)、血压、体质量指数(BMI)、一般情况和既往病史,并分析空腹血糖与相关生化和体格指标的关系.结果 本次调查中,空腹血糖异常共170例(12.34%),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105例(7.63%),血糖升高检出65例(4.72%).对各生化指标和体格指标与空腹血糖比较发现,除HDL-C外,空腹血糖、BMI、TG、TC和LDL-C均有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不同性别、年龄、BMI、血脂、血压均影响空腹血糖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男性、超重和肥胖、高TG、高TC、HDL-C降低及血压异常为IFG的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关注空腹血糖受损相关因素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预防IFG和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钰;聂四平;冉利梅;刘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加坏死骨清理及打压支撑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探讨与临床意义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资料.5髋(ⅡB、ⅡC、ⅢB、ⅡC、ⅡB)均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加坏死骨清理及打压支撑植骨治疗;观察术后股骨头形态改变、大粗隆截骨块是否愈合,记录术前及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采用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并结合髋关节X线摄片评估大粗隆骨块愈合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程随访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坐骨神经麻痹,截骨块均得到愈合.1例(1髋 ⅢB)患者术后13个月出现股骨头进展性塌陷且疼痛伴活动受限,已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术后3、6个月均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6个月评定疗效:优3例,良2例.结论 对于年轻患者而言,髋关节外科脱位联合股骨头髓芯减压加坏死骨清理及打压支撑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能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保髋手术方式,可延缓其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

    作者:叶赟;赵滨;陈洪强;田智勇;何立民;乔俊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PVE6/E7mRNA检测在年轻女性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检测在年轻女性宫颈癌筛查及宫颈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实施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TCT)结果呈阳性的260例女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HPV DNA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HPV E6/E7 mRNA检测.统计两组患者的TBS分级结果、HPV E6/E7 mRNA及HPV DNA检测结果及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应用TCT检测后TBS分级情况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检测阳性病例42例,占比为32.31%;对照组患者检测阳性病例53例,占比为40.77%;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INⅡ级以下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理分级为CINⅡ以上检出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 临床对TCT阳性年轻女性实施HPV E6/E7 mR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筛查准确度,有助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宫颈疾病的临床诊治,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满元;刘文;王宝;赵劲松;王佳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精准护理在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精准护理在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降压、扩容、利尿等妊娠期高血压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妊娠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焦虑及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A、HAMD、疼痛评分均降低,躯体、角色、情绪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胎盘早剥发生率、胎儿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准护理可显著提高轻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妊娠结局,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娇;武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3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组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基于循证理念的整体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护理能获得满意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王兵;付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曼月乐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EMAb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曼月乐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不愿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达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曼月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量、痛经情况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LSH)、黄体生成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激素水平及血清EMAb水平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右子宫动脉的大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差异,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VAS评分以及血清EMAb水平明显下降;血清ACTH、LH、FSH水平升高,血清P和E2水平降低;左右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下降,大血流速度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曼月乐保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强血清FSH和LH激素的分泌,降低血清EMAb、P、E2水平,保护卵巢功能,增强临床疗效.

    作者:张海燕;赵得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PHILOS)治疗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观察组采取PHILOS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恢复效果、优良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关节外旋与前屈上举活动度、肌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骨折愈合时间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PHI-LOS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可促进骨折良好复位,增加内固定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肩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雪林;李翰林;刘耀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瑞芬太尼麻醉引起回、汉两族患者呼吸抑制的靶控CP50研究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回族与汉族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引起呼吸抑制时靶控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瑞芬太尼麻醉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民族将其分为回族组与汉族组,各60例.采用Dixno序贯法进行试验,瑞芬太尼起始靶浓度为5.0μg/mL,低靶浓度为2.5μg/mL.比较两组呼吸抑制发生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呼吸抑制时靶控CP50等.结果 回族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43.33%,汉族组发生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呼吸抑制时靶控CP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呼吸抑制均主要发生在瑞芬太尼输注后15 min内,临床以RR、SpO2降低为主,两组1~5 min、6~10 min、11~15 min等各时间段呼吸抑制发生率、临床表现、是否发生呼吸抑制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宁地区回族与汉族手术患者输注瑞芬太尼引起呼吸抑制的主要时间为5~15 min内,靶控CP50浓度分别为(3.29±0.15)μg/mL、(3.31±0.17)μg/mL,呼吸抑制时均以RR及SpO2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回族与汉族之间靶控CP50、呼吸抑制发生时间及临床主要表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吴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老年胃肠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补液组(C组)与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晶体量、胶体量、总入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后1、2、5 d认知功能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 d电解质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对比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G组患者晶体量、胶体量及总入量均较C组患者少,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较C组短,总治疗费用较C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5 d,G组MMSE评分均高于C组,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电解质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电解质各指标水平较术前降低,且G组降低幅度较C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围术期接受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液体、胶体入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认知功能及电解质平衡均未受到明显影响,且围术期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发生少,安全可靠.

    作者:李娜;刘晓宁;何燕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患者脑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监测两组用药前及用药6、12、24、48 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脑氧饱和度、心排出量指数(C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左室每搏功能指数(LVSWI)、右室每搏功能指数(RVSWI)及尿量、血乳酸(LAC)、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的变化,统计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6、12、24、48 h,两组HR、PVRI、LAC均降低,MAP、ScvO2、CI、SVRI、LVSWI、RVSWI、脑氧饱和度、尿量、CCr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观察组用药不同时间HR、PVRI、LAC低于对照组,MAP、ScvO2、CI、LVSWI、RVSWI、脑氧饱和度、尿量、CC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可提升患者脑氧饱和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肾脏灌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安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仑磷酸钠及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及唑来膦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阿仑膦酸钠和唑来膦酸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3年后唑来膦酸组患者骨痛改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2、3年后骨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唑来膦酸组患者骨量改善较阿仑膦酸钠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在药物应用后5 d内出现,3 d内消失,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唑来膦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阿仑膦酸钠组(P<0.05).结论 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均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而唑来膦酸作用更为显著,且改善患者骨痛情况更为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志国;杨伟兵;张勇智;阮文辉;余国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儿童行为异常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究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儿童行为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60例,按年发作次数分为频发组(n=40)与非频发组(n=20),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对两组患儿社会行为能力进行评定,分析不同组患儿、不同性别患儿的评分情况,并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儿童行为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频发组患儿在焦虑/抑郁、社交问题、退缩、躯体主诉、思维问题、攻击性行为、注意力问题及违纪行为方面评分明显高于非频发组患儿的(P<0.05),频发组行为异常评分明显高于非频发组患儿的(P<0.05),而频发组男童在攻击性行为得分高于女童(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儿童行为异常总评分呈正相关(r=0.432,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与儿童行为异常存在明显关联,临床除了给予对症治疗外应配合心理行为干预,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林敏仪;林艳;刘玲;黄颖璇;廖惠映;梁惠冰;蔡玉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BPH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TURP治疗,观察组给予PKR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命质量(QOL)、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KRP与TURP治疗BPH的临床疗效整体相当,但PKRP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较高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安全性使其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庆利;江彬;侯旭;岳峰;王学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