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关系及根除Hp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熊德山;王用兵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杆菌, 炎性程度, 相关性,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间的相关性及根除 Hp 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227 例,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根除 Hp组(A组,n=92)及未根除 Hp组(B组,n=135).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 Hp 感染率,另分析 Hp 感染程度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的关系;采用SF-36 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理及心理生活状况.结果 Hp感染阳性131 例,感染阴性96 例,Hp感染率为 57.71%;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加重,其 Hp感染率逐渐降低(χ2=15.231,P=0.002);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增加,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升高,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降低(P﹤0.0 1 );Hp感染程度为+者及++者比例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患者 Hp 感染程度的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为B、C、D级者比例均逐渐降低(P﹤0.0 1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及生理 SF-36 评分均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内镜分级严重程度均呈反比关系,Hp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根除 Hp 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预后.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泵入新活素对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使用新活素静脉泵入对患者心功能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接受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 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静脉泵入,观察组患者使用新活素静脉泵入,对比两组治疗3d后心功能及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各相关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治疗 24 h后,两组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72 h后,观察组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1 周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使用新活素静脉泵入利于降低患者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风险,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且不会增加患者死亡率,治疗安全可靠.

    作者:荣晓松;徐勇;盛玲;荆朝辉;韦柳炎;焦国庆;李明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秀丽隐杆线虫在衰老与延缓衰老研究中的应用

    衰老是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退行性变化的过程.衰老可以降低机体面对环境胁迫维持自身稳态的能力,从而增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伴随衰老,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而这些疾病已逐渐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由于具有寿命短、身体透明易于观察、饲养成本低、容易获取大量同期化样本、可长期保存、实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已成为衰老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在遗传学方面, C.elegans的基因与哺乳类动物在进化上都是保守的,且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达 60%~80%,可通过基因操作技术获得变异株,构建与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相似的模型,使得 C.elegans 广泛应用于衰老与延缓衰老的研究[2-3].

    作者:张宗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慢性丙型肝炎与血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血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男性 CHC患者及相同时期住院的男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资料,分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观察组,n=50)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对照组,n=25),比较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分析 10 例行骨髓穿刺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骨髓像.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 1 0 例行骨髓涂片检测,其中 9 例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 例巨核系增生并形成血小板不良,符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另 1 例为毛细胞白血病),1 例增生减低.结论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几率较高,可能与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异常、造血受抑以及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肖成钢;田度玉;明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 140 例,随机分为 MM组与PPH 组各 70 例,PPH 组采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MM组采用外剥内扎术(M-M)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疼痛情况、症状缓解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PPH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 MM组(P﹤0.05).两组术前 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的比较中,PPH 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更低(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PPH 组缓解率要显著优于外剥内扎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PPH 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MM组(P﹤0.05).结论 与 MM术相比,PPH 术治疗混合痔疗效较好,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好,症状缓解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雾松;刘薇;余文;刘仍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对胃肠道功能与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及对胃肠道功能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 FC患儿 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1 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便秘症状、胃肠激素及胃肠道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排便次数、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与排便疼痛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 1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 MLT、GAS、SP含量显著升高,且观察组MLT及 S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 SS含量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 1 );两组患儿模拟排便时肛管压、肛管大缩榨压及直肠大容量感觉阈值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 1 ).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 FC可显著改善患儿便秘症状,有效调节其胃肠激素水平,从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王立;张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循环管理对于预防老年卧床病人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 PDCA循环管理在老年卧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感染科卧床患者 100 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44),观察组患者采用 PDCA循环护理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同时比较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价PDCA循环管理对预防老年卧床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染科室病房卫生相关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感染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一种抗生素治疗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老年卧床患者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优化科室医疗环境的安全性,显著降低老年卧床患者的院内感染几率,减少耐药菌的出现,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宁;刘毓英;张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 80 例患者临床资料,将 2016 年 3 月至 2016 年 9 月收治的 4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3 月收治的4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理指标、心理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通过实施以需要理论为基础的层级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高希;王爽;屠恩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质量指数增长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情况对妊娠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8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妇体质量指数的增长速度分为 A 组,B 组及 C 组.观察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C组孕妇剖宫产的发生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 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胎儿早产的发生率、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出现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出现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过快或过慢均会对妊娠结局不利,因此临床上需积极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情况的监测,防治分娩不良结局.

    作者:周玉琴;凤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关系及根除Hp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间的相关性及根除 Hp 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227 例,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根除 Hp组(A组,n=92)及未根除 Hp组(B组,n=135).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 Hp 感染率,另分析 Hp 感染程度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的关系;采用SF-36 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理及心理生活状况.结果 Hp感染阳性131 例,感染阴性96 例,Hp感染率为 57.71%;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加重,其 Hp感染率逐渐降低(χ2=15.231,P=0.002);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增加,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升高,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降低(P﹤0.0 1 );Hp感染程度为+者及++者比例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患者 Hp 感染程度的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为B、C、D级者比例均逐渐降低(P﹤0.0 1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及生理 SF-36 评分均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内镜分级严重程度均呈反比关系,Hp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根除 Hp 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熊德山;王用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直立后血压改变后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直立后血压改变后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40 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按照患儿直立后血压变化数值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20 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收缩压变量、舒张压变变量、POTS症状评分和无症状患儿比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收缩压变量为0(-5,0)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9(5,10)mmHg(P﹤0.01);治疗组的舒张压变量为0(0,6)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1(9,15)mmHg(P﹤0.01);治疗组的症状评分为(1.2±0.8)分与对照组的(4.6±0.9)分相比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无症状患儿比例为 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0% (P﹤0.05).结论 直立后血压改变对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长期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冉建瑜;李仲霞;梁飞雁;李小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接受PCI术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型分布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CYP2C19 基因检测的冠心病患者 219 例,根据 CYP2C19 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三组,随访至少6 个月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出血,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三组患者非计划内再次接受血运重建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接受双抗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50%基线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6 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出血 等其它事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 慢代谢型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慢代谢型者差, CYP2C19 多态性可能是影响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艳琪;陈文婷;童敏;宋褀;龚俊荣;刘静;陆永怡;张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氧合指数与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对氧合指数、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30 d后氧合指数、肺功能、气道重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T/D与 W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可提高氧合指数,增强肺功能,重塑气道,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三红;杜磊;邹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按需吸痰干预的改良效果.方法 62 例进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按需吸痰指标采用常规吸痰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按需吸痰指标予改良吸痰法,比较两组临床肺部感染量表(CPIS)评分、屏气时间、人工气道通畅及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前、气管切开后 3 d、气管切开后7 d CPIS评分及人工气道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切开后3 d、气管切开后7 d CPIS评分均高于气管切开前(P﹤0.05);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屏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按需吸痰指征行改良吸痰法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呛咳前屏气时间,减少气道黏膜损伤,保持人工气道通畅,且不增加肺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石娟;徐海燕;方美;许智伟;邵碧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90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

    目的 对 190 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湖南省医疗机构呈报的ADR报告 190 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0 例报告中,ADR 患者男女比例 1:1.11,各年龄层均有分布,其中 55岁以上所占比例高,为 24.21%;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 21 例,很可能 128 例,可能 41 例;不良反应的结果为治愈127 例,好转 53 例,有后遗症 6 例,导致死亡4 例;对原患疾病影响为不明显 162 例,导致病程延长 12 例,病情加重7 例.抗感染药引起的 ADR 居首位为 36.84%;ADR 中引起皮肤反应多为 33.48%.结论 临床上应密切加强ADR监测,避免或减少严重 ADR的发生,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作者:欧阳文鹃;赵莹;肖秦;秦群;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南京城镇人群2009—2015年间血脂四项变化趋势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城镇居民 2009—2015 年间的血脂四项变化趋势.方法 纳入 2009—2015 年在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 236 954 名成人(年龄≥20 岁),通过标准方法检测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 TC、TG、HDL-C 和 LDL-C 的平均值,并采用 2010 年中国人口分布普查数据来计算年龄标化血脂.不同研究年份的血脂水平趋势用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5 年男性和女性的 LDL-C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由 2.46 mmol/L(2009 年)上升为 2.56 mmol/L (2015 年),女性由2.36 mmol/L(2009 年)上升为2.48 mmol/L(2015 年)(二者P 值均﹤ 0.001).进一步按年龄分组,男性在 20~39 岁及40~59 岁 LDL-C上升趋势明显,而非 60 岁以上;女性各年龄段的 LDL-C 均呈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患者中合并血糖或血压异常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70 岁以上的血脂异常患者中,分别有 34.4%的男性和 30.9%的女性合并血糖异常,62.9%的男性和 68.5%的女性合并血压异常.结论 南京城镇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血清 LDL-C水平升高趋势明显.不同年龄组患者间的血脂变化趋势提示,中年男性应该作为控制血脂异常和早期预防心血管病的首要目标.血脂异常患者中,合并血糖或血压异常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应加强对于高龄血脂异常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常规筛查与监测.

    作者:顾子良;顾天伟;周卫红;孙洁;毕艳;朱大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浆β2-MG、ABI与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β2 微球蛋白(β2-MG)、踝肱指数(ABI)与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 120 例,均实施β2-MG指标测定、ABI测定及BPV监测,比较不同血浆β2-MG水平及 ABI的血压变异情况,并行 24h收缩压变异率(24 h SBPV)、24 h舒张压变异率(24 h DBPV)与β2-MG、ABI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β2-MG≥2 mg/L者 24 h SBPV、24 h DBPV及 24 h平均动脉压(24 h MABP)均高于血浆β2-MG﹤2 mg/L者(P﹤0.05);ABI≥0.9 患者 24 h SBPV、24 h DBPV及β2-MG水平均低于 ABI﹤0.9 患者(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4 h SBPV水平与 ABI呈负相关,与血浆β2-MG呈正相关;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4 h DB-PV水平与与 ABI呈负相关,血浆β2-MG 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 BPV 与血浆β2-MG 水平呈正相关,与 ABI呈负相关,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BPV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崔秀卿;邢金梅;张玉凤;时岩;刘树理;张秋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HICH 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 35 例.术后 3 个月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SSS)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RS量表)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脑内在出血、肺部感染、颅内感染、脏器衰竭等并发症.生活质量采用 SF-3 6 量表评价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 1 ).微创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后 SSS评分和 MRS评分明显较术前降低(P﹤0.001),且明显较对照组低(P﹤0.001).微创组术后生理职能、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明显较术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 均﹤0.05 ).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 的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神经功能改善较优、远期生活质量较好.

    作者:丁俊;郭西良;徐旭东;张圣邦;余浩;马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SB203580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对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 SB203580 抑制 p38MAPK信号通路对足细胞特征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阿霉素体外刺激培养足细胞建立足细胞损伤模型,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 p38MAPK 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对照组加入相等量的 1640 培养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及 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特征性蛋白 Nephrin和Podocalyxin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的比较,实验组足细胞特征性蛋白 Nephrin及 Podocalyx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SB203580 能够将 p38MAPK 信号通路转导阻断,从而有效地抑制足细胞受到损伤,这对于临床干预儿童原发性肾病足细胞的病变是十分有利的,进而为避免蛋白尿的大量形成给予了十分关键的理论根据,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应蓓;杨勤;邵晓珊;李宇红;蒋新辉;徐海霞;邱杰;郑莎莎;洪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汤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汤联合曲美他嗪对心功能及 B 型钠尿肽(BNP)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30 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均采取慢性心力衰竭西医标准化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贝那普利+螺内酯片+呋塞米片,观察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补肾活血汤+曲美他嗪,比较两组心功能、BNP.结果 治疗前,两组 BNP、心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 LVEF水平低于观察组,LVED及 BNP 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补肾活血汤与曲美他嗪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 BNP 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竺彦兵;石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sanis3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手段[1].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和医疗设备的改进,镍钛器械被广泛地应用于根管治疗中.sanis3 镍钛器械具有使用方便、切割力好、效率高的优点,能使根管维持良好的形态,达到理想的预备效果.选取我院2017 年 1 月至2018 年4 月期间收治的牙髓炎患者共 140 颗牙髓炎患牙采取了常规不锈钢K 型锉根管预备和 SANIS3 镍钛根管预备,观察对比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岚;谢伟;杨智强;张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