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岚;谢伟;杨智强;张琨
目的 探讨后循环脑梗死与脑动脉硬化的关系及影像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2 341 例行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后循环脑梗死分为存在后循环脑梗死组(观察组)和无后循环脑梗死组(对照组),并就两组是否发生动脉硬化进行比较,同时对于存在后循环脑梗死组患者,分别就左右两侧及双侧后循环脑梗组是否发生动脉硬化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脑动脉硬化的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 1 ).左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及右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单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与双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动脉硬化是导致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其复发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借助影像学检查来帮助诊断脑动脉粥样硬化,可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作者:罗世松;李禄卿;丁欣;王洪涛;宋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别嘌呤醇对其血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100 例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别嘌呤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血脂代谢、肝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察组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别嘌呤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效果确切,利于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情况,促进其肝肾功能显著改善,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勾威;申丽盈;王钒;栾夏青;王健美;庄金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ERAS 不仅仅具有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而且还具有减轻应激反应和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快速康复的优势.其中麻醉在 ERAS 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1]表明,针刺通过刺激经络,不仅调动了机体的抗痛机制,也调动了机体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将针刺应用于胃肠外科可促进患者更为平稳地度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器官功能的快速恢复,加速患者康复.本文即就针刺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中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学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泌尿系畸形在所有先天性畸形中占 20%,致死畸形中占 10%[1],其中肾积水为常见.目前临床定义胎儿肾积水的方法主要为肾盂前后径(PAPD)及胎儿泌尿协会(SFU)分级,依照肾积水的特征可分为生理性肾积水及病理性肾积水,前者基本不会造成损伤,后者则对可持续引起肾功能损害,甚至致死,因此产前检查筛查中明确其性质,并准确评估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吴竹君;刘峰;金晓倩;陈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间的相关性及根除 Hp 治疗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 227 例,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根除 Hp组(A组,n=92)及未根除 Hp组(B组,n=135).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 Hp 感染率,另分析 Hp 感染程度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的关系;采用SF-36 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理及心理生活状况.结果 Hp感染阳性131 例,感染阴性96 例,Hp感染率为 57.71%;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加重,其 Hp感染率逐渐降低(χ2=15.231,P=0.002);随着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内镜分级程度增加,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升高,Hp感染为+++者比例逐渐降低(P﹤0.0 1 );Hp感染程度为+者及++者比例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患者 Hp 感染程度的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为B、C、D级者比例均逐渐降低(P﹤0.0 1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理及生理 SF-36 评分均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 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内镜分级严重程度均呈反比关系,Hp感染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根除 Hp 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预后.
作者:熊德山;王用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12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 60 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胡勇;徐文锐;李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硬膜外导管置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留置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周不等,但均缺乏导管留置时间与安全性报道.硬膜外导管留置体内时间不同,导管表面随留置时间的延长是否会形成生物膜;由于生物膜内菌种及耐药性,细菌毒力等与留置时间的安全性紧密相关,因此,进行必要的观察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彭星;张俊;龚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化疗后认知障碍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结合 TOMATIS音频训练对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乳腺癌化疗后存在认知障碍患者 100 例,患者均采用综合护理结合 TOMATIS 音频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与记忆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 BADS各子测验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记忆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后认知障碍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结合TOMATIS音频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负面情绪,促进患者记忆功能、执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向华;孙萍萍;于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复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患儿 13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7 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两组患儿均治疗 1 4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 4 月内 MP 感染复发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粒细胞(EOS)、白介素(IL-4)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CP、EOS及IL-4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儿的IgE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幼儿 MP感染的疗效显著,具有较佳的抗炎作用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郝凤秀;王洪琰;程军;陈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 SD大鼠重型颅脑损伤(STBI)后β2 受体转录水平对肺损伤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 24只清洁型雄性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n=6)和 STBI组(n=18);制作 STBI大鼠模型.STBI组在伤后第 1 ,2 ,7 天各处死 6 只动物进行观察.用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PCR 定量检测肺组织β2 受体的转录水平,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损伤相关炎性因子TNF-α和 IL-6 的水平.结果 光镜下大鼠STBI组各时相均可见肺毛细血管充血、炎性细胞渗出及肺间质增厚等病理改变,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性加重;各组间肺组织病理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520,P﹤0.01),对各时间点两两比较,肺组织病理评分进行性增高,于 STBI第 7 天达高(P﹤0.05).大鼠肺β2 受体转录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 ),第 1 天时达低值(P﹤0.05),大鼠肺BALF中 TNF-α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第 1 天时达到峰值(P﹤0.05);IL-6 水平在各时相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 ),第二天时达到峰值(P﹤0.05 ).相关分析显示,肺组织β2 受体转录水平与TNF-α、IL-6 含量第 1 ,2 ,7 天三个时间点均呈负相关.结论 大鼠 STBI后有急性肺损伤的表现,损伤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加重,炎性因子TNF-α、IL-6 参与其过程.炎性级联反应的爆发导致肺β2 受体转录水平下降、肺保护功能减低可能是加重肺损伤的重要因素.
作者:董泽亨;张谦;张一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手段[1].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和医疗设备的改进,镍钛器械被广泛地应用于根管治疗中.sanis3 镍钛器械具有使用方便、切割力好、效率高的优点,能使根管维持良好的形态,达到理想的预备效果.选取我院2017 年 1 月至2018 年4 月期间收治的牙髓炎患者共 140 颗牙髓炎患牙采取了常规不锈钢K 型锉根管预备和 SANIS3 镍钛根管预备,观察对比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岚;谢伟;杨智强;张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经三间隙引流术方法治疗患者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84 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引流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脓肿三间隙引流术(A组)患者 28 例,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B组)患者27 例,切开挂线引流术(C 组)患者 29 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 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术后 1 周VAS、伤口愈合时间等恢复情况以及术后肛瘘、便失禁等发生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患者 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 A组评分低,C组评分高;三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肛瘘形成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肛门功能障碍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患者肛周脓肿方面较其它术式具有患者疼痛度降低、伤口愈合快、肛瘘形成率低的明显优势,可以起到保护肛门功能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许勇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血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男性 CHC患者及相同时期住院的男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资料,分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观察组,n=50)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对照组,n=25),比较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分析 10 例行骨髓穿刺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骨髓像.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 1 0 例行骨髓涂片检测,其中 9 例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 例巨核系增生并形成血小板不良,符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另 1 例为毛细胞白血病),1 例增生减低.结论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几率较高,可能与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异常、造血受抑以及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肖成钢;田度玉;明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抑郁症患者 8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采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应对方式、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应答数多于对照组,持续性错误应答数少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 HADM、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用米氮平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应对方式,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利于降低抑郁程度.
作者:赵红梅;徐月勤;房金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LD)作为脊柱微创技术的核心领域之一,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其常见手术并发症有神经损伤、术后复发、感染、脑脊液漏及肌力减弱等.梨状肌综合征(PMS)是容易被忽视术后并发症,有国外学者[1]报道,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术后高达 40.4%的患者可能考虑并发 PMS.临床发现,PELD术后部分患者可见新发臀髋部神经症状,梨状肌紧张试验等检查可见阳性体征,在排除术中髓核残留及术后复发可能后,我们需要考虑 PELD 术后并发 PMS可能.我科自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6 月共完成1 6 2 例PELD手术,现将 6 例 PELD术后并发 PMS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召;熊屹;齐晓兵;唐良华;程志刚;罗清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MD)又称烟雾病,是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起始部(MCA)、颈内动脉(ICA)虹吸部重度狭窄或者完全闭塞,导致侧枝循环开放,穿通动脉及软脑膜动脉等小血管代偿增生,颅内血管影像学检查形似烟雾,并以反复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本身原因而甲状腺激素分泌、合成过多,进入血液而导致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兴奋性增高,以代谢亢进为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 1 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明;张金菊;刘海军;张霞;徐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对氧合指数、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 30 d后氧合指数、肺功能、气道重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T/D与 W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肺部感染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可提高氧合指数,增强肺功能,重塑气道,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张三红;杜磊;邹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疼痛及瘙痒的影响.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溃疡患者 2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比较两组创面瘙痒评分、疼痛评分、肉芽形态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 治疗 8 周,观察组创面瘙痒、疼痛及肉芽形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均P﹤0.05 );治疗 8 周,观察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健康及躯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可减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瘙痒及疼痛程度,改善肉芽形态,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赖青孙;李锦华;王承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针灸埋线穴位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 2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用叶酸、维生素 B12、维生素 B6 治疗,观察组予针灸埋线穴位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 1 个月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高于对照组,肱动脉内径(DI)、肱动脉内径(D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埋线穴位治疗可有效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优化患者血生化指标.
作者:张健;张敏环;刘香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型分布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CYP2C19 基因检测的冠心病患者 219 例,根据 CYP2C19 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三组,随访至少6 个月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出血,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三组患者非计划内再次接受血运重建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接受双抗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50%基线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6 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出血 等其它事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 慢代谢型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慢代谢型者差, CYP2C19 多态性可能是影响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艳琪;陈文婷;童敏;宋褀;龚俊荣;刘静;陆永怡;张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