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间隙引流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许勇辉

关键词:三间隙引流术, 单纯切开引流术, 切开挂线引流术, 肛周脓肿
摘要:目的 分析经三间隙引流术方法治疗患者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84 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患者接受引流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脓肿三间隙引流术(A组)患者 28 例,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B组)患者27 例,切开挂线引流术(C 组)患者 29 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 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术后 1 周VAS、伤口愈合时间等恢复情况以及术后肛瘘、便失禁等发生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患者 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 A组评分低,C组评分高;三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肛瘘形成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肛门功能障碍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患者肛周脓肿方面较其它术式具有患者疼痛度降低、伤口愈合快、肛瘘形成率低的明显优势,可以起到保护肛门功能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ERAS 不仅仅具有缩短住院时间的优势,而且还具有减轻应激反应和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快速康复的优势.其中麻醉在 ERAS 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医学研究[1]表明,针刺通过刺激经络,不仅调动了机体的抗痛机制,也调动了机体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将针刺应用于胃肠外科可促进患者更为平稳地度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器官功能的快速恢复,加速患者康复.本文即就针刺在胃肠外科加速康复中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范学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质量指数增长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情况对妊娠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8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根据孕妇体质量指数的增长速度分为 A 组,B 组及 C 组.观察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C组孕妇剖宫产的发生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 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胎儿早产的发生率、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出现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出现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过快或过慢均会对妊娠结局不利,因此临床上需积极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指数增长情况的监测,防治分娩不良结局.

    作者:周玉琴;凤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12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 60 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胡勇;徐文锐;李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接受PCI术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型分布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接受CYP2C19 基因检测的冠心病患者 219 例,根据 CYP2C19 基因检测结果分为三组,随访至少6 个月内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出血,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三组患者非计划内再次接受血运重建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接受双抗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50%基线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6 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出血 等其它事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 慢代谢型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慢代谢型者差, CYP2C19 多态性可能是影响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

    作者:刘艳琪;陈文婷;童敏;宋褀;龚俊荣;刘静;陆永怡;张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预防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1 20 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A组)、低分子肝素钙组(B组)和联合组各40 例.其中 A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B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 1 d、术后 12 d 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谷丙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Ⅲ),比较三种术后 DVT 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 12 d的PLT、Hb均低于术前(P﹤0.05).三组患者术后 1 d 的 DD、TAT 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和B组术后 1 d的DD、TAT水平低于 A组(P﹤0.05).三组患者的 DVT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联合组的DVT发生率低于 A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降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DVT的发生率,而单独使用阿司匹林预防DVT的效果较差.

    作者:叶志强;张海峰;王晶;杨勇;闫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对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对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住院治疗的 97 例脑出血患者,检测其 L/A比值,按照其比值大小分为高比值组(n=31)、中比值组(n=32)和低比值组(n=34),在 3个月以后运用 MoCA、MMSE、CDR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结果 低比值组 L/A比值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MMSE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低比值组患者 MoCA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 );低比值组患者 CDR评分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越低,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水平越高.血清瘦素脂联素比值可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作者:刘美霞;周龙;朱祖欣;刘群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别嘌呤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对血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使用别嘌呤醇对其血脂代谢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100 例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别嘌呤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 3 个月后血脂代谢、肝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察组尿素氮(BUN)、血肌酐(Cr)、血尿酸(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别嘌呤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伴高尿酸血症效果确切,利于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情况,促进其肝肾功能显著改善,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勾威;申丽盈;王钒;栾夏青;王健美;庄金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sanis3镍钛根管预备系统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有效的手段[1].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改变和医疗设备的改进,镍钛器械被广泛地应用于根管治疗中.sanis3 镍钛器械具有使用方便、切割力好、效率高的优点,能使根管维持良好的形态,达到理想的预备效果.选取我院2017 年 1 月至2018 年4 月期间收治的牙髓炎患者共 140 颗牙髓炎患牙采取了常规不锈钢K 型锉根管预备和 SANIS3 镍钛根管预备,观察对比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岚;谢伟;杨智强;张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南京城镇人群2009—2015年间血脂四项变化趋势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南京城镇居民 2009—2015 年间的血脂四项变化趋势.方法 纳入 2009—2015 年在我院体检中心检查的 236 954 名成人(年龄≥20 岁),通过标准方法检测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 TC、TG、HDL-C 和 LDL-C 的平均值,并采用 2010 年中国人口分布普查数据来计算年龄标化血脂.不同研究年份的血脂水平趋势用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5 年男性和女性的 LDL-C均呈上升趋势.男性由 2.46 mmol/L(2009 年)上升为 2.56 mmol/L (2015 年),女性由2.36 mmol/L(2009 年)上升为2.48 mmol/L(2015 年)(二者P 值均﹤ 0.001).进一步按年龄分组,男性在 20~39 岁及40~59 岁 LDL-C上升趋势明显,而非 60 岁以上;女性各年龄段的 LDL-C 均呈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患者中合并血糖或血压异常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70 岁以上的血脂异常患者中,分别有 34.4%的男性和 30.9%的女性合并血糖异常,62.9%的男性和 68.5%的女性合并血压异常.结论 南京城镇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血清 LDL-C水平升高趋势明显.不同年龄组患者间的血脂变化趋势提示,中年男性应该作为控制血脂异常和早期预防心血管病的首要目标.血脂异常患者中,合并血糖或血压异常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应加强对于高龄血脂异常患者血糖及血压的常规筛查与监测.

    作者:顾子良;顾天伟;周卫红;孙洁;毕艳;朱大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烟雾病合并甲亢伴认知功能障碍1例报告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MMD)又称烟雾病,是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起始部(MCA)、颈内动脉(ICA)虹吸部重度狭窄或者完全闭塞,导致侧枝循环开放,穿通动脉及软脑膜动脉等小血管代偿增生,颅内血管影像学检查形似烟雾,并以反复发生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本身原因而甲状腺激素分泌、合成过多,进入血液而导致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兴奋性增高,以代谢亢进为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脑底异常血管网病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报道较少.现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 1 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明;张金菊;刘海军;张霞;徐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及稳定性分析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稳定性.方法 对接受正畸治疗的 76 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支抗的不同分为实验组41 例和对照组 35 例,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实验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观察两组治疗 6 个月时牙周状况改善情况,2 年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 6 个月,两组患者 U1-L1 、SNB 及尖牙间宽度均有所增加,且实验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 U1-SN、上中切牙凸距、SNA、ANB及 L1-MP 均有所减小,且实验组减小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 1 ),实验组磨牙移位明显小于对照组(P﹤0.0 1 ).治疗 2 年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实验组口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 1 ).结论 正畸治疗过程中,与传统支抗相比,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更明显改善牙周状况,减少磨牙移位,更大幅度减少 U1-SN 及上中切牙凸距,提高总体治疗效果,且不适症状较少.

    作者:柯正建;杨丽荣;罗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药物自我处置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觉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物自我处置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自觉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参与药物自我处置训练的 25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自我处置训练,比较训练前、后患者的服药自觉性、精神症状、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训练后,患者服药自觉性明显高于训练前(P﹤0.05 );训练后,患者BPRS评分及SDSS评分均低于训练前(P﹤0.05);患者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药物自我处置训练,可有效提高其用药自觉性,缓解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功能.

    作者:李文秀;何锐;孙辉;李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结肠镜肠道准备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 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的影响因素,评估其预测肠道准备质量的效力.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肠道准备质量时,肠道清洁剂服用量、腹盆腔手术史和排便异常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肠道清洁剂服用量和排便异常为可能的影响因素,肠道清洁剂服用量≤2 L时,校正比值比(AOR)=4.40,阳性预测值(PPV)为 31.54%,阴性预测值(NPV)为 87.50%,存在排便异常时,AOR=10.65,P P V=54.24%,NPV=87.44%,两因素同时满足时,PPV=64.52%,NPV=83.83%.结论 肠道清洁剂服用量和排便情况可能是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因素,无排便异常或肠道清洁剂服用量﹥2L时,肠道准备满意比例高.

    作者:薛刚;汪全红;李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灸埋线穴位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埋线穴位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 2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用叶酸、维生素 B12、维生素 B6 治疗,观察组予针灸埋线穴位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生化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 1 个月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水平高于对照组,肱动脉内径(DI)、肱动脉内径(D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埋线穴位治疗可有效改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优化患者血生化指标.

    作者:张健;张敏环;刘香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90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

    目的 对 190 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湖南省医疗机构呈报的ADR报告 190 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0 例报告中,ADR 患者男女比例 1:1.11,各年龄层均有分布,其中 55岁以上所占比例高,为 24.21%;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 21 例,很可能 128 例,可能 41 例;不良反应的结果为治愈127 例,好转 53 例,有后遗症 6 例,导致死亡4 例;对原患疾病影响为不明显 162 例,导致病程延长 12 例,病情加重7 例.抗感染药引起的 ADR 居首位为 36.84%;ADR 中引起皮肤反应多为 33.48%.结论 临床上应密切加强ADR监测,避免或减少严重 ADR的发生,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作者:欧阳文鹃;赵莹;肖秦;秦群;李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慢性丙型肝炎与血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与血细胞减少之间的关系和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男性 CHC患者及相同时期住院的男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资料,分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观察组,n=50)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对照组,n=25),比较两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分析 10 例行骨髓穿刺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骨髓像.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 1 0 例行骨髓涂片检测,其中 9 例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 例巨核系增生并形成血小板不良,符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另 1 例为毛细胞白血病),1 例增生减低.结论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几率较高,可能与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异常、造血受抑以及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肖成钢;田度玉;明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白玉社区脑卒中后患者生命质量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白玉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基础信息与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 264 例进行基础资料调查,并通过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社区脑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结果 在 EQ-5D五个维度中,155 人行动有点困难,33 人行动困难;133 人自己照顾自己有点困难,2 1 人自己照顾自己很困难);1 41 人日常活动有点困难,3 7 人日常活动很困难;1 30 人有点疼痛/不舒服, 1 5 人非常疼痛/不舒服;9 8 人有点焦虑/抑郁,3 人非常焦虑/抑郁.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并且伴随疾病越多,年龄越大的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越差.

    作者:宋婷婷;毛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硬膜外导管留置时间与细菌生物膜的观察分析

    硬膜外导管置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留置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周不等,但均缺乏导管留置时间与安全性报道.硬膜外导管留置体内时间不同,导管表面随留置时间的延长是否会形成生物膜;由于生物膜内菌种及耐药性,细菌毒力等与留置时间的安全性紧密相关,因此,进行必要的观察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彭星;张俊;龚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脾生血法对恶性消化道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健脾生血法对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 92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 例,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若出现骨髓抑制时,均给予相应升白细胞药物治疗,实验组化疗开始即服用健脾生血汤治疗至化疗结束后 2 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 VCAM-l、ICAM-l、血细胞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PLT及对照组 WBC、PL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 WBC、PL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 sVCAM-1(ng/mL)、sICAM-1 (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 1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 IgM、IgA、IgG水平均明显增加(P﹤0.0 1 ),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CD3+、CD4+比例及 CD4+/CD8+均明显增加(P﹤0.05 或P﹤0.01),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脾生血汤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效果优于单用升白细胞西药治疗.

    作者:吴涛;艾兰·塔拉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按需吸痰的改良效果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按需吸痰干预的改良效果.方法 62 例进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按需吸痰指标采用常规吸痰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按需吸痰指标予改良吸痰法,比较两组临床肺部感染量表(CPIS)评分、屏气时间、人工气道通畅及气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前、气管切开后 3 d、气管切开后7 d CPIS评分及人工气道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管切开后3 d、气管切开后7 d CPIS评分均高于气管切开前(P﹤0.05);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屏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治疗过程中按需吸痰指征行改良吸痰法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缩短呛咳前屏气时间,减少气道黏膜损伤,保持人工气道通畅,且不增加肺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石娟;徐海燕;方美;许智伟;邵碧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