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善特点

王艳;刘卫国;章文斌;于翠玉;祝雅静;闫磊;王晓

关键词:帕金森病,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 运动症状, 中轴症状, 脑深部刺激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ALCT)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改善的特点.方法 收集南京市脑科医院PD中心已行脑深部刺激(DBS)手术治疗的患者ALCT的相关资料,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运动部分评分为指标,分析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运动症状、中轴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不同运动症状改善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患者的运动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7.7%,PD的运动症状中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或姿势异常分别改善了75.1%、51.4%、58.9%、5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轴性损害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4.3%,言语、步态和姿势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8.4%,64.6%,4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PD患者运动症状全面改善,作为DBS术前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DBS治疗估计预后的指标.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6例及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8名,对所有对象的唾液进行口腔菌群检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病情的发展阶段分为甲组(处于愈合期)和乙组(处于发作期),每组28例;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8名健康者为丙组(对照组).甲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在17~37岁,平均年龄(25.8±8.9)岁.乙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4~36岁,平均年龄(26.8±8.5)岁.丙组中男12名,女16名,年龄12~32岁,平均年龄(25.7±7.5)岁.两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芹;李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性肾切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以及不同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行不同术式进行治疗后,肾盂集合系统分离指数,肌酐以及尿素氮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较好,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肾功能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黄毅;高虹;邹红东;陈定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对AD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Aβ1-40的影响

    目的 研究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LT)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海马神经细胞Aβ1-40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自然衰老模型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六组:模型组,GLT低、中、高剂量组,溶媒对照组(食用油)及阳性对照组(健脑胶囊),5个月龄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60 d后,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Aβ1-40表达.结果 模型组海马神经细胞Aβ1-40表达增多,GLT组Aβ1-40表达减少.结论 GLT有防治AD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Aβ的神经毒性以及减少脑内Aβ沉积有关.

    作者:张玥;罗俊;黄能慧;张小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治疗配合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其治疗配合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按照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联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行临床护理干预后治疗配合度较对照组高,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推行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张红娟;许丽丽;李巧梅;杨甲梅;谢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药学干预.观察两组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不同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东波;冯龙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法实验观察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60例有完整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肿瘤标本和100例距离肿瘤5 cm以上的正常肺组织中Foxp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不同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相关性.并且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顸后情况.结果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Foxp3阳性表达率为5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7.0%;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随Foxp3阳性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Foxp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Foxp3表达增加促使肺癌细胞发生肿瘤逃逸、对促进肺癌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Foxp3阳性表达5年无瘤生存率低.

    作者:张舸;薛雷;赵晓龙;杜海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卡西平治疗癫痫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癫痫患者和7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20例未进行治疗(未治疗组),29例单用奥卡西平治疗(奥卡西平组),29例联合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联合组),采集各组的静脉血标本,测定并对比分析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未治疗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奥卡西平组的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奥卡西平低剂量用药患者的各项甲状腺激素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用药者的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着明显影响,其对儿童的影响比成人更明显,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李济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及美学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美学效果.方法 选取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容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朱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应用针刺疗法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康复的模式探讨

    目的 寻找有效的简易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快速康复模式.方法 110例新发妊娠期糖尿病顺产产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产后常规糖尿痛饮食和运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辩证针刺疗法2个疗程,比较两组产后7d和42 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产后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糖耐差异常及2型糖尿病研究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疗法有助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产后血糖水平,降低远期并发症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梁丽霞;李振;邓燕红;吴伟珍;刘玉冰;李晓林;李映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和预防

    目的 对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PEP)的高危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220例接受ERCP的患者,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术后并发PEP与多次胰管插管、胆总管直径大小、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球囊扩张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 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 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干扰能够有效避免ERCP术后并发PEP的风险.

    作者:黄书明;陈圣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改善特点

    目的 分析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ALCT)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改善的特点.方法 收集南京市脑科医院PD中心已行脑深部刺激(DBS)手术治疗的患者ALCT的相关资料,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运动部分评分为指标,分析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运动症状、中轴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不同运动症状改善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患者的运动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7.7%,PD的运动症状中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或姿势异常分别改善了75.1%、51.4%、58.9%、5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轴性损害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4.3%,言语、步态和姿势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8.4%,64.6%,4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PD患者运动症状全面改善,作为DBS术前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DBS治疗估计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艳;刘卫国;章文斌;于翠玉;祝雅静;闫磊;王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RFA与手术切除治疗59例小肝癌的临床效果与预后观察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FA)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10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小肝癌(大径≤3 c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RFA治疗组(RFA组)59例及传统手术组(传统组)46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3年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RFA组的住院时间(6.7±2.8)d低于传统组的(11.4±3.0)d(P<0.05);术前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FA组患者的ALT、AST、TB值低于传统组(P<0.05),RFA组患者的ALB值高于传统组(P<0.05);RFA组与传统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患者与传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的手术并发症率6.78%低于传统组的26.09% (P<0.05).结论 RFA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小肝癌患者的效果相当,但是对患者肝功能损害更小,手术并发症更少.

    作者:杜也牧;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辅助治疗肺心病右心衰竭的价值

    目的 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7d,观察治疗前及1周后两组症状体征、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变化、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NT-proBNP下降;肺动脉压收缩压下降,两组间比较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以降低肺动脉压,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钟美蓉;邵春燕;陈爱华;吴珊珊;李志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道损伤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 LC术胆道损伤患者25例,对其胆道损伤类型以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9例E型,其中1例E4型,1例E3型,1例E2型,6例E1型,6例D型,10例A型.9例E型损伤,行受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T型管支撑;6例D型损伤,置入T型管支撑;10例A型中,8例给予引流管充分引流,2例行2次手术缝合胆囊床并置入引流管治愈.结论 对于LC术胆道损伤,需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正确分型已发生的胆道损伤,结合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及时处理.

    作者:朱堃;王建球;杨廷燕;周海华;宁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16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配法将320例应激性黏膜病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针剂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8.13%,低于对照组的29.37%;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5%,优于对照组的13.12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因应激性黏膜病变而造成死亡的病例.结论 使用奥美拉唑在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安全可靠.

    作者:成睿珍;赵静;吴文静;王如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VEGF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4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术前行EC(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术前给予益气活血方+AC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24例(57.14%)高于对照组20例(47.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25,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IL-1,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及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益气活血方能有效改善乳腺癌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炎症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黎;付晓敏;杨勇豪;巩金培;胡成旗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胃黏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iNOS表达水平与胃炎发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胃炎发病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取11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Hp阳性54例,Hp阴性60例,以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表达水平,以分析上述两项指标与胃炎发病的相关性,并研究胃黏膜炎症程度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Hp阳性组TNF-α为(1.41±0.33)ng/mg VS(0.64±0.22)ng/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NOS(69.34±6.10)% VS(21.94±3.8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轻、中、重度占66.67%,显著高于Hp阴性组的11.67% (P<0.05).结论 胃黏膜组织TNF-α及iNOS水平上升与胃炎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鲍文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外上象限乳腺癌蓝染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蓝染法外上象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成功率的因素及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75例T1或T2腋窝淋巴结触诊阴性的外上象限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穿刺活检确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对肿瘤不进行切除活检.全身麻醉后消毒铺巾,用亚甲蓝1 mL或2 mL,在乳晕周围皮下均匀分点注射或者在外上象限皮下三点注射或者联合上述两处注射,注射5,8,10 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然后作改良根治术,全部标本作病理学检查.比较年龄、BMI、肿块大小、确诊方法、操作例数、染色剂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因素对此类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蓝染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OR=2.667,P=0.020)、BMI(OR=2.588,P=0.020)、亚甲蓝注射部位(OR=2.431,P=0.032)及注射时间(OR=2.510,P=0.031).染色剂剂量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影响不大;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成功率有一定影响.结论 外上象限乳腺癌患者选择乳晕、外上象限注射1 mL亚甲蓝、8~10 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较高.

    作者:徐泰;范苑林;黄杰文;李艰娟;丘冬琴;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白癜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记录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A、B、C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85.71%和95.35%;C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不同类型白癜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散发型的有效率率显著高于B组(P<0.05);A、B、C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28.57%和16.28% (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祁战涛;杨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及对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7,IL-23,IL-16血清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与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血清水平)的影响,判定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35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2个月后,采集与之等量的外周血,并将外周血中的核细胞提取与分离,实施PCR检测,记录其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接受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表达水平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MTX能抑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6、IL-17、IL-23水平,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志鹏;胡向阳;冯启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