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对比分析

祁战涛;杨靖

关键词:他克莫司, 卤米松, 准分子光, 白癜风
摘要: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白癜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记录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A、B、C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85.71%和95.35%;C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不同类型白癜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散发型的有效率率显著高于B组(P<0.05);A、B、C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28.57%和16.28% (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推广应用.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贵州省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膳食营养素供给量调查分析

    目前,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因营养素缺乏所致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依然存在[1].自2011年11月起,我国在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的县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每人每学习日提供3元钱营养膳食补助,以改善其营养状况[2].我省贫困县全部采用学校供餐模式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本文就2013年5—6月我省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的部分学校食堂膳食营养素供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的膳食营养素是否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为做好我省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兰子尧;赵松华;李忻;刘怡娅;陈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药学干预.观察两组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不同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东波;冯龙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及美学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美学效果.方法 选取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容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朱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绝经后老年人群股骨近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绝经后老年人群股骨近端骨密度值进行调查,分析比较骨密度值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体检的431例老年女性进行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测定,根据有无骨折史,分为骨折组与非骨折组,对两组对象骨质疏松患病率、骨密度值、骨密度丢失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同一年龄组相比,骨折组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非骨折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粗隆间、全髋骨密度值呈降低趋势,骨密度值:粗隆间>全髋>股骨颈>大转子,各年龄组骨折组患者骨密度值低于非骨折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股骨近端骨密度丢失率呈上升趋势,以50~60岁之间骨量丢失明显,可能与患者绝经早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老年女性骨折发病危险性与股骨近端骨密度值呈负相关,骨密度值越低,骨折危险性越大.结论 绝经后老年女性股骨近端骨密度值对于骨折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风险呈明显的负相关.

    作者:王建波;贾绍环;魏小娟;张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星形细胞瘤中IGF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人脑星形细胞瘤及瘤旁组织中IGF2的表达,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关系.方法 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143例和90例星形细胞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IGF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2在瘤旁组织中低表达,阳性率为13.3%(12/90);在星形细胞瘤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均不同程度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8%(29/62),64.2%(52/81),且高级别组中表达与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级别组(x2 =4.341,P<0.05).结论 IGF2的表达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及患者预后关系密切.IGF2的检测可能成为胶质瘤生物标记的新指标.

    作者:谢欣;褚明亮;陈祎;张著学;杨迎春;易韦;于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应用针刺疗法促进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康复的模式探讨

    目的 寻找有效的简易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快速康复模式.方法 110例新发妊娠期糖尿病顺产产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产后常规糖尿痛饮食和运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辩证针刺疗法2个疗程,比较两组产后7d和42 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产后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糖耐差异常及2型糖尿病研究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疗法有助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产后血糖水平,降低远期并发症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梁丽霞;李振;邓燕红;吴伟珍;刘玉冰;李晓林;李映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我院2014年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开展处方点评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从我院2014年1—12月的门急诊电子处方中随机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1.2方法 以《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为标准,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4年全年处方进行点评.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点评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主,并参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处方点评指南.

    作者:廖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PDCA循环法在再生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再生医疗器械是指经过严格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后可在不同病人之间重复使用的器械[1].质量环(PDCA),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2].PDCA循环是一个循环完成后,解决了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呈阶梯式上升且循环往复的科学程序[3].PDCA循环法作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管理.

    作者: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66例女性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FINS、HOMA-IR、雌二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非糖尿病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患者FINS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病相关因素有FINS(OR=1.231)、HOMA-IR(OR=1.278)、卵泡刺激素(OR=0.963)、雌二醇(OR=1.18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胰岛素可能是通过影响性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作者:张春苗;丁海燕;刘阳;郭新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造影对宫颈癌诊断价值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宫颈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宫颈癌患者术前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图像,以未受累的宫体肌层作为对照,分析宫颈癌病灶时间—强度曲线特点,评价超声造影作 为宫颈癌筛检试验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结果 与正常宫体肌层相比,宫颈癌病灶呈现不一样的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点,主要表现为增强时间较短,增强强度较高,并出现早期消退,增强晚期呈低增强.超声造影中诊断价值好的参数是RSR,其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85.2%,其次是TTP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5.7%,约登指数为82.0%.结论 经阴道超声造影及对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的定量分析能够真实的反映宫颈癌病灶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点,较常规超声更能清晰的显示病灶形态肌层浸润情况,有助于提高术前临床分期的符合率.

    作者:吕涛;李平新;吕晓玉;尹科;郝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同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55例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同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行经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鼻腔外形VAS评分、鼻腔通气VAS评分、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的差异.分析患者治疗后主客观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鼻腔外形VAS评分;鼻腔通气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匀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鼻腔通气VAS评分与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经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适合于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

    作者:张雁冰;徐明安;周汝环;邵成奇;曹峰;李坤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性肾切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以及不同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行不同术式进行治疗后,肾盂集合系统分离指数,肌酐以及尿素氮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超声联合钬激光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疗效较好,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肾功能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黄毅;高虹;邹红东;陈定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和预防

    目的 对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PEP)的高危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220例接受ERCP的患者,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术后并发PEP与多次胰管插管、胆总管直径大小、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球囊扩张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 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 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干扰能够有效避免ERCP术后并发PEP的风险.

    作者:黄书明;陈圣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胆囊切除术后兔血清CCK8的变化及意义

    Oddi括约肌(SO)生理运动在维持正常胆道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CCK作为胃肠肽类激素之一对SO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1].在CCK家族中,缩胆囊素八肽(CCK8)生理作用大.CCK可直接作用SO内的缩胆囊素A受体(CCKAR)发挥作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概念的提出使得SO的病理生理受到高度重视,部分病因为SO功能障碍(SOD)[2],本实验通过观察胆囊切除术后兔血清CCK8浓度的变化,探讨CCK8与SO生理活动的关系.

    作者:刘振华;王宁;张帅民;徐贤刚;黎涛;石承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奥卡西平治疗癫痫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癫痫患者和7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20例未进行治疗(未治疗组),29例单用奥卡西平治疗(奥卡西平组),29例联合应用奥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联合组),采集各组的静脉血标本,测定并对比分析各项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未治疗组的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奥卡西平组的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奥卡西平低剂量用药患者的各项甲状腺激素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用药者的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着明显影响,其对儿童的影响比成人更明显,且存在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作者:李济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B,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较B、C组耗时长(P<0.05),三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上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中转开胸率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在术后并发症(肺不张、肺出血等)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术者应根据自身手术熟练程度及手术难度选择术式.

    作者:吴正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60例小儿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病势较成人严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于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症状诉说不清,检查不合作,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腹膜炎,甚至死亡.既往小儿阑尾炎大部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等多方面结合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高频彩超的应用,提高了小儿阑尾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小儿腹壁薄,图像清晰等特点,能快速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1].

    作者:葛郁荣;周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法实验观察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60例有完整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肿瘤标本和100例距离肿瘤5 cm以上的正常肺组织中Foxp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不同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相关性.并且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顸后情况.结果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Foxp3阳性表达率为5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7.0%;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随Foxp3阳性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Foxp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Foxp3表达增加促使肺癌细胞发生肿瘤逃逸、对促进肺癌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Foxp3阳性表达5年无瘤生存率低.

    作者:张舸;薛雷;赵晓龙;杜海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大鼠ILK-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 构建大鼠整合素连接激酶-RNAi(ILK-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干预研究细胞转分化及其信号通路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大鼠ILK基因RNAi有效靶序列,合成4条干扰(KD)序列.与pGCSIL-GFP载体连接产生shILK-RNAi慢病毒载体.将连接产物转入制备完毕的细菌感受态细胞,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包装慢病毒,以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水平验证病毒滴度.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NRK-52E细胞后,RT-PCR、WB检测及荧光显微镜观察ILK在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测序验证成功构建3条大鼠ILK-RNAi慢病毒载体,滴度分别为5×108,2.5×108,3.5×108 pfu/mL.分别以不同感染复数(MOI)感染NRK-52E细胞进行内源筛靶,荧光观察80%细胞的绿色荧光蛋白,RT-PCR、WB检测ILK的表达明显下降.相对于阴性对照序列,KD2,KD3在高MOI组中对ILK表达的敲减达到65%以上(P<0.05),为有效靶点.其中KD2及KD3的ILK 2-△△ct值分别为0.337,0.217.KD2序列为对ILK的表达抑制显著.结论 成功构建大鼠ILK-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

    作者:白志勋;陆静;杨亦彬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NSAIDs相关性胃病159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致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用药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非出血患者108例(67.9%),消化道出血51例(32.1%)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38例.年龄>65岁、长期服药、患有慢性疾病者发病率高.消化道出血与年龄、联合用药、合并慢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Hp)有关(P<0.05).NSAIDs用药以低剂量阿司匹林(LDA)为主(51.6%),中、高危患者预防用药仅43.4%.结论 应关注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危险因素,并重视对中、高危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