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
目的 研究动态脑电图对比CT检查在评估新生儿HIE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8例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新生儿,临床综合检查包括患儿是否意识清醒,有无惊厥等,将不同分度的患儿随机分为脑电图组(113例)和CT组(95例),别进行同步的脑电图检查(EEG)和CT检查.结果 EEG检查的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分别为80例,26例,7例,显示检出率为100%,符合率为89.38%;CT检查结果:轻、中、重度分别为64例,20例,8例,未检出3例,检出率为96.84%,符合率为78.95%;两组的检出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相较于CT检查,EEG检查在对早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的诊断中有更准确的检出率与准确率.
作者:杜晓宁;崔彦存;严慧芳;杜桂梅;李莉;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表达miR-203后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133+肿瘤干细胞,对其转染并表达miR-203,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巢蛋白(nes-tin)、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以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成球实验评价其自我更新能力;后采用CCK-8和流式凋亡分别检测miR-203对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培养并分选出的CD133+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表达CD133和nestin标记物,且分化后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神经元标志物MAP2,且CD133+细胞miR-203表达明显低于CD133-细胞(P<0.05);miR-203转染两个7d后CD133+肿瘤干细胞的一、二次成球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的成球数(P<0.05);进一步实时定量RT-PCR检测示miR-203转染4d后细胞CD133和nes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GFAP和MA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iR-203转染24,48,72,96和120 h后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进一步流式检测示miR-203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R-203可能成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分子治疗靶点.
作者:秦忠宗;邓一帆;祝刚;晏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比较全身麻醉下小儿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不同,探讨小儿长时间气腹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择期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患儿33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腹腔镜手术组(15例);B组为开腹手术组(18例).记录气腹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1 h(T2),气腹后3 h(T3)和术毕(T4)等时点的MAP、HR、SpO2PET CO2与气道阻力(Paw)值的变化,并监测血糖和体温.结果 A组麻醉和手术时间均较B组长(P<0.05).术后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与T0比较,两组患儿HR在T1~T3时明显升高(P<0.05).A组中PET CO2、PaCO2及Paw在气腹后均明显升高,和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值逐渐下降,T3点下降明显(P<0.05).结论 小儿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麻醉处理上需合理补充液体,注意药物配伍,结合血气结果,加强呼吸管理及调整水电解质平衡,预防低体温的发生.静吸复合全麻能很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恢复迅速安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建设;赵龙德;周力;陈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白癜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记录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A、B、C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85.71%和95.35%;C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不同类型白癜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散发型的有效率率显著高于B组(P<0.05);A、B、C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28.57%和16.28% (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祁战涛;杨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的冠心痛患者129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7例(UAP)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60名作为健康组,分别对比三组的血清IL-8、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AP组、UAP组患者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患者的gpⅡb/Ⅲa、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痛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冠心痛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活性及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IL-8在冠心病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白建蓉;闵兴明;黄远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8例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系统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采用自拟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调查表对患者家属的知晓程度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各方面的知晓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以及治疗的知晓程度,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毛敏;王革;廖明燕;冉书容;庞佳坭;聂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同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行经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鼻腔外形VAS评分、鼻腔通气VAS评分、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的差异.分析患者治疗后主客观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鼻腔外形VAS评分;鼻腔通气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匀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鼻腔通气VAS评分与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经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适合于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
作者:张雁冰;徐明安;周汝环;邵成奇;曹峰;李坤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56例及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28名,对所有对象的唾液进行口腔菌群检测,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按病情的发展阶段分为甲组(处于愈合期)和乙组(处于发作期),每组28例;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28名健康者为丙组(对照组).甲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在17~37岁,平均年龄(25.8±8.9)岁.乙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4~36岁,平均年龄(26.8±8.5)岁.丙组中男12名,女16名,年龄12~32岁,平均年龄(25.7±7.5)岁.两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刘芹;李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联合药学干预.观察两组的用药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不同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方面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东波;冯龙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选择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10例患者,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科病房中的应用.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6-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10例鼻咽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6-12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04例鼻咽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疼痛护理管理.1.2护理方法成立疼痛护理管理小组,组织全科护士对疼痛护理管理知识进行系统化培训,规范化药物镇痛,积极对患者进行疼痛健康教育,并将两组患者进行放(化)疗后疼痛评分(VAS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作者:党翠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就诊单双号将87例RA患者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试验组加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CRP、RF、E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TRACP-5b、DAS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达到ACR7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结合MTX治疗RA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可以显著降低TRACP-5b的水平.
作者:王佳斌;艾江平;陈希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法实验观察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表达的意义及其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60例有完整资料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肿瘤标本和100例距离肿瘤5 cm以上的正常肺组织中Foxp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不同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相关性.并且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的顸后情况.结果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Foxp3阳性表达率为51.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7.0%;Foxp3在老年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随Foxp3阳性表达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Foxp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Foxp3表达增加促使肺癌细胞发生肿瘤逃逸、对促进肺癌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Foxp3阳性表达5年无瘤生存率低.
作者:张舸;薛雷;赵晓龙;杜海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Oddi括约肌(SO)生理运动在维持正常胆道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CCK作为胃肠肽类激素之一对SO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1].在CCK家族中,缩胆囊素八肽(CCK8)生理作用大.CCK可直接作用SO内的缩胆囊素A受体(CCKAR)发挥作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概念的提出使得SO的病理生理受到高度重视,部分病因为SO功能障碍(SOD)[2],本实验通过观察胆囊切除术后兔血清CCK8浓度的变化,探讨CCK8与SO生理活动的关系.
作者:刘振华;王宁;张帅民;徐贤刚;黎涛;石承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血清水平)的影响,判定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35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2个月后,采集与之等量的外周血,并将外周血中的核细胞提取与分离,实施PCR检测,记录其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接受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表达水平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MTX能抑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6、IL-17、IL-23水平,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志鹏;胡向阳;冯启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66例女性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FINS、HOMA-IR、雌二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非糖尿病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患者FINS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病相关因素有FINS(OR=1.231)、HOMA-IR(OR=1.278)、卵泡刺激素(OR=0.963)、雌二醇(OR=1.18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胰岛素可能是通过影响性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作者:张春苗;丁海燕;刘阳;郭新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缺失对病毒复制、致病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按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制备丙型肝炎病毒的RNA的转录体;根据培养的结果进行相关的检测实验,对相关的实验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结果 引入突变基因的表达数与原基因表达数没有显著的差异且两组核心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F蛋白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要高于其他组织,表明在肝癌的形成与F蛋白有一定的相关性;含有单一突变的核心蛋白与野生型的核心蛋白在结构方面基本保持一致;F缺失型核心蛋白的二级结构有了较多的变化.结论 HCVF蛋白的缺失对病毒的翻译和复制的过程没有影响,对病毒的翻译、复制和治病性的影响加大的是核心蛋白的二级结构.
作者:刘亚;明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开展处方点评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从我院2014年1—12月的门急诊电子处方中随机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1.2方法 以《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为标准,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4年全年处方进行点评.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点评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主,并参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处方点评指南.
作者:廖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采用减重步行训练的康复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减重步行训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运动能力评分(Fugl-Meyer)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DL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74% (P<0.05).结论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采取减重步行训练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蓝染法外上象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成功率的因素及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75例T1或T2腋窝淋巴结触诊阴性的外上象限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穿刺活检确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对肿瘤不进行切除活检.全身麻醉后消毒铺巾,用亚甲蓝1 mL或2 mL,在乳晕周围皮下均匀分点注射或者在外上象限皮下三点注射或者联合上述两处注射,注射5,8,10 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然后作改良根治术,全部标本作病理学检查.比较年龄、BMI、肿块大小、确诊方法、操作例数、染色剂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因素对此类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蓝染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OR=2.667,P=0.020)、BMI(OR=2.588,P=0.020)、亚甲蓝注射部位(OR=2.431,P=0.032)及注射时间(OR=2.510,P=0.031).染色剂剂量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影响不大;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成功率有一定影响.结论 外上象限乳腺癌患者选择乳晕、外上象限注射1 mL亚甲蓝、8~10 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较高.
作者:徐泰;范苑林;黄杰文;李艰娟;丘冬琴;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病理细胞学诊断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体液找癌细胞的送检标本,其中较多见的是胸水标本.胸水脱落细胞学常规方法为离心后取沉渣涂片并瑞姬染色下光镜诊断.但常规制作的涂片细胞容易堆积,染色后细胞结构不清,确诊困难,导致癌细胞检出率低[1].我们对贵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7月收到的60例胸水标本制作胸水沉渣细胞块、HE染色并做波形蛋白(Vim)、广谱细胞角蛋白(CK)、CK5/6、Wilm's Tumor (WT-1)、D2-40、Calretinin、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Napsi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与常规制作涂片瑞姬染色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曹莉;吴倩;张赟;谢青梅;林永顺;黄平;曹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