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宁;崔彦存;严慧芳;杜桂梅;李莉;梁丽霞
再生医疗器械是指经过严格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后可在不同病人之间重复使用的器械[1].质量环(PDCA),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2].PDCA循环是一个循环完成后,解决了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呈阶梯式上升且循环往复的科学程序[3].PDCA循环法作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管理.
作者: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影响蓝染法外上象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成功率的因素及提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75例T1或T2腋窝淋巴结触诊阴性的外上象限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术前通过穿刺活检确诊,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前对肿瘤不进行切除活检.全身麻醉后消毒铺巾,用亚甲蓝1 mL或2 mL,在乳晕周围皮下均匀分点注射或者在外上象限皮下三点注射或者联合上述两处注射,注射5,8,10 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然后作改良根治术,全部标本作病理学检查.比较年龄、BMI、肿块大小、确诊方法、操作例数、染色剂剂量、注射部位、注射时间等因素对此类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乳腺癌蓝染法前哨淋巴结活检成功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OR=2.667,P=0.020)、BMI(OR=2.588,P=0.020)、亚甲蓝注射部位(OR=2.431,P=0.032)及注射时间(OR=2.510,P=0.031).染色剂剂量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影响不大;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成功率有一定影响.结论 外上象限乳腺癌患者选择乳晕、外上象限注射1 mL亚甲蓝、8~10 min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功率较高.
作者:徐泰;范苑林;黄杰文;李艰娟;丘冬琴;李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就诊单双号将87例RA患者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试验组加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CRP、RF、E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TRACP-5b、DAS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达到ACR7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结合MTX治疗RA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可以显著降低TRACP-5b的水平.
作者:王佳斌;艾江平;陈希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寻找有效的简易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快速康复模式.方法 110例新发妊娠期糖尿病顺产产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产后常规糖尿痛饮食和运动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辩证针刺疗法2个疗程,比较两组产后7d和42 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产后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糖耐差异常及2型糖尿病研究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疗法有助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产后血糖水平,降低远期并发症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发生率,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梁丽霞;李振;邓燕红;吴伟珍;刘玉冰;李晓林;李映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CD68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45只雄性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和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大鼠各15只.造模成功后,观察三组大鼠的血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学改变等,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TGF-β1、CD68和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的体质量较低,在尿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肌酐等血生化指标以及TGF-β1、CD68和MCP-1表达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甘油三酯、肌酐以及TGF-β1、CD68和MCP-1表达均较低(P<0.05).结论 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时,可以通过降低肾组织中TGF-β1、CD68和MCP-1的表达水平来降低炎细胞浸润和免疫反应程度,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但是否能用于临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晓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66例女性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癌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FINS、HOMA-IR、雌二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非糖尿病患者中,子宫内膜癌患者FINS水平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病相关因素有FINS(OR=1.231)、HOMA-IR(OR=1.278)、卵泡刺激素(OR=0.963)、雌二醇(OR=1.185).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血清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胰岛素可能是通过影响性激素水平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作者:张春苗;丁海燕;刘阳;郭新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的冠心痛患者129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7例(UAP)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60名作为健康组,分别对比三组的血清IL-8、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AP组、UAP组患者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患者的gpⅡb/Ⅲa、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痛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冠心痛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活性及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IL-8在冠心病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白建蓉;闵兴明;黄远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与分析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血清水平)的影响,判定甲氨蝶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安全性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35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使用甲氨蝶呤治疗2个月后,采集与之等量的外周血,并将外周血中的核细胞提取与分离,实施PCR检测,记录其Th17细胞相关转导因子IL-17,IL-23及IL-16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在接受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表达水平则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结论 MTX能抑制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6、IL-17、IL-23水平,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吴志鹏;胡向阳;冯启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FA)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105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小肝癌(大径≤3 c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RFA治疗组(RFA组)59例及传统手术组(传统组)46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3年的生存率差异.结果 RFA组的住院时间(6.7±2.8)d低于传统组的(11.4±3.0)d(P<0.05);术前两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RFA组患者的ALT、AST、TB值低于传统组(P<0.05),RFA组患者的ALB值高于传统组(P<0.05);RFA组与传统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患者与传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RFA组的手术并发症率6.78%低于传统组的26.09% (P<0.05).结论 RFA与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小肝癌患者的效果相当,但是对患者肝功能损害更小,手术并发症更少.
作者:杜也牧;周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本课题拟研究一种规避医务人员辐射损害且操作简单、不增加患者费用、易普及推广的改良法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结合我院病例探讨改良法子宫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诊断为不孕并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625例患者,其中改良法558例,年龄17~48岁,平均年龄28.8岁;传统法67例,年龄19~39岁,平均26.8岁.原发性不孕159例,继发性不孕384例,未注明原发或继发105例,有宫外孕史62例.部分病例随访2~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纳入标准:月经干净后3~7 d、未同房,近1周内血常规与白带检查结果正常.排除标准:宫颈内口狭窄者,急性、亚急性生殖性炎症者.
作者:陈明江;焦俊;罗开毅;龙德辉;李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Oddi括约肌(SO)生理运动在维持正常胆道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CCK作为胃肠肽类激素之一对SO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1].在CCK家族中,缩胆囊素八肽(CCK8)生理作用大.CCK可直接作用SO内的缩胆囊素A受体(CCKAR)发挥作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概念的提出使得SO的病理生理受到高度重视,部分病因为SO功能障碍(SOD)[2],本实验通过观察胆囊切除术后兔血清CCK8浓度的变化,探讨CCK8与SO生理活动的关系.
作者:刘振华;王宁;张帅民;徐贤刚;黎涛;石承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PEP)的高危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方法 220例接受ERCP的患者,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earso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CP术后并发PEP与多次胰管插管、胆总管直径大小、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球囊扩张无相关性(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 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患者胰管插管>3次、胆总管直径<10 mm、有SOD、既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史以及胰腺炎病史是ERCP术后并发PEP的高危因素,对这些高危因素进行干扰能够有效避免ERCP术后并发PEP的风险.
作者:黄书明;陈圣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为了解贵州省黔东南州少数民族老年人龋病的患龋情况,本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老年人群进行龋病健康抽样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2014年3月9日,对黔东南州下属16个县(市、区)随机抽取2个县(苗族:丹寨县、台江县),每个县(市、区)随机抽取2个乡镇,后,在抽取的乡镇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纳入65~74岁苗族老年人104名,均男女各半.
作者:袁媛园;何俊丽;梁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 NSAIDs相关性胃病159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致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用药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非出血患者108例(67.9%),消化道出血51例(32.1%)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38例.年龄>65岁、长期服药、患有慢性疾病者发病率高.消化道出血与年龄、联合用药、合并慢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Hp)有关(P<0.05).NSAIDs用药以低剂量阿司匹林(LDA)为主(51.6%),中、高危患者预防用药仅43.4%.结论 应关注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危险因素,并重视对中、高危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作者:黄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人脑星形细胞瘤及瘤旁组织中IGF2的表达,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关系.方法 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143例和90例星形细胞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IGF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关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2在瘤旁组织中低表达,阳性率为13.3%(12/90);在星形细胞瘤低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均不同程度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8%(29/62),64.2%(52/81),且高级别组中表达与水平均显著高于低级别组(x2 =4.341,P<0.05).结论 IGF2的表达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及患者预后关系密切.IGF2的检测可能成为胶质瘤生物标记的新指标.
作者:谢欣;褚明亮;陈祎;张著学;杨迎春;易韦;于燕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激素给药方法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LP)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6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各20例,三组患者分别给予20,30,40 mg/d的强的松初始治疗.比较三组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Υ-GT和TB/D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血AMY、尿AMY、CAMY-CCR%、Tbg-2、SAA和CR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中、高的起始剂量治疗类固醇类激素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考虑到激素的副作用,提示低起始剂量激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同勇;姜银银;黄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 LC术胆道损伤患者25例,对其胆道损伤类型以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9例E型,其中1例E4型,1例E3型,1例E2型,6例E1型,6例D型,10例A型.9例E型损伤,行受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T型管支撑;6例D型损伤,置入T型管支撑;10例A型中,8例给予引流管充分引流,2例行2次手术缝合胆囊床并置入引流管治愈.结论 对于LC术胆道损伤,需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正确分型已发生的胆道损伤,结合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及时处理.
作者:朱堃;王建球;杨廷燕;周海华;宁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4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7d,观察治疗前及1周后两组症状体征、6分钟步行距离、NT-proBNP变化、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6 min步行距离增加;NT-proBNP下降;肺动脉压收缩压下降,两组间比较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可以降低肺动脉压,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钟美蓉;邵春燕;陈爱华;吴珊珊;李志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笔者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50例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喘可治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处于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哮喘,均出现咳嗽、喘息、哮鸣音、呼吸困难等症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4.67±10.35)岁.
作者:曹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表达miR-203后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133+肿瘤干细胞,对其转染并表达miR-203,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D133等,实时定量RT-PCR检测巢蛋白(nes-tin)、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表达以鉴定其多向分化能力,成球实验评价其自我更新能力;后采用CCK-8和流式凋亡分别检测miR-203对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培养并分选出的CD133+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表达CD133和nestin标记物,且分化后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神经元标志物MAP2,且CD133+细胞miR-203表达明显低于CD133-细胞(P<0.05);miR-203转染两个7d后CD133+肿瘤干细胞的一、二次成球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的成球数(P<0.05);进一步实时定量RT-PCR检测示miR-203转染4d后细胞CD133和nest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而GFAP和MA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miR-203转染24,48,72,96和120 h后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进一步流式检测示miR-203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R-203可能成为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的分子治疗靶点.
作者:秦忠宗;邓一帆;祝刚;晏广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