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也牧;周玲
Oddi括约肌(SO)生理运动在维持正常胆道动力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受神经、体液因素调节.CCK作为胃肠肽类激素之一对SO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1].在CCK家族中,缩胆囊素八肽(CCK8)生理作用大.CCK可直接作用SO内的缩胆囊素A受体(CCKAR)发挥作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概念的提出使得SO的病理生理受到高度重视,部分病因为SO功能障碍(SOD)[2],本实验通过观察胆囊切除术后兔血清CCK8浓度的变化,探讨CCK8与SO生理活动的关系.
作者:刘振华;王宁;张帅民;徐贤刚;黎涛;石承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 LC术胆道损伤患者25例,对其胆道损伤类型以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9例E型,其中1例E4型,1例E3型,1例E2型,6例E1型,6例D型,10例A型.9例E型损伤,行受损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T型管支撑;6例D型损伤,置入T型管支撑;10例A型中,8例给予引流管充分引流,2例行2次手术缝合胆囊床并置入引流管治愈.结论 对于LC术胆道损伤,需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正确分型已发生的胆道损伤,结合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及时处理.
作者:朱堃;王建球;杨廷燕;周海华;宁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宫颈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宫颈癌患者术前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图像,以未受累的宫体肌层作为对照,分析宫颈癌病灶时间—强度曲线特点,评价超声造影作 为宫颈癌筛检试验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结果 与正常宫体肌层相比,宫颈癌病灶呈现不一样的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点,主要表现为增强时间较短,增强强度较高,并出现早期消退,增强晚期呈低增强.超声造影中诊断价值好的参数是RSR,其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85.2%,其次是TTP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85.7%,约登指数为82.0%.结论 经阴道超声造影及对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的定量分析能够真实的反映宫颈癌病灶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点,较常规超声更能清晰的显示病灶形态肌层浸润情况,有助于提高术前临床分期的符合率.
作者:吕涛;李平新;吕晓玉;尹科;郝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8例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取系统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采用自拟造血干细胞相关知识调查表对患者家属的知晓程度进行评价,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各方面的知晓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相关疾病以及治疗的知晓程度,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毛敏;王革;廖明燕;冉书容;庞佳坭;聂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同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55例,所有患者均行经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鼻腔外形VAS评分、鼻腔通气VAS评分、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的差异.分析患者治疗后主客观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鼻腔外形VAS评分;鼻腔通气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匀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鼻腔通气VAS评分与鼻腔小横截面积;鼻腔容积;鼻总呼气量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经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适合于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
作者:张雁冰;徐明安;周汝环;邵成奇;曹峰;李坤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开展处方点评可以有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1].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从我院2014年1—12月的门急诊电子处方中随机抽取24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1.2方法 以《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为标准,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4年全年处方进行点评.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其中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点评方法以药品说明书为主,并参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相关处方点评指南.
作者:廖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前,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因营养素缺乏所致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依然存在[1].自2011年11月起,我国在中、西部连片贫困地区的县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每人每学习日提供3元钱营养膳食补助,以改善其营养状况[2].我省贫困县全部采用学校供餐模式开展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本文就2013年5—6月我省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的部分学校食堂膳食营养素供应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学校食堂为学生提供的膳食营养素是否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为做好我省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兰子尧;赵松华;李忻;刘怡娅;陈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及卤米松乳膏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白癜风患者127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记录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A、B、C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85.71%和95.35%;C组和B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P<0.05);C组不同类型白癜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P<0.05);C组散发型的有效率率显著高于B组(P<0.05);A、B、C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28.57%和16.28% (P<0.05).结论 他克莫司联合308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祁战涛;杨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美学效果.方法 选取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手术者3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美学效果.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美容满意度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腋窝乳晕入路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及美学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朱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再生医疗器械是指经过严格规范的清洗、消毒、灭菌后可在不同病人之间重复使用的器械[1].质量环(PDCA),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2].PDCA循环是一个循环完成后,解决了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将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呈阶梯式上升且循环往复的科学程序[3].PDCA循环法作为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管理.
作者:陈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病理细胞学诊断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体液找癌细胞的送检标本,其中较多见的是胸水标本.胸水脱落细胞学常规方法为离心后取沉渣涂片并瑞姬染色下光镜诊断.但常规制作的涂片细胞容易堆积,染色后细胞结构不清,确诊困难,导致癌细胞检出率低[1].我们对贵州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7月收到的60例胸水标本制作胸水沉渣细胞块、HE染色并做波形蛋白(Vim)、广谱细胞角蛋白(CK)、CK5/6、Wilm's Tumor (WT-1)、D2-40、Calretinin、癌胚抗原(CEA)、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Napsin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与常规制作涂片瑞姬染色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曹莉;吴倩;张赟;谢青梅;林永顺;黄平;曹颖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ALCT)对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改善的特点.方法 收集南京市脑科医院PD中心已行脑深部刺激(DBS)手术治疗的患者ALCT的相关资料,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Ⅲ)运动部分评分为指标,分析左旋多巴冲击试验运动症状、中轴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不同运动症状改善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患者的运动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7.7%,PD的运动症状中震颤、强直、运动迟缓、步态或姿势异常分别改善了75.1%、51.4%、58.9%、5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轴性损害症状UPDRSⅢ平均改善率为54.3%,言语、步态和姿势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8.4%,64.6%,40.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对PD患者运动症状全面改善,作为DBS术前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DBS治疗估计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艳;刘卫国;章文斌;于翠玉;祝雅静;闫磊;王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缺失对病毒复制、致病及感染的影响.方法 按生物化学的方法进行,制备丙型肝炎病毒的RNA的转录体;根据培养的结果进行相关的检测实验,对相关的实验结果进行整理、记录和分析.结果 引入突变基因的表达数与原基因表达数没有显著的差异且两组核心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F蛋白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要高于其他组织,表明在肝癌的形成与F蛋白有一定的相关性;含有单一突变的核心蛋白与野生型的核心蛋白在结构方面基本保持一致;F缺失型核心蛋白的二级结构有了较多的变化.结论 HCVF蛋白的缺失对病毒的翻译和复制的过程没有影响,对病毒的翻译、复制和治病性的影响加大的是核心蛋白的二级结构.
作者:刘亚;明全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手足口病(HFMD)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症状为手足口等多个部位出现疱疹,少数患者可发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脊髓炎等,甚至会导致患儿死亡[1].该病主要由多种肠道病毒(EV)引起,国内常见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根据2008-2014年贵阳市云岩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创建未来6年的发病预测数学模型,为制定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曦;温建;潘春柳;张江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采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就诊单双号将87例RA患者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氨蝶呤(MTX)治疗,试验组加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CRP、RF、ES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TRACP-5b、DAS2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达到ACR70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结合MTX治疗RA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可以显著降低TRACP-5b的水平.
作者:王佳斌;艾江平;陈希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阑尾炎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病势较成人严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由于小儿尤其是婴幼儿症状诉说不清,检查不合作,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如治疗不及时可并发腹膜炎,甚至死亡.既往小儿阑尾炎大部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等多方面结合诊断.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尤其是高频彩超的应用,提高了小儿阑尾炎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小儿腹壁薄,图像清晰等特点,能快速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时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1].
作者:葛郁荣;周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动态脑电图对比CT检查在评估新生儿HIE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8例患有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新生儿,临床综合检查包括患儿是否意识清醒,有无惊厥等,将不同分度的患儿随机分为脑电图组(113例)和CT组(95例),别进行同步的脑电图检查(EEG)和CT检查.结果 EEG检查的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分别为80例,26例,7例,显示检出率为100%,符合率为89.38%;CT检查结果:轻、中、重度分别为64例,20例,8例,未检出3例,检出率为96.84%,符合率为78.95%;两组的检出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相较于CT检查,EEG检查在对早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的诊断中有更准确的检出率与准确率.
作者:杜晓宁;崔彦存;严慧芳;杜桂梅;李莉;梁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3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B,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中转开胸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较B、C组耗时长(P<0.05),三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上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中转开胸率差异不明显(P>0.05);三组在术后并发症(肺不张、肺出血等)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三种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术者应根据自身手术熟练程度及手术难度选择术式.
作者:吴正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其治疗配合度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4例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按照分层法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联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行临床护理干预后治疗配合度较对照组高,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推行护理干预,能有效调节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张红娟;许丽丽;李巧梅;杨甲梅;谢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伴过敏性鼻炎的鼾症儿童采用手术联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SLIT)与单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伴过敏性鼻炎(AR)的鼾症儿童60例,随机分为手术联合SLIT组(实验组)与手术组(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儿粉尘螨皮肤点刺实试验结果均为“+++”及以上,手术方式为双侧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实验组患儿手术后第1个月脱敏治疗,第6,12,18个月分别对两组患儿睡眠打鼾症状采用OSA-18量表评分及鼻部症状采用TNSS评分,比较评分结果.结果 手术治疗前两组患儿睡眠打鼾症状评分及鼻部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儿打鼾症状及鼻部症状评分,手术后第1月较手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脱敏治疗后第6,12个月打鼾及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儿,术后第7,13,19个月的打鼾症状评分与术后第1个月相较明显增高,鼻部症状与术后第1个月相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手术联合SLIT治疗可明显改善儿童打鼾及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增加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陈燕燕;陈玉赞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