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伟;孔静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钼靶X线)及常规超声(US)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100例,均接受UE、钼靶X线、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方法单一及联合检查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良恶性判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病理结果中良性病变36例,恶性病变64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UE+钼靶X线+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3.75%、94.00%,显著高于超声弹力成像的67.19%、76.00%,钼靶X线的78.12%、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E+US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UE检查,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U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钼靶X线、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各有优缺点,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
作者:郭晓波;刘颖;包玉瑜;池淑宏;林丽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参加“生命网”的冠心病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干预,评价该模式对患者血压、血脂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2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依据“生命网”流程进行管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生命网”的延续护理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
作者:刘俊娥;邢凤梅;王淑英;杨朝娣;林晓娥;巩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应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混合痔的远期、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混合痔伴肛裂患者15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疼痛感明显减轻(P<0.05),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远期3个月随访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复发率极低(P<0.05).结论 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内括约肌切开术对混合痔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治疗效果长远,并发症少.
作者:张超杰;张卫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联合比卡鲁胺应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方法 对1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比卡鲁胺治疗,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5例患者中有13例能够评价其主客观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治疗后,开始时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有下降,治疗过程中共有7例患者出现去势综合征,3例出现骨质疏松症,6例出现肝毒性反应,2例出现男性乳房女性化,5例出现贫血,予以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随访第1年,12例患者血PSA降至正常;第2年7例病情稳定,3例下降不满意或出现反跳,改用其他方式,至随访结束,10例患者存活,4例死于前列腺癌进展,1例死于其他疾病.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比卡鲁胺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加强监测,并给 予及时处理,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曹洪富;诸明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PDCA护理.比较两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儿肺功能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奚玉秀;李瑞雪;姚记农;黄月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作为病例组(n=80),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部接受体检且无肠易激综合征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75),分别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发生率、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结果 病例组焦虑发生率和抑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个性特征P评分、N评分、消极应对方式NC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个性特征E评分、积极应对方式PC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程、个性特征E评分、应对方式NC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个性特征E评分、个性特征P评分、应对方式NC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应对方式PC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焦虑和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高于正常人.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焦虑和抑郁有重要影响.
作者:杨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是否可以作为评估多囊肾病早期进展的有效指标.方法 选取早期多囊肾肾病患者,以半年前后的肾脏体积增长率,分为高平均速度组和低平均速度组,检测Cys C、血清肌酐(Scr)及血清尿素氮(BUN),尿蛋白水平,GFR和肾体积半年增长率.结果 半年后的组间比较中发现Cys C,GFR水平,肾体积半年增长率三个指标高速增长组明显高于低速增长组;血清Cys C水平与肾体积半年平均增长速率呈现正相关性.结论 血清Cys C评估多囊肾病早期进展的准确效能与GFR和肾体积半年增长率相当.
作者:王素侠;范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98例A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脂作用.结果 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G、TC、IDL-C、HDL-C、hs-CRP、ox-LDL、PL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G、TC、LDI-C、hs CRP、ox-LDL、PL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水平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作用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席子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确诊的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联合组(n=21),对照组患儿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槐杞黄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症状(哮鸣音、喘憋、咳嗽等)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儿的FEV1、FVC、FEV1/FVC、PEF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要好于对照组,但两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开云;周维克;孟令玲;祝凤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自身免疫性脑炎系自身免疫性反应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表现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癫痫、认知障碍及精神行为症状[1],包括特异性抗原抗体相关性脑炎和非特异性抗原抗体相关性脑炎,以抗NMDAR脑炎较常见.儿童时期对本病的报道较少,2009年N.R.Florance等[2]报道了首例儿童抗NMDAR脑炎,此后国内儿科也屡有报道[3-5],现将本院确诊的2例抗NMDAR脑炎并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张亚男;杨玲玲;潘怡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DL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方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的应用,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祁末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68份高度怀疑恶性胸腹腔积液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和细胞脱落病理学检查,对比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性.结果 细胞涂片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终结果,也明显低于石蜡包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蜡包埋与终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涂片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低于石蜡包埋.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政权;王宝军;杜秀杰;逯娟;郑宏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及Reid评分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12 000例,对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测,并对可疑病变患者进行Reid评分及病理检查.结果 联合检测对于癌前病变和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5%、95.2%;其中CIN Ⅰ诊断符合率为50.6%,CINⅡ诊断符合率为66.0%,CINⅢ诊断符合率为82.7%.宫颈癌前病变(包括HPV感染、CIN Ⅰ~Ⅲ)主要分布在20~39岁年龄组,占宫颈癌前病变总数的67.8%,宫颈癌主要分布在30~50岁,占宫颈癌总数的85.0%.RCI评分越高,CIN的诊断符合率越高.RCI诊断中的各项指标评分越高,病变越重,诊断符合率越高.结论 宫颈细胞学联合阴道镜及Reid评分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宫颈癌的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于淼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比较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两种方法,探讨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健康查体人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健康查体人员感染Hp的现状.方法 健康查体人员310名,抽取静脉血3 mL用于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同时用13C-尿素呼气试验通过吹气方法检测Hp感染,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测定阳性总数为161例,阳性率为51.9%;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阳性总数为156例,阳性率为50.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目前健康人群中Hp的感染率较高,且Hp是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腺癌等的危险因素,因而Hp的检测应作为常规体检项目.通过比较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两种检测方法,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的检测方法更适合各级医院大规模查体的需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文冰;宋晓斐;王子娥;刘义庆;陈兰兰;王景鸿;张培莉;张炳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龋病、先天性畸形及外伤均引发年轻恒牙感染原因,一般其感染较易扩散,损伤根尖周组织,影响牙根发育,若未及时干预,可造成牙髓坏死,严重者可能引起牙骨质、牙根吸收,造成牙齿脱落[1].氢氧化钙制剂为首选根管诱导药物,其理化性质稳定,抗菌活性强,可有效中和炎症所释放的酸性物质,减轻病灶疼痛感[2].笔者对45例年轻恒磨牙牙髓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氢氧化钙方案,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欣如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为了解贵阳市三甲医院口腔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的状况,笔者于2014年9-12月对贵阳市三甲医院口腔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贵阳市三等甲等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和口腔专科医院进行整群抽取,共抽取120名,纳入标准:(1)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2)工作时间≥1年注册护士.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因故不在岗;(2)工作年限<1年.1.2调查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由调查者在相关科室护士长的协调下进行发放,采取匿名填写原则,受查者独立填写,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即性别、学历、人事情况、年龄等.(2)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即护理工作环境的自我评估表.每个条目中答案均包括四个答案(“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依次计分依次4、3、2、1分,得分越低,护理专业工作环境视为越差.
作者:周灵美;陈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ELISA联合NAT技术对血液筛查的应用价值并对其输血残余风险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无偿献血者标本共计58 810人份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生产的ELISA试剂盒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及艾滋病抗体(抗-HIV)的检测,并采用核酸扩增技术(NAT)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的检测,对ELISA阴性、NAT阳性的标本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58 810人份血清中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有607例,阳性率1.03%,其中HBsAg阳性率0.52%(305/58 810),抗-HCV阳性率0.32%(188/58 810),抗-HIV阳性率0.19%(114/58810);NAT检测结果为阳性有260例,阳性率0.44%,其中HBV DNA阳性率0.22%(128/58 810),HCV RNA阳性率为0.14%(80/58 810),HIV RNA阳性率0.09%(52/58 810).对14例ELISA阴性、NAT阳性标的献血者进行定期采血随访分析,其中8例证实为窗口期HBV感染,6例证实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结论 ELISA检测对HBV感染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在血液筛查中,取消一遍ELISA检测,增加一遍NAT检测,可有效降低输血感染残余风险,提高输血安全.
作者:林玉蓓;鲁思文;项汉城;詹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分组追踪法在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护理人员5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名.对照组对22例脊柱外科患者进行常规个案护理查房,观察组对24例脊柱外科患者进行分组追踪法个案护理查房.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参与研究前后的疾病护理技术、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及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及两组所护理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开始前两组脊柱外科疾病护理技术评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后观察组脊柱外科疾病护理技术评分与临床护理技术规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开始前两组在病情观察、急救应急、解决问题、护理记录书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束后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期间未出现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组追踪法在个案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利于发现护理工作的不足并予以及时改进,利于护理工作整体性与连贯性的提高,可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孟庆芳;杨爱慧;王金凤;武艳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护理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情况.结果 干预院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定中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服药规律、运动适量及血压监测等日常遵医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院后遵医行为的保持和血压的控制,且能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计婧;王颖;顾明;夏敏;姜田甜;毕陶佳;伏杭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乙状结肠属腹膜内位器官,游离度高,弯曲多,也是结肠镜操作难度高的部位.部分患者乙状结肠形成“N”、“α”、“P”形袢曲,通常需要变换体位、钩拉解袢、腹部按压等辅助方法配合,患者痛苦大、医生操作难度高.为此,我们探索乙状结肠注水行结肠检查,与注气对比分析,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瑜;刘金国;张文秀;李玢玢;胡浩;蒋远健;张涛;刘杰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