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情况的影响研究

计婧;王颖;顾明;夏敏;姜田甜;毕陶佳;伏杭江

关键词:高血压, 老年人, 个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遵医行为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护理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情况.结果 干预院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定中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服药规律、运动适量及血压监测等日常遵医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院后遵医行为的保持和血压的控制,且能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根幽汤辅助用于四联疗法初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治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四联疗法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根幽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梅;向薇;曾钟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EB病毒IgM及DNA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EB病毒IgM及DNA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EBV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检测EBV-IgM及DNA.比较两组儿童上述指标的阳性率,并分析EBV-IgM及DNA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EBV-IgM阳性率31.25%,EBV-DNA阳性率36.25%;对照组EBV-IgM阳性率11.00%,EBV-DNA阳性率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IgM灵敏度31.25%,特异度89.00%,约登指数0.1925;EBV-DNA灵敏度36.25%,特异度85.00%,约登指数0.2125.结论 EB病毒IgM及DNA检测在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建;封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尿激酶分别联合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尿激酶分别联合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 将56例LEDVT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胫后静脉导管溶栓治疗(CDT),经导管向血栓处持续匀速泵入尿激酶60~80万/24 h.其中观察组患者经导管额外泵入阿加曲班,第1天用量40 mg,第2~7天用量20 mg;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2次/d,共7d.7d后将导管取出,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分析治疗前后健/患肢周径差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健/患肢周径差在治疗后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FIB水平在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后7d后开始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后3d开始降低(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7d开始降低(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CDT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IEDVT,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相应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风险明显减少.

    作者:刘辉;卢辉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支气管腔内后装近距离放疗对87例中央型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体外放疗、同步放疗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7例中央型肺癌患者采用的诊治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腔内放疗分为腔内组44例和常规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体外放疗,腔内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施源管、定位后采用铱192后装治疗机进行腔内局部放疗3~5次(1周/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腔内组的缓解率显著的高于常规组(P<0.05);腔内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内组患者的粒细胞下降率、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均显著的高于常规组(P<0.05).腔内组患者1年生存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36,P>0.05);腔内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的长于常规组(x2=3.967,P<0.05);腔内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的长于常规组(x2 =3.984,P<0.05).结论 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疗配合体外放疗、同步放疗治疗中央型肺癌患者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需防治放射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作者:刘志远;洪梅;杨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育男性精子DCXR mRNA表达与顶体酶阳性反应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CXR mRNA的表达与顶体酶阳性反应率和受精力的关系.方法 收集88例精液标本,其中正常生育组20例,不育男性68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方法对标本进行精液常规分析,68例不育标本分为不育A组和不育B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CX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固定底物膜法观察顶体酶阳性反应率;以人精子穿透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异种体外受精试验(SPA)检测精子受精力.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生育组的精子DCX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不育A、B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育A、B两组的精子顶体酶阳性反应率和受精率与正常生育组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精子DCX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顶体酶阳性反应率存在正相关性(r=0.440,P<0.01),精子DCX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受精率存在正相关性(r=0.422,P<0.01).结论 原因不明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CXR mRNA的表达减少,精子DCXR mRNA的表达与顶体酶阳性反应率和受精率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马晓萍;高晓勤;丁贤胜;周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附7例报告)

    肺硬化性血管瘤(PSH)是肺部少见良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肺错构瘤.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作者:吴杰;肖辉;吴忠纯;刘英;闫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情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行为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护理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院后血压、生活质量和遵医情况.结果 干预院后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定中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服药规律、运动适量及血压监测等日常遵医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院后遵医行为的保持和血压的控制,且能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计婧;王颖;顾明;夏敏;姜田甜;毕陶佳;伏杭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 分析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腋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146例(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和对照组154例(梭形切除皮瓣易位法),对比两种方法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外观满意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血肿发生率、皮肤坏死率、术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瘢痕挛缩发生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横纹小切口腋臭根治术治疗腋臭患者具有手术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患者外观满意度高的特点.

    作者:林士伟;孔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68份高度怀疑恶性胸腹腔积液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和细胞脱落病理学检查,对比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差异性.结果 细胞涂片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终结果,也明显低于石蜡包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蜡包埋与终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涂片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低于石蜡包埋.结论 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政权;王宝军;杜秀杰;逯娟;郑宏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厚度的超声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该病确切病因未明,但与卵巢功能失常及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1-2],可引起乳腺非生理性改变.因此,为了解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厚度的情况,作者对参加体检的206例子宫肌瘤患者和212例子宫正常者,分别进行乳腺厚度的测量,并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谢瑾;胡瑾;杨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丁苯酞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选用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对照组和健康组,每组30只.对给药组和对照组大鼠使用10%水合氯醛麻醉(剂量为0.5 mL/100 g),麻醉完成后,对大鼠双侧海马区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后,将浓度为5μL(1 μg/μL)Aβ1-42注入造模.将配置的丁苯酞与食用麻油混合配制成悬浊液.造模完成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给药组按75 mg/kg比例对大鼠进行灌胃给药,1次/d.对照组按同等比例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次/d.健康组为正常健康组,不给予任何手术和药物处理.取大鼠脑组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后制得厚度约5μm切片.采用TUNEL染色法对脑组织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并使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脑组织MAPK、Erk和P38的蛋白表达水平,并使用RT-PCR法检测MAPK、Erk和P38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30 d后,给药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少于对照组及健康组.给药组大鼠MAPK、Erk和P3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正常健康组(P<0.05).使用RT-PCR法检测MAPK、Erk和P38的mRNA表达水平发现,给药组大鼠MAPK、Erk和P38的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高于正常健康组(P<0.05).对照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次数与健康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大鼠达到学会标准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丁苯酞对Aβ1-42处理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大鼠脑组织MAPK,Erk和P38的表达发挥作用.

    作者:齐凡星;胡莹;卢军栋;康丽娟;李志安;张会朵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在查体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通过比较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两种方法,探讨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在健康查体人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健康查体人员感染Hp的现状.方法 健康查体人员310名,抽取静脉血3 mL用于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同时用13C-尿素呼气试验通过吹气方法检测Hp感染,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测定阳性总数为161例,阳性率为51.9%;13C-尿素呼气试验测定阳性总数为156例,阳性率为50.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鉴于目前健康人群中Hp的感染率较高,且Hp是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和胃腺癌等的危险因素,因而Hp的检测应作为常规体检项目.通过比较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及13C-尿素呼气试验两种检测方法,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的检测方法更适合各级医院大规模查体的需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文冰;宋晓斐;王子娥;刘义庆;陈兰兰;王景鸿;张培莉;张炳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线性探针技术在贵州地区耐药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核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每年有约145万人死于该病.我国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也日趋上升,现已有结核病人450万例,且每年病死13万例.其中耐多药结核病是我国现阶段结核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大挑战之一[2].为了进一步推进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引进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以代替耗时的需借助于培养基的常规检测方法.本研究对贵州本地200例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检测,与传统比例法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该方法针对贵州地区的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雯琳;张铭;袁薇;陈依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动脉高压血液流变学检测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肺动脉高压血液流变学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5例不同病情程度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纳入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病人之间以及病人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全血低、中、高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全血还原低、中、高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对照组患者高,其中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但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与正常患者指标相比,并未表现出显著性的变化.而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血沉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作为评判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关联性较强,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赵寅滢;邹黎菲;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贵阳市三甲医院口腔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贵阳市三甲医院口腔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的状况,笔者于2014年9-12月对贵阳市三甲医院口腔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对贵阳市三等甲等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和口腔专科医院进行整群抽取,共抽取120名,纳入标准:(1)知晓并自愿参与本研究;(2)工作时间≥1年注册护士.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因故不在岗;(2)工作年限<1年.1.2调查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由调查者在相关科室护士长的协调下进行发放,采取匿名填写原则,受查者独立填写,包括:(1)一般情况调查,即性别、学历、人事情况、年龄等.(2)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即护理工作环境的自我评估表.每个条目中答案均包括四个答案(“完全同意”、“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依次计分依次4、3、2、1分,得分越低,护理专业工作环境视为越差.

    作者:周灵美;陈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PDCA护理.比较两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高患儿肺功能和患儿家长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奚玉秀;李瑞雪;姚记农;黄月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恶性淋巴瘤诊断中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基因状态的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中基因重排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恶性淋巴瘤组织样本,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BCL-6、BCL-2、MALT1、CCND1、C-MYC和ALK基因重排.结果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6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29.03%(9/31),滤泡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61.11%(11/18),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中MALT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47.37%(9/19),套细胞淋巴瘤中CCND1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8.88%(8/9),Burkitt淋巴瘤中C-MYC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100%(2/2)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75.00%(6/8).结论 基因重排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作者:沈小英;亓岽东;武鑫瑞;屈悦;张立英;张玉萍;许春伟;吴继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和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NIHSS评分和BI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BP、DBP、MAP和SpO2%水平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无创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BI各维度得分和总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结论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焦文文;何小静;刘晓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他汀药物联合非诺贝特对ACS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调脂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98例AC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9例,联合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脂作用.结果 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的TG、TC、IDL-C、HDL-C、hs-CRP、ox-LDL、PLG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G、TC、LDI-C、hs CRP、ox-LDL、PL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水平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联合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脂作用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席子衿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基于Orem自理理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DL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方式、用药依从性以及血压控制率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方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理论的应用,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祁末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