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君
1 蒙药药性研究的基本现状1.1理论研究方面药性理论体系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药性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效应和针对临床病证的实际疗效,经实践反复验证,终归纳出来的,是对药物多种作用的高度概括.蒙药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兄弟民族药物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本民族用药经验总结出的一整套理论,并应用于临床,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保健的目的.这一整套的药性理论构建了一个五元、六味、药力、八性、十七效的药性理论体系.五元:蒙药学以古代朴素的五元(土、水、火、气、空)为理论基础.六味:药物有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是五元在药物形成的过程中,经过复杂作用而造就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甘、酸、咸、苦、辛、涩六种;甘味,在五元中以土、水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酸味,在五元中以火、土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咸味,在五元中以水、火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苦味,在五元中以水、气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涩味,在五元中以土、气含量为主,其它元素为辅.
作者:吴玉小;白长喜;结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在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98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超声资料进行比较,均与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分析以上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本组患者CT检查的准确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8.0%[(84+12)/98]、92.3% (12/13),超声检查的准确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4.7%[(78+5) /98]、38.5%(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T检查的灵敏度为98.8% (84/85),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91.8% (78/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及超声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治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检查在准确度及特异度方面体现了明显优势.
作者:董占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工作.方法:对我院近五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病人,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发现肺心病急性发期以肺气郁闭为常见证,常可兼见肺脾两虚、阳虚水泛如瘀血阻络.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在常规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庞国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后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68例病程在3天以上的初发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护理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护进行护理.记录患者排便情况.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36.9%、47.6%,实验组便秘发生率为10.7%、17.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稳定患者病情.
作者:张慧;王玉荣;代玉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比较乳癖消颗粒剂与乳癖消片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方法:按接诊顺序分组用乳癖消颗粒剂治疗乳腺增生症456例,乳癖消片剂治疗乳腺增生症327例,观察比较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变.结果:颗粒剂组治愈237例,有效137例,无效82例,总有效率为82.02%.片剂组治愈99例,有效115例,无效113例,总有效率65.44%.结论:乳癖消颗粒剂治疗组乳房疼痛和肿块消失率明显高于片剂组(P<0.01).
作者:徐力生;徐力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灵石县0~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H2100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全县4806名0~6岁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对铅暴露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0~6岁儿童4806人,灵石县0~6岁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64.88ug/1.铅中毒检出率为5.10%,0~3岁儿童组铅中毒发生率为3.01%,4~6岁儿童组铅中毒发生率为7.99%,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灵石县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儿童血铅水平的筛查,能及早发现儿童高血铅和铅中毒,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降低铅中毒危害,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周立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通过小针刀治疗配合截血膏外敷,对52例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疗效评估.
作者:彭运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治疗口腔感染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口腔感染患者,对照组给予替硝唑,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3%);(2)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以及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比替硝唑对于治疗口腔感染更安全、更有效,在治疗口腔感染中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邸贵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病案管理模式也随之相应变化.病案管理人员,应逐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更新观念,转变思路,重视信息反馈,增强信息服务水平,将建立病案信息管理的新模式.同时,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化和结构化病案管理系统并进一步完善病案信息的检索系统,以实现病案信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与医院,服务于社会.
作者:崔福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依巴斯汀和复方曲安奈德益康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龙胆泻肝汤,1剂/日,早晚分服,2次/日;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董响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7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而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两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采取纤溶酶联合丁咯地尔治疗后循环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改善其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高源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500例分为阴道自然分娩组7015例,阴道助产组345例,剖宫产分娩组4140例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阴道自然分娩组相比,剖宫产分娩组产后出血率较高,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与阴道助产组没有明显的区别,二者差异不具有显著(P>0.05);结论:减少剖宫产率,产中和产后做好预防工作,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做好护理工作,能大大降低产后出血率.
作者:林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临床中洛赛克治疗慢性呼吸衰竭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洛赛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洛赛克治疗慢性呼吸衰竭伴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荣其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科肺炎患者与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感染的关系.方法:我院儿科门诊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诊治慢性咳嗽肺炎患者做支原体(培养加药敏)和衣原体用检测试剂盒监测分析.结果:1.在210例患者中,慢性咳嗽MP特异性抗体IGM阳性56例,阳性率42%.CP特异性抗体IGM阳性25例,阳性率15%.MP和CP均阳性13%.健康对照组仅一例,占2.35% MP阳性.两组间阳性达显著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检测在儿科门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提供诊断依据,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呼吸道疾病传播显著意义.
作者:徐志刚;鞠志卫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蔓延,对吸、排氧管道进行了消毒前后的污染情况检测.方法:常规方法消毒前后分别用棉棒对管道内壁涂抹采样,接种普通琼脂培养基,进行污染程度检测.结果:吸、排氧装置连续使用10天排氧管合格率为0,吸氧管、Y型管的合格率分别为30%和20%,消毒后三种管合格率为100%.结论:吸、排氧管道连续使用5天应消毒一次.
作者:肖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所参与的外科抗生素药物治疗情况进行介绍,探究分析药学干预对于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方法:对我院的临床医师在工作当中所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药学干预,对于不合理用药医嘱以及药师干预接受的比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经过药学干预之后,2012年我院的外科抗生素使用出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有显著的下降,而医生对于药师的意见都会认真的考虑或接受.结论:合理的药学干预,对于临床当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能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而且医师和药师之间通过干预也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作者:罗健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蛞蝓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的影响.方法:接种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细胞悬液于KM小鼠腹腔,制备P388腹水瘤模型,以蛞蝓提取物高、中、低剂量(2400mg/kg、1200mg/kg、600mg/kg)灌胃,观察其对P388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及生命延长率的影响.结果:蛞蝓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22.3%、37.41%、13.67%,中剂量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蛞蝓能提高P388腹水瘤小鼠生命延长率,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曾振东;韦金育;曾翠琼;杨增艳;韦英才;农克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我国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做好在校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护理研究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回顾,分析高职护生人文关怀和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改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期待借此呼吁加强高职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护生综合素质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洪梅;戴付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加穴位按摩预防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按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并配合穴位按摩,常取用左侧灵墟、屋翳、天池和心俞穴采用掌摩法,每日2次,10天后比较两组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20%,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46.7%,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加穴位按摩对预防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志华;黄冬梅;张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味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入选病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七味白术散为主方辩证施治,对照组采用补液、对症支持.疗程均为一周,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黄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