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母仔代连续砷暴露对仔代大鼠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朱筑霞;吴泽江;胡晓霞;王旭东

关键词:大鼠, 砷, 脑细胞, 线粒体, 呼吸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从胚胎期至生长期连续砷暴露对仔代鼠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ATP合成量的影响,探讨砷对胎幼鼠中枢神经的毒性损伤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低砷组、高砷组),染砷组自由饮用含砷(As2O3)水(高砷组10 mg/(kg.d),低砷组0.4 mg/(kg.d)),6周后,各组分别雄雌2∶1合笼产仔,仔鼠继续本组剂量染砷到断奶后6和16周,测定仔鼠脑神经细胞线粒体的呼吸活性和ATP合成量,同时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断奶后继续染砷6和16周的高、低砷组的仔鼠,脑细胞线粒体Ⅲ态呼吸(R3)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以高砷组仔鼠为显著(P〈0.01);呼吸控制率(RCR)在各染砷组都有所降低,但以16周高砷组仔鼠降低更显著(P〈0.05)。染砷组的ATP合成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高砷组仔鼠组减少更显著(P〈0.01);电镜下线粒体有基质肿胀,部分脊减少甚至断裂,在高砷组仔鼠还见线粒体外膜断裂,部分线粒体呈空泡样改变,有的甚至溶解。结论从妊娠到生长发育期持续砷暴露可引起仔鼠脑神经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能量代谢功能明显损伤,损伤程度有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0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判断标准分别计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患病率;并对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筛查;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30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194例,占64.5%,其中脑血管病(CVD)、冠心病(CHD)、下肢动脉病变(LEA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及糖尿病神经病变(DNP)的患病率分别为3.7%、9.4%、2.3%、10.6%、18.6%和46.2%;Logistic回归筛查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与大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OR=1.045,P=0.0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大血管并发症呈负相关(OR=0.115,P=0.015);年龄、病程、收缩压(SDP)及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048、1.062、1.026及1.161,P值分别为0.000、0.047、0.027及0.021)。结论本研究显示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已高达3.7%~46.2%,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积极干预势在必行。

    作者:纪邦群;时立新;田丹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泌尿系多重癌1例报告

    多重癌(Mmltipl primory carcinomas)是指同一患者单位多个器官组织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癌。现将我院发现的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茜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经腹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我院妇科对子宫肌瘤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无生育要求的难治性功血、宫颈原位癌共1496例行经腹子宫切除手术,现就我院1999—11—2009—11收治的以上病例对其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求降低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彩玉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利巴韦林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传染性很强,小儿发病以发热、咽痛、流诞、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2006—04—2009—06本院儿科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80例,分别采用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萍;张建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超声诊断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附67例报告)

    消化道穿孔常由溃疡、肿瘤和外伤等病因引起发展迅速,患者常因突发性腹部剧烈疼痛疑为急腹症收入临床外科治疗,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2006—12—2008—12临床确诊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探讨超声在消化道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玻璃酸钠注射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23例护理体会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等。膝骨关节炎的常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初始时表现为钝性痛,以后逐步加重。尤其多见于负重或上下楼梯时疼痛。骨关节炎还可以出现关节肿胀、伸屈活动受限、关节畸形、行走时膝关节摇摆不稳,关节肿胀,关节腔内可以有积液,按压髌骨时可有挤压痛。

    作者:许琴妹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毕节地区中医院

    毕节地区中医院建于1961年,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中医综合性医院,是全区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区工伤救治康复指定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技术支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点帮扶医院、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合作共建医院。现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人员125人,编制床位300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B超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附320例报告)

    尿石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5%,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多发病,属急腹症之一。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结石超声诊断之难点。2006—03—2009—03对我院32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就B超诊断方法及如何提高其诊断率进行探讨。

    作者:李浩;李民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干眼症误诊188例临床分析

    干眼症(DE)是指一种因泪液分泌异常或泪液成分发生改变致使覆盖眼表面泪膜不稳定而引起眼表上皮变干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在一般人群中约为3%。以老年人多见,近年来出现上升趋势且年轻化,

    作者:王琴;白宁艳;刘雪莲;徐浩;周杰;牟洁;吕鹏;张红霞;范建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积水型肾结核9例临床分析

    肾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以尿路刺激症状多见,影像学上以肾脏的破坏、钙化改变为主,但近年来。肾结核的表现不典型,且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对肾结核的诊断常有误诊的情况。本文通过近2年收治的9例肾结核患者作一分析,旨在提高对。肾结核的警惕,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立新;冯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在临床已逐渐普及,其主要的特点是静脉留置针的塑料套管质地柔软并富有弹性,弥补了普通金属静脉针易刺破血管和滑脱的不足,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使输液管的留置时间延长。患儿避免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作者:肖凤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6例报告

    Lichtenstein于1986年开始运用聚丙烯网片修补腹股沟疝,由于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疝环充填物设计合理、无张力和术后复发率低而引起重视,正在被广泛接受。我院自2003—05—2008—12,运用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6例,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谢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的临床分析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解剖学和功能上的异常。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死胎、死产、新生儿及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即使存活的缺陷儿生存质量也受到影响,同时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能客观了解我院出生缺陷的发生状况及动态变化,寻找致畸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现将我院2006—2008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神经刺激器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32例应用体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常用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经刺激器在周围神经阻滞定位的应用日渐成熟。它以电刺激诱发出的特定肌肉收缩为定位指标,可准确定位臂丛神经,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和安全性。近来我科开展了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行上肢手术3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必君;李晓辉;李正涛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附167例报告)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一个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我院2006—01—2010—03行甲状腺手术共167例,无一例喉返神经损伤,现结合文献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作者:马超;胡茂渊;敖飞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变应性支气管曲菌病2例报告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简称变应性曲菌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嗜酸粒细胞肺炎中的一种,以机体对寄生于气管内的烟曲菌(Af)发生变态反应为主要特点。其常见症状为哮喘,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确诊2例,报道如下。

    作者:彭宁;高奇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狂犬疫苗接种后1356例免疫效果分析

    狂犬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动物传染源广泛存在,控制难度大,已成为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以及进行狂犬疫苗效果评定对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考察人用狂犬疫苗对暴露人群的保护效果,现对2007—06-2008—06月我中心门诊部接种狂犬疫苗的1356例犬伤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蒋桂兰;凌淳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动态心电图ST段正常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DCG)作为无创诊断冠心病常用方法之一,它的主要价值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不易发现的,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捉供重要依据。但部分冠心病患者可以不伴DCG缺血性改变。本研究对DCG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特点,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

    作者:顾伟勇;汪贵元;张国娟;范园园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中枢白细胞介素-1β介导针刺中髎穴对大鼠大脑皮层兴奋性的抑制效应

    目的探讨中枢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针刺大鼠"中髎"穴对大脑皮层兴奋性抑制效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乌拉坦麻醉大鼠,采用立体定位法,在额骨和顶骨上植入皮层电极进行脑电图(EEG)记录;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NS),IL-1β及IL-1β的受体拮抗剂IL1-ra;以直径为0.3 mm毫针手针刺激大鼠相当于"中"穴2 min,深度3-4 mm。结果针刺大鼠"中髎"穴后EEG高幅低频慢波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的百分比由针刺前(40.9%±27.7%)显著增加到(71.2%±20.5%)(P〈0.05),侧脑室注射IL-1β后,针刺大鼠"中髎"穴,EEG高幅低频慢波时间占总记录时间的百分比由(41.9%±20.9%)显著增加到(78.3%±16.6%)(P〈0.05),这些效应可被脑室注射IL1-ra所阻断。结论 IL-1β参与针刺"中髎"穴所致的大脑皮层抑制性效应,它的作用是通过其受体来介导的。

    作者:王慧;陈天琪;赵云华 刊期: 2010年第10期

  • B7-H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B7-H4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B7-H4蛋白在20例正常胃黏膜、50例胃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B7-H4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82%)高于正常胃黏膜组(1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7-H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B7-H4在胃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胃腺癌的转移和预后相关。

    作者:童平珍;陈春燕;阳帅 刊期: 2010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