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秀茹;孙长学;孙念梅;熊颖
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是胆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院从1999年8月至2004年12月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经T管窦道网篮取石治疗胆道残余结石3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世海;黄政;吴正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慢性根尖周炎伴瘘道(根尖瘘道)是慢性根尖周病常见的临床表现,难以治愈,常成为病灶牙.作者自2004年1~12月应用自制药物糊剂牙胶尖与传统根管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作对比分析,各治疗根尖瘘道75例,随访半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良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脑缺血预处理对新生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分钟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组新生鼠不同时点海马CA1区脑组织BDNF的动态变化及3组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脑组织病理改变:预缺血组病理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轻.(2)BDNF表达: 预缺血-缺血再灌注组BDNF表达在再灌注后3h开始增高,12h达高峰,24h开始下降,与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天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新生鼠脑缺血预处理早期可诱导海马CA1区BDNF表达和合成增加,对防止再次严重的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有关.
作者:彭洪军;曹云涛;刘华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于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对110例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行笑气吸入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渠秀茹;孙长学;孙念梅;熊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内镜诊疗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由于内镜的价位相对较高,部分医院内镜的配置难以满足病人需要.内镜清洗消毒基本设施缺乏,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是造成经血传播疾病的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安全.2004年12月5日省卫生厅组织了贵州省省级医院感染专家组,对贵州省六所省级综合医院的胃镜、肠镜、腹腔镜、纤支镜、喉镜等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敏;夏贵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静脉窦损伤是颅脑外伤中严重的并发症,以矢状窦损伤为常见,其次是横窦损伤.损伤程度可为小裂伤、局限性挫伤[1].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5年4月手术治疗30例外伤性颅内静脉窦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太明;张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纳络酮在临床上有了更多和更广泛的运用,许多新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纳络酮展现了许多新用途,为使医务工作者对其有较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现将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玉生;尹勇;王建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于2004~2005年共收治2例胸段脊髓肿瘤,多次误诊为泌尿系统及普外科疾病.经采用后正中入路椎板减压肿瘤切除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引起膝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准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对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收集我院2002年12月至2005年3月经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的患者70例,对其中68个半月板损伤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作者:牛尚甫;魏渝清;沈桂权;徐丽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头颅海绵状血管瘤(Cavemous angioma,CA)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生率占颅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脑内型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我们对35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钟平;李德炯;谢惠琴;宋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产后出血被认为是产科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仍居引起产妇死亡的四大疾病中的首位,尤其在基层医院及乡、镇、村医院更为突出.现将我院1999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65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收治19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其中安装双腔起搏器(DDD型)9例,单腔起搏器(ⅤⅥ型)5例、(AAI型)4例,术前常见的晕厥、头昏、胸闷、乏力以及心率缓慢等症状得到减轻或消失,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增强了患者的生存信心.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袁莎莉;张桂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射频消融(RFCA)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根治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它具有对心肌损伤小、不累及周围组织、不发生严重并发症的优点,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用RFCA成功治疗8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房室旁路参与的室上速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李杰;袁正强;刘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2(IL-2)协同对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例肺结核病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者PBMC按加入刺激物的不同分为RPMI-1640组、PPD组、PPD+IL-7组、PPD+IL-2组,PPD+IL-7+IL-2组,培养72小时后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的水平.结果与PPD组相比,加入IL-7或IL-2均能有效促进肺结核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分泌IFN-γ(P<0.05),IL-7可抑制IL-4的合成(P<0.05);同时加入IL-7和IL-2可显著增加肺结核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BMC分泌IFN-γ(P<0.01),抑制IL-4的合成(P<0.05).结论IL-7和IL-2协同可显著促进IFN-γ分泌,抑制IL-4合成,从而调节Th1/Th2平衡,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发挥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作者:杨晓敏;董德琼;杨渝浩;李华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用于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对照,初步评价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91.4%、阳性预测值为77.4%、阴性预测值为92.6%、准确度为88.4%.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无创、简便的冠脉成像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方法.
作者:谭洪文;杨天和;蔡运昌;何强;方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病毒多见,约占90%以上[1].清开灵(冻干)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解除高热之功效.为观察清开灵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我们对47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薄型子宫内膜不孕妇女种植窗期雌孕激素水平及其受体与整合素β3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自然月经周期尿黄体生成素(LH)峰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的不孕妇女25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子宫内膜厚度>8 mm的不孕妇女25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黄体中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以及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整合素β3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血清E2、P水平及子宫内膜中ER、PR的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β3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薄型子宫内膜不孕妇女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表达降低,这可能是其胚胎种植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谭晓珊;秦娟;谭兵兵;叶贵丹;胡雪梅;陈家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尿碘作为碘缺乏病病情指标和消除指标之一,受到国内外检验分析领域的关注和重视.主要原因为:(1)尿中碘含量低,本底复杂,碘不稳定的化学特征,在阴离子分析中是较难测定的元素之一;(2)我国大多数标准物质,包括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缺少碘的定值,就是国外标准物质有碘定值的也不多见;(3)尿碘的测定方法<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WS/T107-1999>操作烦琐、条件苛刻,在灵敏度、准确度、抗干扰能力、稳定性等技术上要求高,分析结果的溯源链常被打断,给尿碘值准确性的可信度带来质疑.作者参与2004~2005年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NRL)对各省、地市实验室间尿碘检测比对实验,本文将探讨尿碘分析试验测定值的准确性和误差值溯源性.
作者:宋时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年1月起开展改良式顶左侧法腹膜外剖宫产术3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宇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为清风藤科清风藤属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等地[1].贵州产小花清藤为布依、苗族的民间药,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痛的功效[2].槲皮素为该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以其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优劣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作者:刘易蓉;梁光义;张永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