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山茶油中角鲨烯的含量

曾勇;张亚敏;徐榕青;林文津;徐小妹;孙凤灵

关键词:山茶油, 角鲨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山茶油中角鲨烯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方法: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250mm ×4.6mm,5μm);甲醇/乙腈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角鲨烯峰得到良好分离,在1~200μg/mL 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 R2=0.9991,精密度 RSD 为0.39%,重复性RSD为1.22%,16h内测定稳定性RSD为2.75%,角鲨烯平均回收率为98.12%。测定山茶油原油、粗炼山茶油、精炼山茶油中角鲨烯含量,分别为0.0139%、0.0118%、0.0056%和0.0045%,有较大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山茶油中角鲨烯含量的质量控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Logi sti c回归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测研究

    目的:通过建立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发生ADR时累及各组织器官的概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收集到阳江市2010至2015年间的有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1504份,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清洗、属性规约和数据变换处理,运用SPSS Statistics 21统计分析工具,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总体预测正确率为63.3%,其中对皮肤及附件损害的预测正确率为84.6%,对全身性损害的预测正确率为83.6%,对其他组织器官系统的预测正确率均低于50.0%。结论: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DR时累及各组织器官的概率,该方法可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梁平;陈艳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本社区医院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调查

    目的:调查及分析本社区医院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情况。方法:选取1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中药配方颗粒服用依从性及认知度的调查,并比较其中不同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患者的调查结果。结果:190例社区医院患者的中药配方颗粒服用依从性较低,认知度也较低,且男性患者、年龄较低及文化程度较低者的依从性及认知度均低于女性患者、年龄较高及文化程度较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社区医院患者服用中药配方颗粒依从性较低,且受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应给予充分的针对性干预。

    作者:莫慧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舒肝健脾法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分别采用自拟舒肝健脾方治疗和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大便频率、大便性状、腹痛、腹胀、排便急迫感、食少等单项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1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的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自拟舒肝健脾法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景祖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六月雪的研究进展

    从质量分析研究、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六月雪进行的综述。六月雪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区;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萜类与甾体类、木脂素类、蒽醌类等;药理方面有促凝血作用、抑菌作用;临床上,主要应用治疗感冒、头痛、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角膜炎、盛夏解暑等。六月雪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作者:许玉华;甄丹丹;甄汉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弱视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及视觉质量,且临床治疗敏感期短,须及早进行治疗。文章就弱视的治疗方法研究概况进行论述,并对比中西医在本病治疗上的优势,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李月;武艳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高职高专针推专业《中医基础理论》的说课设计

    《中医基础理论》是针推专业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是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如何使初学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堂课讲的更精彩,笔者从教材、目标、学情、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重点及难点的处理、体会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对这门课的说课设计。

    作者:董明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8.2±0.4),对照组的NIHSS评分(16.7±0.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血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好地调节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太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各基础心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与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基础心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率水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郑诗凯;黄笑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研究概况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过去通常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关注及研究不断增加,但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仍存在很多争议。笔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探讨其中西医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方面,为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中西医参考。

    作者:吴超;金艳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姜莉云主任治疗阴火诸症举隅

    阴火理论对后世医家治疗阴火所致病症有其指导作用,扶阳派对阴火理论有着独到的认识。姜莉云主任作为扶阳学派的传承人,其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总结姜莉云主任关于阴火的治疗经验,临床辨证以虚为主,多属阳虚相火不密证,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并举典型病例,以飨同道。

    作者:时岱;姜莉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抑肝散在日本的发展状况

    抑肝散在17世纪后半期就已经传到日本,早期主要应用于小儿科肝经虚热诸症状。18世纪后期,其应用扩展到成人,主要应用于虚证的痫证。昭和时代,其组方经过加减,应用进一步扩展到大人神经过敏、失眠、更年期的神经功能证。进入21世纪,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通过大规模的药理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抑肝散被应用于老年痴呆症的周围神经症状。在日本,抑肝散的适应人群从小孩、成人到老人不断扩大,适应证从小儿夜啼,虚证的痫证、神经过敏、失眠到老年痴呆症的周边精神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病证。由于法律规范的不足和缺少系统中医教育,阻碍抑肝散在日本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作者:黄栋;陈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党中勤教授行气润肠方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总结

    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机虽多,但脾虚气滞、肠燥失润、传导失常是各型便秘的共同点。党中勤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各型便秘共性,创立“行气润肠方”,并在此基础上加减运用,用于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李自强;李瑞娇;党中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月内随访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心绞痛发注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世国;杨继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畅气通络手法配合热奄包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颈型颈椎病采取郭程湘“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中药热奄包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郭氏畅气通络手法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耀权;钟平;杨仁轩;曾祥毅;关铭坤;夏颖;郭程湘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牙廷艺教授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经验拾萃

    总结牙廷艺教授运用壮医刮痧排毒疗法的临床经验,并以临床医案进行分析及论证,体现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在临床常见病、疑难病治疗中的特色。

    作者:杨秀静;牙廷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选出10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抗感染、平喘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气管炎咳喘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肺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华雄;周爱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rchrane图书馆随机对照实验库(CCTR)、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手工检索10余种中文文献,收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29篇,治疗组1078例,对照组1043例共211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Revman5.2.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雷公藤治疗组降低24小时蛋白优于对照组(P<0.0001)。②雷公藤治疗组白蛋白呈下降趋势(P=0.002)。③雷公藤治疗组对肾功无明显影响。④治疗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以肝功能损害为主(P<0.0001)。⑤纳入的实验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及方法学质量低下。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减少蛋白尿的作用,但伴随着血浆蛋白下降,对肾功无明显影响。

    作者:廖志敏;王利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引气归元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举隅

    “引气归元”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的常用处方之一,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效。薄老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椎源性疼痛及瘫痪等。谢长才教授以“引气归元”为基础方,通过辨证加减化裁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等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庆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化疗联合滋阴扶正方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滋阴扶正方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后或复发转移乳腺癌1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TA方案(紫杉醇+表柔比星)治疗,治疗组采用TA方案+滋阴扶正方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扶正方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瑞;伍谨林;廖大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