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李映霞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于《金匮要略》,功擅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原方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病属痰瘀痹阻者。现代亦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创伤性气胸、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肺疾病属上述病机者,临床运用本方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亦获得确切疗效。
作者:于小芸;王璞子;安蓉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抑肝散在17世纪后半期就已经传到日本,早期主要应用于小儿科肝经虚热诸症状。18世纪后期,其应用扩展到成人,主要应用于虚证的痫证。昭和时代,其组方经过加减,应用进一步扩展到大人神经过敏、失眠、更年期的神经功能证。进入21世纪,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通过大规模的药理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抑肝散被应用于老年痴呆症的周围神经症状。在日本,抑肝散的适应人群从小孩、成人到老人不断扩大,适应证从小儿夜啼,虚证的痫证、神经过敏、失眠到老年痴呆症的周边精神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病证。由于法律规范的不足和缺少系统中医教育,阻碍抑肝散在日本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作者:黄栋;陈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滋阴扶正方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术后或复发转移乳腺癌1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TA方案(紫杉醇+表柔比星)治疗,治疗组采用TA方案+滋阴扶正方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扶正方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瑞;伍谨林;廖大忠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吗啡成瘾性和戒断大鼠在虎门合剂给药后GABA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方法:通过提升传统建模方法建立大鼠成瘾模型和模型评估系统,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虎门合剂给药后吗啡成瘾和戒断大鼠阳性细胞元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GABA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虎门合剂治疗组海马GABA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光密度均显著升高。结论:虎门合剂对吗啡损伤一般记忆的效应具有拮抗作用。
作者:丁尤放;林涵;李树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党毓起主任医师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虽然病因病机复杂,但其以脾肾虚、瘀毒滞为主要病机,在治疗时强调以健脾补肾,祛瘀止痛为要。党毓起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组方院内制剂“芪仙骨合剂”,取其“健脾肾,强筋骨,祛瘀毒”之意,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安婷;董朝侠;宋丽;颜青;张元琛;董慧杰;党毓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结合中医分期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血的疗效。方法:选取74例脾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血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中医分期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整体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后阴道出血天数、月经量、腹痛酸冷胀痛、畏寒肢冷、面浮肢肿、四肢倦态乏力、面色黯淡、食少纳呆与大便溏泄证候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结合中医分期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青春期功血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8.2±0.4),对照组的NIHSS评分(16.7±0.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血通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很好地调节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太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中医基础理论》是针推专业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是刚步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如何使初学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堂课讲的更精彩,笔者从教材、目标、学情、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重点及难点的处理、体会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对这门课的说课设计。
作者:董明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苗族医药极具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苗医药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以苗医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贵州省“五张名片”之一,发展前景广阔。笔者所在学院在开展该专业建设中对苗医药的传承与创新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作者:杨宁线;李术钗;夏忠玉;黄炜;孙国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单纯PKP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4%,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伤椎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差异不大,但观察组治疗后的Cobb角为(12.4±3.1)°,低于对照组的(15.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伤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甲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对比薄氏腹针与常规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薄氏腹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治疗后MPQ评分、LMG评分、WOMAC 评分以及JOA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氏腹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灸,其能有效缓解症状严重程度并降低疼痛程度,促使患者肢体功能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健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陈玉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引气归元”是薄智云教授腹针疗法的常用处方之一,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有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的功效。薄老用来治疗中风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椎源性疼痛及瘫痪等。谢长才教授以“引气归元”为基础方,通过辨证加减化裁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卵巢早衰等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庆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月内随访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心绞痛发注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世国;杨继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建立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判断发生ADR时累及各组织器官的概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收集到阳江市2010至2015年间的有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1504份,对筛选出的数据进行清洗、属性规约和数据变换处理,运用SPSS Statistics 21统计分析工具,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总体预测正确率为63.3%,其中对皮肤及附件损害的预测正确率为84.6%,对全身性损害的预测正确率为83.6%,对其他组织器官系统的预测正确率均低于50.0%。结论: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ADR时累及各组织器官的概率,该方法可为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梁平;陈艳芬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阴火理论对后世医家治疗阴火所致病症有其指导作用,扶阳派对阴火理论有着独到的认识。姜莉云主任作为扶阳学派的传承人,其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总结姜莉云主任关于阴火的治疗经验,临床辨证以虚为主,多属阳虚相火不密证,中医治疗效果显著,并举典型病例,以飨同道。
作者:时岱;姜莉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在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混合痔剥内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采用中药煎剂(大黄、芒硝、黄柏、苦参等)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6.58±1.42)d、肛缘水肿消失时间(7.86±2.14)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49±2.36)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而且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建华;王晓鹏;孙明明;陈映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电艾导入治疗慢性迟缓型便秘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迟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紫芨清解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组在保留灌肠基础上配合电艾导入支沟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保留灌肠联合电艾导入能有效地改善便秘患者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璐;林晶;柯敏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建立脑脉醒神胶囊中三七皂苷R1含量测定的方法,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03nm。结果:三七皂苷R1进样量在0.05~0.3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99.30%,RSD为0.74%(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脑脉醒神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瑜;曾聪彦;胡玉良;卓斌;陈健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rchrane图书馆随机对照实验库(CCTR)、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手工检索10余种中文文献,收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29篇,治疗组1078例,对照组1043例共211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Revman5.2.1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雷公藤治疗组降低24小时蛋白优于对照组(P<0.0001)。②雷公藤治疗组白蛋白呈下降趋势(P=0.002)。③雷公藤治疗组对肾功无明显影响。④治疗不良反应高于对照组,以肝功能损害为主(P<0.0001)。⑤纳入的实验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及方法学质量低下。结论: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减少蛋白尿的作用,但伴随着血浆蛋白下降,对肾功无明显影响。
作者:廖志敏;王利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