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逢春;刘兴强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IgM)及其它伴随因素在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采取21例癫痫持续状态与32例非持续状态癫痫病人的血液行乙肝两对半定量及电解质检测,同时头颅CT、脑电图辅助定位、定性检查,并行病史和一般情况调查.结果癫痫持续状态组病人乙肝两对半检测HBcIgM大于5 U者较癫痫非持续状态组显著增高(P<0.05),血清钾增高,年龄偏小也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HBcIgM的大量复制及高血钾与低龄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病可能有关.
作者:田亚莉;潘剑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认为内皮细胞是EH损害的重要靶器官[1],厄贝沙坦(irbesaran)作为新一代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ntagonist AT1RA),近年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抑制RAS活性可逆转内皮功能不良,现将厄贝沙坦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压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姜黔峰;熊海燕;商黔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炎症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病(EH)组患者(A组,68例)与非高血压(non-EH)组(B组,66例)进行外周血CRP、IL-6浓度的检测,比较两组间及不同血压水平组间CRP、IL-6浓度差异.结果在EH组CRP、IL-6均值明显高于non-EN组(P<0.05).结论血清CRP、IL-6浓度与高血压病相关,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EN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吴猛;郭元园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我科用气压弹道碎石术(pneumatic lithotripsy,PL)和钬激光碎石术(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HLL)共治疗输尿管结石1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述雄;冯梅;何坚;刘军;孙兆林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血细胞自由沉降率(下称血沉)的测定,在临床中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是临床对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常用的非特异性的检测项日之一,以往对血沉检测的报告方式是以1小时血细胞自由沉降的毫米数(mm/h)报告[1,2,3],未曾见有对各种不同疾病的血沉测定结果的动态变化的报道,为此,笔者特对健康人、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胶原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及贫血等多种常见病的血沉测定结果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树星;曾宇娟;张亮明;邱洁英;卢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国内外有关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报道陆续增多.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冠状动脉分支解剖学变异,绝大多数患者不出现临床症状.近年国内外均有报道冠状动脉肌桥重时可致猝死[1]、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及心律失常等,引起临床工作者广泛重视.而其发生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不清,治疗亦有不同意见.我院于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经冠脉造影证实,伴随临床症状的冠脉肌桥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晶晶;文美;毛华;李羚;刘廷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我院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对宫颈糜烂的患者采用CO2激光宫颈锥形切除术,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经过对5000余例患者的门诊及住院治疗以及5~10年的临床观察、门诊随访,对预防宫颈癌及妇科疾患方面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正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是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小儿常见的周围神经病,现将近2年收治儿童格林-巴利综合证28例报告如下.
作者:范丽;付胡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唇红整复在唇裂治疗中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唇裂的手术效果.长期以来,红唇的修复一直采用交差红唇三角瓣的方法[1],三角瓣的设计以医师经验为基础,初学者难掌握且治疗效果难于估计.Noordhoff氏修复法[2]在红唇整复中的量化设计使手术更为精确、更易于掌握,但患唇发育不够者修复效果不理想,同时对唇珠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吸收两者的优点,设计一种红唇修复方法.
作者:熊贵发;鲍海;杨丽;余小明;彭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D)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约占50%以上,疾病晚期可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无特效治疗方法.作者对我科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住的22例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与同期22例DPND常规治疗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为临床常见的共同性内斜视,据统计约占共同性内斜视的46%.患者一般均为中高度远视,常伴有散光及屈光参差,并有较大读数的内斜视.配戴全矫正眼镜后,内斜度可以减轻但仍不能正位,残余内斜需手术矫正.我们通过配境和手术两种方法矫正治疗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49例,并进行长期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学森;屠翔;张红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人工流产是中止妊娠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恐惧.于人工流产手术中联合芬太尼应用,不仅可以消除孕妇紧张恐惧心理,还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反应.
作者:周卫东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已不再限于满足医治疾病,同时也是在接受服务的过程.有资料显示,造成医疗过错、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意识不强,侵犯病人权利;服务质量欠缺,包括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和行为、言语不当;技术质量不过关;组织管理不到位等[1].而医疗纠纷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2].急诊科接治的多是突发性的急、危、重病患者,家属、病人一般都比较急躁不安,有时急重病人在被送到医院时并无家人陪护,而我们个别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又不强,行为、言语不当或是医疗技术不过硬等都极易引发医疗纠纷.我科全面实行零缺陷风险管理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并组织实施一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下降为零,病人的满意度达95%以上.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陈义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右室双部位(RV-Bi)起搏、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及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QRS宽度(QRSd)、QRS电轴(QRSa)及心功能.方法8例患者于起搏器植入术中一次性完成研究,其中5例进行了永久性RV-Bi起搏并于术后3月重复术中研究.结果RV-Bi与RVOT起搏的QRSa相似,但与RVA起搏的QRSa明显不同;RV-Bi起搏的平均QRSd(148 ms)窄,比RVA(191 ms)缩短43 ms(22.5%),比RVOT(174 ms)缩短26 ms(14.9%).RV-Bi起搏时心功能佳,其平均射血分数、每搏量及心输出量比RVA起搏分别提高20%、22%及24%,比RVOT起搏分别提高10%、11%和10%.RVOT起搏采用普通心房J型电极,经3月随访,无一例脱位.结论RV-Bi起搏可改善心室的激动顺序及同步性,提高心功能,并具有手术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及价格便宜的优点,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陈启旸;俞杉;陈欣;夏旻;张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软组织恶性肉瘤[1,2],1963年由Ozzello等[3]首次报道.由于其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使术前诊断相当困难.本文收集15例手术后病理确诊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X线、CT和MRI资料,探讨其影像学特点.
作者:李小宝;段庆红;王学建;赵震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乙型肝炎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我州常见的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为35/10万左右,居全州传染病发病率的第5~6位.为了解凯里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特对2001~2003年到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 256名从业人员乙肝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卫芳;苏亚玲;杨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筛查先先天缺陷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微粒子发光酶免疫分析仪(Access)检测1 738例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AFP,β-HCG和uE3三项指标的筛查.结果:在1 738例孕妇中,按Access仪提供的中位数和本组孕妇的中位数计算,唐氏综合症(Down Syndrome,DS)筛查阳性率分别为2.35%,5.46%,18三体筛查阳性率分别为0.35%,0.58%,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筛查阳性率均为1.09%.共检出先天缺陷8例,检出率为0.46%.结论对孕中期母血清标记物筛查是预防先天缺陷患儿出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静;王红霞;刘丽益;王燕英;刘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颅咽管瘤大多数生长在鞍区或三脑室,与视交叉、颈内动脉、下丘脑、垂体柄以及垂体等重要结构有密切关系,随肿瘤不断生长可造成视力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梗阻性脑积水等严重后果.手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主要手段.我们对1998年1月至2003年4月收治的颅咽管瘤58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及部位,应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董明昊;隋建美;陈益民;杨华;李玉明;任儒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发病率高的肿瘤,目前临床上多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氯乙基亚硝脲类烷化剂(CNUs),以其高脂溶性和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长期以来被看为治疗脑胶质的有效的化疗药物.但抗药性的产生使其临床有效率不足30%,而成为脑胶质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修复亚硝类药物所造成的DNA损伤,是肿瘤细胞对亚硝类耐药的主要分子机制[1].有研究表明,73%的脑肿瘤有MGMT的表达[2];且MGMT活性与抗药性呈正相关,降低细胞中MGMT的活性将会逆转细胞的耐药表型,增强亚硝类药物的抗肿瘤效果[3].因此,探索抑制细胞内的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表达水平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脑胶质瘤的化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金炳;刘健;杨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重复CT扫描或死亡后尸检而发现的血肿,包括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脑挫裂伤而再次CT检查发现同一部位或其他部位出现血肿者[1].我科2002年1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45例颅内迟发性血肿患者,由于细心观察及精心护理,使病人赢得抢救时机,预后较好.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刘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