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俐佳;石凤兰;张静;王晓彬
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指病理上以纤维组织及衍生的钙化组织取代正常骨组织的一种良性骨病变[1].笔者收集我院1998~2005年收治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CT表现和手术效果,以探讨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治疗选择.
作者:黄光磊;罗洪;赵科;陈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室间质量评价是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实验室工作水平的综合判断和对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效果的检验[1].通过全国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成绩分析作为外部机构对常规实验室工件质量的评价,了解在全国统一质量监测标准下,本实验室的质量核心为准确性和精确性与其它实验室之间存在的误差差距,扩展眼界、启发思路,不断提高、改进,以保证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可靠.
作者:李俐佳;石凤兰;张静;王晓彬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为探讨海洛因的吸入方式、海洛因依赖人群(年龄、职业等)、吸食时间长短等因素与肝脏损伤、嗜肝病毒感染关系,现将362例血清肝功能和HCV、HBV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相新;杨运霞;何军;龙正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AIDS等血液性传染病在全球的蔓延,我国在安全输血与检验质量的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采供血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从根本上杜绝了该类疾病经血液途径的传播.因此,对于严把关口的基层血站就如何做好实验室的操作管理和实验结果的质量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龙承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25例正常人和39例EHF患者四期(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血清sP-选择素水平.结果(1)EHF患者血清s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2)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清sP-选择素与血尿素和血肌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sP-选择素与外周血血小板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sP-选择素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参与HFRS的发病过程,动态检测HFRS患者血清s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HFRS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为HFRS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线索.
作者:罗军敏;孙万邦;宋明英;张忆雄;汤贤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现国内发达地区多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即刻修复重建,我科于2003年采用该方法为两例因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即刻复复重建,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科;罗洪;黄光磊;陈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在血液分析仪迅速普及的今天,不论半自动还是全自动仪器,多已采用静脉血标本做全血细胞计数,但目前还有些单位不愿接受静脉血样,仍用手指末梢血检测.为了观察两种血样检测的差异和各自优缺点,作者对两种血样血细胞计数主要参数作了比较,并对其差异进行了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元;唐明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尿蛋白的定量对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作尿蛋白程度的监测,但留取24小时尿标本费时、烦琐且不准确.曾有文献[1]提出可收集晨尿或随机尿来代替24小时尿标本来分析尿总蛋白的排泄量.单次尿标本中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可反映尿蛋白的排泄情况[2].鉴此,本文通过测定多个时段尿肌酐排出量(Ucre),试图找出其与24小时尿肌酐出量(24 Ucre)相关性较好的时间段,并探讨以1小时尿蛋白排出量(Up)代替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24Up)作为临床检测的可行性.
作者:师萍;罗殿熙;陈天洋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为了探讨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的骨髓象特点和病因,对我院10年间收集的98例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或出血伴全血细胞减少患儿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华波;黄健;付书南;王永伦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含量和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在卵巢恶性肿瘤分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卵巢癌,30例健康人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用微量法抽提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分析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用ELISA法分别检测PAI-1浓度.结果卵巢癌病例组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进行分期,FIGOⅠ:PAI-1=37.8±9.1ng/ml;FIGOⅡ:PAI-1=41.8±9.6ng/ml;FIGOⅢ:PAI-1=45.2±12.2 ng/ml;FIGOⅣ:PAI-1=20.7±14.0 ng/ml.PAI-1在卵巢癌FIGO Ⅰ~Ⅲ期浓度持续升高,但在FIGOⅣ期显著下降,与前三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AI-1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AI-1基因分布及4G和5G基因频率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G/4G的PAI-1含量高(39.3±9.6 ng/ml),4G/5G的含量次之(32.2±14.6ng/ml),5G/5G含量低(24.6±10.3 ng/ml),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AI-1与卵巢癌的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AI-1基因4G/5G多态性可能不是卵巢癌的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周旋;夏曙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为解决血源紧张和异体输血带来的不良危害,我院自2003年7月至今在骨科手术中使用BW-8100A血液回收机对术中失血进行回收,经自动吸引、过滤、离心分离、洗涤后回输,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解决了骨科手术失血量大和异体血供求的矛盾,减少异体血输入量,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贵全;梁永生;叶文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2%戊二醛是目前医院常用于胃、肠镜消毒的试剂.为探索不同时间内戊二醛对标准菌株和临床菌株消毒效果,我们对其进行了杀菌效果、稳定性及使用不同天数时浓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珊;杨怀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卡他布兰汉菌(B. Catarrhalis)为人类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该菌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非致病菌.1972年,Verger和Rior通过对痰细菌定量研究,首次证实其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之一,世界各地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该菌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尤以肺炎、中耳炎多见[1].本文分析了我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临床各科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64株卡他布兰汉菌的生物学性状、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探讨该菌在脑血管意外,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致病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霞;李相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血小板是血栓与止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移植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目前主要采用阻抗法和激光散射法,由于检测原理不同,其影响因素和准确性也不同.本文采用激光散射法、阻抗法和手工法检测血小板,观察激光散射法与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以及小红细胞对计数血小板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坤;胡松元;吴昌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保妇康泡沫剂为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莪术油.文献报道[1,2],莪术油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等功效,临床广泛用于念珠菌、细菌、滴虫引起的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疾病的治疗.为探讨不同剂型对莪术油抗白色念珠菌的作用的影响,本文对保妇康泡沫剂与保妇康栓剂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及其作用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峥宏;吴晓娟;王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阿托品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重要的胆碱能拮抗剂,但是由于其用量大、易导致阿托品中毒一直困扰临床.我科从2003年5月开始使用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抢救治疗AOPP,并与传统抗胆碱药阿托品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丹;张谦;刘开燕;林永顺;杨淇英 刊期: 2005年第12期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1],由于其试剂稳定,易保存,操作简便,结果判断较客观,既适宜于大规模筛查试验,又可用于少量标本的检测,既可以做定性试验也可以做定量分析,目前已广泛用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和细胞因子检测等领域.EUSA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但其同时存在影响因素多的不足,现就实验操作中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验,以提高ELASA的实验质量.
作者:钟筑宁;谷俊莹;肖文革;贾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疾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为了解我院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收集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对分离的129株病原菌及其对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姚毅;杨文才;田华;但仕红;吕荣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近20年以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大量使用,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源菌之一.通过染色体自发突变,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1],此菌常引起患者长期、反复、多部位的感染[2],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我院2003年1~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2株阴沟肠杆菌用阴沟肠杆菌(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NC-21复合板耐药谱推测,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开伦;杨小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载脂蛋白测定已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HD)、脑卒中等脂类危险因素评估的指标之一.本文观察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载脂蛋白的ApoA-Ⅰ、ApoB及ApoA-Ⅰ/ApoB比值的变化.
作者:邹阳;刘广宣;周晓泉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