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对照及护理观察

刘丹;张谦;刘开燕;林永顺;杨淇英

关键词:长托宁, 阿托品, 抢救治疗,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疗效对照, 抗胆碱药, 胆碱能拮抗剂, 临床, 困扰, 报告
摘要:阿托品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重要的胆碱能拮抗剂,但是由于其用量大、易导致阿托品中毒一直困扰临床.我科从2003年5月开始使用新型抗胆碱药长托宁抢救治疗AOPP,并与传统抗胆碱药阿托品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二例报告

    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现国内发达地区多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即刻修复重建,我科于2003年采用该方法为两例因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患者即刻复复重建,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科;罗洪;黄光磊;陈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模式探讨

    作为三级综合医院,我们每天要接待很多不同病种的病人,其中也包括传染病.就我院2001~2004年统计,在146万门诊人次中,传染病就诊人次为17 216,平均占门诊人次的1.18%.在总结过去传染病管理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我院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传染病疫情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了方法学上的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于下.

    作者:杨锦玲;张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无创滴定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临床危象,常迅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以及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率较高.无创机械通气近年来已较多运用于临床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且取得良好效果,但如何选择佳治疗程序则尚有争议.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院急诊科ICU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滴定式调节、吸气压(IPAP)及呼气压(E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兰;任亦频;彭春红;邱男;金睿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诊断与治疗选择(附16例报告)

    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指病理上以纤维组织及衍生的钙化组织取代正常骨组织的一种良性骨病变[1].笔者收集我院1998~2005年收治的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CT表现和手术效果,以探讨CT对本病的诊断价值和治疗选择.

    作者:黄光磊;罗洪;赵科;陈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肝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凝血功能检测是目前用来协助临床诊断血栓与止血性疾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同时也常用于判定肝脏疾病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为了探讨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本文对81例肝硬化、84例慢性肝炎和18例急性肝炎患者与80例健康人的凝血功能6项指标对照检测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玲;王志华;祝荣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监测

    医院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环境的消毒,使用物品灭菌效果,直接影响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发生率的高低.近3年来,我院加强管理,制定了各项消毒隔离制度.现就按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8月环境微生物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军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阴沟肠杆菌仪器法筛选和三维试验法测定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结果分析

    近20年以来,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大量使用,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源菌之一.通过染色体自发突变,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1],此菌常引起患者长期、反复、多部位的感染[2],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我院2003年1~12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2株阴沟肠杆菌用阴沟肠杆菌(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NC-21复合板耐药谱推测,三维试验确证产AmpC酶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开伦;杨小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147例海洛因依赖者HIV、TB、Syphilis感染调查分析

    我们对147例海洛因依赖者和80例健康人群进行了艾滋病病毒、结核、梅毒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调查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卢光祥;罗建强;陈红;刘小龙;谢淼;肖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基层血站(库)实验室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与评价

    近年来,随着AIDS等血液性传染病在全球的蔓延,我国在安全输血与检验质量的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采供血系统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此从根本上杜绝了该类疾病经血液途径的传播.因此,对于严把关口的基层血站就如何做好实验室的操作管理和实验结果的质量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龙承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六盘水市健康无偿献血者180例血小板值的调查

    血小板计数对于血液病、出血性疾病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我市健康成人血小板值无疑对于开展成份献血,血小板采集极具现实意义,我们于2002年9~11月对本站献血经体检合格,HBsAg初筛合格的180名无偿献血者做了血小板计数,同时也做了53例不同血滴计数结果的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凤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临床人为过失误差对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与对策

    随着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大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入临床生化检验实验室,明显提高了临床生化分析的精密度,使分析的批内和批间变异明显下降,由于方法学的改进和标准品质量的提高,测定的准确度越来越高,由实验室自身造成的误差越来越少,相反,由于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产生的误差就越显突出.有人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80%的报告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1].下面就我们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来自临床的人为过失造成的检验误差及其在实验室的异常表现作一简介,并提出可以预防这些误差的对策或措施,供同行参考.

    作者:胡永林;鄢仁晴;闵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结核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观察

    结核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有1/3的人口受结核杆菌的感染,每年约300万人死于肺结核[1].我国卫生部对全国结核病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仍然相当严峻,并呈上升趋势.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而巨噬细胞与结核杆菌的粘附和吞噬是宿主与病原体作用的第一步,而且很可能是结核杆菌在体内终结局(清除、潜伏感染、原发性结核病或重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2],有资料表明,机体对结核杆菌的反应性与机体是否初次接触结核杆菌有关[3],但巨噬细胞对结核杆菌的反应性与机体是否预先致敏的关系尚不清楚,我们用结核杆菌及卡介苗分别免疫小鼠,观察结核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作者:谷俊莹;钟筑宁;胡贤荣;费樱;蒋红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含量及其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研究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含量和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在卵巢恶性肿瘤分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52例卵巢癌,30例健康人作对照.所有标本均用微量法抽提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分析PAI-1基因启动子4G/5G多态性,用ELISA法分别检测PAI-1浓度.结果卵巢癌病例组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标准进行分期,FIGOⅠ:PAI-1=37.8±9.1ng/ml;FIGOⅡ:PAI-1=41.8±9.6ng/ml;FIGOⅢ:PAI-1=45.2±12.2 ng/ml;FIGOⅣ:PAI-1=20.7±14.0 ng/ml.PAI-1在卵巢癌FIGO Ⅰ~Ⅲ期浓度持续升高,但在FIGOⅣ期显著下降,与前三期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AI-1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AI-1基因分布及4G和5G基因频率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G/4G的PAI-1含量高(39.3±9.6 ng/ml),4G/5G的含量次之(32.2±14.6ng/ml),5G/5G含量低(24.6±10.3 ng/ml),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AI-1与卵巢癌的分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AI-1基因4G/5G多态性可能不是卵巢癌的发病危险因素.

    作者:周旋;夏曙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检测血小板的准确性探讨

    血小板是血栓与止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准确计数血小板的数量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移植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仪器法计数血小板,目前主要采用阻抗法和激光散射法,由于检测原理不同,其影响因素和准确性也不同.本文采用激光散射法、阻抗法和手工法检测血小板,观察激光散射法与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以及小红细胞对计数血小板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坤;胡松元;吴昌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卡他布兰汉菌64株感染分析

    卡他布兰汉菌(B. Catarrhalis)为人类鼻咽部的正常寄生菌.该菌发现以来,一直被认为非致病菌.1972年,Verger和Rior通过对痰细菌定量研究,首次证实其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之一,世界各地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该菌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尤以肺炎、中耳炎多见[1].本文分析了我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临床各科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64株卡他布兰汉菌的生物学性状、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探讨该菌在脑血管意外,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致病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霞;李相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尿路感染是常见的感染疾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为了解我院泌尿系感染常见病原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情况,收集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对分离的129株病原菌及其对药敏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姚毅;杨文才;田华;但仕红;吕荣萍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新生儿黄疸与总胆汁酸的关系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是评价肝功能的灵敏指标.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引起黄疸的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症可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及时找到病因,积极预防、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8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TBA、TBIL进行了分析,探讨TBA、TBIL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作者:王锦支;简小俊;王莉;胡玖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结核分枝杆菌及其稳定L型的katG基因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壁缺陷对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敏感性的影响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缺陷形成异烟肼耐药性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非高渗培养基体外药敏试验,检测自发形成及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异烟肼敏感性;用异烟肼耐药性相关结构基因KatG的特异性引物,对自发形成及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及其亲代细菌型的染色体DNA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不论对异烟肼敏感还是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自发或诱导形成稳定L型后,都能够在含0.2μg/ml异烟肼的非高渗液体培养基内生长和传代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katG基因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形成与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DNA条带.PCR-DS分析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katG基因扩增产物具有与其细菌型相同的核苷酸序列.结论无论是自发形成的还是异烟肼诱导形成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都可形成异烟肼耐药性,但其katG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没有发生改变.提示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异烟肼耐药性与katG基因突变无关,细胞壁缺失也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形成异烟肼耐药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作者:徐艳;王和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末梢血与静脉血全血细胞计数的比较

    在血液分析仪迅速普及的今天,不论半自动还是全自动仪器,多已采用静脉血标本做全血细胞计数,但目前还有些单位不愿接受静脉血样,仍用手指末梢血检测.为了观察两种血样检测的差异和各自优缺点,作者对两种血样血细胞计数主要参数作了比较,并对其差异进行了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文元;唐明君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结核分支杆菌耐多药率为10.7%,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8例耐多药肺结核病病人的耐药情况和临床资料,就耐药产生的原因做初步探讨.

    作者:袁薇;周华;张铭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