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然蓉;龙寿斌;程琼;杨妙琳
不孕症是医学上的疑难病,其病机复杂。胡晓华教授主张在审因求本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不孕症,其治疗经验为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苏婷婷;胡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8例脑瘫儿童为观察对象,按训练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以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方法,比较两组患儿步态以及平衡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患侧步行足长、步宽和步速改善优于对照组,轨迹长、矩形面积、外周面积、左右偏移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单位面积轨迹长增大较对照组明显,P <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婉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在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共76例,按照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于鼻内镜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时,同期处理患者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郖建锋;南进军;陈永辉;黄雯娟;成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法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和血糖、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与对照组的6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的疗效,中西医结合能较好的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也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作者:李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尼群地平片治疗,用药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帅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情况,提出解决办法。方法:抽取2015全年度每月16日处方,统计超剂量中药饮片数量,得出规律,分析原因,提出建议。结果:抽取的8038张中药饮片处方中,超剂量使用1617张,占比20.12%,其中有毒中药处方322张,超剂量使用127张,涉及毒性中药7种。结论: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普遍存在,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细化、医院职能部分加大考核力度和药学工作者严格处方审核以求共同改善。
作者:赵玉兰;葛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进行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2例疑似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2例无肺结核原病灶的心包积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 T 细胞斑点试验的诊断结果。结果:①检验结果:64例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44例、阴性22例;结核抗体检测:阳性29例、阴性35例;腺苷脱氨酶试验:阳性28例、阴性36例;T 细胞斑点试验:阳性31例、阴性33例。②对照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阴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T 细胞斑点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T 细胞斑点试验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0.91%、93.55%、93.75%、90.63%,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 细胞斑点试验诊断肺结核并发结核性心包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盛艳华;孙秀才;孟娟;施韦;陈心春;杨倩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本文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入手,探索了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措施,认为《运动学》的课程设置是本专业改革的重点,并从构建以运动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应用教学技术、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考核制度、配备教学资料等,探讨运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作者:廖广婧;林楚华;黎健东;葛敏恩;刘华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磨盘草石油醚部位的成分。方法:通过95%乙醇回流提取磨盘草粗粉,再用石油醚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石油醚部位成分。结果:共分离出14种成分,鉴定了其中8种,含量占总峰面积的67.62%。结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Z)-9-十八烯酸酰胺首次从磨盘草中发现。
作者:马家宝;韦丽富;周婷婷;梁建丽;陈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 -IgG 水平与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V -RNA 载量及肝功能 ALT、AST、TBIL 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 -IgG 有反应的标本186例,使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 HCV -RNA、生化分析仪检测 ALT、AST 等肝功能指标。结果:荧光定量 PCR 检测的 HCV -RNA 阳性140例,阴性46例,阳性率75.27%。HCV-RNA 定量检测阳性(HCV -RNA 载量>1.0×103 IU /ml)的140例患者 ALT 阳性率达65%,AST 阳性率达57.85%,TBIL 阳性率达37.14%;46例 HCV -RNA 定量检测阴性患者 ALT 阳性率达36.96%,AST 阳性率达36.96%,TBIL 异常率达39.13%。HCV -RNA 定量检测阳性组患者 ALT、AST 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5)。HCV -RNA 阳性率与 ELISA 法的 S /CO 值呈正相关(R =0.40,P <0.05)。结论:HCV -RNA 阳性率与 ELISA 法的 S /CO 比值呈正相关,可根据 S /CO 比值预测 HCV -RNA 的结果,进而初步预测患者肝功能状况,为丙肝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陆绍花;李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7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按麻醉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OAAS 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行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对《中医诊断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法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对其教学方法、步骤等进行探索。认为探究式课堂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提高中医思维能力,因而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同时,本文还对教材问题、课程设置等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作者:林丽;杨梅;王雪梅;何丹;卜文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深入人心,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瓶颈。特别在民族地区,受当地历史、交通、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制约,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破解基本医疗保障难题,缩小城乡差距成为笔者的关注点,本文试图从新农合发展的角度,探讨信息化已经和即将带给该体制的重大变革,从而促进偏远地区新农合的发展,消除因病致贫现象。
作者:杨阳;赵怀清;李潇;杨让贤;周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患者予以针灸联合中频电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中频电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灸联合中频电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新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吞咽困难早期康复护理。方法:选取80例桥脑小脑角区肿瘤术后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吞咽困难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潘雅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比较药物疗法与器械疗法在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于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行药物疗法治疗;观察组行器械疗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药物疗法相比,器械疗法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思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化痰利咽法在临床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由于肝郁、脾虚、肾虚、肺燥等原因而引起气郁痰凝、气虚痰阻、阳虚水停、阴虚痰扰,痰湿停聚,从而成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诱发咽喉疾病。故咽喉疾病多与痰浊密切相关,治疗当从痰湿论治。
作者:董长梅;王仁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与拜阿司匹林联合用药预防糖尿病患者继发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不良反应、炎症因子、血脂水平、继发心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 -C)含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治疗前相比高密度脂蛋白(HDL -C)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治疗后 HDL -C 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降低 TC、LDL -C 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hs -CRP 和 IL -6明显低于对照组,APN 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继发心血管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其继发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作者:陈永清;程炼;张雅丽;古艳红;郑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内经》中有“阳盛”、“阳胜”、“阴盛”、“阴胜”几种说法,通过分析其所在经文,可知“盛”与“胜”意义不同,“盛”为自身阴阳有余为害,“胜”当作运气学中“胜气”理解,为外界六气侵淫。但“胜”与“盛”因读音、表象相近,常被混用,故应将“胜”归还于运气学说,使运气学说中诸多治法发挥应有的临床价值。“盛”与“胜”一为内伤,一为外感,若将其混淆则使《内经》经义大为损失,无法真正指导临床。
作者:殷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各41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和常规手术护理,统计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术中手术、肛门排气等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下急性阑尾炎切除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文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