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例报告

吴强;杨天和;郑亚西;刘晓桥;范寿年;蒋清安;王华义;周松

关键词:直接冠状, 动脉介入, 干预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ronary intervention, 现报告如下, 介入干预, 冠状动脉, 致残率, 心内科, 死亡率, 疗效, 急症, 患者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是心内科的常见急症,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2003年我院率先在省内开展直接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7例AMI患者,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次性完成根管充填在前牙烤瓷修复中的应用(附72例报告)

    近年来,由于烤瓷修复的广泛普及应用,特别是对于前牙外伤、牙位不正的患者要求美观修复时,常常会遇到穿髓情况,需要先作根管治疗,以往在进行根管治疗时,须常规地进行根管扩挫,行3~5天的根管封药,有的甚至反复封药数次才能进行根管充填[1].这样既增加临床医师的工作量,也使病员反复多次复诊,延误了修复时间,而且也增加了病员的医疗费用.笔者4年多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一次性完成根管充填,达到满意效果[2].现将临床治疗的87颗患牙,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脊髓α1受体介导的升压效应

    目的探讨脊髓内α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平均动脉血压的调控作用.方法在完整和颈1横断的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后对血压和心率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1)在完整大鼠ith选择性α1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后引起血压显著升高和心率明显增快.(2)在颈1横断脊髓的大鼠,ith相同剂量的去氧肾上腺素也引起显著的升压效应.(3)在颈1横断脊髓的大鼠,ith α受体阻断剂妥拉苏林可使ith去氧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减弱55.1%.(4)在选择性α1受体阻断剂派唑嗪预处理后能使ith去氧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减弱91.1%.结论在脊髓水平存在有由α1受体调控的升压机制.

    作者:陈远寿;王勇;王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充填剂作乳牙根管充填180例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乳牙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复诊治疗次数多,常常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及恒牙健康生长发育.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牙合、颌、面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根管治疗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该病的方法,且根充材料在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防止疾病复发,使乳牙牙根顺利完成生理性吸收、恒牙萌出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用不同糊剂作乳牙根充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旨在寻找更为方便于作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运用材料,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何良涛;李卫斌;熊梦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51例伤寒临床表现分析

    近年来伤寒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增多[1],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就1995年1月至2003年10月来我科住院收治确诊的151例伤寒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报导.

    作者:胡亚平;徐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艾司洛尔对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择期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艾司洛尔组(E组),每组各24例,常规建立心肺转流(CPB),平行循环后不降温及不主动复温,阻断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70mmHg,在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E组在心内直视手术开始前予艾司洛尔1~2mg/kg静脉注射后,以0.3%的浓度静滴维持心率在 30~50次/分.分别于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取动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结果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心功能、心胸比值(C/T)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前两组间CRP、CK-MB、cTnT、cTnI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 CK-MB、cTnT、cTnI浓度在CPB后即刻显著升高(P<0.01), E组于术后6小时达峰值,术后24小时降至正常水平,C组于术后12小时达峰值,术后48小时降至正常值,同一时点比较,E组明显低于C组(P<0.05 or 0.01).结论艾司洛尔用于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可显著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程度,使酶峰提前,促进术后心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邓云坤;韦方;张大国;向道康;杨世虞;阎兴治;刘秀伦;舒义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硬化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31例诊治分析

    过去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临床医生首先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发现许多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系由于急性胃粘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所致(以下简称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我院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7例,其中对64例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31例(48.4%),现就其诊断结果和治疗转归报告如下.

    作者:吴伟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变化研究

    目的为明确同型肌纤维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的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变化.方法成年猫17只,自身对照实验.肌肉移植分为两期:第一期去除支配移植肌的神经;第二期3周后行肌肉移植.肌肉标本取材是在手术时及移植术后6周、10周,以肌球蛋白ATP酶染色(pH9.4)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用图像分析仪Mias99与Biomas测量两型肌纤维在不同时期的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骨骼肌移植后6周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范围在1 248~3 699μm2之间、平均直径为16.48±33.71μm,10周时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为2 212~4 865μm2、平均直径为27.49~42.38μm.骨骼肌去神经后肌纤维均萎缩,肌肉移植后再生纤维10周比6周粗大.同一肌肉同一时期Ⅱ型肌纤维比Ⅰ型肌纤维粗大,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10周时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结论骨骼肌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大小与肌的功能适应密切相关,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因此,同型肌纤维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在肌功能适应方面是优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

    作者:马洪;褚先秋;胡月光;薛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起源变异诊断及变异血管狭窄时的介入治疗(附6例报告)

    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变异尤其是起源变异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造成困难或失误,亦增加了介入治疗冠心病时的难度.因此,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时,对这类变异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处理策略.本文报道6例冠状动脉造影起源变异,并且对其中2例变异血管狭窄作了支架植入术.

    作者:郑亚西;杨天和;吴强;刘晓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两种碘仿糊剂治疗乳磨牙尖周炎191例疗效观察

    根尖周炎是乳牙常见疾病,是造成儿童失牙的重要原因.由于乳牙特殊的解剖结构、治疗不当或治疗时间过长,因而极易造成感染扩散,影响儿童恒牙的正常发育和替换.目前研究较多的乳牙根充材料有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和碘仿抗生素糊剂,对二者的疗效比较尚未见报道,本文用碘仿替硝唑糊剂和碘仿氢氧化钙糊剂作为根充材料观察其疗效.

    作者:吴家媛;丁芳;张绍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冰蜜膏外敷在四肢皮肤缺损行全层皮片修复128例中的应用

    1997年3月至2002年5月,我们采用全层皮片修复四肢皮肤缺损118例,修复皮肤缺损伴骨外露10例,共计138个创面,所植皮片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饶军英;林贵平;龚前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或产后24小时内.病情加剧可发生子痫、抽搐、昏迷,严重威胁母婴生命.我科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06例重度妊高征病人实施的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麝香注射液治疗46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昏迷促醒方法较多,我科自2001年以来使用麝香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现对其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诚;卓志平;罗代益;王凡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80例

    结核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常见类型,临床症状严重,死亡率高,后遗症多,治疗较困难,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我院2001~2002年收治的80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贺仁忠;刘洪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抢救毒物及药物中毒25例分析

    血液灌流可有效治疗地戈辛、有机磷农药、灭鼠药等药物中毒[1],本文总结我院1996~2003年8月间收治的25例毒物及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以进一步探讨对毒物及药物中毒的疗效及对出凝血机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斗全;刘加林;黄霞;程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类原因迄今不明的、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主要累及中年或老年妇女[1,2].现就本院自1981年诊为PBC的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原;王海波;方兴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血清抗Hp IgG IgM和IL-8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冠心病;酒糟鼻的关系.方法以金标免疫斑点法(金标法)检测血清抗Hp抗体,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结果 Hp感染阳性慢性胃炎组86.3%,胃溃疡组8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90.7%,冠心病组85.9%,酒糟鼻组91.3%;Hp感染阴性组血清IL-8浓度为0.52±0.04ng/ml,慢性胃炎抗Hp IgG(+)组为0.74± 0.23ng/ml、IgG(+)IgM(+)组0.86±0.15ng/ml、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抗Hp IgG(+)组1.11±0.32ng/ml、 IgG(+)IgM(+)组1.22±0.28ng/ml、冠心病抗Hp IgG(+)组0.85±0.22ng/ml、IgG(+)IgM(+)组1.12+0.22n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同时与一些胃肠道外疾病密切相关,Hp感染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在基层医院可广泛开展金标法检测血清Hp抗体,明确Hp感染,若同时检测血清IL-8浓度,可协同诊断Hp感染并判断Hp根治情况.

    作者:戴自强;江映红;孙岚;杨敏贞;夏贤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26例临床治疗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essels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严重并发症之一,因脑缺血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SAH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1].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2000~2003年我科收治了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病人,现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健;刘窗溪;杨华;高方友;隋建美;孙业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病误诊15例分析

    肺曲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较易误诊误治,加之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的广泛应用[1],该病发病有增多趋势,收集本院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确诊的肺曲菌病15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查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方法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分钟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二组新生鼠不同时点(灌注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7天、14天)海马CA1区脑组织GFAP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在再灌注后24小时开始增高,3天后达高峰,并持续至再灌注后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强在再灌注后14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生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保护有关.

    作者:宋文秀;曹云涛;刘华庆;邓卫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50例金属烤瓷牙的临床比色疗效观察

    金瓷修复体与天然牙的色泽匹配是当今口腔领域内的主要问题之一.牙色的选择和再现也仍然是牙科修复学中的难题.金瓷修复体成败关键之一就是颜色的选配能否有效仿真,使修复体和天然牙达到一致的视觉效果.有学者对金瓷修复体的颜色影响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其中较主要的因素有金属底层冠材料、瓷层厚度、瓷材料的光学性质、烧烤条件、着色剂和制作工艺等,这些研究为金属冠的配色起到一定的制作引导作用.然而成功的制作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临床比色的基础上,笔者就金瓷冠的临床比色进行一些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星;马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