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临床分析

高原;王海波;方兴国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biliary cirrhosis,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疾病, 免疫机制, 临床特点, 老年妇女, 非化脓性, 小胆管, 破坏性, 可发展, 炎症, 特征, 患者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类原因迄今不明的、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主要累及中年或老年妇女[1,2].现就本院自1981年诊为PBC的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七叶莲液对小鼠局部炎症的作用

    七叶莲根茎含多种甾体化合物,能抑制链球菌、绿脓杆菌及病毒[1];八角枫须根含生物硷及酚类,能散瘀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2];本文观察以七叶莲根茎、八角枫须根为主药的复方七叶莲液的抗炎效果.

    作者:万照宇;郭小平;韩烨;万功华;夏炳南;李淑芳;孙光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蒜素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早幼白血病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作用HL-60细胞后,MTT法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情况,TRAP-PCR-ELISA法研究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大蒜素能明显地抑制HL-60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的大蒜素能下调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且同样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大蒜素可抑制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旭光;陈根殷;方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泌尿道感染致双下肢抽搐28例临床分析

    双下肢抽搐是指间歇发生的双下肢单侧或双侧强直性收缩[1],其发生机理极其复杂,据目前脑组织的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已知抽搐主要是由大脑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致,该异常放电主要是神经元膜电位的不稳定引起,可由代谢、营养、皮质病变等激发,并与遗传、免疫、精神因素及微量元素等有关,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泌感为其诱因之一,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分辨率CT在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由于CT对腔隙所具有的敏感性,使腔隙性脑梗塞(腔梗)由以往的病理诊断发展成为CT诊断,并使多样化临床类型的腔梗得到了证实,但常规CT对腔梗诊断存在许多不足,即腔梗灶较小,尤其发生在5mm以下的微小腔梗[1],常规CT扫描由于层厚以及容积效应的关系不易显示,或模糊不清,易造成漏诊,而且常与像素颗粒难以区别,利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作者:李晓文;聂旭东;陈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起源变异诊断及变异血管狭窄时的介入治疗(附6例报告)

    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冠状动脉变异尤其是起源变异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造成困难或失误,亦增加了介入治疗冠心病时的难度.因此,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时,对这类变异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处理策略.本文报道6例冠状动脉造影起源变异,并且对其中2例变异血管狭窄作了支架植入术.

    作者:郑亚西;杨天和;吴强;刘晓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贵州8个民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研究

    国外学者对人群不对称行为特征(如利手、扣手、利足、叠臂等)的研究报道较多[1~3],而国内有关人体左右侧不对称行为特征的文献极少,仅见有郑连斌等[4~5]、郑明霞[6]、韩在柱等[7]对内蒙古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利手、扣手、利足、利眼、叠臂、叠腿、起步等调查.贵州水族[8]、仡佬族[9]、苗族[10]、毛南族[11]、瑶族[12]等少数民族体质特征研究见有报道,目前尚无贵州少数民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为此,笔者于2001年8月对贵州8个民族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调查,为人类群体遗传学、民族学等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余跃生;曹显明;王克松;戎聚全;罗载刚;李钟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两种碘仿糊剂治疗乳磨牙尖周炎191例疗效观察

    根尖周炎是乳牙常见疾病,是造成儿童失牙的重要原因.由于乳牙特殊的解剖结构、治疗不当或治疗时间过长,因而极易造成感染扩散,影响儿童恒牙的正常发育和替换.目前研究较多的乳牙根充材料有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和碘仿抗生素糊剂,对二者的疗效比较尚未见报道,本文用碘仿替硝唑糊剂和碘仿氢氧化钙糊剂作为根充材料观察其疗效.

    作者:吴家媛;丁芳;张绍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与缺血性神经元的联系.方法通过阻断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右侧颈总动脉45分钟制备脑缺血模型,设置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二组新生鼠不同时点(灌注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3天、7天、14天)海马CA1区脑组织GFAP的动态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GFAP表达在再灌注后24小时开始增高,3天后达高峰,并持续至再灌注后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增强在再灌注后14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增生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保护有关.

    作者:宋文秀;曹云涛;刘华庆;邓卫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次性完成根管充填在前牙烤瓷修复中的应用(附72例报告)

    近年来,由于烤瓷修复的广泛普及应用,特别是对于前牙外伤、牙位不正的患者要求美观修复时,常常会遇到穿髓情况,需要先作根管治疗,以往在进行根管治疗时,须常规地进行根管扩挫,行3~5天的根管封药,有的甚至反复封药数次才能进行根管充填[1].这样既增加临床医师的工作量,也使病员反复多次复诊,延误了修复时间,而且也增加了病员的医疗费用.笔者4年多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一次性完成根管充填,达到满意效果[2].现将临床治疗的87颗患牙,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是心内科的常见急症,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2003年我院率先在省内开展直接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7例AMI患者,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强;杨天和;郑亚西;刘晓桥;范寿年;蒋清安;王华义;周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病误诊15例分析

    肺曲菌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较易误诊误治,加之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的广泛应用[1],该病发病有增多趋势,收集本院1997年12月至2003年12月确诊的肺曲菌病15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查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硬化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31例诊治分析

    过去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临床医生首先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发现许多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系由于急性胃粘膜病变和消化性溃疡所致(以下简称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我院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7例,其中对64例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31例(48.4%),现就其诊断结果和治疗转归报告如下.

    作者:吴伟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充填剂作乳牙根管充填180例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乳牙根尖周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复诊治疗次数多,常常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及恒牙健康生长发育.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牙合、颌、面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根管治疗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该病的方法,且根充材料在进行完善的根管充填,防止疾病复发,使乳牙牙根顺利完成生理性吸收、恒牙萌出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用不同糊剂作乳牙根充的临床疗效对照分析,旨在寻找更为方便于作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运用材料,现将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何良涛;李卫斌;熊梦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p27kip1、p1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p27kip1、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7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p27kip1、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1)p27kip1、P1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86%、49.12%,在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阳性率分别为92.0%、96.0%,其在肺癌和正常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2)p27kip1、p16阳性表达者生存期分别较p27kip1、p16阴性表达者延长(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25);(3)p27kip1与p16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p27kip1、p16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两者可作为综合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余红;冯端兴;贾美琳;文安智;闻心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34例临床观察

    本文收集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住院34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黔丽;王正英;杨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治疗小儿斜疝308例疗效观察

    1999~2002年,我院收治先天性斜疝患儿 308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杜君;吴璇昭;陈有望;彭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变化研究

    目的为明确同型肌纤维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的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变化.方法成年猫17只,自身对照实验.肌肉移植分为两期:第一期去除支配移植肌的神经;第二期3周后行肌肉移植.肌肉标本取材是在手术时及移植术后6周、10周,以肌球蛋白ATP酶染色(pH9.4)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用图像分析仪Mias99与Biomas测量两型肌纤维在不同时期的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骨骼肌移植后6周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范围在1 248~3 699μm2之间、平均直径为16.48±33.71μm,10周时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为2 212~4 865μm2、平均直径为27.49~42.38μm.骨骼肌去神经后肌纤维均萎缩,肌肉移植后再生纤维10周比6周粗大.同一肌肉同一时期Ⅱ型肌纤维比Ⅰ型肌纤维粗大,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10周时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结论骨骼肌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大小与肌的功能适应密切相关,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因此,同型肌纤维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在肌功能适应方面是优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

    作者:马洪;褚先秋;胡月光;薛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根面龋充填修复86例临床疗效观察

    根面龋指发生在釉牙骨质界下牙根部的龋坏,其现状类似于那些不可治愈的疾病.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全球人口中,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迅速增长,一般来说年龄在65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尤其易患牙周病,从而使根面暴露于口腔环境中,一旦根面暴露于口腔内,根面堆积的菌斑很难清除,从而引起龋病.且老年人的根面龋发展迅速,感觉迟钝,等到有自觉症状再就医时往往累及牙髓及根尖周.本文就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86例134颗根龋患牙,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李亚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方法的改进

    我院普外科自1989~1998年,对行胃大部切除术42例患者的胃空肠吻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将缩短输入空肠袢的一层吻合法应用于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国;钱宝龙;赵松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诊PTCA加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疗效观察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提高了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改善了患者远期预后,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近期急诊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初步总结如下.

    作者:林新;王俊华;刘朝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