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方法的改进

刘建国;钱宝龙;赵松寿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后, 胃空肠, 一层吻合法, 现报告如下, 吻合方法, 普外科, 空肠袢, 应用, 缩短, 输入, 患者
摘要:我院普外科自1989~1998年,对行胃大部切除术42例患者的胃空肠吻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将缩短输入空肠袢的一层吻合法应用于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杏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es,UAP)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时有效地治疗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否则可恶化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甚至发生心性猝死.银杏叶制剂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1].在心血管病方面的治疗研究主要用于稳定型心绞痛,但在UAP方面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国产第四代银杏叶提取物EGB针剂-杏丁注射液治疗UAP的疗效.

    作者:霍永佳;陈丽;孙蓉蓉;陈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金双歧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腹膜炎102例疗效观察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失代偿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生率超过15%,起病凶险.以往该病的病死率高达48%~95%[1]. 近年来,我们应用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口服,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何鲜平;宋世雄;赵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贵州8个民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研究

    国外学者对人群不对称行为特征(如利手、扣手、利足、叠臂等)的研究报道较多[1~3],而国内有关人体左右侧不对称行为特征的文献极少,仅见有郑连斌等[4~5]、郑明霞[6]、韩在柱等[7]对内蒙古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利手、扣手、利足、利眼、叠臂、叠腿、起步等调查.贵州水族[8]、仡佬族[9]、苗族[10]、毛南族[11]、瑶族[12]等少数民族体质特征研究见有报道,目前尚无贵州少数民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为此,笔者于2001年8月对贵州8个民族6种不对称行为特征进行调查,为人类群体遗传学、民族学等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余跃生;曹显明;王克松;戎聚全;罗载刚;李钟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34例临床观察

    本文收集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住院34例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黔丽;王正英;杨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冰蜜膏外敷在四肢皮肤缺损行全层皮片修复128例中的应用

    1997年3月至2002年5月,我们采用全层皮片修复四肢皮肤缺损118例,修复皮肤缺损伴骨外露10例,共计138个创面,所植皮片全部成活,外观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饶军英;林贵平;龚前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500例手术病人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外科领域中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术后感染的措施已相当广泛地应用,在细菌污染发生之前,使血液组织内药量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可使术后感染率大大降低,但如应用不当,不仅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且易产生细菌耐药性及二重感染.本文对500例手术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彭单云;董正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空肠吻合方法的改进

    我院普外科自1989~1998年,对行胃大部切除术42例患者的胃空肠吻合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将缩短输入空肠袢的一层吻合法应用于术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国;钱宝龙;赵松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肝棘球蚴病11例CT诊断分析

    肝棘球蚴病(包虫病),为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的寄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也称包虫囊肿和泡型肝包虫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发达的畜牧业地区.肝棘球蚴病的CT诊断已有文献报告,泡型肝包虫病发病率低,约为1%~2%[1].本文主要报告资料完整的包虫囊肿病11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何职应;刘吉刚;杜明良;陈溶;田江林;林彬;王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分辨率CT在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

    由于CT对腔隙所具有的敏感性,使腔隙性脑梗塞(腔梗)由以往的病理诊断发展成为CT诊断,并使多样化临床类型的腔梗得到了证实,但常规CT对腔梗诊断存在许多不足,即腔梗灶较小,尤其发生在5mm以下的微小腔梗[1],常规CT扫描由于层厚以及容积效应的关系不易显示,或模糊不清,易造成漏诊,而且常与像素颗粒难以区别,利用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作者:李晓文;聂旭东;陈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与心功能关系的探讨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频繁发作不仅可以演变成持续性心房颤动,影响心功能,而且导致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较大.近Dilaveris提出的P波离散度(P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长时间(Pmax)与短时间(Pmin)的差值[1].当Pd≥40ms时能反映心房内不同部位的非均质性电活动,是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新指标[2,3].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的患者常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能是即将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先兆,也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PAF患者Pd和心功能的变化,研究Pd与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李伟;吴立荣;王定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112例X线分析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本病分布广泛,感染方式和临床表现类型多样化,不仅使人患病,对家畜的危害也很大,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按流行病学可分为洪水型、雨水型及稻田型三类.临床上将其分为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肺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和流感伤寒型[1].

    作者:曾捍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变化研究

    目的为明确同型肌纤维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游离移植的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变化.方法成年猫17只,自身对照实验.肌肉移植分为两期:第一期去除支配移植肌的神经;第二期3周后行肌肉移植.肌肉标本取材是在手术时及移植术后6周、10周,以肌球蛋白ATP酶染色(pH9.4)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用图像分析仪Mias99与Biomas测量两型肌纤维在不同时期的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骨骼肌移植后6周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范围在1 248~3 699μm2之间、平均直径为16.48±33.71μm,10周时再生肌纤维平均横切面积为2 212~4 865μm2、平均直径为27.49~42.38μm.骨骼肌去神经后肌纤维均萎缩,肌肉移植后再生纤维10周比6周粗大.同一肌肉同一时期Ⅱ型肌纤维比Ⅰ型肌纤维粗大,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10周时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结论骨骼肌两型肌纤维横切面积的大小与肌的功能适应密切相关,同型肌纤维骨骼肌自体移植后再生肌纤维比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再生纤维粗大.因此,同型肌纤维游离骨骼肌自体移植在肌功能适应方面是优于不同型肌纤维骨骼肌移植的.

    作者:马洪;褚先秋;胡月光;薛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0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或产后24小时内.病情加剧可发生子痫、抽搐、昏迷,严重威胁母婴生命.我科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106例重度妊高征病人实施的治疗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方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抢救毒物及药物中毒25例分析

    血液灌流可有效治疗地戈辛、有机磷农药、灭鼠药等药物中毒[1],本文总结我院1996~2003年8月间收治的25例毒物及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以进一步探讨对毒物及药物中毒的疗效及对出凝血机制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斗全;刘加林;黄霞;程世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类原因迄今不明的、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进一步可发展至肝纤维化与肝硬化,主要累及中年或老年妇女[1,2].现就本院自1981年诊为PBC的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高原;王海波;方兴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50例金属烤瓷牙的临床比色疗效观察

    金瓷修复体与天然牙的色泽匹配是当今口腔领域内的主要问题之一.牙色的选择和再现也仍然是牙科修复学中的难题.金瓷修复体成败关键之一就是颜色的选配能否有效仿真,使修复体和天然牙达到一致的视觉效果.有学者对金瓷修复体的颜色影响作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其中较主要的因素有金属底层冠材料、瓷层厚度、瓷材料的光学性质、烧烤条件、着色剂和制作工艺等,这些研究为金属冠的配色起到一定的制作引导作用.然而成功的制作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临床比色的基础上,笔者就金瓷冠的临床比色进行一些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星;马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根面龋充填修复86例临床疗效观察

    根面龋指发生在釉牙骨质界下牙根部的龋坏,其现状类似于那些不可治愈的疾病.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全球人口中,老龄人口所占的比例迅速增长,一般来说年龄在65岁以上者称为老年人.老年人尤其易患牙周病,从而使根面暴露于口腔环境中,一旦根面暴露于口腔内,根面堆积的菌斑很难清除,从而引起龋病.且老年人的根面龋发展迅速,感觉迟钝,等到有自觉症状再就医时往往累及牙髓及根尖周.本文就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修复86例134颗根龋患牙,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对其远期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李亚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血清抗Hp IgG IgM和IL-8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冠心病;酒糟鼻的关系.方法以金标免疫斑点法(金标法)检测血清抗Hp抗体,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结果 Hp感染阳性慢性胃炎组86.3%,胃溃疡组87.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90.7%,冠心病组85.9%,酒糟鼻组91.3%;Hp感染阴性组血清IL-8浓度为0.52±0.04ng/ml,慢性胃炎抗Hp IgG(+)组为0.74± 0.23ng/ml、IgG(+)IgM(+)组0.86±0.15ng/ml、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抗Hp IgG(+)组1.11±0.32ng/ml、 IgG(+)IgM(+)组1.22±0.28ng/ml、冠心病抗Hp IgG(+)组0.85±0.22ng/ml、IgG(+)IgM(+)组1.12+0.22n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同时与一些胃肠道外疾病密切相关,Hp感染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在基层医院可广泛开展金标法检测血清Hp抗体,明确Hp感染,若同时检测血清IL-8浓度,可协同诊断Hp感染并判断Hp根治情况.

    作者:戴自强;江映红;孙岚;杨敏贞;夏贤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液滤过治疗4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后血清学指标的动态变化

    多数急性胰腺炎可经内科药物治愈,但约15%~20%的病人恶化并出现多器官衰竭或局部并发症,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1]. SAP临床表现凶险,病死率高.目前采用手术等治疗并不能阻止胰腺的自身消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也不能防止术后残余胰腺的继续坏死和继发感染.内科治疗上应用阿托品、H2受体阻断剂、胰高血糖素、降钙素和奥曲肽等虽然能抑制胰腺的分泌,但它们并不能降低SAP病人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用血液滤过的方式不仅可直接滤出血清中淀粉酶、尿素氮,还可通过滤出大量炎症介质以降低SAP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提高SAP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反复短时静-静脉血滤(repeat short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RSVVH)疗法,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查艳;周力;刘琦;张祖隆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支气管哮喘为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据调查其发病率为0.11%~32.00%,我国的发病率为0.11%~2.03%.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已引起全世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尽管目前认为其是一种气道非特异性变应性炎症性疾病,但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未明了.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在基因水平上对其进行研究,发现数个基因与之相关,如染色体5q上编码的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 -adrenergic receptor,β2-AR)基因、IL-4受体基因、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基因等.因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支气管哮喘中的重要治疗作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冯端兴;叶贤伟;闻心培;张湘燕;刘维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