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周力;罗泰星;袁玉林
目的观察中成药陈香露白露胶囊对大鼠急性实验性胃炎的作用.方法分别用0.3g/kg(低剂量)、0.6g/kg(中剂量)和1.2g/kg(高剂量)陈香露白露胶囊灌胃给药,观察并比较其对乙醇致大鼠胃粘膜损伤、水杨酸钠诱发大鼠急性胃炎和醋酸致小鼠发生扭体反应的影响.结果陈香露白露胶囊0.6g/kg和1.2g/kg均能明显降低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和水杨酸钠诱发的急性胃炎的溃疡指数,0.3g/kg、0.6g/kg和1.2/kg均可明显降低醋酸所致小鼠发生的扭体反应次数.结论陈香露白露胶囊对大鼠的乙醇致胃粘膜损伤和水杨酸钠诱发的急性胃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抑制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
作者:文国容;余丽梅;邓江;聂晶;金凤;石京山;孙安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经静脉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U)自1986年首次用于临床以来,全球已有20余万、国内有300余人接受了该治疗.大量的临床及研究资料证实,ICD能迅速有效地转复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减少心脏猝死.近期,我们在省内率先给一例药物治疗无效、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VF)患者成功地植入ICD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峰;陈启晹;韩曙光;俞杉;陈欣;夏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谷光甘肽广泛存在于机体组织,肝脏病变时其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肝损伤的进一步加重.临床观察,给予外源性谷光甘肽有助于减轻肝脏病变.我们于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在综合治疗基础,应用阿托莫兰联合治疗各种肝炎和肝硬化62例,并与保肝基本治疗53例作对照,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琴;周力;扬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变化及其应用丁咯地尔的干预作用.方法 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9,每日静脉滴注丁咯地尔200mg,连续14天)和对照组(n=28,除不用丁咯地尔外,其它治疗同实验组).动态监测治疗前后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S-100β蛋白在治疗后第3天、7天和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而NSE水平在治疗后第7天、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增高;丁咯地尔可降低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鸿;桂芗湘;李玫;向道康;瞿浩;陈杨;陈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子宫体恶性肿瘤的90%以上,且大多都是腺癌[1],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对子宫内膜癌的化疗模式大多采用联合方案或凭临床医师的主观判断进行用药.本文旨在对子宫内膜癌首次化疗前进行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检测,对防止多种耐药性的诱导提供一定的临床病理依据.
作者:李惠;仝铁;丁洋;徐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稳定L型变异的分子基础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在肺炎链球菌稳定L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肺炎链球菌核酸外切酶基因(exoA)特异性的引物,以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非高渗透压培养基传代培养的肺炎链球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的染色体DNA.结果肺炎链球菌稳定L型的染色体DNA经PCR扩增后电泳可见形成与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分子量为530bp的DNA带.结论肺炎链球菌稳定L型仍保留了与其亲代细菌型一致的exoA基因,因此可用于对肺炎链球菌稳定L型进行菌种的鉴定.
作者:陈建丽;王和;陈峥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病程急,出血量大,需紧急手术救治,才能挽救生命和肢体.1988年来,我院共收治22例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7例破裂出血,1例因拒绝救治死亡,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余5例经手术治愈.
作者:李自力;李讯;李作勇;朱文;郭晓波;赵桂香;王毅;彭德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期,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急诊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服务都是十分有益的.作者参阅近年来有关文献,从护理角度对急诊护理纠纷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作者:陈竹;李兰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预处理时COX2mRNA、COX2蛋白的表达及作用.方法以RT-PCR法观察缺血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COX2mRNA的表达,以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缺血预处理后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心肌细胞中COX2表达量.分3组(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和NS398组),以LDH释放和台盼篮排斥试验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缺血预处理后心肌细胞COX2mR-NA表达量在1 小时始上升(P<0.01),3 小时达高峰,随后开始降低,至24小时到缺血预处理前水平;缺血预处理后24小时,COX2蛋白表达增高,48小时达高峰,72小时后降低;缺血预处理组的LDH释放较对照组少、细胞存活率高;NS398组LDH释放、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当.结论缺血预处理后COX2 mRNA和COX2增高,COX2介导了晚期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韩君勇;陈运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是爱婴医院,始终积极推行母乳喂养.为了解婴儿不同的喂养方式,特别是母乳喂养对婴儿疾病的发生、生长发育的影响,我们对1998~2001年在我院保健管理的1~12月龄婴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作者:朱刚;赵久霞;陈思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在牙周炎的治疗中,牙周袋内直接应用抗生素,因其用量少、作用强、全身毒副作用小和不易产生耐药性而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特别是近来各种形式的缓释系统,使得药物在牙周袋存留时间长,从而增加了药物作用时间,提高了疗效.本文采用中药大黄与甲硝唑联合并采取局部缓释给药方式治疗45例牙周炎患者,用同一口腔病情相同牙齿的自身对照设计,共观察70对牙齿,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谢红;岳朝辉;张光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运动试验是临床上早期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有心率变异(HRV)降低,但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运动前后的HRV变化特点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许祥林;杨春丽;杨兴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对于桩冠修复失败物报道不少,作者自1996年来,收治因四环素牙、氟斑牙和轻度牙畸形未作根管充填而直接桩冠修复0.5~1年失败后来诊治的患者,采用拆除桩冠,重新完善的根管治疗、烤瓷桩冠修复.随访观察25例125个牙,临床效果较满意.
作者:杨文龙;宋黔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1990年8月至2001年8月共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1*!200人次,其中开放手术后再次入院者20例,占同期病例的1.7%,经过恰当治疗得以痊愈.现分析再住院原因及处理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杨秀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人数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增加.我国目前2型DM患者已逾3 000万,10年以后将逾5 000万,WHO 1997年报道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1],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
作者:王小英;杨孟雪;唐诗伟;赵廷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由于MRI较普通X射线及CT更能清晰地显示脊髓、椎间盘和椎管内的形态结构,我们从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集经临床仔细观察的100例病史资料较完整的颈椎病病例和MRI影像资料,着重对常见的神经根、硬膜囊脊髓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MRI影像进行对照分析,并与20例正常人作了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炯;晁建;钟平;谢惠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残胃癌是指胃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1].我院1980~2000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残胃癌9例,占同期收治胃癌总数的2.06%(9/486),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鹤亭;冷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外伤性错(牙合)畸形是颌骨骨折错位愈合后引起的一种牙齿咬(牙合)错乱.由于骨折已经畸形愈合,要想复位,恢复正常牙齿咬(牙合),按常规骨折切开复位方式十分困难,只有依靠正颌外科技术恢复牙齿正常咬(牙合)关系.我们应用正颌外科技术,通过术前模型外科设计,采取LeFortⅠ型截骨,治愈2例因陈旧性颌骨骨折畸形愈合造成的偏(牙合)及前牙开(牙合)畸形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黄光磊;赵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方法中,超声作为一形态学检查方法有极重要的地位.胎儿体表畸形中,面部器官畸形尤其是口唇畸形是超声筛查的重点.二维超声通过二维切面显示,三维超声通过三维立体图直观显示胎儿面部器官.
作者:肖子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MPT64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在抗结核杆茼感染中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从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MPT64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定向插入pcDNA3.1(+)中.结果成功扩增出MPT64编码基因,经HindⅢ和BamHI酶切和PCR鉴定,MPT64基因正确插入pcDNA3.1(+)中,DNA序列测定无突变产生.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茼MPT64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MPT64在抗结核杆菌感染中的预防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建武;骆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