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

李自力;李讯;李作勇;朱文;郭晓波;赵桂香;王毅;彭德飞

关键词:四肢主干血管,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破裂出血, 早期诊断, 手术治愈, 手术救治, 放弃治疗, 出血量, 肢体, 死亡, 生命, 患者
摘要: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病程急,出血量大,需紧急手术救治,才能挽救生命和肢体.1988年来,我院共收治22例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7例破裂出血,1例因拒绝救治死亡,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余5例经手术治愈.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联性研究

    近年研究已证实[1],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基因在细胞内侧第一个氨基酸环处,由于胞嘧啶取代胸腺嘧啶引起64号位密码子色氨酸被精氨酸置换,引起该基因变异,形成Trp64Arg等位基因.Sakane等[2]在日本人群中的研究表明,β3-A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关联,那么该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如何?本文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徐淑静;徐毅;陈治;李沙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汉丹肝乐对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汉丹肝乐(HDGL)抗胆汁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诱导大鼠胆汁性肝纤维化,自造模之日起ig给予汉丹肝乐0.3~0.8g/kg,连续四周,检测肝损害的生化指标,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汉丹肝乐明显减轻肝细胞病理改变,使AKP和ALT降低;肝胶原蛋白和丙二醛含量下降,尿羟脯氨酸排出量增加;血清黄疸指数、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降低.结论汉丹肝乐具有减轻胆汁淤积,保护肝细胞,抗胆汁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谢娟;黄能慧;李诚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孕母血清标记物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AFP hCG作为孕母血清标记物在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应用,筛选出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从而防止唐氏患儿出生,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4~20周孕妇血清中AFP hCG浓度,并结合孕妇年龄及孕周计算出综合的危险系数,以筛选出高危人群进一步做羊水的确诊性诊断.结果共筛查14~20周孕妇1 149例,筛选出唐氏高危人群58例,经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发现唐氏综合征1例,其它染色体异常11例.结论应用母血AFP hCG结合孕妇年龄及孕周可以对孕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病的筛查,危险系数>1/500即为高危孕妇,需进一步确诊.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设备要求成本低,适宜城镇广泛应用.

    作者:吴忠琴;郭敬芝;梁雪雯;孙袁;扬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诊断及处理体会

    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病程急,出血量大,需紧急手术救治,才能挽救生命和肢体.1988年来,我院共收治22例四肢主干血管外伤性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7例破裂出血,1例因拒绝救治死亡,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余5例经手术治愈.

    作者:李自力;李讯;李作勇;朱文;郭晓波;赵桂香;王毅;彭德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结核分枝杆菌MPT64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MPT64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其在抗结核杆茼感染中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从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MPT64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定向插入pcDNA3.1(+)中.结果成功扩增出MPT64编码基因,经HindⅢ和BamHI酶切和PCR鉴定,MPT64基因正确插入pcDNA3.1(+)中,DNA序列测定无突变产生.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茼MPT64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MPT64在抗结核杆菌感染中的预防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赵建武;骆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的非典型脑干脑炎二例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 是一种人类常见病毒,正常人大约90%呈血清学HSVl阳性,表明曾感染过病毒,这与尸检时85%~90%人的三叉神经节存在潜伏的HSVl基因组相一致[1].HSV引起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是人类常见的散发性脑炎,其实际发病率尚不清楚,估计在1/10万/年[1] .

    作者:徐平;谢鹏;邹德智;左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自制支架光敏修复前牙缺损156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外伤、龋齿等原因引起前牙缺损者越来越多,笔者从1991年以来诊治156例中203颗前牙大部缺损,应用自制支架光敏修复缺损,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臧爱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癌中P-gp、GST-π、TOPOⅡ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占子宫体恶性肿瘤的90%以上,且大多都是腺癌[1],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目前临床对子宫内膜癌的化疗模式大多采用联合方案或凭临床医师的主观判断进行用药.本文旨在对子宫内膜癌首次化疗前进行肿瘤细胞的耐药性检测,对防止多种耐药性的诱导提供一定的临床病理依据.

    作者:李惠;仝铁;丁洋;徐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要点,随访123眼白内障在手术后的视力变化、并发症及转归.方法在表面麻醉和/或筋膜下麻醉下施行Momose-AKura巩膜隧道小切口无缝线手法娩核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123眼全部植入PMMA人工晶体,术后一天视力≥0.8者41眼(33.33%),0.4~0.6者64眼(52.03%),视力≤0.3者18眼(14.63%),术后2周视力≥0.8者84眼(68.29%),0.4~0.6者33眼(26.83%),≤0.3者6眼(4.87%).无一例发生角膜内皮失代偿.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创伤小、复明快,易于掌握,具备超声乳化手术的优点,是治疗白内障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李海祥;苏毅;朱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76例分析

    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及时止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我院消化科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内镜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大出血进行治疗,现将其临床疗效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许晴晴;吴伟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组织和器官缺损(附4例报告)

    目的应用前臂游离皮瓣对4例口腔组织和器官缺损进行修复与重建的效果观察,体验该组织瓣在口腔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优势地位.方法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对口底及腭部缺损进行重建,对舌体缺损进行功能再造.结果 4例患者的游离皮瓣均成活,经半年以上的随访,修复区域的外形和功能良好.结论前臂游离皮瓣是口腔组织和器官缺损修复的佳组织瓣.

    作者:罗洪;赵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急诊护理纠纷原因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期,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急诊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服务都是十分有益的.作者参阅近年来有关文献,从护理角度对急诊护理纠纷原因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作者:陈竹;李兰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7例

    我院于1994年8月至2002年10月为7例漏斗胸病人施行了带腹直肌蒂胸骨翻转术(sternal turnover with rectus muscles pedicle,STO-RMP),并进行了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永松;瞿中承;何正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误诊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2例报告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结核性胸膜炎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易误诊.本文报告2例老年结核性胸膜炎误诊为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作者:陈剑玲;商黔惠;舒振林;何国平;孙全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摘除术后再入院原因分析及处理(附20例报告)

    我院自1990年8月至2001年8月共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1*!200人次,其中开放手术后再次入院者20例,占同期病例的1.7%,经过恰当治疗得以痊愈.现分析再住院原因及处理经验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刘军;杨秀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残胃癌9例诊治体会

    残胃癌是指胃良性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根治术后10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1].我院1980~2000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残胃癌9例,占同期收治胃癌总数的2.06%(9/486),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鹤亭;冷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颈椎病临床表现与MRI影像的对比观察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由于MRI较普通X射线及CT更能清晰地显示脊髓、椎间盘和椎管内的形态结构,我们从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收集经临床仔细观察的100例病史资料较完整的颈椎病病例和MRI影像资料,着重对常见的神经根、硬膜囊脊髓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与MRI影像进行对照分析,并与20例正常人作了对照,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炯;晁建;钟平;谢惠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胎儿脐带绕颈125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及临床监测,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25例脐带绕颈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分娩记录完整的无脐带绕颈者1 022例进行对比.

    作者:任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S-100β蛋白和NSE变化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变化及其应用丁咯地尔的干预作用.方法 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9,每日静脉滴注丁咯地尔200mg,连续14天)和对照组(n=28,除不用丁咯地尔外,其它治疗同实验组).动态监测治疗前后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S-100β蛋白在治疗后第3天、7天和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而NSE水平在治疗后第7天、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也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增高;丁咯地尔可降低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蔡鸿;桂芗湘;李玫;向道康;瞿浩;陈杨;陈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派丽奥辅助治疗牙周炎10例疗效观察

    牙周炎是口腔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其对口腔及全身健康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机械刮治和根面平整,但深牙周袋内机械刮治很难达到目的,抗菌药物的应用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局部缓释剂已广泛用于临床.已有研究证明,甲硝唑棒局部运用治疗牙周炎取得良好疗效[1].本研究局部应用派丽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MINO)治疗牙周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珍;朱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