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58例急性期的液体治疗

卢祥俊

关键词:脑卒中, 急性期, 四大特点, 临床急症, 病情稳定, 致残率, 死亡率, 老年人, 复发率, 发病率
摘要:脑卒中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四大特点即发病率高,患病后死亡率高,病情稳定后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312例昼夜节律变化的特点

    为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昼夜节律的变化特点,我们对住院的老年EH病人,按年龄分为老年期、老年前期共312例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观察,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高秀蓉;焦桂萍;王素萍;张敬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贵州省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莱姆病是1977年在美国发现的一种林区传染病,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87年报告在我国东北牡丹江林区有该病的存在和流行[1],之后陆续报告国内19个省区市有本病存在[2],我们在1990年曾报告贵州黎平县林区有该病存在[3],为进一步了解该病在我省的流行情况,1990~1992年对省内县、市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翁超然;张哲夫;王昭孝;何平;唐光鹏;田方贵;杨德生;卢大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临床疗效评价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许多患者经临床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为中晚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刁晓源;庞遵中;顾福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脑卒中58例急性期的液体治疗

    脑卒中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四大特点即发病率高,患病后死亡率高,病情稳定后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

    作者:卢祥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危重新生儿存活后心理卫生及行为与气质研究

    目的探讨救治存活后的危重新生儿的心理及行为和气质类型,从而了解小儿的健康状况.方法对30例危重新生儿(观察组)救治存活后进行早期干预,并与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进行随访,2岁时进行心理卫生、行为和气质的调查.结果观察组小儿的体格发育、智力及精神运动发育、心理卫生问题与正常新生儿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积极抢救存活并早期干预的危重新生儿在躯体、心理、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均接近正常新生儿,生命质量得以明显提高.

    作者:陈建丽;王鸿娟;刘玲;文秋生;王多德;徐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低位硬膜外麻醉对手和足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

    脉搏氧饱和度已成为临床麻醉中一项常规的监测手段,不仅方便、无创,而且可连续、动态监测麻醉手术期间血氧饱和度状况,呼吸及循环等因素变化时会对其造成影响,但对低位硬膜外麻醉期间手、足脉搏氧饱和度变化报道不多,为保证术中病人安全,本文观察腰段硬膜外麻醉期间,交感神经阻滞区域(足)与交感神经非阻滞区域(手)对脉搏氧饱和度的影响.

    作者:王林;程红斐;邓尼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安氟醚麻醉下牵拉胆囊对心肌ATP酶、ET、NOS的影响

    目的研究安氟醚麻醉下牵拉胆囊对心肌ATP酶、ET、NOS的影响.方法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对照组,B组吸入安氟醚达0.65MAC,C组吸入安氟醚达1.3MAC.暴露胆囊,坠以100g重物牵引10分钟.迅速开胸,取心肌组织测定ATP酶、内皮素(ET)、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结果三组心肌细胞的Na+-K-ATPase、Mg2+-ATPase差异无显著性,C组的Ca2+-ATPase明显低于A组(P<0.05),B组、C组的ET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安氟醚麻醉下牵拉胆囊可抑制了心肌细胞Ca2+-ATPase和ET的释放.

    作者:方开云;安裕文;王洋;高鸿;邓妮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564例报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逐步取代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随着LC手术经验的不断总结,适应证也进一步扩大,一些相对禁忌症已被突破.

    作者:杨峰;莫立显;石大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1999~2002年间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61例,其诊断标准:(1)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2)低蛋白血症<3.0g/L.按入院序号随机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治疗组.

    作者:刘春梅;刘永;徐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LDL-C/HDL-C比值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梗塞发病关系的探讨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脑梗塞发病的关系,并探讨其预测脑梗塞发生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对非脑梗塞组患者328例(高血压198例、糖尿病82例、高血压伴糖尿病48例)和脑梗塞组患者260例进行颈动脉检测,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LDL-C/HDL-C比值水平.结果脑梗塞组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梗塞组(P<0.01);LDL-C/HDL-C比值水平及异常率也明显高于非脑梗塞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LDL-C和HDL-C相比,该比值显示了更有意义的与脑梗塞的相关关系(β=0.357,P=0.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TG、Tch、LDL-C和HDL-C相比,该比值显示了更有意义的回归关系,其标准方程式为:γ(脑梗塞)=0.339(糖尿病史)+0.278(LDL-C)+0.187(高血压史)(P<0.05,复相关系数为0.534).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判定颈动脉重度狭窄和检测LDL-C/HDL-C比值水平及异常率对预测脑梗塞的发生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作者:田维舟;姚声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张力气胸和大面积胸壁缺损2例救治分析

    高张力气胸和大面积胸壁缺损的患者绝大部分当场死亡,能送到医院救治的不多.1990~2002年,我院成功救治上述患者各1例.高张力气胸和大面积胸壁缺损是由于暴力破坏胸腔结构,导致患侧胸腔负压状态消失,肺压缩.

    作者:赵国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剂量硫酸镁对降低透析过程中高血压和缓解神经精神症状的疗效观察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开展,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持续性血压升高、淡漠呆视、敏感易激、胡言乱语、手足抽搐、肌肉震颤、对声和光刺激反应敏感,严重时可有谵妄、幻觉、惊芡以至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

    作者:林建明;贺程;陈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青年人肺癌39例临床分析

    肺癌是常见的癌症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但通过近年临床观察,发现青年人肺癌有增多趋势,且误诊率高,本文对我院1992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39例39岁以下的青年人肺癌,分析如下.

    作者:张湘燕;梅宏;冯端兴;陈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与成人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比较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pedo acute diffuse brainswelling PADBS)是指外伤后数小时(一般4~14小时)脑组织广泛肿大或膨胀,是脑外伤后的一个病理过程.临床较为常见,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甘正凯;王贵富;文远超;蒋其俊;冉启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糖尿病并发感染68例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和体质的消耗,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易并发各种感染,感染作为一种应激反应引起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

    作者:邓晓风;钮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贵阳市小河区2 667名小学生龋病调查与分析

    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中,龋病位居前列[1].龋病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作者:马丽霞;马莉;龙淑玉;李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是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的技术操作,每天的抽血、静脉给药都涉及静脉穿刺,其技术如何,直接关系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服务态度的问题.通过实践,现将临床上不同类型的静脉穿刺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玮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残胃271例的内镜表现及病理分析

    术后残胃作为一种特殊的癌前状态,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回顾分析1991年12月至2002年3月间271例残胃内镜下的观察,比较其组织病理变化,并探讨残胃癌肿的发生特点.

    作者:吴会超;赵逵;文学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HIF-1a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组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HIF-1a)与肿瘤组织中微血管计数(MVC)、肿瘤分级、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膀胱肿瘤组织中HIF-1a表达,并用计数定量血管形成,回顾性分析HIF-1a表达和MVC、肿瘤分级、复发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粘膜19例,膀胱肿瘤Ⅰ级21例、Ⅱ级27例、Ⅲ级22例.HIF-1a表达19例正常膀胱粘膜均为阴性,在Ⅰ、Ⅱ、Ⅲ级膀胱肿瘤中HIF-1a阳性率分别为29%、41%和64%,Ⅰ、Ⅲ级阳性率差别显著(P<0.05).19例正常膀胱粘膜MVC为0,在Ⅰ、Ⅱ、Ⅲ级膀胱肿瘤中MVC分别为39.71±11.62、44.70±11.52和52.36±16.83.其中Ⅰ、Ⅲ级相差显著(P<0.05).根据肿瘤属于初发或复发分组,初发组51例,复发组19例,HIF-1a阳性率分别为35%和74%,相差显著(P<0.05).MVC初发组和复发组分别为42.68±13.73和53.47±12.50,相差显著(P<0.05).结论 HIF-1a阳性率和膀胱肿瘤MVC、肿瘤分级以及肿瘤复发率呈正相关关系,提示HIF-1a表达与膀胱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标志.

    作者:马雁彬;靳风烁;姚建忠;杨永胜;江军;刘大为;肖华亮;向德兵;张国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青少年乳腺恶性肿瘤23例报告

    青少年乳腺恶性肿瘤近10年来有增加趋势,是何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足以引起对该病的警惕.我院从1990~2000年共收治2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主鹤亭;贾继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