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军
随着危重医学的发展,胃肠道功能在危重医学中的地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常发生在多种危重病的基础上,其不仅是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一个始发部位,也是促进全身MODS的动力部位,因此在MODS中占有突出的重要位置[1].现对我院收治的54例伴有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新生儿进行分析.
作者:陈建丽;王多德;徐艳霞;许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常用的彻底又重要的治疗方法,而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的关键步骤.在感染根管的根管预备过程中,往往需要先行拔除大部分感染和坏死的牙髓、封填消毒药后,再行彻底拔髓和根管扩锉及消毒,以避免治疗过程中根尖周急症发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次数和负担,降低了医师工作效率.若一次完成拔髓、预备和消毒根管,易暴发根尖疼痛甚至蜂窝组织炎,令病人痛苦、医师棘手.除消毒药物的刺激和免疫反应外,根管预备时根管内感染物质是否及时有效地排出是主要原因.本研究比较不同冲洗液在感染根管治疗中预防根尖周急症发作的情况.
作者:张勇;杨德琴;梁文红;刘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老年哮喘是常见病、多发病、难治之疾.该病反复发作,加上中老年体质不同,五脏功能衰退,其病因、病机及病理特点不同.
作者:孙淑芳;刘文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245例,按是否合并末梢神经病变分为两组,观察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胆固醇及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组FBG、2hPBG、HbA1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或P<0.01 ),病程明显延长(P<0.01 ).其合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冠心病的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 ).结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与其他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
作者:高琳;王小英;杨孟雪;唐诗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和心源性猝死,故有效地控制UAP发作非常重要.我们用前列腺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商品名凯时)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P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晏红;周晓辉;潘政;韦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以往大多采用激素、硬化剂或手术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尤其面部、舌部、会阴及生殖器、关节部的血管瘤更是如此.自1995年以来,我们使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这些部位血管瘤,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远梅;胡月光;张国波;杨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急性药物性肝病尽管只占临床很小部分,但却占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1],仅次于皮肤损害和药物热,且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5%,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15%~30%[1],故不容临床医生忽视.本文对我院从1998年6月至2003年元月期间住院收治的资料齐全的急性药物性肝病47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黄国美;程邦懿;张仕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本文对2000年元月至2003年元月在我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行血透与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的65岁以上15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透析中的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对动-静脉直接穿刺在血透及HDF治疗老年慢性肾衰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
作者:刘加林;黄霞;贺显富;曾荣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俞××,男,71岁,住院号:03031041,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左下肢疼痛而自行服用英太青50mg,约半小时后开始出现全身皮肤搔痒,继之皮肤潮红、皮疹,伴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全身无力、震颤.自行服息斯敏10mg后仍无明显好转,1+小时后急诊于我院120急救中心.体查:P 90次/min,Bp 70/40mmHg,急性病容,全身皮肤潮红、弥漫分布米粒至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压之褪色,双肺(-),心率90次/min,律齐,余(-).心电图示:ST段ⅡⅢavF V2~V6呈水平或射线样抬高0.075~0.15mV,T波ⅡⅢavF V2~V6高耸.心肌酶学检查:CK 96.82U/L,CK-MB 9.85U/L,LDH 129.03U/L,AST 42.70U/L.血常规检查:WBC 11.4×109/L,L 81.6%,M 2.6%,S 15.8%.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予以地塞米松10mg静推,非那根25mg肌注,林格氏液500ml静滴后逐渐好转.次日复查心电图等均转为正常.
作者:官昌伦;付斯瑜;李世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危重新生儿存在着广泛的代谢紊乱,由于高、低血糖均对机体造成危害,所以被临床医生广泛重视.本文观察108例危重新生儿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发生率及其与疾病危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丽;李懿;王薇;石碧珍;陈姝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自2000年3月至2003年4月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普路善美(PROXIMATE)圆形吻合器进行了食管中上段癌切除及胸顶、超胸顶上消化道重建术共2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梅宏;陈志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为客观评价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我们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33例,并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莫文;龙守英;朱一凡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RI对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结果根据NIH的诊断标准,符合NF-1型的4例,表现为椎管内多发神经纤维瘤合并皮肤损害(多发咖啡样色素斑、皮下多发结节、腹股沟区雀斑);符合NF-2型的3例,2例表现为双侧听神经肿瘤合并多发脑膜瘤,1例表现为单侧听神经瘤合并多发脊神经鞘瘤.结论 MRI对神经纤维瘤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检出及分型有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作者:李德炯;谢惠琴;钟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前,我们在检测产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时,除血清学测验外主要是测定其肠毒素来证实.测定方法甚多,我国目前在测定LT(不耐热肠毒素)时多采用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测定ST(耐热肠毒素)时多采用乳鼠灌胃试验.
作者:周凤兰;崔代华;杨绍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之优点,但肝外胆管损伤这一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国外报道肝外胆管损伤率为0.65%~0.7%[1],国内报道肝外胆管损伤率为0.32%[2].我院从1998~1999年行LC386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3例,发生率为0.77%.
作者:主鹤亭;刘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免疫治疗蕈样霉菌病肿瘤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1967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39例蕈样肉芽肿肿瘤期患者,放疗和化疗,IFN-a组(RT+CT+IFN-a)23例,化疗和IFN-a组16例.放疗采用全身电子束照射(TSEI),总剂量40Gy.化疗采用COPP方案4~6周期.IFN-a连用4周.结果 TSEI+COPP+IFN-a组中局部症状缓解率较COPP+IFN-a组高,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5.2%,31.3%(P<0.05).两组2年生存率为69.6%,37.5%(P<0.05);5年为34.8%,18.8%(P>0.05).结论 TSEI联合治疗能提高局部有效率,患者2年生存率.
作者:王颖;贺琴;孙世良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患者男性,50岁,因右下腹包块5年,进行性增大,伴腹痛腹胀10天,来我院诊治.查体:生命征平稳,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全腹稍隆起,无压痛肌卫,无胃肠蠕动波,肝、胆、脾未扪及肿大.右下腹局限隆起,扪及一包块约20cm×15cm,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不活动.右侧阴囊内未扪及睾丸,左侧睾丸正常大小.
作者:杨华;李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对比研究球周麻醉、筋膜下麻醉和表面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探索理想的白内障手术麻醉方法.方法用同一种麻醉剂对1 216眼45~94岁老年白内障手术时按时间顺序分别施行球周(440眼)、筋膜下(408眼)及表面麻醉(368眼).探讨三种麻醉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和镇痛效果的差异.结果三种不同麻醉方法下行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镇同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导致睑裂变小,球结膜水肿等并发症方面球周麻醉、筋膜下麻醉与表面麻醉却有着显著差异,球周麻醉所致的眼压升高和眼睑淤血比筋膜下麻醉与表面麻醉高得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海祥;李小凤;陈风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们将1980~2001年我科真菌室资料进行了详细整理,就近22年来真菌室经检查确诊为真菌病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8 536株致病性真菌的分布、致病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何勤;刘素琴;程波;陆洪光;魏羽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预后,其与血压、癫痫发作、患者情绪、消化道出血、体温、意识障碍、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体征密切相关.预防再出血是脑出血治疗措施的重要方面,本文对发生继续出血的320例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期较好指导临床.
作者:田锦勇;桂芗湘;王菊;金睿;饶珊珊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