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省部分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

吴安仁;张迪然;吴刚;贾良春;周曹;王列全;罗环跃;黄信初;戎笛生;曹玉敏

关键词:贵州省, 地区, 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调查, 患病率, 发展趋势, 凯里市, 贵阳市, 都匀市, 规律
摘要:为了解我省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的发展趋势及规律,我们于2001年7月1日在贵州省的贵阳市、凯里市、都匀市进行了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的调查,并与我省1986年部分地区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及全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进行了比较.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与成年麻疹36例的临床特点及成因分析

    近年来,麻疹的发病年龄有明显的上移趋势,成人麻疹在我市显著增加.现将我院收治的36例青年与成年麻疹报告如下.

    作者:苏毅;陈应华;吴亚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神经纤维瘤病的MRI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MRI对神经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结果根据NIH的诊断标准,符合NF-1型的4例,表现为椎管内多发神经纤维瘤合并皮肤损害(多发咖啡样色素斑、皮下多发结节、腹股沟区雀斑);符合NF-2型的3例,2例表现为双侧听神经肿瘤合并多发脑膜瘤,1例表现为单侧听神经瘤合并多发脊神经鞘瘤.结论 MRI对神经纤维瘤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检出及分型有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作者:李德炯;谢惠琴;钟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Lipo PGE1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探讨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和心源性猝死,故有效地控制UAP发作非常重要.我们用前列腺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商品名凯时)和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P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晏红;周晓辉;潘政;韦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少尿期低钠血症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程各期常合并水电解质紊乱,其中发热期和少尿期合并低钠血症较为常见[1].为进一步探讨HFRS不同病程阶段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HFRS治疗水平,本文对70例HFRS发热期与少尿期血钠、红细胞压积(HCT)和肾功能(Scr)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班遵浦;陈双华;曹建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膝关节镜下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清理术的配合及护理

    关节镜外科作为现代微创外科的组成部分,以其先进的手术设备和良好的手术效果,受到患者的好评和医师的亲睐.以往许多需要切开关节直视下完成的手术,现在能够用关节镜协助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1]并具有创伤小、操作准确、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于2000年12月至2003年5月经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4例,疗效满意.现将术中配合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昌秀;李方燕;钟容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致病性真菌8536株22年动态分布及致病状况分析

    我们将1980~2001年我科真菌室资料进行了详细整理,就近22年来真菌室经检查确诊为真菌病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8 536株致病性真菌的分布、致病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作者:何勤;刘素琴;程波;陆洪光;魏羽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肠出血24例临床分析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出血,临床缺乏特异性,明确诊断较困难,随着内镜等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对小肠出血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001年12月间确诊的小肠出血 24例报告如下.

    作者:许晴晴;籍龙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甘油三酯与急性胰腺炎37例临床观察

    临床发现部分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病人伴有血脂异常增高,特别是反复发作和暴发性胰腺炎(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 FAP)患者常见有高血脂[1].我院对就其临床表现及观察收治的37例AP病人的血清甘油三酯(TG)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乔发;谯松;陈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放化疗联合AD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以放化疗为主[1],但副作用较高.我科于1997年2月至1999年8月采用放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AD)治疗41例鼻咽癌患者,在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金风;吴伟莉;欧阳金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血压性脑活动性出血320例分析

    脑出血后继续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预后,其与血压、癫痫发作、患者情绪、消化道出血、体温、意识障碍、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体征密切相关.预防再出血是脑出血治疗措施的重要方面,本文对发生继续出血的320例患者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期较好指导临床.

    作者:田锦勇;桂芗湘;王菊;金睿;饶珊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液体化学消毒剂在我院临床科室使用情况调查

    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剂是医院临床上常用、方便的消毒、灭菌方法之一,但在连续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不当或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其有效浓度降低,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同时由于有效浓度降低而被细菌污染,污染的消毒剂作用于临床是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隐患.为了解我院临床液体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情况,院感科与检验科微生物生物室联合,对我院使用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临床科室进行采样、监测,共取样356份,其中不合格43份,细菌培养196份,有效浓度测定160份.

    作者:杨泽敏;谢容;李开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预真空灭菌器B-D监测失败原因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及精密仪器的广泛使用,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得到正确的B-D(Bowie-Dick Test)试验结果,我们连续对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用预真空灭菌器进行了1 800次B-D试验,其中25次化学指示图变色不均匀试验失败.现对失败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宪玉华;王正群;扬燕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功能变化及口服阿司匹林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α颗粒功能变化,及口服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方法 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2)、试验1组(n=23)和试验2 组(n=22),试验组入院后当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试验1组150mg/d,试验2组300mg/d;对照组则口服安慰剂,连续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和14d检测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因子4(PF4).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上述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入院后7d和14d,上述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且试验2 组明显低于试验1 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其释放功能增强,阿司匹林有减轻其释放的作用,对改善血小板功能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鸿;桂芗湘;李玫;刘波;瞿浩;陈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不同酸蚀剂去除方法对托槽粘接效果的影响

    随着固定矫治技术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矫治方法有多种多样,但其组成均离不开带环、托槽、弓丝等材料.其中托槽粘接的位置、强度对矫治的效果影响很大.在传统的托槽粘接技术中强调,酸蚀后的牙面需用水气枪冲洗而将唾液用吸唾器吸出.本文旨在通过酸蚀后牙面用漱口法清洁之托槽脱落情况与前者进行比较,以期寻找一种简化临床操作的方法.

    作者:张疆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急性药物性肝病47例临床分析

    急性药物性肝病尽管只占临床很小部分,但却占药物反应病例的10%~15%[1],仅次于皮肤损害和药物热,且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5%,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15%~30%[1],故不容临床医生忽视.本文对我院从1998年6月至2003年元月期间住院收治的资料齐全的急性药物性肝病47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黄国美;程邦懿;张仕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传统治疗方法有开窗、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减压等手术,但对腰椎的结构、力学稳定性有一定破坏作用,尤其全椎板切除术将使后期腰椎不稳症发生率明显增高.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认识到腰椎结构的完整对脊柱稳定功能的重要性.1997年美国Sofxmor.Danek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代中后路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系统(MED),1999年第二代MED(METRX)投入临床使用.近2年该技术在欧美及国内逐渐开展,优良率达95%左右,但其适应症、技术要领、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我院2002年5~12月共应用METRX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付堂贤;吕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严重胸外伤157例救治体会

    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胸外伤病员607例,其中严重胸外伤157例(占26%),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永松;瞿中承;侯平;周家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端粒酶与肺癌

    近来年,端粒酶与肿瘤相关性研究是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热门课题.正常人体组织中仅生殖细胞、部分造血干细胞及胚胎胎儿时期显示端粒酶活性,而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特异性增多.

    作者:张湘燕;冯端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肺癌、肺结核患者血中LPO、SOD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SOD、LPO在肺癌患者及肺结核患者血中的水平文化.方法随机选择肺癌患者28例,肺结核患者67例,正常对照35例,检测血中SOD及LPO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SOD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下降(P<0.01),而LPO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肺癌各组类型间血中SOD、LP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组患者血中SOD、LPO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中SOD下降、LPO增高,可能对机体造成一定损害,肺结核血中SOD、LPO增高,似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作者:胡系伟;代碧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正常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100例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损伤和多系统功能障碍,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严重缺氧后,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低氧血症发生.我们采用脉搏血氧仪监测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值,观察有无新生儿低氧血症发生,报告10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72小时脉搏血氧饱度测定值.

    作者:李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