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胺、酚妥拉明与速尿联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张宇;肖萍

关键词:多巴胺, 酚妥拉明, 速尿, 联用治疗, 难治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洋地黄制剂, 血管扩张剂, 临床状态, 疗效满意, 心功能, 利尿剂, 合并症, 症状, 应用, 患者, 报告
摘要: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是心功能Ⅲ~Ⅳ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经适当而完善的洋地黄制剂、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及消除合并症和诱因后,症状和临床状态未能得到改善甚至恶化者[1].1998年3月至2002年11月我院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与速尿联用,治疗RHF 4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LMP-1和P53、bcl-2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儿童NHL EB病毒LMP-1和P53、bcl-2蛋白的表达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4例儿童NHL中LMP-1和P53、bcl-2蛋白.结果 (1)P53蛋白阳性表达39例(60.9%),表达强度与淋巴瘤恶性程度呈正相关;阳性表达率在低恶组与中、高恶性组间有显著性意义,P<0.01.bcl-2蛋白阳性表达37例(53.8%),bcl高于TCL,低恶性高于高恶性.(2)LMP-1蛋白阳性表达45例(70.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恶性程度和年龄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淋巴瘤免疫表型、性别和发病部位无关.LMP-1表达与P53及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BV感染是儿童NHL发生发展不可忽视的病毒致病因素,其致病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53、bcl-2蛋白实现的.

    作者:黄波;郭瑞珍;明晓务;王俊;李青;唐文台;肖庆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8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名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属小儿哮喘的一种类型,也是小儿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之一.但由于临床儿科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易于误诊.现将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曾误诊的CVA 6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男42例,女26例;城市54例,农村14例.确诊年龄小6个月,大9岁.

    作者:崔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婴儿肛周尖锐湿疣1例报告

    尖锐湿疣又名生殖器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的皮肤粘膜良性赘生物,好发于外阴、肛周等部位,多见于成年人,罕见于婴儿.但随着成人尖锐湿疣发病的逐渐增多,婴幼儿感染HPV病例亦见增多,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郑罡;何勤;陈永平;陆洪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胎盘bcl-2、Fasl的表达与母血、羊水中EGFET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分娩状态下胎盘滋养层细胞bcl-2、Fasl的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与母血、羊水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素(ET)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足月妊娠产妇胎盘滋养层细胞bcl-2、Fasl的蛋白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产妇母血、羊水中EGF、ET的含量.其中临产组28例;未临产组25例.结果 (1)临产组胎盘滋养层细胞bcl-2、Fasl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未临产组,两组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两组母血、羊水中EGF、ET水平均高于正常值,且临产组高于未临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母血、羊水中EGF、ET的变化与bcl-2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而与Fasl的表达不相关.EGF、ET浓度与bcl-2的平均灰度及阳性细胞率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胎盘凋亡基因bcl-2、Fasl介导的滋养层细胞凋亡在启动分娩发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bcl-2的作用可能受EGF、ET等细胞因子的调控.

    作者:王豫黔;张有成;王少军;陈明;胡琼;冉开琼;付有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大月份腹腔妊娠2例报告

    腹腔妊娠是指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妊娠.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腹腔妊娠两种.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化,因此,诊断较困难.我院1996年及1999年各误诊1例腹腔妊娠,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爱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贵州省2001年加碘食盐监测分析

    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经济、简便、有效的方法.我省由于外环境缺碘,在历史上碘缺乏病发病情况相当严重.自1978年起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到1989年全省57个病区县先后达到国家制订的基本控制碘缺乏病标准,没有再发现新的克汀病儿.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达到基本消除.加强食盐加碘的监测工作,是巩固我省碘缺乏病防治成果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省2001年加碘食盐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喻小青;扬莉;王述全;姚仲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8例诊治分析

    乳腺淋巴瘤很少见,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发性更为罕见.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2.2%[1].本文收集了1986~2000年经病理证实的8例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lympoma of the breast,PLB)进行分析,探讨PLB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作者:薛英波;屈凤莲;王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IVIG与HD-MP联合治疗极重度ITP32例疗效评价

    极重度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常伴有严重出血倾向,如大量的鼻衄、牙龈出血、呕血、黑便等,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是致死的主要原因[1],极重度ITP需要紧急治疗.我们分别采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HD-MP)冲击治疗及单用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结果如下.

    作者:陈娟;卢蓓蕾;张贵萍;谭君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我院高护素质教育应重视和强化的几个问题

    贵医护理系成立3周年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指引下,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目前我系已毕业高护生214名,这批学生在政治、业务、人文、身体素质诸方面,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应重视和强化的几个问题,供护理界同仁借鉴.

    作者:何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受累肌肉选择性及实验室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受累肌肉的选择性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临床确诊DMD31例.结果在上述31例中,表现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与无力,近端肌群重于远端肌群,下肢重于上肢,伸肌重于屈肌.各项血清肌酶检查有不同程度增高,且肌酸激酶(CK)均有增高(100%).肌电图及肌肉活检均为肌原性损害(100%).5例行24小时尿内肌酸含量测定,有4例增高.3例行脑脊液检查2例见蛋白含量增高,且蛋白电泳有前白蛋白增高,γ球蛋白下降.结论肌无力有明显选择性.血清酶学、肌电图及肌肉活检检查是诊断DMD重要的辅助检查,CK在血清酶学检查中有价值.

    作者:韩江全;黄良国;祝红;李国艳;徐忠祥;詹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甲型副伤寒103例肥达氏反应阴性的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7年7月至2002年11月收集98例血培养、5例骨髓培养证实为甲型副伤寒的患者,回顾所有病例在整个病程中所做的肥达氏反应结果均为阴性,对肥达氏反应用于甲型副伤寒的辅助诊断价值就提出了异议,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临床难题之一,现行许多方法均存在急性排斥反应,自体移植供体来源有限,异物反应,假体松动等一系列问题[1].组织工程化软骨为目前有应用前景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国产PDLLA支架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彭智;宋跃明;王定国;张美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T诊断28例输尿管小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引发腹绞痛的原因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引起尿路梗阻、肾积水及尿路感染,从而损害肾功能,所以及时明确诊断和准确定位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因其体积较小,X线平片、B超检查漏诊率较高,笔者通过CT目标扫描,分析28例输尿管结石病人的CT表现,结合文献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粟周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儿童群体性癔症22例临床分析

    2000年贵州省贵阳市某小学发生一起22例癔症集体发作,现报告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患儿为贵州省贵阳市某小学6年级学生,年龄13~13.5岁.

    作者:刘亚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医用硫酸钙作为人工骨替代的实验研究

    在矫形外科的治疗中常遇到由于肿瘤或囊肿切除、创伤、感染、先天性发育不良、手术、骨折不愈合等形成的骨缺损.这些缺损的存在导致病变处生物力学环境改变,功能废用或引起感染,常需要骨移植治疗.

    作者:聂洪崚;陈艺新;尹培荣;陈雄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48例临床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病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而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病理学特征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作者收集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间48例住院诊断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夏云丽;孔维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脾外伤168例治疗体会

    1992年8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诊治外伤性脾破裂168例,报告如下.

    作者:冷正茂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比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术中应用乌司他丁30万KIU;试验2组应用乌司他丁60万KIU;对照组除不应用乌司他丁外其它治疗与两试验组相同.动态监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因子XI促凝活性(FXI:C)、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记录3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PB结束和术后6h,试验2组FXI:C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3组AT-Ⅲ:A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CPB结束至术后24h,试验1组D-二聚体明显高于试验2组(P<0.05),且从术后6h至术后72h两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且两试验组之间比较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能较好地保护凝血因子活性,抑制继发性纤溶亢进,从而减少心脏手术后患者的出血量和住院期间的输血量.

    作者:舒义竹;向道康;周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特异性AT1受体阻滞剂卢沙坦对清醒大鼠AⅡ和NE介导的高血压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

    目的探讨阻断AT1受体对AⅡ和去甲肾上腺素(NE)介导的高血压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方法成年Wistar大鼠36只,麻醉,颈动脉、颈静脉分别插入抗凝管并固定,清醒活动后按实验设计随机分6组(n=6)给予相应处理,处理前后均测定颈动脉平均压及血浆MDA、AⅡ及SOD水平.结果 1组给药前后各测定指标无明显变化,2、3组给药30分钟后血压上升显著且稳定持续至给药完毕,给药后血浆MDA明显升高,SOD明显下降,4、5两组给药后动脉血压均明显低于2、3组.但4组的降低幅度大于5组,且该组给药前后MDA及SOD水平并无显著改变,而5组给药前后的MDA仍然较高,SOD下降亦较明显,其上升或下降幅度均不及2组.6组虽未介入卢沙坦,但其给药后血压上升的幅度却明显低于2、3组,而该组MDA含量并无明显改变.结论特异性AT1受体阻滞剂卢沙坦对AⅡ介导的高血压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明显对抗作用,而对NE介导的高血压虽有降低效应,但对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并无对抗作用,提示AⅡ介导的高血压可能有其它因素参与,大剂量SOD输注不仅消除了AⅡ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也明显减弱了其升压作用,提示AⅡ的升压作用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且可能由AT1受体所介导.

    作者:吴伦宽;方颖;吕桂萍;王定胜;藏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中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2例治疗体会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特别是中老年人,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现将32例中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