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朝燕;刘栋志;荣嵘;仝铁;孙袁
目的探讨三种免疫方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内异症39例,正常对照15例及良性疾病对照37例血清中的子宫内膜IgG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清CA125水平.结果IFA法、ELISA法及CA125检测诊断内异症敏感性分别为87.2%、76.9%、80.0%,两两之比P值均>0.05,特异性分别是98.1%、46.2%、50.0%;IFA法与其它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它两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A法较其它两法诊断内异症特异性高,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官友;赵轩;孔万邦;张忆雄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有机磷中毒(AOPP)是较常见的重症,其引起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中间综合征(IMS)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将迅速死亡.IMS已成为AOPP的主要死因之一.我们近6年来共收治IMS 24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黔南地区的疟疾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该世纪末经历了扑灭疫情、控制发病、后期监测三个阶段的防制后,年带虫发病率(API)已控制到1/万以下,1998年降至历史低,API为0.35/万.然而,1999、2000、2001连续三年API呈逐年递增,疟疾病例主要集中于所辖区域的北纬26.以南地区,呈灶性点状分布.如何及时调整有效、可行的防制对策,保证抗疟成果的继续巩固是本研究的目的.
作者:杨茂文;褚作全;张克顺;罗美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临床并不罕见,病变累积全身各系统,症状复杂多样,高热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为伤寒、结核病、重症再障、粒细胞缺乏症及败血症等.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原因推测与骨髓被大量异常组织细胞(异组)浸润;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脾功能亢进及毒素抑制血细胞成熟等因素有关[1].骨髓侵袭呈局灶性,多部位穿刺找到数量不等的异组及多核巨组织细胞有助于生前确诊.关于本病骨髓其它成分的变化及骨髓象与血象之间的关系,至今未见系统的观察报告.我们对32例恶组共49次骨髓象及同时所作的外周血象进行了对比观察,以探讨两者的关系.
作者:李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米非司酮具有诱导宫颈成熟的作用.在早孕吸宫术前应用米非司酮软化宫颈,可使操作变得快捷容易,从而减轻受术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于2001年1月至2002年3月对108例要求人工负压吸官流产的早孕妇女手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自义;郑维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VDD起搏系统单根电极心房感知技术的逐步完善,近10年来该起搏系统的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AVB)病人中应用逐渐增多,大有与DDD起搏器分庭抗礼之势.现将我们近两年来对10例患者进行单根电极VDD起搏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启旸;俞杉;陈欣;夏旻;韩曙光;王晓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我省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营养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1992年全省城乡人群营养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学龄儿童营养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儿童偏食、挑食及膳食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仍较普遍.
作者:靳争京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主要以皮肤、神经、消化系统损害为主,肝硬化、皮肤癌为其主要死亡原因[1].本实验通过对74例燃煤污染型慢性砷中毒患者血清甘胆酸(CG)、透明质酸(HA)水平进行放射免疫测定(RIA),观察其与肝脏损害程度以及肝纤维化过程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罗永忠;刘桂成;董学新;黄晓欣;杨大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临床上能否成功矫治安氏Ⅱ类错的关键,取决于咬打开及颌间关系调整.笔者采用上颌斜面导板结合方丝弓矫治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其临床使用方法、适应证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由慧珠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掌指骨和肌腱裸露,单纯植皮难以存活,治疗困难.我科自1992年4月至2001年3月采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性软组织缺损取得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梁家龙;施向春;吴锦隆;胡建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白血病(A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60岁为一发病年龄高峰[1].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AL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进一步探讨相关问题,我们对我院收治的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的AL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组的临床特点存在明显差异,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丽;郭晓丽;徐方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脑积水是神经系统的常见多发病,其手术治疗方法甚多,包括目前应用广的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但由于并发症高,其疗效不尽人意[1].为探索更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应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神经内窥镜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2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作者:余红;杨勇灵;陆斌;伍仕兵;张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ATICH)病人同时进行CT及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SEP)动态检查的临床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6例ATICH病人同时进行CT和SSEP动态检查,分析血肿类型、部位、血肿量与SSEP的关系,动态观察CT和SSEP的变化情况及两者间的关系.结果SSEP的变化与血肿类型、部位、血肿量密切相关,动态CT扫描可及时发现迟发性血肿、血肿或脑水肿的变化,并可及时发现新血肿的形成、术后血肿残留和再出血,SSEP可反映颅内结构的功能改变,并与CT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对AⅡCH病人同时进行CT和SSEP动态检查能全面客观地监测血肿的演变,有助于指导治疗.
作者:刘窗溪;蒋秋华;杨华;刘健;韩国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各种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关节疼痛、强直或屈曲挛缩等疾病的有效方法.膝关节是下肢的主要关节,其结构由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及周围滑膜、关节囊、韧带、半月板和肌肉等组成[1].我院采用新的手术方法是将膝关节平台和股骨后缘切除,保留后十字交叉韧带以增加屈曲幅度.2001年8月至2002年3月对5例患者施行了此手术,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方茜;陈幼琼;许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旨在探讨体外培养条件下高糖状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原代培养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用Fura-2荧光检测法观察高糖对原代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高糖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基底膜蛋白成分Ⅳ型胶原蛋白(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的情况.结果在11.11mmol/L、16.67mmol/L和33.33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Ca2+]i分别升高了1.74、2.84和6.74倍.发现不同糖浓度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Ⅳ-C的量均无变化;在16.mmol/L糖浓度下培养24小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的量下降了26.69%.结论在较短时间内糖浓度升高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而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LN起抑制作用,对Ⅳ-C的分泌无明显影响.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高糖可能通过血管内皮细胞[Ca2+]i升高而起主要作用.
作者:钟世军;欧钢卫;葛正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棘手,如何预防术后肠粘连、肠梗阻,减少复发,是腹部外科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科自1994年6月至2001年6月对24例粘连较重、屡次复发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采用小肠系膜缝合排列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凡立;杨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采用小管径塑胶导尿管置入气管内高频喷射通气改进供氧的麻醉方法,在既不能气管插管,又要保证自主呼吸畅通的情况下,用支气管钳夹取出小儿右支气管异物1例,使手术获得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周学南;万里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及自动视野检查技术的应用,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了依据.但由于我省地处边远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荧光造影检查及视野检查仪器尚未普及,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缺乏相应的检查措施,故对该病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就曾遇到数例将该病诊断为视神经炎等疾病而误治.现将我院1998年11月至2001年12月诊治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鲜;蒙宁;刘璐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一般的甲亢或甲减很常见,但甲亢后自发地发展为甲减则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瑞萍;王亚林;莫晓虹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围产儿病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剖宫产所引起的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存在着出血、感染、脏器损伤、麻醉意外等各种并发症.本文就我院1998~2001年剖宫产产后出血7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血原因及其防治.
作者:张义丽;罗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