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表现

文学铨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 肠壁, 组织灌注, 非阻塞, 中老年人, 医院统计, 血栓形成, 血管发生, 平均年龄, 发病年龄, 血流量, 上海市, 性肠, 栓塞, 疾病, 华东, 梗塞, 病例
摘要:缺血性结肠炎是因肠壁血流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非阻塞性肠梗塞)或因支配肠壁的血管发生阻塞(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壁缺血而引起的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常在50岁以上,近期上海市华东医院统计一组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例,平均年龄60.5岁.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表现

    缺血性结肠炎是因肠壁血流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非阻塞性肠梗塞)或因支配肠壁的血管发生阻塞(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壁缺血而引起的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常在50岁以上,近期上海市华东医院统计一组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例,平均年龄60.5岁.

    作者:文学铨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性激素测定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常出现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于黔;蒋文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钳穿法皮埋剂取出术

    皮下埋植避孕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避孕方法,现已推广使用.由于皮埋剂期限已到或因月经紊乱而需要取出皮埋剂的人群逐渐增多,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用输精管分离钳及固定钳取出皮埋剂(简称钳穿法),方法简便,安全,不论对Ⅰ型或Ⅱ型皮埋剂都能顺利取出.

    作者:辛茂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以外消旋聚乳酸为支架体外培养软骨细胞

    目的观察国产外消旋聚乳酸(PDLLA)材料为细胞载体对软骨细胞吸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兔软骨细胞接种于PDLLA海绵后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计数检测材料细胞吸附能力,相差显微镜观察附着情况及细胞形态,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活性.结果软骨细胞接种后吸附好,继续生长增殖,并具良好活性.结论国产PDLLA材料可以作为软骨细胞生长的支架载体.

    作者:彭智;宋跃明;王定国;张美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抑癌因子腹腔注射对小鼠实体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抑癌因子腹腔注射对小鼠实体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小鼠右腋皮下分别接种肝癌和S180肉瘤细胞,24小时后,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抑癌因子,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七天,第八天处死小鼠,剥离出瘤块称重.结果肝癌和S180小鼠肿瘤平均重量为0.65g和0.64g,相应的对照组小鼠肿瘤的平均重量为1.41g和1.34g,P值均小于0.01,抑瘤率分别为53.9%和52.2%.结论抑癌因子腹腔注射对肝癌和S180小鼠实体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癌机理可能是通过启动细胞凋亡信号传递途径,诱导和加速癌细胞的凋亡.

    作者:郑娅萍;王仁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贵州省1994~2001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贵州省性病流行趋势和掌握性病流行特点,为制订预防和控制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1年贵州省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病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4年的12.49/10万上升至2001年的48.45/10万.淋病是历年所报告的各种性病中发病高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1995年超过尖锐湿疣(CA)上升至第二位.梅毒发病数增长缓慢,但2001梅毒大幅上升.HIV/AIDS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性传播有增长趋势.男性发病普遍高于女性.各病种发病年龄集中在20~、30~岁两个年龄段,占性病总数的74.54%.结论性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且有加速上升趋势,必须尽快研制防治对策,控制性病疫情蔓延.

    作者:邹克筑;雷世光;李豫;安露;杨宏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纤溶活性改变的关系

    近年来,对于胰岛素抵抗(IR)、纤溶活性异常及其二者内在联系与高血压病(EH)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作者:孙碧云;汪晓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瓣膜替换术的心肌保护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2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3天每天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500ml,手术时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500ml;对照组除不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外,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术毕和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从转流毕到术后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于手术前1天心脏彩超显示二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射血分数(EF)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天,治疗组CI、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治疗组患者心内操作完毕后心肌细胞水肿轻,肌纤维完整,而对照组则相反.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世虞;李正伦;向道康;阎兴治;张大国;张文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Ⅱ与早期自然流产临床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Ⅰ和Ⅱ的水平.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孕3月内20例正常妊娠、20例第一次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15)和15例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BSA)妇女血清中的sTNFRⅠ与sTNFRⅡ.结果SA与对照组比较,sTNFRⅠ显著增高(P<0.05);sTNFRⅠ与sTNFRⅡ在RSA中的水平较SA均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sTNFR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发展有关.其水平(尤其是sTN-FRⅠ)的升高就妊娠而言可能具有自我保护和自我稳定的生理意义.

    作者:孙阳;赵轩;杨敏;刘碧芬;敖竹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遵义市0~14岁哮喘儿童患病情况抽样调查

    哮喘是当前世界威胁儿童健康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我们于2000年7月至10月对遵义市进行了儿童哮喘问卷调查,以便为今后更好地防治儿童哮喘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娟;张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评价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高功能自主分泌性腺瘤,约占高血压症的0.4%~2%.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该病唯一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共收治9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康复出院.

    作者:周家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压宁定与前列腺素E1对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压宁定与前列腺素E1(PGE1)对治疗肺微血管栓塞肺动脉高压犬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采用S-G漂浮导管及960循环电脑监测仪等方法,观察用药前后各组肺动脉高压模型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循环指标.结果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与PGE1组比较压宁定组降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的时效更长.三组均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压宁定及PGE1均影响体循环,但PGE1影响体循环时间更长.结论压宁定具有较好肺血管扩张选择性,而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治疗肺动脉高压优于PGE1.

    作者:陈淼;余志豪;喻田;高振宇;苟大明;李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细菌学与肺功能的关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该病在急性加重期往往有肺功能损害,而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素.

    作者:刁晓源;谢亚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胃结核性溃疡并发胃出血一例

    患者女性,79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发热2+月,呕血1天入院,体温37.5℃~40℃.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无其它异常发现.

    作者:夏晓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991~2000年佛山市集居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纵向分析

    随着疾病谱的逐渐变化,意外损伤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威胁愈趋突出,在儿童死亡原因中,第一位就是意外伤害[1].

    作者:余新;杨钻英;梁东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998~2000年贵阳地区成份输血概况的调查分析

    成份输血是临床输血发展的方向.为了更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使用好宝贵的血液,我中心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督促临床开展成份输血,取得一定成绩.现笔者对贵阳地区1998~2000年临床开展成分输血的情况进行初步调查,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张玉敏;倪洪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皮瓣修复前足缺损.结果临床应用9例,8例成活、1例坏死,随访6~12月,足的负重及行走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带血管髂骨皮瓣移植为修复前足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陈世玖;程代薇;韩文杰;蔡玉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瑞血欣在治疗和预防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用瑞血欣治疗、预防白细胞下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航;柏玉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个临床综合症,往往病情重笃,至今死亡率仍高达49%~71%[1].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哌唑嗪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哌唑嗪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35例治疗组患者和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用药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其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情况.结果用药10天后治疗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显著下降,于4周后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分别下降为1051.3±378.5ml/min,548.3±331.1ml/min,1.3±0.4cm,0.9±0.2cm,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临床上未见明显副反应;随访2年,对照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中Child-pughC级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哌唑嗪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复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作者:刘琦;周力;邱秉胜;路元汉;刘文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