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宋跃明;王定国;张美心
脾外伤外科治疗的现代观要求大限度的保留脾脏功能,以期避免或减少因无脾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1].
作者:顾涤恒;吴伟兵;蒋有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贵州省性病流行趋势和掌握性病流行特点,为制订预防和控制性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1年贵州省性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病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率由1994年的12.49/10万上升至2001年的48.45/10万.淋病是历年所报告的各种性病中发病高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1995年超过尖锐湿疣(CA)上升至第二位.梅毒发病数增长缓慢,但2001梅毒大幅上升.HIV/AIDS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性传播有增长趋势.男性发病普遍高于女性.各病种发病年龄集中在20~、30~岁两个年龄段,占性病总数的74.54%.结论性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且有加速上升趋势,必须尽快研制防治对策,控制性病疫情蔓延.
作者:邹克筑;雷世光;李豫;安露;杨宏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小儿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我科于1998年2月至2002年2月,采用湖北潜江市中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昔洛韦治疗水痘44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丽;马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手术.随着临床医生对乳腺癌的认识愈加全面,以及局部放射治疗设备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国内也开始展开保留乳房手术的研究.
作者:吴培新;刘晓渝;向前;朱宁生;江歌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手术室护士传统的工作方法是单纯地机械性地配合手术,很少主动了解病人的心态并给予相应的护理.
作者:李莹;金玲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消化性溃疡系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依靠胃镜检查诊断不难,由于溃疡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故给治疗上带来了一些困难,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溃疡病患者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动力障碍,故我院通过对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溃疡病的患者作胃动力检测,并探讨其与胃动力学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杨大平;吴强;白班俊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引言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指在0.1~100nm的尺度上研究原子、分子现象及其结构信息,对物质或结构进行制造的新科技.
作者:方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近几年来,甲型副伤寒杆菌感染已成为我市主要的肠道传染病,特别是在夏秋季发病呈小范围流行趋势.
作者:苏毅;陈应华;周安婵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高功能自主分泌性腺瘤,约占高血压症的0.4%~2%.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该病唯一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共收治9例患者,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均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康复出院.
作者:周家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疾病谱的逐渐变化,意外损伤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威胁愈趋突出,在儿童死亡原因中,第一位就是意外伤害[1].
作者:余新;杨钻英;梁东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的广泛应用,激光、微波等技术的开展,为治疗鼻出血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洪斌;祁绿苹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皮下埋植避孕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避孕方法,现已推广使用.由于皮埋剂期限已到或因月经紊乱而需要取出皮埋剂的人群逐渐增多,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用输精管分离钳及固定钳取出皮埋剂(简称钳穿法),方法简便,安全,不论对Ⅰ型或Ⅱ型皮埋剂都能顺利取出.
作者:辛茂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2例风湿性心脏病体外循环下心瓣膜替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3天每天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500ml,手术时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500ml;对照组除不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外,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术毕和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从转流毕到术后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于手术前1天心脏彩超显示二者的心脏指数(CI)、左心射血分数(EF)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天,治疗组CI、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治疗组患者心内操作完毕后心肌细胞水肿轻,肌纤维完整,而对照组则相反.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风湿性心脏病心瓣膜替换术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世虞;李正伦;向道康;阎兴治;张大国;张文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会阴部局部易被尿、粪便污染,对修复后的外形和功能要求较高.1990年以来我科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会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均一期成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万玲;帅霞;王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测定93例冠心病心肌梗死(MI)患者,包括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的Hp特异性抗体(HpIgG、HpIgM)浓度,并同步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栓素B2(TXB2)、血液流变指标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同时与31例冠脉造影正常者(NC)进行比较.结果AMI组Hp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HpIgM阳性率及OD值明显高于NC组(P<0.05),与OMI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未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时,HpIgG阳性与AMI具有相关关系(OR为3.047,95%CI 1.055~8.7%,x224.241,P=0.03),校正后二者仍有相关关系(OR为3.262,95%CI 1.015-10.485,x223.94,P=0.047).AMI组HpIgG、低切全血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高于NC组(P<0.05);TXB2明显高于NC组(P<0.01);Fg、血浆粘度明显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NC组((P<0.001);Fg、低切全血比粘度高于OMI组(P<0.001);TXB2、中切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迹高于,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OMI组(P<0.05).AMI组中Hp(+)组Fg、TXB2明显高于Hp(-)组(P<0.05)及OMI组中Hp(+)组(P<0.001);并且IgG与Fg、低切全血比粘度、血浆粘度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呈负相关(P均<0.05),调整与Fg相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后,IgG与Fg仍呈正相关(P<0.05).结论Hp感染与CHD(AMI)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与Fg、血液流变指标、TXB2也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大男;李金生;赵慧强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采用牛磺脱氧胆酸钠诱发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eeatitis,SAP)模型,观察胃动素在香猪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用8只贵州小香猪,雌雄不拘,各受试动物术前禁食12h,禁水6h后,无菌手术行门静脉、左颈外静脉插管,经胰管逆行加压(80cmH2O)推注5%牛磺脱氧胆酸钠(0.5ml/kg体重)复制SAP模型.分别于制模前,制模后1h、6h、12h、24h、48h、72h、96h同时采门静脉血和中心静脉血,分离血浆,检测血浆中内毒素和胃动素浓度.结果SAP诱发后1h,门静脉、中心静脉血浆内毒素浓度即开始同步升高至48h达峰值,之后下降,但至96h时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制模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且门静脉内毒素浓度在各时间点(除制模前、制模后1h外)均高于中心静脉血浆内毒素浓度(P<0.01).SAP诱发后1h,门静脉、中心静脉血浆胃动素浓度随着时间进行性下降,至96h时分别降至低,且中心静脉血浆胃动素浓度在制模后12h和24h两个时间点显著低于门静脉血浆胃动素浓度(P<0.01).结论门静脉、中心静脉血浆中内毒素浓度分别与门静脉(门)、中心静脉(中)血浆中胃动素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门:r=-0.920,P<0.01;中:r=-0.893,P<0.01),提示胃动素的减少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有关.
作者:高占峰;李永渝;李丽娟;魏玉;陈晓燕;刘佳云;张德玉;兑丹华;蒋晓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国产外消旋聚乳酸(PDLLA)材料为细胞载体对软骨细胞吸附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兔软骨细胞接种于PDLLA海绵后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计数检测材料细胞吸附能力,相差显微镜观察附着情况及细胞形态,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活性.结果软骨细胞接种后吸附好,继续生长增殖,并具良好活性.结论国产PDLLA材料可以作为软骨细胞生长的支架载体.
作者:彭智;宋跃明;王定国;张美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心脏起搏电极植入后起搏阻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49条电极,其中分形涂复电极25条,激素释放电极24条,用配套体外程控仪测定术后1、10、22、30、180及180天的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结果发现分形涂复电极的起搏阻抗逐渐降低伴随相应的电压阈值逐渐升高,阻抗低谷及电压峰阈值约在术后10天左右出现,分别为426±69Ω和0.95±0.21v,然后又逐渐恢复,术后30天以后达到其术后1天的水平并保持至术后180天.激素释放电极的起搏阻抗及电压阈值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整个随访期无明显波动.结论起搏阻抗和电压阈值均能很好反映起搏电极的电性能以及起搏器安置术后电极/组织界面处的情况.将二者结合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择期进行安全的低能量输出程控.
作者:张萍;谢贵华;崔长琮;张全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2年5月,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用瑞血欣治疗、预防白细胞下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航;柏玉举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哌唑嗪预防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35例治疗组患者和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在用药前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其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复发情况.结果用药10天后治疗组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显著下降,于4周后门静脉血流量、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分别下降为1051.3±378.5ml/min,548.3±331.1ml/min,1.3±0.4cm,0.9±0.2cm,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临床上未见明显副反应;随访2年,对照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中Child-pughC级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哌唑嗪预防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复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试用.
作者:刘琦;周力;邱秉胜;路元汉;刘文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