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忠平;陈敏;陈小男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流行于夏秋季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1999~2000年我们采用清开灵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儿科住院病例共10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0个月至11岁;轻型20例,普通型60例,重型12例,极重型8例.
作者:黄波;李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儿童外伤性肠破裂是儿童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腹内脏器伤.我科1990~1998年共收治42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14岁,平均5.5岁.闭合性伤39例,开放性伤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挤压伤8例,牛角伤4例,刀刺伤2例.合并损伤:合并肝脾破裂33例,颅脑损伤7例,胰腺损伤2例.合并腹腔感染情况:弥漫性腹膜炎15例,局限性腹膜炎9例,轻度腹膜炎5例.
作者:马洪;褚先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原发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指病变在淋巴结以外的一类淋巴瘤,占所有NHL的26%~49.7%[1].原发性结外NHL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现就我院1990~2000年期间收治的48例原发性结外NHL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原发性结外NHL患者48例,占同期NHL的45%.男性32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4~78岁,平均50.9岁,其中20岁以下7例,20~39岁15例,40~59岁15例,60岁以上11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1周~5年,平均8.8个月.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部分加作免疫组化确诊为NHL.
作者:孙志强;景本年;李卓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亦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迅速增高,由此,糖尿病引起的DR也日趋增多.我们于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对28例(52眼)DR患者进行了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敏;杨正铭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mRNA表达的特点,分析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组织细胞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各型NOS(eNOS、nNOS及iNOS)mRNA表达的定位及含量进行检测,并对肾组织NOS总活性及血肌酐(Cr)值进行生化测定.结果(1)正常情况下,eNOS、nNOS及iNOS在正常肾组织中均有表达,cNOS/iNOS比值为2.29;eNOS和nNOS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及血管内皮;iNOS仅分布于皮质远、近曲小管上皮.(2)缺血时,肾组织NOS总活性显著下降.三种NOSmRNA在皮、髓质及小球中的表达均下调,以eNOS明显,cNOS/iNOS比值降为2.01.(3)再灌注后,三种NOS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以iNOSmRNA明显,cNOS/iNOS比值降为1.77;eNOS及nNOS上调部位仅限于肾皮、髓质血管,而小球及小管中则表现为下调,尤以nNOSmRNA在小球中的下调明显.结论(1)缺血再灌注后,皮质肾小管上皮中iNOSmRNA的高表达是导致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2)cNOS/iN-OS比值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肾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该比值的恒定对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调节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国标;沈寅初;陈代雄;冯进;阎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抑癌基nn23-H1及TGF-β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鼠抗人nm23-H1及TGF-β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在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10)、68.75%(11/16)、21.42%(3/14);临床分期阳性率分别为T166.7%(10/15)、T263.36%(7/11)、T333.3%(2/6)、T425%(2/8).TGF-β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31.25%(5/16)、71.42%(10/14);临床分期阳性率分别为T140%(6/15)、T245.5%(5/11)、T350%(3/6)、T450%(4/8).nm23-H1在高、中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于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T1、T2期阳性表达强于T3、T4期(P<0.01).TGF-β在高、中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弱于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P<0.01),而其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nm23-H1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TGnβ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化呈正相关,而与其临床分期无关.因而借助nm23-H1与TGF-β的表达水平可协助鉴定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作者:何银志;杨波;陈宝琦;王禾;杨力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消化道结核好发的部位为回盲部,约占整个消化道结核的85%~90%[1],而回盲部之外的消化道结核少见甚而罕见[1-3].我们近12年来收治非好发部位消化道结核6例,现报告如下,重点分析其临床及内镜表现.1临床资料1.1十二指肠结核并不全梗阻本组1例,女,42岁,进食后上腹胀2个月,呕吐1周.无消瘦、乏力.
作者:周稻菽;何毅;刘红云;麻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的病因大多是由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等疾病引起,然而部分是由于慢性肺部炎症(如机化性肺炎等)及肺结核治愈后肺部增殖(生)的纤维组织或瘢痕组织牵引支气管壁,并使其发生扩张所致,称之为瘢痕性支扩或结核性支扩[1].它属于支扩的特殊临床类型,常以反复咯血为主.本文收集了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共30例瘢痕性支扩患者的资料,比较血管收缩剂与扩张剂治疗该类支扩咯血患者的疗效,并探讨药物作用机理.
作者:唐忠平;陈敏;陈小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CT在国内临床应用已十分普及,颅内血肿的诊断及精确定位都已解决,血肿的治疗成为攻坚对象.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选择性地应用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5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54%,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耿世经;蒋其俊;文远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呼吸道感染与低钙血症是儿科中的多发病与常见病.1996年以来,我科共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低钙患儿48例,在抗感染及对症等处理的同时加钙剂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多次发作,缩短了治愈时间,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儿,以冬春季多见,年幼儿大多以母乳喂养,且未正规补钙及添加鱼肝油.入院前2个月内均发生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或久治不愈.男33例,女15例;年龄大10岁,小97天.上呼吸道感染32例,支气管炎6例,支气管肺炎10例,其中3例合并心衰;伴发热28例,高体温40.4℃,低体温38℃;出现惊厥25例;佝偻病12例;入院时查血清钙低于2.1mmol/L者28例,其中低于1.75mmol/L者4例.
作者:田茂强;唐飞燕;杨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关节内松质骨骨折行加压固定,不仅有利于骨折愈合,而且有助于维持骨折的稳定性.我科于1986年6月至2000年8月分别采用AO型松质骨加压螺钉和双端螺纹松质骨加压螺钉治疗关节内松骨骨折共52例,取得较满意结果.本文对两种螺钉的特点、优缺点和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1临床资料52例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25~64岁,平均35岁.用AO螺钉治疗38例(44处骨折),骨折部位16个,包括上下肢关节.44处骨折中,新鲜骨折41处,陈旧骨折3处.术中加用其它内固定有钢板13例,普通螺钉6例,骨栓3例.术后使用石膏外固定25例,牵引3例,无外固定9例.
作者:支忠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30例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患者晨起空腹血检测sIL-2R、CD+4及CD+8.结果肺心病急性期sIL-2R水平明显增高,缓解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变化不明显,但急性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细胞的比值在急性期<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使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炎症反应迁延而不易缓解.
作者:丁黎萍;李莉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其较高的复发率使得患者常常需要多次手术,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成为一个突破方向和研究热点.有关基因如何突变、抗癌基因如何杀伤肿瘤细胞及肿瘤细胞抗损伤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沣;刘健;刘窗溪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近年来,对氟中毒大鼠软骨酶活性状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献报道,在短期内形成氟中毒的大鼠,其软骨酶活性呈明显活跃状态[1];而对慢性氟中毒状态下大鼠软骨酶活性的观察,更具研究价值.本实验通过饮用高氟水致大鼠呈慢性氟中毒状态,观察其软骨酶活性变化.
作者:林开颜;唐菊菊;鲍崇忠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保持较长时间的静脉通道,又不能输入过多的液体.留置针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大中型医院及儿童专科医院已广泛采用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的法.但一些基层医院,特别是在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差、群众的承受能力差以及部分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一时还难以开展和推广这项工作.因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种肝素钠保持静脉通道的留针方法,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勇;杨华;王慧君;李成剑;汪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者31岁,无妊娠生产史.因停经56天、阴道少许流血及下腹隐痛9天,并进食呕吐、逐渐消瘦乏力而入院.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前位子宫,饱满,质软,轻度压痛;子宫右上方扪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质中,与子宫相连,左附件(-).B超提示:双子宫,右子宫早孕;盆腔积液.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结果:子宫内膜高度分泌反应,间质成蜕膜样改变.尿检:HCG(+).
作者:罗亚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重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后可以不出现症状或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实验室检出病原体方能明确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链反应(LCR)等核酸扩增方法可快速扩增靶DNA,为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1].但是,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经常存在核酸扩增反应的抑制物,可导致核酸扩增失败而出现假阴性结果[2].因此,标本处理方法能否有效去除核酸扩增反应抑制物,是影响咒R测定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彭理年;肖瑜;林光;吴中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不稳定型Colles'骨折处理困难,治疗不当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自1995年以来我们开始采用闭式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传统手法治疗失败或出现畸形愈合的不稳定型Colles'骨折,并将其与传统方法及手术切开复位法进行疗效对照,结果如下.
作者:吴军;阮兴隆;武成兴;陈春;陈开阳;罗旭松;王怀胜;陈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患儿男性,25天.因左侧肢体活动减少、吐奶、反复左面部抽搐2天入院.系首胎足月顺产,否认外伤史.入院时神志恍惚,一般情况差,皮肤苍白.前囱2cm×2cm,张力高.双侧瞳孔圆形,直径右2.0mm,左1.5mm,光反射均迟钝.稍有颈抗.心、肺、腹检查均未见异常.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正常,左巴氏征可疑阳性,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发现右侧额颞枕部颅骨内板下带状高密度影,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左移位0.8cm,血肿量约20ml.血常规:RBC 2.78T/L,WBC 16.4G/L,Hb78g/L,N54.9%G,L42.1%L,凝血时间>10分钟,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均>1分钟.
作者:杨文正;李玉明;韩国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气道慢性炎症的作用.方法建立哮喘豚鼠动物模型:将豚鼠26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火把花根组(9只),B组为地塞米松组(9只),C组为哮喘对照组(8只),观测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蛋白浓度和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A组BALF细胞总数、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数量及蛋白浓度均低于C组(P<0.01),其肺组织气道慢性炎症表现亦较C组减轻.结论火把花根片可显著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慢性炎症.
作者:张建勇;赵建军;陈应华;任明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