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主办单位: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 国际刊号:1000-744X
  • 国内刊号:52-1062/R
  • 影响因子:0.49
  • 创刊:1976
  • 周期:月刊
  • 发行:贵州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4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获省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贵州医药杂志   2001年10期文献
  • 关节内松质骨骨折加压内固定治疗

    关节内松质骨骨折行加压固定,不仅有利于骨折愈合,而且有助于维持骨折的稳定性.我科于1986年6月至2000年8月分别采用AO型松质骨加压螺钉和双端螺纹松质骨加压螺钉治疗关节内松骨骨折共52例,取得较满意结果.本文对两种螺钉的特点、优缺点和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1临床资料52例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25~64岁,平均35岁.用AO螺钉治疗38例(44处骨折),骨折部位16个,包括上下肢关节.44处骨折中,新鲜骨折41处,陈旧骨折3处.术中加用其它内固定有钢板13例,普通螺钉6例,骨栓3例.术后使用石膏外固定25例,牵引3例,无外固定9例.

    作者:支忠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上尿路梗阻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处理方法(附65例报告)

    上尿路梗阻可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和治疗,将造成肾功能永久性损害.我科自1995年3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上尿路梗阻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例6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性50例,女性15例;年龄大65岁,小21岁.其中双肾结石38例,双侧输尿管结石7例,双肾结石合并一侧输尿管结石11例,孤立肾输尿管结石3例,一侧肾结石并双侧输尿管结石4例,恶性肿瘤压迫输尿管引起梗阻2例.入院时尿少14例,尿闭3例,31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高血钾5例,20例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

    作者:张天签;田其豹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

    我科于1995年12月至1998年12月应用核磁共振(MRI)诊断脊髓空洞症(SM)27例,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经长期随访和影像学复查证实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18~47岁,平均32.08岁;病史3个月~12年.1.2临床表现单或双侧节段性感觉障碍11例,不全四肢瘫痪8例,肌肉萎缩6例,锥体束征5例,共济失调7例,不全上肢或下肢瘫痪9例.

    作者:陈益民;刘健;刘窗溪;万登济;任儒学;孙业忠;李玉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非好发部位消化道结核六例分析

    消化道结核好发的部位为回盲部,约占整个消化道结核的85%~90%[1],而回盲部之外的消化道结核少见甚而罕见[1-3].我们近12年来收治非好发部位消化道结核6例,现报告如下,重点分析其临床及内镜表现.1临床资料1.1十二指肠结核并不全梗阻本组1例,女,42岁,进食后上腹胀2个月,呕吐1周.无消瘦、乏力.

    作者:周稻菽;何毅;刘红云;麻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会阴部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临床上多采用激光、电灼、冷冻、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笔者采用中药治疗会阴部尖锐湿疣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2~65岁,平均38.62岁;病程1+个月至1+年.疣体面积约在10cm以上者3例,5~9cm者4例,5cm以下者9例.7例经病检为良性乳头状瘤,13例醋酸白试验阳性.

    作者:王松;杨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成活二例报告

    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是手外伤中严重的损伤,由于断端皮肤组织缺损,肌腱、神经、血管抽出,因而再植成活并恢复其功能成为手外科难题之一.我院于1999年11月至2000年1月收治了2例拇指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病人,均一次再植成活,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病史摘要例1:男性,23岁,因左手拇指从第一掌骨头下被卷扬机钢绳绞断2小时入院.检查:左拇指自第一掌骨头下处完全离断,断面周围皮肤组织挫伤缺损严重,拇长屈肌腱从近端抽出18cm,拇长伸肌腱从近端抽出15cm,桡侧指神经近端抽出5cm,尺侧指神经近端抽出6cm,双侧拇指动脉抽出1.5cm.

    作者:陈杰;王枝红;王德胜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足月妊娠引产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

    近年来我科应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及蓖麻油餐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上述三种不同引产方法的引产效果及安全性如何,我们对其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1998年1月至1999年8月于我院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无引产禁忌证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02例,年龄20~39岁,孕周37~42周.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次、引产指征、宫颈成熟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第一组为米索前列醇组,第二组为缩宫素加安定组,第三组为蓖麻油餐组.

    作者:王红霞;聂江云;李莎;徐新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胰性脑病六例分析

    胰性脑病(PE)是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临床表现为头痛、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谵妄等症状.由于本病发生率较低,而死亡率较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科1988~1998年间收治的6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余德刚;蔡庆勇;简祖寿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儿童外伤性肠破裂42例诊疗分析

    儿童外伤性肠破裂是儿童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腹内脏器伤.我科1990~1998年共收治42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14岁,平均5.5岁.闭合性伤39例,开放性伤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挤压伤8例,牛角伤4例,刀刺伤2例.合并损伤:合并肝脾破裂33例,颅脑损伤7例,胰腺损伤2例.合并腹腔感染情况:弥漫性腹膜炎15例,局限性腹膜炎9例,轻度腹膜炎5例.

    作者:马洪;褚先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运用和体会

    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是通过操作者左手操纵操作部右手握持镜身而完成结肠镜检查的操作过程.目前已有少数学者采用,但国内多数医院仍采用双人插镜法,由助手配合进退肠镜.我们对623例有下消化道症状就诊的患者成功应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巨形异物的内镜治疗体会

    有关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诊治报道较多,我们在1年内用胃镜成功巧取3例复杂上消化道巨形异物,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采用日产Pentax-2930型电子镜及常规配件.患者均在术前肌注镇静剂、肌松剂、止血剂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备术中追加使用各种药物.全部病例采用局部喷雾麻醉.

    作者:刘国先;郑继荣;邓德芬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原发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指病变在淋巴结以外的一类淋巴瘤,占所有NHL的26%~49.7%[1].原发性结外NHL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现就我院1990~2000年期间收治的48例原发性结外NHL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原发性结外NHL患者48例,占同期NHL的45%.男性32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4~78岁,平均50.9岁,其中20岁以下7例,20~39岁15例,40~59岁15例,60岁以上11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1周~5年,平均8.8个月.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部分加作免疫组化确诊为NHL.

    作者:孙志强;景本年;李卓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席汉氏综合征10例报告

    席汉氏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性休克等导致垂体前叶功能衰退,继发多种激素分泌不足,功能低下,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侯群,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健康.由于垂体坏死程度的不同,诊断是否延迟,以及患者对生育要求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内分泌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产科质量的提高,输血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席汉氏综合征已较罕见,但在交通闭塞、科技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本病仍时有发生.现将我院1992~2000年间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为了探讨急性胰腺炎(AP)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我们对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4例各种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的81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共81例(60.4%),其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51.4岁.按1996年第六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轻型急性胰腺炎(MAP)104例中肝功能异常53例(51.O%),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0例中肝功能异常28例(93.3%);有肝脏病史者1例,无肝脏病史者80例;胆源性胰腺炎46例(88.5%),非胆源性胰腺炎35例(42.7%).

    作者:倪平志;何明鑫;程建华;王润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体感诱发电位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价值

    臂丛神经损伤时,准确判断外伤部位和神经受伤严重程度,对确定治疗方法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3月至2000年5月我们对7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了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6例单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16~54岁;身高146~178cm.致伤原因以车祸和摔伤居多.手术探查见根性节前脊髓端完全撕脱39例,臂丛干或臂丛干以下受损11例,根性节前、节后或联合受损26例.

    作者:祝元鼎;廖文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单枚克氏针治疗严重儿童肱骨近端骨折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发生率为3%~3.4%[1-2].治疗上首选手法复位或牵引整复等非手术方法;对手法复位失败、严重错位或有并发症者,再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方法目前尚有争论.本文对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采用单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严重儿童肱骨近端骨折8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付友恒;向琳;李明;张德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52例后牙劈裂治疗修复的疗效观察

    牙劈裂是指牙齿受到各种机械力作用导致牙隐裂后进一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牙体硬组织疾病,临床上较为多见,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磨牙,其中下颌磨牙占62.1%,上颌磨牙占23.4%,双尖牙占14.5%[1].以往对劈裂牙常因不能保留而予以拔除,近几年来随着牙体治疗和修复学的发展,牙劈裂的治疗及修复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52例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结扎及临时冠修复,治疗后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经3~5年复查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双胎妊娠59例临床分析

    多胎妊娠并发症多,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亦高.而多胎妊娠中以双胎妊娠为常见,其发生率为1:89[1].本文就我科1996~1999年间59例双胎妊娠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1996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双胎分娩总数共59例,占同期分娩总数6 013例的0.98%.

    作者:杨勤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骨肌源性恶性肿瘤二例报告

    骨的原发性肌源性恶性肿瘤很少见,现报道平滑肌肉瘤(LMS)和横纹肌肉瘤(RMS)各一例.1 病例资料例1:女性,21岁.右膝疼痛6个月,加重并膝关节功能障碍1个月就诊入院.外科检查:右大腿远端局部肿胀,表面皮肤微红,无静脉怒张及溃疡.内髁压痛明显,膝关节伸屈受限呈屈曲位.X线检查:右股骨外缘见3cm×4cm×4cm大小溶骨性骨质破坏区,坏死区内有新骨形成,周围有硬化斑块,骨皮质不连续,骨膜反应不明显,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关节间隙无异常,考虑骨肉瘤.

    作者:王玲;郭瑞珍;李维才;敖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血管收缩剂与扩张剂治疗瘢痕性支气管扩张症咯血患者的疗效比较

    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的病因大多是由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等疾病引起,然而部分是由于慢性肺部炎症(如机化性肺炎等)及肺结核治愈后肺部增殖(生)的纤维组织或瘢痕组织牵引支气管壁,并使其发生扩张所致,称之为瘢痕性支扩或结核性支扩[1].它属于支扩的特殊临床类型,常以反复咯血为主.本文收集了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共30例瘢痕性支扩患者的资料,比较血管收缩剂与扩张剂治疗该类支扩咯血患者的疗效,并探讨药物作用机理.

    作者:唐忠平;陈敏;陈小男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5例分析

    CT在国内临床应用已十分普及,颅内血肿的诊断及精确定位都已解决,血肿的治疗成为攻坚对象.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选择性地应用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5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54%,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耿世经;蒋其俊;文远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采用闭式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不稳定型Co11es'骨折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Colles'骨折处理困难,治疗不当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自1995年以来我们开始采用闭式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传统手法治疗失败或出现畸形愈合的不稳定型Colles'骨折,并将其与传统方法及手术切开复位法进行疗效对照,结果如下.

    作者:吴军;阮兴隆;武成兴;陈春;陈开阳;罗旭松;王怀胜;陈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亦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迅速增高,由此,糖尿病引起的DR也日趋增多.我们于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对28例(52眼)DR患者进行了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敏;杨正铭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成人鼾症手术初探

    鼾症属睡眠期疾病,十分常见,好发于中年以上的肥胖男性,多数患者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憋气现象,严重者可出现阻塞性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至今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1985年国内上海瑞金医院开展鼾症手术治疗,获满意疗效.我院自1989年至今成功开展成人鼾症手术8例,报告如下.

    作者:程永华;胡德峰;代立菊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大剂量阿霉素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近期疗效观察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上虽属低发,但近年也出现了上升趋势,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已升至第二位[1],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不断的临床观察总结,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1年2月应用大剂量阿霉素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2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航;王家辉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围术期输注6%羟乙基淀粉扩容的疗效观察

    代血浆6%羟乙基淀粉(HES200/0.5)已广泛用于临床,我们用其纠治围术期低血容量病人162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中男87例,女75例;年龄18~67岁.择期手术68例,包括胃肠道手术17例,开胸食道、肺部手术7例,乳腺手术9例,前列腺手术13例,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根治术8例,髋关节、股骨干、颈椎手术14例;急诊手术94例,包括胸外伤及胸腹联合伤8例,肝脾破裂18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宫外孕27例,多发骨折伴血管损伤38例.急诊手术者入手术室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贫血等休克表现.

    作者:殷税香;张筑华;胡丽娟;王小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肝素钠保持静脉通道法探讨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保持较长时间的静脉通道,又不能输入过多的液体.留置针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大中型医院及儿童专科医院已广泛采用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的法.但一些基层医院,特别是在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差、群众的承受能力差以及部分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一时还难以开展和推广这项工作.因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种肝素钠保持静脉通道的留针方法,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勇;杨华;王慧君;李成剑;汪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36例诊治报告

    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率较低,易漏诊漏治.我们在门诊治疗的268例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发现有36例合并急性淋菌性前列腺炎,分别予以菌必治加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和阿奇霉素单剂治疗,疗效可靠,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均为男性,年龄20~56岁,平均35岁,病程5~16天.均已确诊为淋菌性尿道炎.经抗淋治疗3~5天、尿道分泌物涂片转阴后,患者仍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尿道烧灼感、异物感,晨起尿道口有分泌物,会阴部不适,阴茎痛及骶部酸痛等症状.

    作者:万继峰;何庆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七例观察

    胆红素(TBIL)为血红蛋白(Hb)的代谢产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TBIL经肝细胞作用后由肠道和肾排出.当某些疾病造成胆红素排泄障碍时,血中TBIL含量就会增高,使皮肤巩膜出现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高胆红素血症.由于血中的TBIL能自由地透过生物膜,造成组织细胞的毒害,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的临床中毒症状,因而迅速降低血中TBIL的浓度,防止或减少TBIL对组织细胞的毒害,就成了临床综合治疗上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1998年10月至1999年8月,我科采用血浆置换术(TPE)协助临床对住院治疗的7名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了血浆置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伙生;张绍基;陈月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观察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流行于夏秋季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殊疗法.1999~2000年我们采用清开灵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儿科住院病例共100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0个月至11岁;轻型20例,普通型60例,重型12例,极重型8例.

    作者:黄波;李青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肺癌病因关系的研究(二)

    目的继续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OV)与肺癌发生病因的关系.简要讨论HPV的致癌机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的肺腺癌、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标本各30份中的HPVDNA.结果120份标本中,HPVDNA阳性率为5.8%(7例),与肺鳞癌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HPV在肺癌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渝浩;董德琼;彭理年;肖瑜;庄恒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直肠系膜全切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附68例报告)

    目的探讨直肠系膜全切除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0年5月~2001年4月行直肠系膜全切除治疗的68例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漏5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无局部复发.结论直肠系膜全切除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重要环节,但不是唯一因素.

    作者:鞠冬阳;张汝一;甄运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肺心病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30例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患者晨起空腹血检测sIL-2R、CD+4及CD+8.结果肺心病急性期sIL-2R水平明显增高,缓解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变化不明显,但急性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细胞的比值在急性期<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使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炎症反应迁延而不易缓解.

    作者:丁黎萍;李莉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QRS延长指标评价食道心房调搏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负荷试验(TEAPT)中,QRS延长指标对冠心病(CAD)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研究对象在作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前后1周内进行TEAPT并测定V5导联静息QRS间期(QRSr)、负荷峰值QRS间期(QRSp)及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水平,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CAD诊断标准,比较QRS延长指标(QRSp-r)与ST段压低标准间的诊断效能.结果CAD组(n=39)的QRSp-r值显著大于冠脉无显著狭窄(NCAD)组(n=29)(t≥4.59,P<0.001).以QRSp-r在NCAD组的90%上限值4ms为界限值,其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ST段压低标准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分别为74.36%对53.9%,86.21%对65.52%,P>0.05),但准确性显著高于ST段压低标准(79.41%对58.82%,P<O.005).结论QRSp-r是旺TEAPT诊断CAD的一项较好的新指标.

    作者:刘兰;蔡运昌;赵宁;柳桂娥;李洁淇;张有仙;杨素萍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转化生长因子TGF-β及抑癌基因 nm23-H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研究抑癌基nn23-H1及TGF-β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鼠抗人nm23-H1及TGF-β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在40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nm23-H1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10)、68.75%(11/16)、21.42%(3/14);临床分期阳性率分别为T166.7%(10/15)、T263.36%(7/11)、T333.3%(2/6)、T425%(2/8).TGF-β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31.25%(5/16)、71.42%(10/14);临床分期阳性率分别为T140%(6/15)、T245.5%(5/11)、T350%(3/6)、T450%(4/8).nm23-H1在高、中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于在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T1、T2期阳性表达强于T3、T4期(P<0.01).TGF-β在高、中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弱于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P<0.01),而其在不同临床分期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nm23-H1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TGnβ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化呈正相关,而与其临床分期无关.因而借助nm23-H1与TGF-β的表达水平可协助鉴定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并评估预后.

    作者:何银志;杨波;陈宝琦;王禾;杨力军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碳酸锂对抗化学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过程中GST-P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碳酸锂(Li2CO3)对抗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P)的表达.方法采用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LiCO3同时给药组;D组为Li2CO3先期给药组),于实验第6、9、10周分批断头处死动物,取动物肝脏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和GST-P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两组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肝癌前期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肝癌标志酶GST-P表达减弱(P<0.01);D组动物一般状况明显好于C组,GST-P阳性灶的下降趋势优于C组.结论Li2CO3对化学诱导肝癌有明显对抗作用,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GST-P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及追踪观察.

    作者:陆爽;张爱华;黄晓欣;任渝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拉钩压迫损伤对腹膜纤溶及粘连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拉钩压迫后腹膜粘连形成的纤溶机理及其防治.方法选用健康Wistar雄性大白鼠48只,随机分为两组,即1小时和第5天两个时相点,观察粘连情况、腹膜病理改变,以Mas-son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同时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腹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PLG)活性.结果拉钩压迫1J时即可造成腹膜损伤,表现为HE染色见腹膜充血、水肿,同时腹膜t-PA、PAI及PLG活性均明显下降(P<0.01).至损伤后第5天,HE染色各组均可见腹膜层明显增厚,纤维组织增生等;Masson染色可见胶原层明显增厚,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腹膜t-PA及PLG活性均较损伤后1 小时升高(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P<0.01),而PAI活性已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1)200g拉力持续牵引拉钩压迫腹膜1 小时,可造成大鼠腹膜损伤,至第5天时出现胶原纤维增生,腹膜粘连形成;(2)拉钩损伤腹膜后第5天,腹膜t-PA和PLG活性下降,是导致腹膜胶原纤维增生、腹膜粘连的重要机理;(3)提高腹膜纤溶活性,在损伤后5~7天内减少纤维蛋白渗出、沉积,清除FGM,可能成为预防粘连形成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翔;秦建国;庞家芳;张连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阿魏酸钠抗心律失常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是否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可能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应用哇巴因及乌头碱建立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并观察阿魏酸钠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阿魏酸钠0.6g/kg静脉推注可对抗哇巴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使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时间延长,并可提高哇巴因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剂量,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阿魏酸钠不能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结论阿魏酸钠具有对抗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钾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有关.

    作者:李屏;曾秋棠;周彤;汪贵元;张国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对比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测定分析

    目的对使用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进行测定分析.方法将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的妇女分成两组,一组75例,每天口服结合型雌激素(贝美力)0.3mg加含钙元素lg的钙剂,连服6个月;另一组37例,每天口服含钙元素1g的钙剂,连服6个月.用以色列MYRIAD-SOUNDSCAN-2000型骨量超声测定仪检测胫骨中段骨密度.结果口服雌激素加钙剂组骨密度总有效率100%,口服钙剂组骨密度总有效率70.3%.结论使用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均可以达到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使用雌激素加钙剂较单补钙剂疗效更好.

    作者:张宏红;吴春维;何秀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对哮喘豚鼠气道慢性炎症的作用.方法建立哮喘豚鼠动物模型:将豚鼠26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火把花根组(9只),B组为地塞米松组(9只),C组为哮喘对照组(8只),观测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蛋白浓度和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A组BALF细胞总数、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数量及蛋白浓度均低于C组(P<0.01),其肺组织气道慢性炎症表现亦较C组减轻.结论火把花根片可显著抑制哮喘豚鼠的气道慢性炎症.

    作者:张建勇;赵建军;陈应华;任明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大鼠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肾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mRNA表达的特点,分析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组织细胞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各型NOS(eNOS、nNOS及iNOS)mRNA表达的定位及含量进行检测,并对肾组织NOS总活性及血肌酐(Cr)值进行生化测定.结果(1)正常情况下,eNOS、nNOS及iNOS在正常肾组织中均有表达,cNOS/iNOS比值为2.29;eNOS和nNOS主要分布于肾小球及血管内皮;iNOS仅分布于皮质远、近曲小管上皮.(2)缺血时,肾组织NOS总活性显著下降.三种NOSmRNA在皮、髓质及小球中的表达均下调,以eNOS明显,cNOS/iNOS比值降为2.01.(3)再灌注后,三种NOS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以iNOSmRNA明显,cNOS/iNOS比值降为1.77;eNOS及nNOS上调部位仅限于肾皮、髓质血管,而小球及小管中则表现为下调,尤以nNOSmRNA在小球中的下调明显.结论(1)缺血再灌注后,皮质肾小管上皮中iNOSmRNA的高表达是导致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2)cNOS/iN-OS比值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肾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该比值的恒定对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调节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国标;沈寅初;陈代雄;冯进;阎勇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转录活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对肿瘤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LAS-1000型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及相关的细胞培养、银染等技术,分析了20例健康人和177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结果以细胞核仁积分面积/细胞核积分面积(I.S%)、细胞核仁积分光密度/细胞核积分光密度(L.O.D%)来表示.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rDNA转录活性明显降低,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rDNA转录活性分析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能否作为评估肿瘤患者预后的监测指标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杭;陈颖娟;薛英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及卡托普利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卡托普利治疗的影响.方法检测48例EH患者应用卡托普利治疗前后和22例正常人的血浆ET1、CGRP浓度.结果EH患者血浆ET1浓度131.0±32.2pg/m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CGRP浓度25.4±8.3pg/ml明显降低(P<0.001);经卡托普利治疗8周后ET1浓度为119.4±22.5pg/ml,CGRP浓度为32.7±7.9pg/ml,二者均有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ET1和CGRP参与了EH的发病过程,卡托普利治疗后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改善其血浆浓度.

    作者:龙本栋;王丕荣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细胞壁缺陷对伤寒沙门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

    目的了解细胞壁缺陷对伤寒沙门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及其细胞壁缺陷突变株的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结果伤寒沙门菌具有明显的MDH活性,其反应A值于20分钟时达高峰;细胞壁缺陷株的MDH活性明显降低,其反应A值于60分钟时达到高峰,且峰值小于细菌型所得峰值.结论伤寒沙门菌具有较高的MDH活性,细胞壁缺陷可使其MDH的活性显著降低.

    作者:江滟;王和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慢性氟中毒大鼠软骨酶活性的实验观察

    近年来,对氟中毒大鼠软骨酶活性状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文献报道,在短期内形成氟中毒的大鼠,其软骨酶活性呈明显活跃状态[1];而对慢性氟中毒状态下大鼠软骨酶活性的观察,更具研究价值.本实验通过饮用高氟水致大鼠呈慢性氟中毒状态,观察其软骨酶活性变化.

    作者:林开颜;唐菊菊;鲍崇忠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模板制备方法对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的影响

    沙眼衣原体(Ct)是性传播疾病重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后可以不出现症状或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实验室检出病原体方能明确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连接酶链反应(LCR)等核酸扩增方法可快速扩增靶DNA,为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1].但是,在各种临床标本中,经常存在核酸扩增反应的抑制物,可导致核酸扩增失败而出现假阴性结果[2].因此,标本处理方法能否有效去除核酸扩增反应抑制物,是影响咒R测定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彭理年;肖瑜;林光;吴中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小儿误服鼠药急性中毒20例分析

    本文对我院1996~1999年收治的20例小儿鼠药急性中毒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儿童鼠药中毒的原因,总结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6~1999年共收治鼠药急性中毒小儿20例,门诊5例,住院15例.其中男16例,女4例;1~3岁12例,4~5岁6例,6~7岁2例.城市儿童4例,占20%;农村儿童16例,占80%.鼠药来源:家中17例,室外3例.

    作者:董金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贵州省1986~1999年HIV/AIDS监测报告

    1986年以来,按卫生部要求,贵州省开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监测,截止1999年底,全省共监测艾滋病高危人群血清标本81403人份,发现HIV感染者¨7例.现将我省1986~1999年HIV/AIDS监测工作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分析数据来源于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全省共设13个监测哨点,其中8个为省级哨点,5个为国家级哨点)、专题调查及献血员筛查.常规监测以卫生部规定的HIV/AIDS高危人群作为监测对象,按连续抽样法进行一般情况登记,采集被检者静脉血3~5ml,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20℃低温冻存备用.

    作者:雷世光;杨宏远;乐斌;李豫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脑胶质瘤生长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脑胶质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其较高的复发率使得患者常常需要多次手术,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成为一个突破方向和研究热点.有关基因如何突变、抗癌基因如何杀伤肿瘤细胞及肿瘤细胞抗损伤机制,目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沣;刘健;刘窗溪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Fisher综合征误诊一例

    Fisher综合征又名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反射消失综合征,是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在基层医院少见,常易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36岁,工人.主诉:头晕、复视6天.6天前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流涕、咽痛、头痛;眼部胀痛,且眼球活动受限,复视,流泪,畏光;走路不稳.入院诊断:颅内感染.查体:T36.7℃,BP16/10kPa.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眼睑下垂,眼裂约4mm,睁眼困难,双眼球下视、外展受限,可见明显的水平震颤;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4mm,对光反射存在.

    作者:龙其金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子宫肌瘤病人术后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35~45岁的妇女.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过高或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我科1999年共收治32例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子宫肌瘤32例,住院病人大年龄为52岁,小年龄28岁,职业有工人、干部、居民、农民.发病部位以子宫体部多见,其次为宫颈.均手术治疗,其中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17例,子宫及一侧附件切除术8例,子宫次全切及双附件切除术7例.

    作者:孙金惠;林玉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新生儿自发性急性硬膜下血肿一例

    患儿男性,25天.因左侧肢体活动减少、吐奶、反复左面部抽搐2天入院.系首胎足月顺产,否认外伤史.入院时神志恍惚,一般情况差,皮肤苍白.前囱2cm×2cm,张力高.双侧瞳孔圆形,直径右2.0mm,左1.5mm,光反射均迟钝.稍有颈抗.心、肺、腹检查均未见异常.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正常,左巴氏征可疑阳性,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发现右侧额颞枕部颅骨内板下带状高密度影,右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向左移位0.8cm,血肿量约20ml.血常规:RBC 2.78T/L,WBC 16.4G/L,Hb78g/L,N54.9%G,L42.1%L,凝血时间>10分钟,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均>1分钟.

    作者:杨文正;李玉明;韩国强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灰质异位症合并脑裂畸形一例

    灰质异位症(GMH)系由神经元在异常部位聚集,为神经元放射状移行中止所致,较为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灰质异位症合并脑裂畸形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岁,出生后发育迟缓,至今不能站立.查体:右上肢活动不灵;双下肢不能行走,肌力Ⅲ~Ⅳ级,肌张力明显降低.智力低下,无语言表达能力.临床诊断为脑瘫.CT平扫见透明隔缺如,呈单脑室表现,相当于胼胝体膝部区域有两个巨大的灰质团压迫突入两侧侧脑室体部,双侧不对称,以右侧压迫为显著,呈波浪状,两侧侧脑室体部变形并扩张.右侧侧脑室体部外侧壁呈一峰状突起,与一裂隙相连,裂隙两侧为内折的皮质.

    作者:郝秀芹;司传越;张国先;夏爱华;张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低血钙48例分析

    呼吸道感染与低钙血症是儿科中的多发病与常见病.1996年以来,我科共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低钙患儿48例,在抗感染及对症等处理的同时加钙剂治疗,有效地控制了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多次发作,缩短了治愈时间,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儿,以冬春季多见,年幼儿大多以母乳喂养,且未正规补钙及添加鱼肝油.入院前2个月内均发生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或久治不愈.男33例,女15例;年龄大10岁,小97天.上呼吸道感染32例,支气管炎6例,支气管肺炎10例,其中3例合并心衰;伴发热28例,高体温40.4℃,低体温38℃;出现惊厥25例;佝偻病12例;入院时查血清钙低于2.1mmol/L者28例,其中低于1.75mmol/L者4例.

    作者:田茂强;唐飞燕;杨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原发性输卵管绒毛膜上皮癌一例

    患者31岁,无妊娠生产史.因停经56天、阴道少许流血及下腹隐痛9天,并进食呕吐、逐渐消瘦乏力而入院.心肺(-),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前位子宫,饱满,质软,轻度压痛;子宫右上方扪及一鸡蛋大小包块,质中,与子宫相连,左附件(-).B超提示:双子宫,右子宫早孕;盆腔积液.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结果:子宫内膜高度分泌反应,间质成蜕膜样改变.尿检:HCG(+).

    作者:罗亚丽 刊期: 200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