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月妊娠引产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

王红霞;聂江云;李莎;徐新美

关键词:足月妊娠引产, 米索前列醇, 蓖麻油餐, 缩宫素,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 引产效果, 引产方法, 年龄, 宫颈成熟, 对比观察, 可比性, 禁忌证, 初产妇, 安全性, 住院, 孕妇, 应用, 选择, 胎头
摘要:近年来我科应用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及蓖麻油餐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上述三种不同引产方法的引产效果及安全性如何,我们对其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1998年1月至1999年8月于我院住院待产、有引产指征无引产禁忌证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02例,年龄20~39岁,孕周37~42周.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次、引产指征、宫颈成熟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第一组为米索前列醇组,第二组为缩宫素加安定组,第三组为蓖麻油餐组.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好发部位消化道结核六例分析

    消化道结核好发的部位为回盲部,约占整个消化道结核的85%~90%[1],而回盲部之外的消化道结核少见甚而罕见[1-3].我们近12年来收治非好发部位消化道结核6例,现报告如下,重点分析其临床及内镜表现.1临床资料1.1十二指肠结核并不全梗阻本组1例,女,42岁,进食后上腹胀2个月,呕吐1周.无消瘦、乏力.

    作者:周稻菽;何毅;刘红云;麻坤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围术期输注6%羟乙基淀粉扩容的疗效观察

    代血浆6%羟乙基淀粉(HES200/0.5)已广泛用于临床,我们用其纠治围术期低血容量病人162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中男87例,女75例;年龄18~67岁.择期手术68例,包括胃肠道手术17例,开胸食道、肺部手术7例,乳腺手术9例,前列腺手术13例,子宫内膜癌、卵巢癌根治术8例,髋关节、股骨干、颈椎手术14例;急诊手术94例,包括胸外伤及胸腹联合伤8例,肝脾破裂18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宫外孕27例,多发骨折伴血管损伤38例.急诊手术者入手术室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贫血等休克表现.

    作者:殷税香;张筑华;胡丽娟;王小琴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亦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也迅速增高,由此,糖尿病引起的DR也日趋增多.我们于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对28例(52眼)DR患者进行了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敏;杨正铭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阿魏酸钠抗心律失常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是否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可能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应用哇巴因及乌头碱建立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并观察阿魏酸钠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阿魏酸钠0.6g/kg静脉推注可对抗哇巴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使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发生时间延长,并可提高哇巴因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剂量,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阿魏酸钠不能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结论阿魏酸钠具有对抗哇巴因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钾离子通道的阻滞作用有关.

    作者:李屏;曾秋棠;周彤;汪贵元;张国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儿童外伤性肠破裂42例诊疗分析

    儿童外伤性肠破裂是儿童腹部外伤中常见的腹内脏器伤.我科1990~1998年共收治42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14岁,平均5.5岁.闭合性伤39例,开放性伤3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挤压伤8例,牛角伤4例,刀刺伤2例.合并损伤:合并肝脾破裂33例,颅脑损伤7例,胰腺损伤2例.合并腹腔感染情况:弥漫性腹膜炎15例,局限性腹膜炎9例,轻度腹膜炎5例.

    作者:马洪;褚先秋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关节内松质骨骨折加压内固定治疗

    关节内松质骨骨折行加压固定,不仅有利于骨折愈合,而且有助于维持骨折的稳定性.我科于1986年6月至2000年8月分别采用AO型松质骨加压螺钉和双端螺纹松质骨加压螺钉治疗关节内松骨骨折共52例,取得较满意结果.本文对两种螺钉的特点、优缺点和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1临床资料52例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25~64岁,平均35岁.用AO螺钉治疗38例(44处骨折),骨折部位16个,包括上下肢关节.44处骨折中,新鲜骨折41处,陈旧骨折3处.术中加用其它内固定有钢板13例,普通螺钉6例,骨栓3例.术后使用石膏外固定25例,牵引3例,无外固定9例.

    作者:支忠林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体感诱发电位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价值

    臂丛神经损伤时,准确判断外伤部位和神经受伤严重程度,对确定治疗方法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3月至2000年5月我们对7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了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6例单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16~54岁;身高146~178cm.致伤原因以车祸和摔伤居多.手术探查见根性节前脊髓端完全撕脱39例,臂丛干或臂丛干以下受损11例,根性节前、节后或联合受损26例.

    作者:祝元鼎;廖文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细胞壁缺陷对伤寒沙门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观察

    目的了解细胞壁缺陷对伤寒沙门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伤寒沙门菌及其细胞壁缺陷突变株的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结果伤寒沙门菌具有明显的MDH活性,其反应A值于20分钟时达高峰;细胞壁缺陷株的MDH活性明显降低,其反应A值于60分钟时达到高峰,且峰值小于细菌型所得峰值.结论伤寒沙门菌具有较高的MDH活性,细胞壁缺陷可使其MDH的活性显著降低.

    作者:江滟;王和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碳酸锂对抗化学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过程中GST-P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碳酸锂(Li2CO3)对抗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发的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P)的表达.方法采用肝癌发生的动物模型.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阳性对照组;C组为LiCO3同时给药组;D组为Li2CO3先期给药组),于实验第6、9、10周分批断头处死动物,取动物肝脏进行肝组织学检查和GST-P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两组动物健康状况明显改善,肝癌前期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肝癌标志酶GST-P表达减弱(P<0.01);D组动物一般状况明显好于C组,GST-P阳性灶的下降趋势优于C组.结论Li2CO3对化学诱导肝癌有明显对抗作用,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GST-P的动态检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及追踪观察.

    作者:陆爽;张爱华;黄晓欣;任渝江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巨形异物的内镜治疗体会

    有关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诊治报道较多,我们在1年内用胃镜成功巧取3例复杂上消化道巨形异物,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采用日产Pentax-2930型电子镜及常规配件.患者均在术前肌注镇静剂、肌松剂、止血剂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备术中追加使用各种药物.全部病例采用局部喷雾麻醉.

    作者:刘国先;郑继荣;邓德芬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中药治疗会阴部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临床上多采用激光、电灼、冷冻、手术切除等方法治疗.笔者采用中药治疗会阴部尖锐湿疣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2~65岁,平均38.62岁;病程1+个月至1+年.疣体面积约在10cm以上者3例,5~9cm者4例,5cm以下者9例.7例经病检为良性乳头状瘤,13例醋酸白试验阳性.

    作者:王松;杨杰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灰质异位症合并脑裂畸形一例

    灰质异位症(GMH)系由神经元在异常部位聚集,为神经元放射状移行中止所致,较为罕见.现将我们收治的灰质异位症合并脑裂畸形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岁,出生后发育迟缓,至今不能站立.查体:右上肢活动不灵;双下肢不能行走,肌力Ⅲ~Ⅳ级,肌张力明显降低.智力低下,无语言表达能力.临床诊断为脑瘫.CT平扫见透明隔缺如,呈单脑室表现,相当于胼胝体膝部区域有两个巨大的灰质团压迫突入两侧侧脑室体部,双侧不对称,以右侧压迫为显著,呈波浪状,两侧侧脑室体部变形并扩张.右侧侧脑室体部外侧壁呈一峰状突起,与一裂隙相连,裂隙两侧为内折的皮质.

    作者:郝秀芹;司传越;张国先;夏爱华;张宏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胰性脑病六例分析

    胰性脑病(PE)是重症胰腺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神经精神障碍症候群,临床表现为头痛、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反应迟钝、谵妄等症状.由于本病发生率较低,而死亡率较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科1988~1998年间收治的6例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余德刚;蔡庆勇;简祖寿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对比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测定分析

    目的对使用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的骨密度进行测定分析.方法将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的妇女分成两组,一组75例,每天口服结合型雌激素(贝美力)0.3mg加含钙元素lg的钙剂,连服6个月;另一组37例,每天口服含钙元素1g的钙剂,连服6个月.用以色列MYRIAD-SOUNDSCAN-2000型骨量超声测定仪检测胫骨中段骨密度.结果口服雌激素加钙剂组骨密度总有效率100%,口服钙剂组骨密度总有效率70.3%.结论使用雌激素加钙剂与钙剂均可以达到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预防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使用雌激素加钙剂较单补钙剂疗效更好.

    作者:张宏红;吴春维;何秀华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肺癌病因关系的研究(二)

    目的继续研究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OV)与肺癌发生病因的关系.简要讨论HPV的致癌机理.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的肺腺癌、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标本各30份中的HPVDNA.结果120份标本中,HPVDNA阳性率为5.8%(7例),与肺鳞癌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HPV在肺癌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渝浩;董德琼;彭理年;肖瑜;庄恒国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微创穿刺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5例分析

    CT在国内临床应用已十分普及,颅内血肿的诊断及精确定位都已解决,血肿的治疗成为攻坚对象.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选择性地应用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5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54%,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耿世经;蒋其俊;文远超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席汉氏综合征10例报告

    席汉氏综合征是由于产后大出血性休克等导致垂体前叶功能衰退,继发多种激素分泌不足,功能低下,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侯群,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健康.由于垂体坏死程度的不同,诊断是否延迟,以及患者对生育要求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内分泌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产科质量的提高,输血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席汉氏综合征已较罕见,但在交通闭塞、科技欠发达的边远地区,本病仍时有发生.现将我院1992~2000年间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丽慧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转录活性的分析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体(rDNA)转录活性的变化对肿瘤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CLAS-1000型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及相关的细胞培养、银染等技术,分析了20例健康人和177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结果以细胞核仁积分面积/细胞核积分面积(I.S%)、细胞核仁积分光密度/细胞核积分光密度(L.O.D%)来表示.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rDNA转录活性明显降低,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外周血rDNA转录活性分析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能否作为评估肿瘤患者预后的监测指标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杭;陈颖娟;薛英波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肝素钠保持静脉通道法探讨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需保持较长时间的静脉通道,又不能输入过多的液体.留置针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大中型医院及儿童专科医院已广泛采用留置针保持静脉通道的法.但一些基层医院,特别是在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受当地经济条件差、群众的承受能力差以及部分医务人员对此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一时还难以开展和推广这项工作.因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了一种肝素钠保持静脉通道的留针方法,取得了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勇;杨华;王慧君;李成剑;汪锦 刊期: 2001年第10期

  • 肺心病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血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30例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患者晨起空腹血检测sIL-2R、CD+4及CD+8.结果肺心病急性期sIL-2R水平明显增高,缓解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亚群在肺心病急性期及缓解期变化不明显,但急性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8细胞的比值在急性期<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使气管支气管壁上的炎症反应迁延而不易缓解.

    作者:丁黎萍;李莉佳 刊期: 2001年第10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