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79例颈椎病分析及疗效探讨

陈向东

关键词: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变, 住院患者, 临床症状, 观察分析, 关节退变, 组织, 筛选, 继发, 疾病, 报告
摘要: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受累而呈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1].笔者对1993~1998年间住院患者,筛选2 379例进行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贵州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免疫表型与EB病毒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鼻腔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免疫表型及与EBV的关系.方法选用T、B及NK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22例鼻腔淋巴瘤;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1)T细胞来源占45.45%(10/22),NK细胞来源占45.45%(10/22),B细胞来源占9.09%(2/22).(2)多形细胞淋巴瘤17例(77.3%),单一形态淋巴瘤5例(22.7%).(3)EBER1/2检出率77.3%(17/22),检出率与免疫表型和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1)鼻腔淋巴瘤多来源于T细胞或自然杀伤(NK)细胞.(2)肿瘤与EBV关系密切,但EBV感染率与组织学类型和免疫表型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郭瑞珍;李百周;何妙侠;唐文台;刘华庆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药物扩散机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时药物扩散的初始机制.方法30例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SA后25分钟内硬膜外腔不注射任何药物;B组SA后5分钟硬膜外腔注射2%利多卡因10ml;C组SA后5分钟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10ml.每5分钟测定一次感觉平面和下肢肌力,直至25分钟,评判麻醉效果和辅助药用量.结果B、C组在硬膜外注药5分钟后平面上升迅速且较A组快(P<0.05);B、C组间各时点平面及平面减退开始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下肢肌力分级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麻醉效果及辅助用药用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药物扩散初始机理为容量效应.

    作者:曾庆繁;陆巍;宋涛;安裕文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应用双腔起搏器四例报告

    双腔生理性心脏起搏能够维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在工作状态时可以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使患者的心脏活动恢复到正常或尽可能接近正常状态.我院从1998年至今已为4例患者安置双腔起搏器(DDD),均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罗为民;石蓓;黄祖敏;郝星;商黔惠;王丕荣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Bcl-2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对45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和44例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在位子宫内膜进行Bcl-2表达检测.结果(1)对照组Bcl-2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胞浆和/或胞膜.增生期Bcl-2表达显著高于分泌期(P<0.001).(2)子宫内膜异位症组Bcl-2亦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胞浆和/或胞膜.增生期Bcl-2表达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3)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分泌期Bcl-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结论子宫内膜周期性生理变化与Bcl-2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分泌期抗凋亡能力明显增强.推测这种具有抗凋亡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逆流至盆腹腔后,因其高水平Bcl-2表达,得以逃避机体免疫清除系统的影响而在异位存活、种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创造了先决条件.

    作者:赵建武;令狐华;徐小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输尿管结石采用不同体位行ESWL治疗体会(附660例报告)

    我院于1997年3月至1999年12月,采用不同体位用Domier Compect S碎石机,对660例输尿管结石行ESWL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虹;蔡平昌;黄彬;陈万伟;李俐;张靖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2],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对许多急性和(或)慢性非甲状腺疾病病情轻重及其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但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研究尚少.因此,我们对3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军;赵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心率变异非线性分析评估尿毒症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非线性分析评估慢性肾衰(CRE)尿毒症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情况.方法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28例CRF尿毒症病人和54例健康人监测,以Poincare散点图进行心率变异性(HRV)非线性分析,并与部分时域指标比较.结果尿毒症组Poincare散点图大多数呈鱼雷状,其定量指标VLI(98.29±40.59)和VAI(0.46±0.16)明显低于对照组(VLI:175.68±42.77,VAI:0.75±0.30),P<0.01,并与时域指标相关.结论HRV非线性分析可作为无创性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可靠方法,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可能是尿毒症患者发生心脏意外的危险信号.

    作者:杨春丽;王丕荣;许祥林;李小薇;杨兴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51例手术切除的肺鳞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在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F检验)比较其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其相关性.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r曲线,Long-Rank test检验生存期的差异.结果PCNA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间差异均具显著意义(P<0.05).PCNA、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与生存期均呈正相关,PCNA指数>50%组生存期明显短于PCNA指数<50%组(P<0.01).结论PCN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评价肺鳞癌预后的指标.

    作者:司品现;杨渝浩;董德琼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

    1988年以来,我院对12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较好疗效,但假体松动、下沉、髋臼磨损、感染、假体柄断裂等仍不能避免,需进行翻修手术.现将我院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进行翻修术的7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邱冰;张美心;赵筑川;田晓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甲氰咪胍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体会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传染病的急症之一.我院从1995年至1999年共收治乙脑420例,其中重型或极重型113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45例,且所有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者均为重型或极重型患者,病死率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刘水青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神经源性肺水肿18例临床分析

    神经源性性水肿(NPE)是指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急性肺水肿,是脑部严重病变的常见合并症.本文对我院1996年7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8例NPE患者临床特点、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赵萍;陈永顺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Diskectomy,PLD)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介入新技术.自1975年Hiikta[1]首次报道PLD并获得满意疗效后,目前在国内外应用广泛.现将我院自1997年4月开始采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3例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石;马宁;谈静;宋杰;李兴;尚国燕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2379例颈椎病分析及疗效探讨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受累而呈现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1].笔者对1993~1998年间住院患者,筛选2 379例进行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向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子午流注开穴治疗头痛53例

    1982~1998年,作者应用子午流注开穴[1]治疗头痛53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3例头痛患者,男22例,女31例,年龄18~63岁,病程短者半年,长者10年以上.

    作者:麻福昌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牙髓炎症对牙本质钙、磷百分含量的影响

    牙髓炎为口腔科常见病.目前对牙髓本身病变的研究甚多,而对牙髓炎症时牙体硬组织的变化研究尚少.一般认为,在牙髓炎症过程中,牙本质正常代谢发生障碍,同时炎症组织的酸性代谢产物可导致牙本质的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变性.本文通过对正常牙及牙髓病变后牙本质中钙、磷百分含量作定量分析,探索牙髓炎症对牙本质组织变化的影响.

    作者:杨贵平;陈怡;曾泰然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小口径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用于支撑喉镜术的研究

    目的比较小口径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择期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病人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IPPV组(Ⅰ组)和HFJV组(H组)各15例,两组均插入内径5.5mm或6.0mm气管导管,分别于麻醉前,通气5、10、15、20分钟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H组术中OaCO2明显升高(P<0.01)并产生高碳酸血症;Ⅰ组术中PaCO2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中PaO2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HFJV和IPPV都能满足对机体的供氧,但HFJV易导致二氧化碳蓄积,IPPV则能保证呼吸,安全可靠.

    作者:冯亚平;殷税香;张筑华;章放香;方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纳洛酮抢救海洛因中毒10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1998年5月至2000年3月使用纳洛酮抢救10例海洛因中毒患者.通过临床观察,抢救疗效显著,未见明显副作用,为临床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运小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前列地尔对兔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PGE1)对梗塞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麻醉兔随机分为四组:(1)模型组;(2)PEG1 2.5μg/kg组;(3)PGE15μg/kg组;(4)心得安组.观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后各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同时观察用药各组梗塞面积、心肌病理的改变.结果(1)结扎LAd后,模型组动物ET浓度于24小时明显升高,NO则明显降低,72小时后均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2)静注PGE15μg/kg后,血浆ET浓度明显降低,NO浓度明显升高,心得安则对ET、NO浓度无明显影响.(3)PGE15μg/kg以及心得安使抬高的ST段更快地恢复到等电位线水平且明显缩小心梗范围.结论心肌梗塞时,内皮细胞功能失调,PGE1能改善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缩小心梗范围且不影响心率,心得安虽能改善心肌缺血,但不能改善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

    作者:张红民;李金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消化道异物83例治疗体会

    我院1994~1999年共收治消化道异物患者83例,全部治愈.本文讨论总结了消化道异物的形状、大小与选择治疗方法的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胡玉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

    葡萄球菌是医院内常见致病菌,治疗耐青霉素葡萄球菌佳药物为甲氧西林.作为条件致病菌的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逐渐升高,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1].开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监测及耐药性研究,对控制医院内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斌;张道桦;严仔敦;杨文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贵州医药杂志

贵州医药杂志

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主办: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