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OGTT试验前不可限制饮食

仝俊雪

关键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试验结果, 血糖值, 糖尿病诊断, 静脉血浆血糖, 糖负荷后, 空腹血糖, 误诊, 检测
摘要:糖尿病诊断是根据空腹血糖以及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值来确诊的,这些血糖值是通过检测空腹静脉血浆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得出的.很多人担心自己做OGTT试验结果不准确,而被误诊为糖尿病.那么您就需要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OGTT试验结果.
糖尿病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解读脆性糖尿病

    随着自我血糖监测的广泛应用,许多糖尿病患者通过测量血糖水平,了解引起血糖升高和降低的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但是,有些人由于对食物、药物、体育锻炼和压力的反应过分敏感,血糖仍然难以控制,常常出现不可预测的大范围波动,即脆性糖尿病,脆性糖尿病常发生于15~30岁的患者,第二个小高峰在60~ 70岁,在这个阶段发生脆性糖尿病常有一些原因,比如未能感知的低血糖,合并一些慢性、非糖尿病的疾病,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脆性糖尿病,往往是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耗竭,因此频繁发生临床无感知的严重低血糖.

    作者:佟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风趣幽默的拉老师前几日我在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跟随杨文英教授查房时遇到一位很幽默的患者,他叫拉苏荣,大家都尊称他为拉老师.杨教授查房时会亲自评估每一位住院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否合适,然后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另外,在查房时她还会给患者亲自讲解,告诉他目前的病情怎么样,是否需要调整目前的治疗方案,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我们查到拉老师的床旁时,杨教授也亲自为他分析了病情,拉老师很爽快地说:“你们说怎么治就怎么治”,非常信任这里的医生,杨教授后提到了二甲双胍药物,告诉他这个药物吃了可能会有一些胃肠道反应,比如肚子胀等,但是希望他坚持服用,拉老师风趣地说:“您让吃就吃,管它二甲双胍、还是三甲单胍呢”!当时我想这名患者真幽默.

    作者:雨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肝病患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血糖

    肝源性糖尿病这个概念早于1906年被提出,泛指继发于各种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其糖尿病症状不典型,同时较少伴随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且发病机制有别于1型和2型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逐渐增多,其发病率及发病机制进一步得以揭示,我们得以一窥它的庐山真面目,当然有许多相关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诠释.

    作者:康姚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您该减肥了,重压下的骨骼伤痕累累

    有一位王先生,从小就比较胖,还不爱运动,常常坐着打牌,一坐就是一下午,他这些牌友还是烟民,几个人把牌桌房里弄得乌烟瘴气.虽然家人劝诫王先生应该减肥了,但是这不疼不痒的病,没造成啥明显异常,加上他自己喜欢大吃大喝,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嘴,自然就不把减肥当回儿事.不过近王先生出现了严重的腰疼,连站直都很困难,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患了腰椎间盘突出,而且这和他太胖了以及长期坐着不动关系很大.

    作者:张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做好胰岛素治疗的加减法

    当糖尿病患者认识到开始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之后,很多人会担心胰岛素治疗给生活带来不便,这让他们迟迟无法下定决心.常见的担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注射胰岛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会妨碍我的日常生活.(2)注射胰岛素很痛,不敢自己注射.(3)注射胰岛素很复杂,担心自己学不会.要消除这些顾虑,靠医生、护士去解释或是靠病友现身说法,都不如让患者亲身体验更直接.选择一个好的注射装置,会让患者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更容易地做好这道“加减题”.现在,我习惯于让我的患者去试用诺和笔(R)5来进行注射.

    作者:郑晓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五十六讲:如何识破低血糖的伪装?

    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带来的危害,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带来的益处.把戏五:意识不清、嗜睡昏迷王大爷退休后不久就查出糖尿病.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坚持每天晨练,早睡早起,雷打不动.周末的一天,家人起床时都快八点了.若在平时,王大爷应该已经结束晨练捎着早点到家了.不过今天有些反常,王大爷卧室房门紧闭,里面传出深一阵浅一阵的呼噜声,似乎睡得很沉.家人发现情况不大对头,推开门一看,王大爷躺在床上,脸上都是汗,衣服全湿透了,呼之不应,家人赶紧拨打120,将王大爷送到医院.化验发现是低血糖,补充了葡萄糖后,王大爷才慢慢清醒过来.事后医生告诉他,多亏家人发现、抢救及时,要不然王大爷很可能就这样永远地“睡”过去了.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翡翠无骨冻

    [主料]小块排骨100克[配料]猪皮50克、鸡爪50克、西兰花50克、鲜豌豆50克[调料]盐2克、醋5毫升、辣椒油1毫升、麻油1毫升、生抽1毫升、葱段、姜片和蒜蓉适量[做法]1.将西兰花洗净切成小朵焯水过凉,鲜豌豆煮熟后用打碎机打成蓉备用.2.将猪皮、鸡爪、排骨一同焯水,取出后将猪皮上的肥肉刮除,然后锅里放水烧开,加入焯好的猪皮、鸡爪、排骨,放入葱段和姜片用小火熬1个小时左右,待汤汁粘稠时把汤里面的所有原料捞出,然后把捞出的排骨去骨备用.

    作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黑椒杏鲍菇

    [主料]杏鲍菇1 50克[配料]腰果10克、花生米10克、洋葱10克[调料]植物油3毫升、黑胡椒碎2克、生抽2毫升、白兰地1毫升、盐2克、味精0.5克、鸡蛋1个[做法]1.杏鲍菇洗净切丁,鸡蛋液打散,把杏鲍菇丁放入蛋液里面.2.把不沾锅烧至5成热后加少许油,然后把沾有蛋液的杏鲍菇一个一个放进去煎熟备用.3.洋葱切碎后放入锅中,加入油、黑胡椒碎煸香,放人生抽、盐、水、味精和准备好的杏鲍菇小火烤入味后大火收汁,出锅前烹白兰地,再倒入花生,腰果翻炒均即可.

    作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记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三八妇女节医患联欢会

    谁说住院的生活总是单调乏味的,这不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联欢会,这个活动规模很小,就利用了医院的会议室,大家围坐在一起,患者和医生护士们都来表演节目,唱歌和跳舞,大家以这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庆祝三八节日.病友们坐在一起欣赏各位的表演,同时畅聊各种趣闻,很是开心(图1).

    作者:莓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来“瘦”≠老来寿——老年糖友更加需要力量训练

    很多人都认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做一些散步、快走、太极拳这些相对“舒缓”的运动比较合适,其实老年人同样需要“练肌肉”.拥有强壮的肌肉不仅仅让人更有力量,还能够改善整体代谢状况.通常从30岁开始,人体的肌肉开始丢失,到古稀之年大约会丢失四分之一.伴随肌肉量减少的是脂肪的增多,大家知道这种变化会对健康不利.由于肌肉密度要高于脂肪,所以有些老来瘦的老人虽然体重减轻了,但其实体脂率增高了,这并不健康.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较低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反而增高.

    作者:周智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给糖尿病患者树立信心,提高依从性

    记得门店建立糖尿病健康生活馆初期,遇到一个顾客王叔叔,58岁,病史10年,到我们店测空腹血糖14.3毫摩尔/升,当时我就和他说“叔叔,根据您的年龄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9~6.1毫摩尔/升,高了很多呢!”王叔叔有些不耐烦地立即回应我:“哦,没事呢!我糖尿病这么多年,长期这么高,也挺好的,没什么不舒服,什么药都吃过,几千块钱一疗程的都吃过,还不是一样没用,反正糖尿病又治不好的”.

    作者:丁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腹泻面前,糖友使用中西药时分别需注意什么?

    补水比止泻更重要其实,一般腹泻的首选治疗并不是服用药物,而是补液,特别是对于低龄或老年患者.因为腹泻容易引起脱水,严重脱水可能危及生命,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问题会更加严重.用西药应注意什么临床上治疗腹泻常用的西药主要可分为三类——抗菌药、吸附剂和微生态制剂,我们需要根据病因来选择,例如,夏季腹泻多是细菌感染,需要抗菌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多为病毒感染,通常服用吸附剂或微生态制剂即可.大家除了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去使用,当需要联合用药时,还应注意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免影响药效.

    作者:徐雯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食谱的制订方法(一)——利用食物成分表计算

    (接上期)我们都知道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牛奶、鸡蛋、蔬菜、谷类和鱼虾瘦肉类,把每天应该摄入的牛奶、蔬菜、鸡蛋、谷类中的蛋白质扣除,剩下的就是应该吃的鱼虾肉豆类所含的蛋白质了.水果和蔬菜蛋白质含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查食物成分表得知,牛奶蛋白质含量3%,谷类蛋白质含量通常10%,鸡蛋蛋白质含量12%,因此计算:250×3%=7 5克,200×10%=20克,一个鸡蛋约50克,可提供蛋白质(50×12%=)6克,57-7.5-20-6≈23.5克,我们建议每天吃一些豆制品含蛋白质约8克,23.5-8=15.5克,即为鱼虾瘦肉类应该提供的蛋白质,我们知道,鱼虾瘦肉类蛋白质含量约为15%,那么15.5门5%≈100克,就是每天鱼虾肉类应该摄入的重量.第二步的蛋白质也计算出来了.后计算脂肪的具体摄入量.

    作者:黄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垃圾食品真的很垃圾吗?

    “垃圾食品”这个词初来源于英文单词“Junk Food”,“junk”的英文意思是无用或无价值的东西,因此junk food就被翻译成“垃圾食品”,是指那些制作、食用方便,但是对健康不利的食品.说起垃圾食品,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能举出不少例子,比如汉堡包、薯条、炸鸡、可乐、方便面、油条等.这些食品之所以被称为垃圾食品正是因为它们含有很高的能量或者脂肪,而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却很少;同时这些食物正因为富含脂肪或者糖分,所以味道不错,一般人们都不会拒绝这类食物,但是如果您吃得太多,经常吃这类食物,就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和发胖.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

    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糖尿病在国人中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已达11.6%,而其伴随的一系列的并发症也在逐年增长,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治疗难度大、治愈时间长、费用高、易造成截肢,会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然而85%的糖尿病足可以预防,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预防糖尿病足呢?

    作者:杨彩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爆炒胗耳

    [主料]水发木耳1 00克、鸭胗50克[配料]小米椒10克、青椒10克、葱姜蒜各适量[调料]植物油5毫升、盐10克、生抽10毫升、大料1朵、醋2毫升、清水适量[做法]1.水发木耳撕成小朵后上锅焯水过凉备用.2.鸭胗洗净上锅加水放人生抽、盐、大料和葱姜段卤熟,放入冰箱冷却后切成小薄片.

    作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跟着杨文英教授去查房(二)

    病例:患者男,64岁,糖尿病病史1 5年,体重78.6千克,身高1.65米,体重指数(BMI)为28.9千克/米2,糖尿病病史15年,之前口服多种降糖药降糖,由于血糖控制不佳,8年前改胰岛素和口服药联合治疗,但血糖仍控制不佳,期间查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动脉硬化症等,如今的治疗方案为:早餐前服用磺脲类促泌剂(格列美脲)、每天3次a-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和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1 8个单位,这次为综合检查入院.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胰岛素治疗控糖不佳,先自查两件事

    案例1老张的疑惑老张是个老糖友了,患2型糖尿病已经快十年.上个月住院做白内障手术期间转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得很好,出院后老张决定继续注射胰岛素,可是他很快发现血糖变得很不稳定,时高时低.于是他回来问医生:“大夫,以前我用口服药的时候,血糖虽然有点高,但还算稳定啊,怎么现在用上胰岛素,反而忽高忽低的?”医生首先问了他近的饮食、运动、情绪有没有变化,老张说和以前一样,然后又问了关于胰岛素注射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了问题所在——老张用的是预混入胰岛素30R,他在注射前没有做到充分摇匀.住院的时候都是护士注射胰岛素,尽管出院时护士对老张做了胰岛素注射培训,但他只记住了要在饭前30分钟注射,而忽视了注射胰岛素的细节——预混入胰岛素需要充分摇匀,这样才能确保药效的稳定.

    作者:戴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互联网+共同照护”瑞京打造糖尿病诊疗新模式

    2016年3月16日下午,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召开了“互联网+糖尿病共同照护”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上,瑞京介绍了一种照护新模式,即以医生、营养师、卫教师“多对一共同照护”糖尿病患者的模式,这种模式初来源于台湾.据悉,瑞京集团下属的多家糖尿病医院将同时开展台湾共同照护新模式和移动医疗深度整合的实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快速增重的贪吃蛇——食物成瘾和糖尿病

    如今的电子游戏市场越做越大了,但对于三四十岁的人们来说,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盛行的一些经典游戏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提起“贪吃蛇”、 “俄罗斯方块”等大家都是相当熟悉的.“贪吃蛇”游戏是经典手机游戏,既简单又耐玩.游戏时用上下左右不同的按键来控制蛇的方向,寻找吃的东西,每吃一口就能得到一定的积分,而且蛇的身体会越吃越长,身体越长玩的难度就越大,不能碰墙,不能碰到自己的身体,更不能咬自己的尾巴,等到了一定的分数,就能过关,然后继续玩下一关.通过控制蛇头方向吃蛋,使得蛇变长,从而获得积分.这是一条越吃越长的蛇,贪吃蛇对食物由衷的热爱,不管吃多少都不能够停下来,哪怕冒着生命危险(碰壁,咬到身体或尾巴)也打消不了它对食物的喜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对食物的喜好也和贪吃蛇一样,只要一开始吃就根本停不下来,而这种贪吃其实是一种病,早在1 956年就有外国的学者提出“食物成瘾”的概念.

    作者:雨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糖尿病天地(上旬教育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