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爆炒胗耳

刘江

关键词:鸭胗, 生抽, 木耳, 植物油, 小米椒, 洗净, 清水, 青椒, 配料, 冷却, 姜蒜, 加水, 调料, 薄片, 冰箱
摘要:[主料]水发木耳1 00克、鸭胗50克[配料]小米椒10克、青椒10克、葱姜蒜各适量[调料]植物油5毫升、盐10克、生抽10毫升、大料1朵、醋2毫升、清水适量[做法]1.水发木耳撕成小朵后上锅焯水过凉备用.2.鸭胗洗净上锅加水放人生抽、盐、大料和葱姜段卤熟,放入冰箱冷却后切成小薄片.
糖尿病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糖人群每天要按的10个穴位(上)

    足三里大家都知道足三里具有很多的保健作用,穴位歌中就提到“肚腹三里留”,即通治一切与胃肠有关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腹泻、便秘、胃胀等胃肠不适的患者,应每天按摩该穴.该穴的取穴方法无需赘述,每天用拇指按压200下(约5分钟),力量以可耐受为度,如配合艾灸,效果更佳.

    作者:徐赫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爆炒胗耳

    [主料]水发木耳1 00克、鸭胗50克[配料]小米椒10克、青椒10克、葱姜蒜各适量[调料]植物油5毫升、盐10克、生抽10毫升、大料1朵、醋2毫升、清水适量[做法]1.水发木耳撕成小朵后上锅焯水过凉备用.2.鸭胗洗净上锅加水放人生抽、盐、大料和葱姜段卤熟,放入冰箱冷却后切成小薄片.

    作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互联网+共同照护”瑞京打造糖尿病诊疗新模式

    2016年3月16日下午,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召开了“互联网+糖尿病共同照护”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会上,瑞京介绍了一种照护新模式,即以医生、营养师、卫教师“多对一共同照护”糖尿病患者的模式,这种模式初来源于台湾.据悉,瑞京集团下属的多家糖尿病医院将同时开展台湾共同照护新模式和移动医疗深度整合的实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脚麻暗藏的心梗危险

    老李今年62岁,9年糖尿病病史,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可是,老李近特别烦,去年查出双下肢血栓,治疗后两条腿的膝盖以下还是发麻发凉,出去溜弯走一段路就感觉腿沉无力,并且夜里腿还爱抽筋,再加上眼睛患有白内障,视力也下降得厉害.听朋友说经常泡脚有好处,老李就坚持每天泡脚,可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腿也肿了,脚越泡胸口越闷.老李见状赶紧到医院来就诊.

    作者:柳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北大医院妇产科携手WDF项目为糖妈妈保驾护航

    你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吗?你是一名准妈妈吗?你想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吗?您可以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孕前咨询、建档保健.我们将免费为您提供贯穿孕前-孕期-产后的综合管理,助您顺利度过孕期,生育健康宝宝!健康的宫内环境,决定了胎儿的生长发育和远期健康.特别是在早孕期,正常的血糖对胎儿发育尤为重要!孕前糖尿病,无论有无症状,都将明显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如:胎儿先天畸形、流产、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以及子痫前期风险增加等.因此,计划妊娠、控制孕期血糖至正常及加强母婴监测至关重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OGTT试验前不可限制饮食

    糖尿病诊断是根据空腹血糖以及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值来确诊的,这些血糖值是通过检测空腹静脉血浆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得出的.很多人担心自己做OGTT试验结果不准确,而被误诊为糖尿病.那么您就需要了解哪些因素会影响OGTT试验结果.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腹泻面前,糖友使用中西药时分别需注意什么?

    补水比止泻更重要其实,一般腹泻的首选治疗并不是服用药物,而是补液,特别是对于低龄或老年患者.因为腹泻容易引起脱水,严重脱水可能危及生命,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问题会更加严重.用西药应注意什么临床上治疗腹泻常用的西药主要可分为三类——抗菌药、吸附剂和微生态制剂,我们需要根据病因来选择,例如,夏季腹泻多是细菌感染,需要抗菌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多为病毒感染,通常服用吸附剂或微生态制剂即可.大家除了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去使用,当需要联合用药时,还应注意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免影响药效.

    作者:徐雯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垃圾食品真的很垃圾吗?

    “垃圾食品”这个词初来源于英文单词“Junk Food”,“junk”的英文意思是无用或无价值的东西,因此junk food就被翻译成“垃圾食品”,是指那些制作、食用方便,但是对健康不利的食品.说起垃圾食品,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能举出不少例子,比如汉堡包、薯条、炸鸡、可乐、方便面、油条等.这些食品之所以被称为垃圾食品正是因为它们含有很高的能量或者脂肪,而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他营养素却很少;同时这些食物正因为富含脂肪或者糖分,所以味道不错,一般人们都不会拒绝这类食物,但是如果您吃得太多,经常吃这类食物,就容易导致体重增加和发胖.

    作者:苏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们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风趣幽默的拉老师前几日我在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跟随杨文英教授查房时遇到一位很幽默的患者,他叫拉苏荣,大家都尊称他为拉老师.杨教授查房时会亲自评估每一位住院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是否合适,然后根据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另外,在查房时她还会给患者亲自讲解,告诉他目前的病情怎么样,是否需要调整目前的治疗方案,为什么要这样做,当然我们查到拉老师的床旁时,杨教授也亲自为他分析了病情,拉老师很爽快地说:“你们说怎么治就怎么治”,非常信任这里的医生,杨教授后提到了二甲双胍药物,告诉他这个药物吃了可能会有一些胃肠道反应,比如肚子胀等,但是希望他坚持服用,拉老师风趣地说:“您让吃就吃,管它二甲双胍、还是三甲单胍呢”!当时我想这名患者真幽默.

    作者:雨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胰岛素治疗控糖不佳,先自查两件事

    案例1老张的疑惑老张是个老糖友了,患2型糖尿病已经快十年.上个月住院做白内障手术期间转为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得很好,出院后老张决定继续注射胰岛素,可是他很快发现血糖变得很不稳定,时高时低.于是他回来问医生:“大夫,以前我用口服药的时候,血糖虽然有点高,但还算稳定啊,怎么现在用上胰岛素,反而忽高忽低的?”医生首先问了他近的饮食、运动、情绪有没有变化,老张说和以前一样,然后又问了关于胰岛素注射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了问题所在——老张用的是预混入胰岛素30R,他在注射前没有做到充分摇匀.住院的时候都是护士注射胰岛素,尽管出院时护士对老张做了胰岛素注射培训,但他只记住了要在饭前30分钟注射,而忽视了注射胰岛素的细节——预混入胰岛素需要充分摇匀,这样才能确保药效的稳定.

    作者:戴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花青素让糖尿病高危人群“解套”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些年来“炎症学说”备受关注,人们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机体长期的炎症反应后导致胰岛素抵抗,久而久之便进展为糖尿病.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着一类植物化学物,它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容易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来说,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和炎症反应,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可以让糖尿病高危人群甚至是前期患者“解套”,这种物质就是花青素.

    作者:江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黄金荠菜丸

    [主料]荠菜100克[配料]鸡胸肉100克、五花肉50克、虾肉20克、鸡蛋1个、小米10克、荸荠50克[调料]盐2克、味精0.5克、淀粉2克、葱姜末各适量[做法]1.先将鸡胸肉剁成肉泥,五花肉、虾肉切成小丁备用.2.荸荠洗净去皮剁碎,荠菜焯水过凉后切碎备用.

    作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版)》解读系列之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江苏省盐城市万××因为要做白内障摘除手术,我住了一周院,入院后医生让我佩戴了三天动态血糖监测仪器.我看到监测报告里面有很多的数据,要比自己测血糖得到的结果详细得多,我就在想,有了这么好的仪器,是不是以后就不用每天扎手指了.

    作者:周智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什么样的膳食才是您的“菜”?

    201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即《成人糖尿病管理的营养治疗建议》中指出:不存在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的统一的饮食模式,因此我们更强调饮食计划的个体化、愉悦感和实用性.营养治疗不能纸上谈兵,只有充分考虑了患者的个体因素,才能让饮食即健康又快乐,便于患者执行和坚持.201 5年初发布的新版《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也建议,医学营养治疗应注意个体化,以患者为中心的交流管理模式应考虑患者的喜好、评估文化程度和计算能力以及文化障碍.所以说理想的营养治疗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快速增重的贪吃蛇——食物成瘾和糖尿病

    如今的电子游戏市场越做越大了,但对于三四十岁的人们来说,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盛行的一些经典游戏对他们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提起“贪吃蛇”、 “俄罗斯方块”等大家都是相当熟悉的.“贪吃蛇”游戏是经典手机游戏,既简单又耐玩.游戏时用上下左右不同的按键来控制蛇的方向,寻找吃的东西,每吃一口就能得到一定的积分,而且蛇的身体会越吃越长,身体越长玩的难度就越大,不能碰墙,不能碰到自己的身体,更不能咬自己的尾巴,等到了一定的分数,就能过关,然后继续玩下一关.通过控制蛇头方向吃蛋,使得蛇变长,从而获得积分.这是一条越吃越长的蛇,贪吃蛇对食物由衷的热爱,不管吃多少都不能够停下来,哪怕冒着生命危险(碰壁,咬到身体或尾巴)也打消不了它对食物的喜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对食物的喜好也和贪吃蛇一样,只要一开始吃就根本停不下来,而这种贪吃其实是一种病,早在1 956年就有外国的学者提出“食物成瘾”的概念.

    作者:雨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黑椒杏鲍菇

    [主料]杏鲍菇1 50克[配料]腰果10克、花生米10克、洋葱10克[调料]植物油3毫升、黑胡椒碎2克、生抽2毫升、白兰地1毫升、盐2克、味精0.5克、鸡蛋1个[做法]1.杏鲍菇洗净切丁,鸡蛋液打散,把杏鲍菇丁放入蛋液里面.2.把不沾锅烧至5成热后加少许油,然后把沾有蛋液的杏鲍菇一个一个放进去煎熟备用.3.洋葱切碎后放入锅中,加入油、黑胡椒碎煸香,放人生抽、盐、水、味精和准备好的杏鲍菇小火烤入味后大火收汁,出锅前烹白兰地,再倒入花生,腰果翻炒均即可.

    作者:刘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记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三八妇女节医患联欢会

    谁说住院的生活总是单调乏味的,这不在国际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北京三诺健恒糖尿病医院组织了一个小型的联欢会,这个活动规模很小,就利用了医院的会议室,大家围坐在一起,患者和医生护士们都来表演节目,唱歌和跳舞,大家以这种自娱自乐的形式庆祝三八节日.病友们坐在一起欣赏各位的表演,同时畅聊各种趣闻,很是开心(图1).

    作者:莓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张的糖尿病日记(3)——监测血糖的小细节莫忽视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慢性肝病患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血糖

    肝源性糖尿病这个概念早于1906年被提出,泛指继发于各种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其糖尿病症状不典型,同时较少伴随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且发病机制有别于1型和2型糖尿病.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逐渐增多,其发病率及发病机制进一步得以揭示,我们得以一窥它的庐山真面目,当然有许多相关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诠释.

    作者:康姚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老来“瘦”≠老来寿——老年糖友更加需要力量训练

    很多人都认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做一些散步、快走、太极拳这些相对“舒缓”的运动比较合适,其实老年人同样需要“练肌肉”.拥有强壮的肌肉不仅仅让人更有力量,还能够改善整体代谢状况.通常从30岁开始,人体的肌肉开始丢失,到古稀之年大约会丢失四分之一.伴随肌肉量减少的是脂肪的增多,大家知道这种变化会对健康不利.由于肌肉密度要高于脂肪,所以有些老来瘦的老人虽然体重减轻了,但其实体脂率增高了,这并不健康.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较低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反而增高.

    作者:周智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糖尿病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糖尿病天地(上旬教育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