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他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来排除体内的代谢产物及废物、毒物,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但是很多疾病会导致肾脏出现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甚至一些药物等都会使肾脏出现问题,肾脏常见问题有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衰以及糖尿病肾病等,一个脏器上可以出现这么多问题,这些疾病您真的分清楚了吗?
作者:全明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的发展病史是比较长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糖尿病”实际应称为“临床糖尿病”,即糖代谢异常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而在糖尿病临床发病的前1 0年左右,超重、肥胖等因素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空腹胰岛素水平上升,而血糖可能仍然正常.到了发病前的大约5年,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但这时空腹血糖仍可能是正常的.处于上述两个阶段时,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临床症状很轻微,仅有轻度乏力,轻度血脂升高,男性有轻度阳痿或不举,所以常常被忽视.事实上,此时的早期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但许多人由于忽视而错过了治疗的好机会.
作者:周里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我是一个DM小女孩朵朵的妈妈.因为我女儿叫朵朵,所以大家都习惯叫我朵妈.我也是一个孩子出生13天就经历了人生大的打击的妈妈,一个不刻意隐瞒孩子是糖尿病的妈妈,同时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妈妈.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长大.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同情,不需要怜悯!我们只希望社会给予公平,对我们的孩子一视同仁!
作者:半朵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管理一直在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也就是说,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只盯着各项指标,而要更关注患者的需求,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努力让糖尿病患者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总会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帮忙像小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被繁重的学业搞得晕头转向的学生,工作压力巨大的繁忙上班族,记忆力减退的老年人.
作者:赵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这是为什么呢?老张今年68岁,患2型糖尿病已经12年,半年前医生开始让他注射胰岛素,用的是门冬胰岛素50每天注射2次.有一天,老张去问医生,“我有一个朋友,他每天晚上睡前打一针胰岛素,配合口服药,血糖控制得很好.我能不能也每天打一针?”医生说,“你们两个人的病情不同,胰岛素的用法自然也不一样,您那位朋友是空腹血糖高为主,而您是餐后血糖高为主.”经过医生的耐心解释,老张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医生会给他制订这样的胰岛素方案.
作者:郑晓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如今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肥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究竟一个人胖不胖,很多人都喜欢用体重来衡量.但是有些人体重正常却肚子大,所以专家又提出大家不仅要关注体重,还要关注腰围,即中心性肥胖,因为中心性肥胖比全身性肥胖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现在,您在关注体重与腰围的同时,还要关注一下颈围,因为颈部脂肪同样会对您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作者:纪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糖尿病天地》微信公众平台上以及很多糖尿病论坛中,总有一些糖友对糖尿病治疗及疾病管理存在一些疑惑,也许这些问题也正是您需要面对解决的,为了帮助更多的糖友解决在糖尿病治疗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小编每期会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或误区为大家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作者:仝俊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案情回顾]6月1日,韩国一位主妇报案称,其丈夫左脚的5个脚趾头全部不见了.该主妇的丈夫金某是一位糖尿病患者,一直在家接受糖尿病的相关治疗.一位警官到达现场后,发现屋里的被子沾有血迹,金某躺在床上,其左脚的5个脚趾已全部不见.当警察对此事件进行询问时,其家属都称不知道.
作者: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临床实例:刚到知天命之年的王师傅身体一向很好,不过近一段时间,他总感觉左肩部疼痛,胳膊活动受限,厂医说他得的是“肩周炎”.可是按肩周炎治疗了一段时间,效果也不太明显.后来他到一家大医院挂了个专家号.接诊的专家详细了解了王师傅的情况后,建议他查查血糖.检查结果证实王师傅有糖尿病,而他的肩周炎很可能与之有关.医生的诊断令王师傅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说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的症状吗?可他除了肩膀痛以外并没有其他不适,另外,糖尿病怎么会与肩周炎扯在一起呢?医生告诉他: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各式各样,他的肩周炎就是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引起动脉硬化,造成肩关节周围的血管、神经缺血,周围软组织肿胀所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很早以前科学家们便发现,生活在邻近北极的爱斯基摩岛上的当地土著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很低.进一步研究揭示,这些以渔猎为生的人们,多以海鱼为主要食物.所以,学者们联想到食鱼可能有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鱼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血脂有关,后来的研究也证实,鱼油尤其是深海鱼油有微弱的降血脂作用.
作者: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饮食营养治疗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基本措施,在给予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时,不管需不需要使用药物,医师往往会首先要求其控制饮食.由于初次以患者的身份接触该疾病,很多人,尤其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将饮食控制血糖简单理解为“吃得少血糖就低,吃得多血糖就高”.再加上对患上该疾病产生的焦虑、恐惧、紧张情绪,不少糖尿病患者更是不敢吃,也不知道怎么吃,宁愿以饿肚子的代价换取血糖的下降.但如此降糖真的可以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我们文前提到的例子,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还比较多,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避免纠枉过正.
作者:龚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虽然说人体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每个人仍然想永葆青春.为什么同样的年龄,有些人看起来会年轻一些,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在起作用,当然吃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机体暴露在氧、电离辐射、紫外线、光照和各种化学物质及其他环境因素中,都可以引起机体内水分子解离产生各种自由基,同时,不健康的食品、各种污染物等带给我们外源性的自由基,体内各种物质(比如脂肪)进行氧化代谢时亦会不断产生内源性自由基.而自由基便是引起衰老的物质之一,通过饮食可以补充抗氧化物质,有助于降低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当然有助于抗衰老.
作者:莓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关注肌肉健康,我们并不是第一次说到,本刊2012年10月《瘦未必就健康,当心老年肌营养不良!》一文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一些人体重没有超标,但是体成分却有改变,肌肉少,脂肪多,亦是不健康的.如果肌肉组织过度萎缩,便会出现老年肌营养不良,并引起多种危害.如果维持好您的肌肉健康,就能预防老年肌营养不良,即肌肉衰减综合征.
作者: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007-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高达15.5%.而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点系统报道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并且该报道指出的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50.1%,也就是说两个人中就有一名属于糖尿病的后备军.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人到中年,身体健康就可能已经发出红色警报,提示身体健康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性别不同,身体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不同,那么中年男人需要警惕哪些身体问题呢?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这种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疾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因为雌激素有保护血管的作用,所以绝经前女性发生动脉硬化的可能性相对于男性来说较小.
作者:朱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张阿姨今年55岁,查出2型糖尿病有6年了,平时靠降糖药来控制血糖,自我感觉病情控制得还不错.夏天到了,张阿姨总想着减肥,以便能穿上去年夏天买的漂亮裙子.晚上天气炎热,人也没有食欲,张阿姨想着干脆少吃点饭,这样一来有助于减肥,二来对自己的血糖控制也有好处.经过一个月的坚持,张阿姨的减肥似乎有了些成绩,之前穿那条裙子拉链拉不上,近一穿竟然合身了.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水是生命之源,相比其他食物来说,它相当便宜,但它却是很重要的物质.在特殊情况下,没有水,生命只能维持数日,而有水但没有食物摄入时生命可维持数周,可见水对维持生命是多么重要啊!水的重要使命一个健康成年人体重的60%~70%都是水,机体的各项生化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水运送各种营养物质到组织细胞中.此外,水还是调节体温的重要物质,体内能量代谢产生的热都是通过体液传到皮肤,再经蒸发或出汗来调节体温,保持体温的恒定.
作者:刘海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调节血糖的激素,而糖尿病就是因为一些原因造成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不能发挥降糖作用造成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而出现的高血糖.那么胰岛素究竟是怎么工作,胰岛素分泌究竟是受谁的调节呢?
作者:吴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神经病变是一部分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首要征兆.Feldman医生说:“大概15年前,我就发现很多人跟我提及腿部疼痛,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诊断为糖尿病.然后我给这些人做了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现他们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虽然研究者们正在努力探索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明确机制,但目前却并不顺利.Feldman医生说,饮食和运动在对抗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很有成效,但是也只针对遵守治疗方案的患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