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白内障多见吗?陈伟蓉大夫: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大并发症:一方面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另一方面是白内障.特别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很容易患白内障.我们现在做白内障手术之前,都会给患者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当中就发现很多患者的血糖水平很高,但患者自己根本不知道.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人们为什么需要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传统的血糖仪不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检测患者连续的血糖变化,让患者可以观察自己一周之内的血糖波动,如什么时候发生了低血糖,什么时候出现了高血糖,让患者对自己的血糖变化一目了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帮助您:1.记录夜间低血糖,降低危险;追踪两餐之间的高血糖时刻2.显示清晨血糖峰值3.患者评估自身的饮食和运动量4.在日常生活基础之上确定治疗计划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肝病也能引发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我国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要慎用口服降糖药.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每当我们看到盛炒菜的碟子上沾了一层黏黏糊糊的油,就能想象到血管管壁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日子久了,“藏污纳垢”的血管很容易形成粥样斑块或血栓.由于血栓和粥样斑块是心血管事件的致病因子,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清洁血管非常重要,目前,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改善生活方式(少油低盐)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按压穴位防治便秘,具有简单、方便、有效、廉价,且无副作用的特点,患者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以下介绍行之有效的几个常用穴位:天枢: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不再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减少糖摄入量近日,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发布了新版健康饮食建议.这份建议将提交到美国健康、人类服务和农业部门,用于修订201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份长达570页的报告给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该建议支持居民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海产品、豆类和坚果;限制红肉、加工肉类、糖和精制谷物的摄入;建议支持摄入适量咖啡,但不再限制美国人的胆固醇摄入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公众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例如,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饮食及生活控制,就可停药.日前,更有媒体报道“一老人患上糖尿病,三年不吃药,血糖正常.”对此,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不仅仅需要饮食控制,需要药物治疗者还需坚持用药治疗,才能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世界肾脏病日,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认识;让人们认识到早期检测和预防慢性肾病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15年世界肾脏病日为3月12日,主题是“肾脏健康所有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因为糖尿病,她在正值盛年时失去了挚爱的丈夫;也因为糖尿病,她曾经心灰意冷,差点放弃自己的生命.如今,63岁的罗兰芬是一名糖尿病志愿者,不但摘掉了糖尿病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锁,也帮助了许许多多曾经和自己一样对生活感到失望的病友.“因为同病相怜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一种感情”罗兰芬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作息规律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么周日晚上可能就会失眠.糖尿病患者应当在晚上10时前入睡,禁止熬夜到12点,这样对肝的损害是很大的,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中医认为糖尿病与肝肾阴虚有很大关系,而滋养肝阴必需在睡眠中进行,尤其是晚上11时至凌晨3时这段时间,是肝经和胆经循行的时候,人体需要进入深度睡眠,才能有利于肝的休息和修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都知道,血糖低的人会觉得饥饿,这是因为低血糖的时候,细胞会缺少葡萄糖,这个缺糖的刺激不断传入大脑,从而使大脑不时发出对糖需求指令,产生“饥饿”的信号.那么血糖高也会饥饿又是怎么回事呢?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但他们也老觉得饿,是因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无法使葡萄糖充分进入细胞.虽然体内不缺葡萄糖了,但是细胞内会依然缺乏,影响人的食欲中枢,造成“细胞饥饿”的假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睡着真香,都打呼了……”真是这样吗?其实有超过1/4打呼噜的人,睡着睡着就呼吸暂停了,特别危险!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欧琼呼吁,打鼾又合并五种情形,务必及时就医.打鼾,绝大多数人不以为然,是因为不知其危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血糖与饮食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善.美国“每日健康”网站新载文,美国斯克里普斯·惠蒂尔糖尿病研究所内分泌专家阿森纳·菲莉斯-齐米卡斯博士总结了6个小方法,可以让美食和控糖兼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保健产品琳琅满目各有“神功”一起来回顾一下王大妈买买买的各种“神器”.防癌铜表:几块看似普通的手表,其实一点儿都不普通,不仅可以调节血压,而且还能预防癌症.因为“它增加人身上的铜元素,癌症患者死了以后,一解剖以后,就是身上就缺铜元素.”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高血压成诱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成为肾脏病的重要诱因,终末期的肾脏病患者五成左右发病与此两种病有关”青岛市立东院肾内科主任腊岩提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人群是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腊岩说,许多患者忽略了早期的慢性肾脏病迹象,而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病,虽然也能采取透析、移植等方式维持生命,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微信上发起了一场“微信运动”,只要你在微信中添加这个公众号,手机就能自动记录你每天的行走步数,再跟朋友圈里的好友PK运动量.这个软件被很多人下载,悄悄地改变着不少人的生活方式,有人叫好,也有人抱怨泄露了隐私.在记者的朋友圈里,有人一天步行2000多步,有人则高达5万多步.一天走多少步合适?卫生部推荐,正常人每天行走1万步(约5公里)佳.医生说,走路还是健身、减压和省钱一举三得的好办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膳食指南”是指导人们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的一本“参考书”.不少国家为了促进国民健康、预防疾病,都制定和发布了居民膳食指南,并根据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不断进行更新.在美国,每5年组织专家进行修订,并发布新版的膳食指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一个一万多网友参与的“你今天抑郁了吗?”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偶尔会有心情不佳、抑郁倾向.出乎意料的是,88.7%的人认为即使患病,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控制抑郁症,并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医学帮助及药物治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孩子不哭,不是妈妈不给你饭吃,而是不敢吃啊,只能让你喝点牛奶.”3月10日中午时分,走进雁滩工业城小区,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远远传到楼下.哭喊的女孩名叫红红(化名),今年两岁零三个月,来自庆阳市环县樊家川乡慕家河村,去年11月份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更为不幸的是,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全部重病缠身,给这个贫困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几天,红红父母亲带着孩子寄宿在亲戚家,在兰州四处求医救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糙米中含量丰富的“γ-谷维素”能够调节胰岛β细胞,帮助胰腺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起到预防糖尿病或减轻糖尿病症状的作用.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食物会给胰腺带来负担,导致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功能降低,无法产生必要量的胰岛素以保持血糖稳定,从而导致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