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错误的健康观念,可能让你和健康失之交臂.生活中,我们被大量或真或假的健康资讯包围,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健康陷阱”.所以,拥有正确的健康知识,保证基本的判断力很重要.近日,美国“健康堡垒”网载文刊登了人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八大营养误区,指导大家对其逐一攻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每当我们看到盛炒菜的碟子上沾了一层黏黏糊糊的油,就能想象到血管管壁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日子久了,“藏污纳垢”的血管很容易形成粥样斑块或血栓.由于血栓和粥样斑块是心血管事件的致病因子,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清洁血管非常重要,目前,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改善生活方式(少油低盐)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因为糖尿病,她在正值盛年时失去了挚爱的丈夫;也因为糖尿病,她曾经心灰意冷,差点放弃自己的生命.如今,63岁的罗兰芬是一名糖尿病志愿者,不但摘掉了糖尿病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锁,也帮助了许许多多曾经和自己一样对生活感到失望的病友.“因为同病相怜是容易引起共鸣的一种感情”罗兰芬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不再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减少糖摄入量近日,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发布了新版健康饮食建议.这份建议将提交到美国健康、人类服务和农业部门,用于修订201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份长达570页的报告给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该建议支持居民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海产品、豆类和坚果;限制红肉、加工肉类、糖和精制谷物的摄入;建议支持摄入适量咖啡,但不再限制美国人的胆固醇摄入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按压穴位防治便秘,具有简单、方便、有效、廉价,且无副作用的特点,患者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以下介绍行之有效的几个常用穴位:天枢: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睡着真香,都打呼了……”真是这样吗?其实有超过1/4打呼噜的人,睡着睡着就呼吸暂停了,特别危险!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欧琼呼吁,打鼾又合并五种情形,务必及时就医.打鼾,绝大多数人不以为然,是因为不知其危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亚洲糖尿病流行的原因分析我认为,亚洲糖尿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在于亚洲社会发生了从积极生活方式到不太进行体力活动的消极状态的转变.另外,有证据表明,一些其他因素如饮食、环境因素(如低度炎症及环境污染物)也在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上述所有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亚洲人群的胰岛β细胞数量相对更少、β细胞反应性相对更差.因此,亚洲人群更易发生内脏脂肪沉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缺乏,从而导致亚洲早发糖尿病发病增加.
作者:郭清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做梦,是正常的!睡眠作为一种生理活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表面看起来,睡眠很简单平常,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其实睡眠的过程并不简单.在睡眠开始后,人先是进入浅睡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进入深睡状态,全身肌肉也会变得越来越松弛.然后睡眠再由深到浅,并在接下来进入另外一种睡眠状态:做梦的睡眠.做一刻钟左右的梦后,人会再次回到浅睡眠的状态.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测血糖、勤运动、饮食控制……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不少糖尿病人对这几样“功课”执行得还挺认真的,但如果问他们:“你的肾功能怎么样?”恐怕十个有八个都会摇摇头:“不清楚”.今年的3月12日是第十个世界肾脏日.每个人都知道肾脏与健康息息相关,但如何保护肾脏可谓知易行难.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是这样的吗?记者为此专门走访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物理治疗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物理治疗师王于领.“奔跑”需要循序渐进究竟如何“奔跑”才健康.王于领指出,平时锻炼提倡慢跑,以每次30至40分钟为宜.如果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就必须配合休息,否则疲劳过度,身体反而会出现毛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一个一万多网友参与的“你今天抑郁了吗?”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偶尔会有心情不佳、抑郁倾向.出乎意料的是,88.7%的人认为即使患病,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控制抑郁症,并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医学帮助及药物治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出现过睡眠的问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秦晓霞教授也曾是失眠大军中的一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讲述,看她是如何战胜失眠的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都知道,血糖低的人会觉得饥饿,这是因为低血糖的时候,细胞会缺少葡萄糖,这个缺糖的刺激不断传入大脑,从而使大脑不时发出对糖需求指令,产生“饥饿”的信号.那么血糖高也会饥饿又是怎么回事呢?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但他们也老觉得饿,是因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无法使葡萄糖充分进入细胞.虽然体内不缺葡萄糖了,但是细胞内会依然缺乏,影响人的食欲中枢,造成“细胞饥饿”的假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人们为什么需要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传统的血糖仪不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检测患者连续的血糖变化,让患者可以观察自己一周之内的血糖波动,如什么时候发生了低血糖,什么时候出现了高血糖,让患者对自己的血糖变化一目了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帮助您:1.记录夜间低血糖,降低危险;追踪两餐之间的高血糖时刻2.显示清晨血糖峰值3.患者评估自身的饮食和运动量4.在日常生活基础之上确定治疗计划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引起白内障多见吗?陈伟蓉大夫:糖尿病对眼睛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大并发症:一方面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另一方面是白内障.特别是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很容易患白内障.我们现在做白内障手术之前,都会给患者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当中就发现很多患者的血糖水平很高,但患者自己根本不知道.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众所周知,血糖不稳定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低血糖的发生,可引起头晕、昏迷、休克,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因此日常要加以防范,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专家提醒,在肝脏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肝癌的时候有可能出现血糖反复不稳定,要及时检查排除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公众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例如,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饮食及生活控制,就可停药.日前,更有媒体报道“一老人患上糖尿病,三年不吃药,血糖正常.”对此,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不仅仅需要饮食控制,需要药物治疗者还需坚持用药治疗,才能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1、作息规律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在周末不要睡得太晚.如果你周六睡得晚周日起得晚,那么周日晚上可能就会失眠.糖尿病患者应当在晚上10时前入睡,禁止熬夜到12点,这样对肝的损害是很大的,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中医认为糖尿病与肝肾阴虚有很大关系,而滋养肝阴必需在睡眠中进行,尤其是晚上11时至凌晨3时这段时间,是肝经和胆经循行的时候,人体需要进入深度睡眠,才能有利于肝的休息和修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3月11日,兰州的媒体报道了《两岁女孩竟得了1型糖尿病》一文之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许多好心人伸出双手献爱心,兰州某糖尿病专科医院开辟绿色通道,从治疗、吃住等方面全力以赴救助女童.住院治疗的小红红也很开心,与医护人员打成了一片.内分泌医生认为,小红红控制好血糖,长大成人后结婚生子不会受病情影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著名内分泌专家肖新华教授在媒体沟通会上对记者说,在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基层情况日趋严峻.中国农村糖尿病人群迅速增长,与城市患病人群相差不大,而糖尿病的前期患者甚至要超过城市,其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