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内分泌专家肖新华教授在媒体沟通会上对记者说,在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基层情况日趋严峻.中国农村糖尿病人群迅速增长,与城市患病人群相差不大,而糖尿病的前期患者甚至要超过城市,其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高血压成诱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成为肾脏病的重要诱因,终末期的肾脏病患者五成左右发病与此两种病有关”青岛市立东院肾内科主任腊岩提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人群是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腊岩说,许多患者忽略了早期的慢性肾脏病迹象,而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病,虽然也能采取透析、移植等方式维持生命,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妊娠糖尿病会影响到胎儿吗?妊娠期糖尿病使母体和胎儿易发生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应及时发现予以合理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无症状,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凡有糖尿病家族史、巨大胎儿史、小产、流产、胎儿畸形及死胎史者,有一次尿糖阳性、不育史、有妊娠并发症、妊妇肥胖等,在妊娠24周后均应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一个一万多网友参与的“你今天抑郁了吗?”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偶尔会有心情不佳、抑郁倾向.出乎意料的是,88.7%的人认为即使患病,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控制抑郁症,并不需要寻求专业医生医学帮助及药物治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是这样的吗?记者为此专门走访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物理治疗学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物理治疗师王于领.“奔跑”需要循序渐进究竟如何“奔跑”才健康.王于领指出,平时锻炼提倡慢跑,以每次30至40分钟为宜.如果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就必须配合休息,否则疲劳过度,身体反而会出现毛病.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肝病也能引发糖尿病,肝源性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我国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故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要慎用口服降糖药.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微信上发起了一场“微信运动”,只要你在微信中添加这个公众号,手机就能自动记录你每天的行走步数,再跟朋友圈里的好友PK运动量.这个软件被很多人下载,悄悄地改变着不少人的生活方式,有人叫好,也有人抱怨泄露了隐私.在记者的朋友圈里,有人一天步行2000多步,有人则高达5万多步.一天走多少步合适?卫生部推荐,正常人每天行走1万步(约5公里)佳.医生说,走路还是健身、减压和省钱一举三得的好办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有效防治大血管病变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与远期预后的重要措施.为达此目的,一方面要合理地控制血糖,同时要积极控制血压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他汀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血糖与饮食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饮食结构的改善.美国“每日健康”网站新载文,美国斯克里普斯·惠蒂尔糖尿病研究所内分泌专家阿森纳·菲莉斯-齐米卡斯博士总结了6个小方法,可以让美食和控糖兼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虽然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但仍有很多人对二甲双胍的使用存在认识误区.随着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一个接一个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凿凿事实,验证了二甲双胍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甚至被认为是唯一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一个错误的健康观念,可能让你和健康失之交臂.生活中,我们被大量或真或假的健康资讯包围,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健康陷阱”.所以,拥有正确的健康知识,保证基本的判断力很重要.近日,美国“健康堡垒”网载文刊登了人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八大营养误区,指导大家对其逐一攻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问:深度睡眠时间和年龄有关吗?做恶梦是否需要就医?中国睡眠研究会前任理事长陈彦方教授:仅凭深度睡眠时间长度来衡量睡眠质量的优劣不够科学.而且按照自然法则及机体调节规律,睡眠时间过长,则睡眠深度必然变浅,反之睡眠时间短,则睡眠加深.深睡眠有利于人体各项生理指标的恢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深睡眠时间越来越短,超过80岁高龄后,深睡眠甚至可以消失,从而影响人体生理和心理的恢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每当我们看到盛炒菜的碟子上沾了一层黏黏糊糊的油,就能想象到血管管壁上也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日子久了,“藏污纳垢”的血管很容易形成粥样斑块或血栓.由于血栓和粥样斑块是心血管事件的致病因子,因此,糖尿病患者平时清洁血管非常重要,目前,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改善生活方式(少油低盐)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不再限制胆固醇摄入量,减少糖摄入量近日,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发布了新版健康饮食建议.这份建议将提交到美国健康、人类服务和农业部门,用于修订201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这份长达570页的报告给出了一些新的建议,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该建议支持居民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或脱脂奶制品、海产品、豆类和坚果;限制红肉、加工肉类、糖和精制谷物的摄入;建议支持摄入适量咖啡,但不再限制美国人的胆固醇摄入量.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众所周知,血糖不稳定的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低血糖的发生,可引起头晕、昏迷、休克,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因此日常要加以防范,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专家提醒,在肝脏出现问题,特别是出现肝癌的时候有可能出现血糖反复不稳定,要及时检查排除危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孩子不哭,不是妈妈不给你饭吃,而是不敢吃啊,只能让你喝点牛奶.”3月10日中午时分,走进雁滩工业城小区,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远远传到楼下.哭喊的女孩名叫红红(化名),今年两岁零三个月,来自庆阳市环县樊家川乡慕家河村,去年11月份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更为不幸的是,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全部重病缠身,给这个贫困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几天,红红父母亲带着孩子寄宿在亲戚家,在兰州四处求医救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按压穴位防治便秘,具有简单、方便、有效、廉价,且无副作用的特点,患者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以下介绍行之有效的几个常用穴位:天枢:属足阳明胃经穴,又是手阳明大肠之募穴,位于神阙穴(脐中)旁开两寸处.具有调理肠胃、行气活血之效,尤适宜气滞所致之便秘.每次按压10~15分钟,每日两次.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科技的普及和传播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科学传播专家是国家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普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第一资源.为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在中国科协的统筹下,中华医学会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的通知》要求,遵循中国科协“依托学科、立足实际、以用促建、共建共享”的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原则,于2014年底启动了中国科协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工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首批各自组建了科学传播专家团,并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相关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团”.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医理论中,人体有些部位是养生的重点,对这些部位常常按摩,加以养护,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以下五个部位,就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所在,它们分别是腋窝、胭窝(腿弯曲时后面形成的窝)、肘窝、腰眼、肚脐,被合称为“保健金窝窝”.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公众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例如,不少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饮食及生活控制,就可停药.日前,更有媒体报道“一老人患上糖尿病,三年不吃药,血糖正常.”对此,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不仅仅需要饮食控制,需要药物治疗者还需坚持用药治疗,才能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