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糖,绝非越快越好

胡菁

关键词: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 不良生活方式,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患者, 代谢性疾病, 饮食不节, 控制血糖, 胰岛索, 都市人, 安全性, 障碍, 缺陷, 降糖, 病人
摘要:久坐少动、饮食不节等不良生活方式,让越来越多都市人加入糖尿病大军.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障碍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降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一环.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终身要打胰岛索;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5%以上,很多病人在不同的阶段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因此,其综合安全性不容忽视.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老花眼变好居然是糖尿病“信号”

    武汉市民王女士前几年视力“老花”了,近来她发现自己居然变得不“老花”了.后来,她通过检查才知道,视力变好竟是“糖尿病”信号,是血糖突然变化引起眼睛屈光改变造成的.今年54岁的王女士家住汉口南京路,前几年配了副老花镜.近几个月,她发现眼睛“返老还童”,看东西变得清楚了.

    作者:黎昌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糖引发低血糖 不幸变成植物人

    一位刚刚被诊断患有糖尿病的阿姨,在一家医院开了降糖药物,不久后却突然在家中昏倒.家人心急如焚地将其送往另外一家医院急诊,然而,由于医生和家人都不知道她服用了降糖药而延误了救治,结果她因低血糖导致大脑缺氧时间过长成为植物人.

    作者:金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湿热天 糖友要防血糖“蹦极”

    湿热天气,血糖上蹿下跳,免疫力低下的“糖友”,更易诱发各种并发症.病情反复,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更需备个血糖仪,加强自身血糖监测,血糖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湿热天,易突发糖尿病并发症.天热,人体出汗量大,水分流失快,需要及时补水,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对饮水有误解,担心多饮会导致多尿,其实多尿是血糖高的缘故,如限制饮水,不仅不会减轻病情,甚至会造成脱水,加重病情.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血液浓缩导致血栓形成、高渗性昏迷、肾功能障碍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作者:杨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10分钟降糖技巧

    选双合适的鞋袜.鞋子不舒服会对脚关节产生压力,并导致无痛溃疡.由于糖友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所以容易因此感染.糖友应每天早上用10分钟来选择合适的鞋袜.身上贴个标签.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别人能提供及时的帮助.比如出现低血糖时,口服20克糖即可挽救生命.

    作者:王明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戒烟5年内糖尿病风险仍高

    戒烟成功也不能掉以轻心,仍要留意一段时间,注意接受健康检查.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宣布,其研究小组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发现男女烟民即使开始戒烟,在5年之内,与不吸烟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仍高得多.研究小组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调查了日本近6万中老年人的戒烟和健康状况,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戒烟不足5年者患糖尿病的风险与不吸烟者相比,女性是后者的2.84倍男性是后者的1.42倍.

    作者:蓝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友“控糖”力争“高不成低不就”

    在糖友们的实际生活中,“控糖”始终是一大难点.糖尿病患者固然需要降血糖,但同时不能轻视低血糖.一方面低血糖的危害不亚于高血糖,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另一方面,血糖水平不能像“坐过山车”,持续平稳地控制血糖才是延缓病程、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袁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

    “在糖尿病群体中,约有1/2~2/3的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1/3可诊断为骨质疏松.许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重视糖尿病本身的治疗,忽视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在3月26 ~ 27日卫生部医政司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举办的“医院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专题活动”中,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定期检查骨密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作者:张献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规治疗+科学的生活方式,让高血压患者远离中风

    中国13亿人口中,2亿是高血压患者,而且每年还以1千万的速度递增.“高血压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它还有很强的隐匿性,因为有2/3的高血压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日前,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何炳荣主任医师在做客名医大讲堂时说,另外1/3也只是有轻微的头晕、头痛等症状,而且还非常容易跟别的身体不适混淆.

    作者:张颖颖;何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盘点不幸的NBA星二代:阿伦儿子两岁患糖尿病

    富翁球星的生活并非都是令人艳羡,有时候他们更渴望家庭美满.雷·阿伦的儿子患上糖尿病以来已有将近4年的时间,近日雷·阿伦的母亲为了孙子沃克参加马拉松为糖尿病中心筹集善款,坚持了三年的她表示,在孙子的病好起来之前,她都会坚持这么做.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德国科研人员发现甘草分子可以用于糖尿病保护治疗

    近日,德国柏林营养遗传学专家发现了一组新天然化合物分子,有助于如糖尿病或肥胖综合征等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被称为“Amorfrutine”的分子物质提取自甘草,具有降血糖、抗炎症的功效,还具有很好的耐受性.研究人员已经在实验鼠体内证实了该物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相关研究成果发布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研究者找到减轻糖尿病患者疼痛并发症的途径

    糖尿病患者常会出现身体疼痛和对温度变化敏感等并发症.一项新研究称,找到了减轻这些并发症的途径.这将有助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新一期英国《自然一医学》杂志刊登报告说,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多国研究人员协作发现,糖尿病患者体内大量存在的葡萄糖会导致生成过多的甲基乙二醛,正是这种物质会影响神经末梢,导致神经系统容易感觉到疼痛,此外还会对温度等方面的变化异常敏感.

    作者:黄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8个生活中的小变化让你远离糖尿病

    每天放松一刻钟紧张的工作、生活会让人处于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的身体进入战斗模式,血糖水平升高,随时准备行动.”杜克大学医学心理学主任理查德·瑟维特说,这会促使体内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无处可去,便会出现长时间的高血糖.因此,你一定要学会放松自己,比如起床后做一会儿瑜伽或冥想、散步、听听轻音乐,还要记得做任何事前深呼吸3次.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强化胰岛素方案改变全球糖尿病治疗策略

    由中山大学三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10家单位携手,历时20余年完成的“2型糖尿病新治疗方案研究与临床应用”日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大的亮点在于,应用胰岛素短期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新策略被《柳叶刀》杂志刊载,直接影响了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中国糖尿病指南的更新,用本土化的成果改变了全球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实践.

    作者:翁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国家食药局要求查处“富来森牌糖舒宁胶囊”等假冒保健食品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依法查处“富来森牌糖舒宁胶囊”等假冒保健食品.近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抽验,在“富来森牌糖舒宁胶囊”等产品中检出化学药物成分,经核实上述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每天4杯水防糖尿病

    一项新研究称,每天喝水4杯(227克/杯)可防止高血糖症(前期高血糖).而每天喝水不足2杯则会增加该病风险.研究人员调查了3615名男女参试者,参试者每3年接受一次健康调查,内容包括:日常喝水、葡萄酒、啤酒、苹果酒和甜饮料情况.研究历时9年,研究者测试了参试者的血糖情况.研究开始时所有参试者血糖水平正常,但研究期内共发现565例高血糖症患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糖尿病防治不容乐观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农村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8.2%,患病人数已达4310万,虽然略低于城市患病人群,但农村人群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已超过城市,且未诊断率高达70%.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出汗多千万小心高血糖

    夏季天气炎热,户外活动一下就很容易出汗,可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即使在室内没有剧烈活动也容易出很多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专家表示,出汗跟呼吸同样重要,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晴雨表,一旦出现异常,就要警惕血糖是否升高了.

    作者:蓝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治疗为有效的措施当属胰岛素制剂的合理使用.从胰岛素发现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我们也经历了从动物提取胰岛素到人工合成胰岛素及合成胰岛素类似物的过程.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对于更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的探索,也是对人类,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巨大贡献.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生活护理的15个要点

    1.坚持测血糖,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可以检查你整体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帮助医生给你设定一个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2.每天至少量一次血压并记录下来,设定个人血压控制目标.3.每年测一次胆固醇,同时也设定一个适合自己、并可以达到的目标值.

    作者:张蓝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美国多位糖尿病专家总结:糖友看病要问8个问题

    得了糖尿病,就要经常看医生.美国“真实年龄网站”新载文,刊出多位专家总结的“糖友看病应问8个问题”及相关建议.1.我该接受专业糖尿病指导吗?应该.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糖尿病科普人员( CDE)可以指导糖友正确阅读食物标签、控制糖尿病病情及积极锻炼等.纽约内分泌学家格雷蒂博士表示,CDE工作可以帮助糖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作者:徐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