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能喝酒吗

张昭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普通啤酒, 血糖升高, 病情恶化, 酸中毒, 医生, 瘦肉, 食物, 热量, 牛奶, 面包, 控制, 纠结
摘要:天一热,经常有糖友询问能不能喝啤酒,近网上热传一条微博:1升12度的普通啤酒,产生的热量相当于800毫升牛奶或500克瘦肉或者是250克面包,若糖尿病患者大量饮啤酒又不控制其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导致酸中毒,使病情恶化.糖友面对啤酒,到底是该拒绝还是可以适量饮些呢?也许事实并没那么纠结,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将毁了你的“性福”

    今天内分泌科两个住院患者找我会诊,他们都是阳痿患者,也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两个患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30几岁的时候胡吃海喝,吃出了糖尿病,可是他们不重视,不控制饮食,继续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现在血糖非常高,不得不住院控制血糖.患者向我说2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性生活不满意,这半年来已经没有性生活了,就是男人常有的夜间阴茎勃起都没了.

    作者:段雪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走路可降低糖尿病风险

    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在患糖尿病风险高、锻炼少的人群中,每天尽可能多地步行的人出现血糖失调问题的几率比较低.该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阿曼达·弗雷茨说,先前的研究表明,多步行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不过没有多少研究关注过每天到底需要走多少路才能起到防病效果.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需做电生理检查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同构成糖尿病并发症三联征,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所诱发的糖尿病足是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疾病.当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时,其发生足部溃疡的危险性升高8至18倍,截肢的危险性递升2至15倍.为尽早预防和发现糖尿病足,专家们主张糖尿病患者患病2到3年后,应做电生理检查,一旦发现周围神经病变要及时干预治疗.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运动处方

    运动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这在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制订运动处方,如何坚持合理、科学的运动呢?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新近颁布的《运动与2型糖尿病指南》作了明确的表述.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九注意 少淀粉少糖类多食疏菜

    对于初次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如何合理饮食及适度运动存在极大盲区,因此初步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为了帮患者选择合适的食物,通过适度的运动强身健体,达到增强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用量,延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等目的,哈医大一院内分泌一病房主任李艳波教授提出了九点建议:①根据患者病情、身高、体重、饮食习惯、劳动强度等制订饮食计划,做到菜谱多样化,每餐均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作者:冯宇曦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讲究取舍

    眼下正是各类水果的上市旺季.水果富含维生素及一些抗氧化剂,是日常饮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选择得当,糖尿病患者也可吃一些水果.在挑选水果时,要注意参考水果的升糖指数GI和含糖量.升糖指数GI是代表食物升高餐后血糖能力的一个指标.在营养学上根据GI值将食物升糖指数分为高中低三类,GI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糖尿病患者应多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有助于保持血糖稳定.这类水果包括樱桃22~32、李子24~34、柚25~36、苹果36~54、梨子36±3、鲜桃28~47、广柑43±4、芒果55±6、番茄55、猕猴桃52±6.中、高升糖指数的水果则包括葡萄62、桔子66、桔汁67、菠萝66±7、香蕉53±6~84±7、葡萄干64±11~93、干鲜果脯类90±6,糖尿病患者可限量食用.

    作者:葛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炎炎夏日谨防中暑

    大暑之后,进入了夏季炎热的时期,桑拿天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并不难熬,可是换做老年人,可能就很危险了.近日,美国有研究指出,酷暑是被低估的致死因素之一,全美因酷暑导致的死亡中,四成是65岁以上的老人.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达尔博士指出,夏天老年人发生脱水的危险性高于年轻人.因为人体含水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青壮年机体含水量高达80%,但80岁后机体含水量将降至55%到60%.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纲要

    在糖尿病的诊治过程中,需要作许多化验检查.按照文中提出的实验室检查推荐意见去做,可大大节省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主管药师指出糖尿病是终身都要治疗的疾病,在治疗中要经常进行生化监测,以观察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当前,对糖尿病的研究非常活跃,新化验层出不穷.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观察中,究竟要作哪些检查?美国的一个专家小组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总结了临床经验,提出了一个实验室检查的推荐意见,可大大节省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现介绍给大家参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孕期怎么样预防治疗糖尿病?

    通过检查,医生说我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但是平时我一点感觉也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疾病?这种病会不会对我的宝宝造成影响?怀孕7个月的陈女士得知自己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时,深感焦虑.很多像陈女士一样的患者很担心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必要时注射胰岛素,大多数的患者都可以继续妊娠,生出健康的宝宝.然而,假如血糖控制不佳,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出现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难产等等.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女性每天坐7个小时更容易得糖尿病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长达7小时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危险更大.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对505名年龄至少59岁的男女参试者进行了研究,测试了他们每周久坐的时间.另外,所有参试者都接受了与糖尿病有关的血液化学物指标检测.结果发现,女性平均每天坐4~7小时,而男性则为4~8小时.久坐时间长的女性,其胰岛素(调节体内血糖的激素)水平更高.胰岛素水平升高意味着身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开始形成.

    作者:王明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每日四杯茶降低糖尿病风险/美国新研究发现多吃桃李能防糖尿病/男性常吃鱼或可防糖尿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糖尿病患者怎样来运动?

    提起糖尿病,通常都只会想到中老年人.然而近几年,我们周围一些年仅几岁的孩子就患了2型糖尿病.从长远来看,小小年纪就与糖尿病相伴,一旦控制不良,若干年后,各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等不幸将接踵而至,会给患儿的一生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药物易导致阳痿

    长期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物,容易导致阳痿.所以,这种阳痿先要解决心理问题,认识到阳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降糖药物所致.药源性阳痿是由药物所致,但其根本问题却是出在所患的某种疾病上.因此,要解决药源性阳痿的心理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患者所患的疾病是什么,也必须由患者提供全部药物的使用情况.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给病人实施治疗计划.比如,阳痿是由糖尿病用药所引起,那么就应该先解决糖尿病的心理问题,然后,告诉他们阳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降糖药物所致,之后,再从药物使用上作些调整,大多都可获得康复.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司机身患糖尿病逞强开车 陷昏迷引发五连撞

    6日12时15分,在人民路30路公交车小村庄站旁,一辆货车在北向南行驶过程中,突然撞上正要停靠的出租车,巨大的冲撞力又使出租车撞上了路边的三辆面包车.所幸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几近昏迷的货车司机随后被送医治疗,躺在病床上却不知道自己闯了祸.据了解,步先生患有糖尿病,注射胰岛素后因没有吃午饭导致血糖过低才发生事故.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作者:徐杰;刘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稀饭

    稀饭与干饭的原料同为大米,但由于烹调方法不同,进入人体后其升糖指数相差悬殊.研究发现,大米烹调成稀饭进入人体后其升糖指数较干饭显著增加,其升血糖作用甚至接近等量葡萄糖.据专家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大米烹调为稀饭后,淀粉结构发生改变,许多大分子淀粉水解成糊精或麦芽糖,后二者在消化道中很容易被酶水解成葡萄糖而迅速吸收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因此,有糖尿病史的病人经常吃稀饭或类似稀饭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汤、面糊、米粉、肠粉等,可使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不利于稳定病情,应尽量不吃或少吃这类食物.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出游注意事项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后,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使用药物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外出旅游前,除了准备一般的防护药品外,准备每天的治疗药物十分重要.简单来讲,出游专用急救包需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药物.1.外用药物.炎热夏季出游,需准备防治蚊虫叮咬的清凉油、风油精以及外用驱蚊剂;应急皮肤外伤的创可贴、纱布,以备不时之需.2.内服药物.防治晕车的乘晕宁;出现热伤风、感冒腹泻、消化不良时要吃的藿香正气胶囊;用于头痛或关节痛的芬必得胶囊;野外蚊虫叮咬引起全身或局部过敏的治疗药物;辅助睡眠的安定等等.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遇上低血糖,很危险

    糖尿病就是血糖升高的疾病,应该严格控制血糖.然而,有的糖友却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高血糖一时半会儿不会要人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要来得急、来得快,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导致昏迷,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血糖应平稳达标,避免大起大落,同时特别要注意预防低血糖.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能喝酒吗

    天一热,经常有糖友询问能不能喝啤酒,近网上热传一条微博:1升12度的普通啤酒,产生的热量相当于800毫升牛奶或500克瘦肉或者是250克面包,若糖尿病患者大量饮啤酒又不控制其他食物,会使血糖升高,导致酸中毒,使病情恶化.糖友面对啤酒,到底是该拒绝还是可以适量饮些呢?也许事实并没那么纠结,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作者:张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过度降糖可能反弹

    临床上曾见到一些患糖尿病的患者,仅有一两年的超重或肥胖经历,但口服降血糖药疗效总是不好,以致在数月至一年内将所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增至三四种.尽管糖尿病病情复杂多变,但一般说来治疗总会有据可循.在临床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病例.我曾见到一些患糖尿病的患者,仅有一两年的超重或肥胖经历,但口服降血糖药疗效总是不好,以致在数月至一年内将所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增至三四种.奇怪的是其血糖水平不仅不下降,反而比初次治疗时更高.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预防糖尿病的饮食规范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给很多人带来危害的慢性疾病,临床上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而且发病人数也在不断地增长.所以我们要重视糖尿病的预防,那么,在预防糖尿病的过程中,我们的日常饮食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请临床专家给我们详细介绍预防糖尿病的科学饮食规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